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東莞舊改賠償標准
法律分析:徵收已批集體建設用地按相應土地用途補償。其中宅基地的補償標准為:第一類片區200 0元/m2,第二類片區1400元/ m2業用地的補償標准為:第一類片區3000元/ m2,第二類片區2000元/ m2工業用地的補償標准為:第一類片區450元/ m2,第二類片區384元/ m2。其他土地按照相應土地用途的評估地價計算補償費。
法律依據:《東莞市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征地拆遷補償標准規定》
第六條 徵收集體土地的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青苗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及地上附著物補償費。
第七條 被徵收集體土地的面積以經批準的征地紅線確定范圍為准,地類以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確認為准,青苗補償按預公告征地時實際種植情況計算。
第八條 徵收第一類片區內的農用地按綜合平均價每畝8.5萬元補償(只含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收第二類片區內的農用地按綜合平均價每畝6.5萬元補償(只含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
❷ 東莞有那些工業園
1、平謙國際工業園
平謙國際工業園(東坑)位於東莞市東坑鎮中興大道東,成立於2003年1月。長安平謙國際工業園位於中國百強鎮之首的東莞市長安鎮霄邊第三工業區, 成立於2002年12月。
平謙國際工業園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物流交通便利,基礎建設、配套設施完善,收費簡單明確,並為企業投資生產提供多方面的免費服務。
2、東莞長安(陽春)產業轉移工業園
東莞長安(陽春)產業轉移工業園位於陽春市區南面3公里處,於2007年被認定為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園區總規劃面積10182畝,首期已開發土地面積5100多畝。
園區地理位置優越,省道277線、省道113線、325國道、廣湛高速、雲陽高速、西部沿海高速、三茂鐵路、陽陽鐵路構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距陽春火車站8公里,距陽江港約4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已融入珠三角2小時經濟圈。周圍酒店、寫字樓、超市等城市配套設施齊全。
3、東莞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
東莞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以下簡稱松山湖)位於大朗、大嶺山、寮步三鎮之間,地處東莞市的幾何中心,控制面積72平方公里。坐擁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和14平方公里的生態綠地,是一個在國內具有示範意義、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科技新城。
夥伴工業地產指出,作為東莞「四位一體」主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松山湖要建設成為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的重要載體, 成為東莞科學發展示範區、產業升級引領區。
4、大嶺山科技工業園
大嶺山科技工業園位於石大路旁金桔路段,於1998年開發利用,是大嶺山鎮較具規模的外資企業工業園區,佔地面積800畝。工業園配套設施完備,環境優雅,
建有廠房、宿舍面積6萬平方米,先後落戶的有世界500強企業阿克蘇·諾貝爾塗料、富士施樂集團、雙葉機械,還有南韓唯進光電子、香港新洲印刷有限公司等多家上市公司。科技工業園投入資金1.8億元,年租金及管理費收入近1 700萬元,年出口額8500萬美元,佔全鎮出口總額的14%。
5、厚街生態科技工業園
厚街生態科技工業園保威園區2003年12月30日舉行奠基儀式。這一頗具規模且規范化程度高的科技園區的開發,將對提升厚街鎮的經濟發展後勁發揮重要作用。省外經貿廳廳長梁耀文及厚街鎮領導等出席了奠基儀式。
❸ 華為又在松山湖東南部拿地了
這個月不是還有新聞,華為又在松山湖東南部拿地了嗎?面積為26萬平方米,土地用未來將會用作智能汽車部件製造!有政府規劃支持,就有企業進來。然後就是更多的高端人才,更多的居住和消費需求。這兩年都很少批住宅用地了。買房得抓緊時機了。
❹ 東莞哪裡工業區最多
東莞市東部工業園,其位於東莞東部常平、企石、橋頭、橫瀝四個鎮區的交匯處。
園區中心位於南方鐵路交通樞紐重鎮——常平,是目前全國唯一設有兩個大型鐵路客運站及鐵路客貨運口岸的鎮區。
(4)東莞市工業地多少錢一畝擴展閱讀:
東部工業園定位為以現代製造業生產加工為主的工業基地,兼有部分現代製造業的研發功能,同時兼有部分休假度假、文化、教育、娛樂等功能。
從東部工業園的四鎮現狀來看,常平、企石、橋頭、橫瀝四鎮共有人口72.27萬,常平既是東莞東部的支點城市,又是大京九、廣深、廣梅汕三大鐵路交匯的樞紐,經濟總量位居東莞各鎮前列。
橋頭、企石、橫瀝三鎮的經濟基礎則相對較為薄弱。東莞市政府牽頭建立的跨鎮區工業園區,在東莞是個嘗試,也是一個重大突破,最大突破就在於整合鎮區資源,形成一體化的發展態勢。
東莞市委市政府將以東部工業園的興建為龍頭,接受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作為研發高地的輻射,通過產業的集聚提升,以常平為中心帶動東莞東部區域經濟平衡發展。
東部工業園將有效吸納周邊鎮區產業,強化周邊鎮區的城市功能,啟動東莞打造組團式城市的新格局。
初步規劃,園區內的生態綠地將控制在30%,即11平方公里左右,產業用地佔建設用地的總面積45%,即14平方公里左右,在園區內政府將投資興建「四縱六橫」共10條綜合性次幹道。
❺ 京東10億再拿地,科技企業大規模跨界拿地規模令人矚目
科技 企業憑借其自身產業優勢,在全國土地交易市場上顯得格外活躍,其拿地規模愈加不可小覷。
6月3日,東莞市公共資源交易網上發布了一則土地交易信息:廣東京東都市智能產業創新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京東」)以10.6億元拿下了東莞市鳳崗鎮雁田村一塊土地的使用權。從掛牌公告來看,該建設用地的用地面積為37.57萬平方米。據天眼查顯示,廣東京東正是由京東集團(55%)、都市智能集團(35%)、雁盛實業投資有限公司(10%)共同組建。
京東、華為、小米拿地哪滾版圖
京東6月3日拿下的地塊編號為2019WT034,由三塊工業用地組成,佔地面積約37.6萬平方米,出讓年限40年,要求產業類型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按競拍要求,項目自投產之年起,每年產值不低於280億元。此外,項目投資總額不低於200億元,投資強度不低於 15000元/㎡。項目投產第二個完整年度起,每年財政貢獻不少於25億元(如分期建設,一期投產後第二個完整年度起,每年財政貢獻不少於4500元/㎡)。
京東2019年一季報顯示,京東在全國運營著超過550個大型倉庫,總建築面積超過1200萬平方米。
除京東外,華為、小米也頻現土地交易市場。
2019年1月15日好辯上午,華為「一口氣」在松山湖拿下四宗工業用地。合計佔地32萬平方米,計容建築面積近60萬平方米。
據公開資料顯示,自2015年以來,華為憑大股東的身份,以東莞綠苑實業投資有限公司的名字,通過招拍掛市場,已在東莞松山湖拿下24宗地塊,華為東莞版圖不斷擴大。從華為在松山湖拿下的二十多宗地塊的土地性質來看, 10宗限價住宅用地、8宗工業用地、5宗科研用地、1宗倉儲用地,為華為繼續在東莞深度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撐。至今華為在東莞松山湖的版圖面積逾160萬平方米。
2019年5月21日,小米 科技 以2億元的價格競拍下南京建鄴區的一幅地塊,單位地價3357元/平方米,規劃用地總面積為62712.76平方米,實際出讓面積為59569.99平方米,土地用途為科教用地。
2018年11月5日,小米和華潤置地以26.57億元的底價摘得北京昌平區沙河鎮一宗公建混合住宅用地,總用地規模4.68萬平方米,總建築規劃面積13.72萬 平方米,成交樓面地價為19356元/平方米。2018年8月30日,小米競得武漢光谷中心城區域的P(2018)073地塊。該地塊位於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九峰一路以南、光谷五路以西,土地面積約為2.8萬余平方米,將用於建設小米武漢總部大樓。
科技 企業拿地仍以自用為主
事實上,幾大 科技 企業拿地後仍以自身企業發展需要為主,但其規模卻不得不讓人矚目。
2014年,京東在東莞麻涌投資20億,建成全李襪余球電商領域唯一的機器人自動分揀中心。
2009年,京東開始正式在全國購買倉儲用地,拿下江蘇宿遷、上海嘉定兩地共計約37萬平方米的土地;2010年,京東買下北京亦庄經濟開發區面積約13萬平方米土地,計劃建造亞洲最大的電子商務物流中心;2013年,京東與重慶市簽約,投資約20億元在巴南區建設集物資集散、倉儲加工、城市配送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電商產業園;2014年,京東與廣東揭陽市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中德金屬生態城打造跨境電商產業園;同年,京東還計劃總投資70億元在武漢新洲陽邏開發區建立華中物流基地,規劃用地約85萬平方米。2015-2016年,京東則布局了海南與合肥雙鳳開發區,項目佔地共計約61萬平方米,分別為京東(海南)運營中心項目以及安徽電子商務產業園項目。
2017年,京東便加快布局物流產業步伐。3月起,京東布局肇慶、濟南和南昌,項目佔地共計超過82萬平方米;4月,京東在廣東汕頭投資2億元建造「互聯網+產業園」模式的新型產業園區,佔地6.66萬平方米;5月,京東在西安計劃投資205億元,建設全球物流供應鏈總部和全球無人系統生產基地;8月,京東再次布局北京,以38.5億元競得北京經開區商業地,建面為26萬平方米。
京東2018年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京東在30個城市獲得了土地使用權以建設自有倉儲設施。截至2018年底,京東累積花去了142億元來獲得土地使用權、建設倉儲設施和購買相關設備。據樓市資本論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8月,京東已在全國擁有土地9285畝,估值千億。
從土地性質來看,除少部分是住宅用地外,小米、華為、京東拿下的地多為非住宅用地,其中包括工業工地、商業用地和科教用地等,滿足其自身業務發展的需要。而至於該類企業是否進入房地產開發領域,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否認了該說法,她表示,從目前的拿地狀況來看,是企業基於業務出發的經營行為,並不是真正進入了房地產開發領域。
專家: 科技 企業拿地未來可能進一步強化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從當前此類 科技 企業的拿地情況看,說明很多企業這兩年 科技 產業發展不錯,無論是從自用還是出租,亦或是通過此類土地形成產業集群等,實際上都有較好的表現。當前對於此類企業來說,跨界拿地也成為土地交易市場中的一個相對顯眼的現象。
嚴躍進認為,房地產業務未來發展過程中,和 科技 的創新合作會強化。不排除未來在智能家居、智慧社區等方面形成發展,這都會使得 科技 企業會積極涉足,進而在拿地方面也有所側重。
郭毅認為,這些大型的企業落地到某些中小型城市之後,在拿地的成本上,政府會給予較大的優惠。尤其是在一些三四線城市,該類企業甚至可能零成本拿地,或者會得到一定的補償。所以能夠以一個相對較低成本來獲得自己的經營場所,從企業業務發展的角度來看,是一個比較合理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