㈠ 以下哪個國家不屬於七大工業組織
中國不屬於。
七大工業國有: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加拿大、日本。俄羅斯於1997年也加入了,現在已經是8個成員了。
㈡ 新興工業形成的特點和條件
傳統工業與新興工業的區別
從教材中我們得知,傳統工業區和新興工業區是工業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兩種不同類型的工業集聚區,在傳統工業區內以傳統工業為主,新興工業區內以新興工業為主。現將二者的區別歸納總結如下:
1.出現的時間(時代)不同
傳統工業在第一次科技革命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如伯明翰的鋼鐵工業等。第二次科技革命以後,世界范圍內形成了幾個大的傳統工業區,如德國魯爾區、美國東北部五大湖區等。另外,許多國家內部也出現了傳統工業集中的地區。新興工業出現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前後(20世紀50年代),這時傳統工業開始走向衰落,新的科學技術興起並應用於工業生產,新的生產方式和管理方式出現,在一些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有高等院校或科研機構分布的地區,在沒有傳統工業基礎的鄉村地區,出現了新興工業區。
2.主要區位因素不同
傳統工業是建立在煤、鐵和農副產品的基礎上的,早期傳統工業為了降低成本,接近煤、鐵產地,形成煤鐵復合型工業區,如美國東北部地區;隨著交通運輸的發展,交通運輸能力提高,運費降低,傳統工業區又分布在交通便利、運費低廉的地區,形成一些臨海型的工業區,如日本太平洋沿岸工業區、義大利南部沿海的塔蘭托等。新興工業的分布受科技的影響大,工業區多接近科技發達區。同時,由於新興工業產品只有快速佔領市場,才能迅速收回投資,實現利潤,所以有許多新興工業布局在飛機場附近,以便於產品的及時輸出。
3.工業部門和產品特點不同
傳統工業一般是在豐富的煤、鐵資源和農副產品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所以其工業部門主要是紡織、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等,產品的特點可歸納為「重、厚、長、大」,產品更新換代周期長。新興工業的發展以科技為依託,其工業部門主要與高科技相關,如電子工業、半導體工業、核工業、航天工業、高分子合成工業、遺傳工程、激光工業等;還有些新興工業是在新的地點(如鄉村地區)以新的「生產—銷售—服務」模式對傳統工業部門進行改造而形成的,如義大利普拉托的毛紡織工業等。新興工業產品的特點可歸納為「輕、薄、短、小」,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短。
4.工業規模和經濟地位不同
根據規模經濟理論,在一定范圍內擴大企業規模,有利於降低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傳統工業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獲得規模效益,企業多以大型為主。新興工業產品更新換代快,市場需求變化大,生產過程比較靈活,因此新興工業多以靈活多變的中小型企業為主,以適應科技和市場需求的發展變化。
從經濟地位來看,傳統工業出現時間較早,在幾百年的發展歷程中積累了雄厚的資本,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目前傳統工業仍然是各國的主要工業基礎,也是發展新興工業的重要支撐點。新興工業起步晚,規模不大,但其發展較快,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重視,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其新興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迅速攀升,在出口貿易中的比重也不斷增加。
5.工業科技和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不同
傳統工業生產過程的技術要求不高,產品的科技含量低,對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不高,許多傳統工業屬於勞動密集型工業,如紡織業;也有些資金密集型工業對從業人員素質的要求相對較高,如鋼鐵工業。
新興工業生產過程的技術要求很高,產品的科技含量高,其要求從業人員中科學家和工程師所佔的比重較大,即使是在生產車間,也需要有技術水平高的工人。
㈢ 新興工業的詳細闡述
新興工業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產物,具有高科技的特徵。在發展與布局上不同於傳統工業,要求有高投資,大型、超大型設備,高科技投入,高精密度、高質量的環境條件,要求接近科研技術中心。其發展還要同基礎材料工業的發展相配套。新興工業的興起,將促進工業和整個經濟實現新飛躍,影響深遠。
近年來,新興工業在西方國家得到迅速發展,對各國經濟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時為社會提供許多新的就業機會。中國新興工業尚處在初創或起步階段,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深圳等地興建的經濟技術開發區、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試驗區、科學工業園等,將是中國新興工業發展的重要基地。
新興工業國家的經濟繁榮和人口快速增長正在改變地球上的景象。世界人口將增加到90億,但有兩個例外:歐洲和日本。歐洲在今後40 年裡將減少5000萬人口,因此它也將成為告別傳統增長原則的轉型實驗室。今後它將不再用更多的人創造更多的經濟成就,而是用更少的人創造至少和現在相同的經濟成就,以便保證富裕的生活水平。這種變化將影響歐洲的國民經濟,而且也將對企業的戰略和商業模式產生重大影響。 全球范圍內的權力結構變化已經開始。金融危機加速權力向新興工業國家轉移。在工業國家,危機揭露了很長時間以來被國家央行廉價發行貨幣所掩蓋的結構缺點。在美國、日本和歐洲,高額國家債務、負擔沉重的福利體系和社會老齡化在長期內限制了經濟增長潛力。東西方鐵幕倒掉後的20年裡,市場經濟和全球化讓數十億人親歷了快速的經濟發展,但眼下很多工業國家卻受到富裕生活水平下降的沖擊。西方民主國家因此非常不安,甚至顯示出了迷失方向的特徵。
金融危機是一個重大事件。它起源於西方不負責任的借貸,如今惡果給西方帶來的痛苦最大。與戰後的前幾次金融危機不同,這次西方不能再扮演教師的角色。它面對的是中國、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亞或土耳其等充滿自信的國家。由於這些國家調整了經濟結構,實現了經濟快速增長,因此它們懂得如何貫徹自己的利益。新世界經濟秩序體現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改革中。今後,除了傳統的工業7國外,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這四個「金磚」國家必將躋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大的11個股東之列。
工業國家曾經通過自由貿易和自由化的金融市場為世界經濟的強勁增長創造了前提條件。現在,監管螺絲開始擰緊,國家對經濟的影響力再次加強——即便在國家的影響力一直很大的地方。突然,像貨幣戰或貶值競賽等貿易保護主義的戰斗概念又縈繞在人們耳畔。這表明,新的多極世界將不是一個簡單的世界。在西方,危機導致的個後果是重新發現國家資本主義。在東方國家控制的國民經濟體中,此前就已經存在國家資本主義。中國、俄羅斯和產油國的主權基金往整個世界經濟中投資了3萬億美元,它們動用的資金比所有對沖基金的資產總和還多。國家的投資組合管理者聲稱,這些錢都用於非政治的投資。但是人們能相信嗎?
世界上爆發了經濟體制之間的競爭。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把資本主義的經濟體制和共產主義的威權統治結合起來,這種成功模式和盎格魯--撤克遜式的金融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以及歐洲和日本的社會市場經濟形成競爭。結果還不得而知。其他國家選擇哪種模式?在亞洲,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社會主義的中國和民主的印度——代表其他國家就未來秩序展開搏鬥。 目前,曾經的超級大國看起來就像癱瘓了一樣。美國束手無策地看著中國甚至也在南美扮演投資者和原材料購買者的領導角色。中國在非洲的影響也日益增長,很多盛產原材料的國家同中國的聯系比同美國的聯系更緊密。最受關注的還是中東的產油國。誰控制了那裡的能源儲備,誰就對世界產生決定性影響。沙烏地阿拉伯今天就已經把很大一部分石油提供給亞洲。類似的情況可能也會在伊拉克發生,如果這個世界第二大石油儲備國從戰爭中復甦過來的話。美國想通過制裁迫使伊朗屈服,迄今為止卻徒勞無功。只要巴基斯坦或土耳其等國還跟伊朗頻繁地進行貿易,美國的計劃就不會成功。
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經濟到 2012年或許就能超過美國。那時,中國將再次回到殖民地時期以前它擁有世界經濟總量五分之一時所在的地方,而且那也是它自認為應該待的地方:世界經濟之巔! 在富饒的吉北大地,一座現代化的工業城正在崛起。
建縣百年之際,舒蘭大地掀起了轟轟烈烈的項目建設高潮。
3月22日,舒蘭市21個重點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3月25日,投資2.5億元的平安煤田30萬噸礦井建設項目,在平安鎮舉行開工儀式;4月29日,37個重點招商引資項目集中開工,投資1.4億元的深圳杜糧行公司15萬噸水稻加工及5200噸米糠油生產項目、投資3億元的北京匯源果汁果樂生產項目等37個重點項目相繼正式開工建設;9月26日,投資2.6億元的吉輝礦業公司鉬礦擴產項目正式投產;12月3日,投資1.2億元的1萬噸吉林高粱酒生產項目試生產……
一系列項目的建設、投產,使舒蘭逐漸形成了醫葯化工、汽車零部件、農副產品加工、電力能源開發、林特產品加工和礦產資源開發6大支柱產業。「果實之城」舒蘭,正在由傳統的農業大市向現代化的工業城市轉變。 引進項目多,投資力度大,是舒蘭今年招商引資的最大亮點。從年初至今,舒蘭市共實施建設各類招商引資項目164項,到位資金32億元。其中新引進開工項目117項,是前兩年引進開工項目的總和。吉林市政府實施的百項重點項目工程,舒蘭市列入17項,位於外5縣(市)之首。
在擴大招商項目數量的同時,舒蘭全面實施科學理性招商,從環保、資源、社會效益和發展前景等方面,嚴把質量關,拒絕引進高能耗、重污染、佔地多的項目,使北京匯源、江蘇雨潤等一批實力強、影響大、環境污染小的國內知名企業,相繼落戶舒蘭。
在已開工建設的項目中,總投資在3000萬元以上的項目有66項,其中投資億元以上項目24項。投資2.5億元的平安煤礦、投資1.1億元的環十二碳三烯和苯乙酮項目、投資1.1億元的木製品綜合加工等大項目,相繼開工建設,為舒蘭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域外投資比重加大,是舒蘭市今年招商引資的又一特點。在今年開工的項目中,域外投資項目佔85%以上,外商外資合作、外商獨資建設項目比重明顯加大,扭轉了前幾年招商引資、項目建設「貼、靠、掛」的局面。香港環宇財務公司、北京匯源集團、深圳杜糧行農業科技公司、河南三門峽湖濱飲品公司、大連嘉合食品公司等一大批域外企業,先後來舒蘭投資,提升了項目品質,培育了後續稅源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一批商貿、民生工程項目相繼開工建設。由遼寧客商投資興建的舒蘭地下商場建設項目,目前主體建設已經完工,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很快將投入營業。而舒蘭市污水處理廠、全民文化體育中心、垃圾處理廠等一批民生項目,也都在穩步推進。
為了保證大項目順利開工、早日投產,舒蘭落實了項目「領辦代辦」制度,落地項目在辦理各類審批手續時,由引資單位協調相關部門,全力配合企業辦理各項手續,搞好職能服務;實行「大走訪」、「大回訪」,積極幫助企業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實際問題和困難。
舒蘭還為未來的招商引資儲備了大量項目源。年初以來,舒蘭通過各種途徑,積極搜索項目源,儲備了高檔礦泉水、木地板、鋰離子電池及風光互補路燈等投資億元以上的重點項目31項,計劃總投資額超過150億元。這些大項目的儲備,為舒蘭明年乃至「十二五」期間招商引資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