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東北重工業基地和遼中南工業基地一樣嗎
不一樣。遼中南工業基地位於渤海灣北環和黃海的西北岸,包括了除朝陽市、阜新市區及阜新縣以外的遼寧省域,面積118501公里,人口約3500萬。每一個工業基地都是以幾個主要工業中心(城市)發展起來的。沈陽——機械工業,鞍山——鋼鐵工業,撫順——石化、裝備製造工業,本溪——鋼鐵工業,遼陽——化學工業,大連——造船工業。
東北老工業基地包括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東部四盟市(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
可以說,遼中南工業基地是東北重工業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B. 東北為什麼會成為我國建國初期的重工業中心
因為東北資源豐富,擁中國最大的平原,有利於重工業的建設。
中國東北地區,是中國的一個地理大區和經濟大區。「東北」一詞,起源較早,《周禮·職方氏》:「東北曰幽州,其鎮山曰醫巫閭」。東北與、關外、關東、滿洲等名稱具有前後相繼的歷史承接關系,但它們具體所代指的地域范圍有一定差別。
東北地區,不是行政區,只有個別時期,東北地區才與東北行政區重合,比如元朝遼陽行省、清朝1636--1644年盛京總管、1947--1954年東北人民政府管轄的內蒙古自治區、黑龍江省、松江省、吉林省、遼東省、遼西省、熱河省,就是現在的東北地區: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東部五盟市(呼倫貝爾市、通遼市、赤峰市、興安盟、錫林郭勒盟)、河北省承德市、秦皇島市;東北地區是文化地理區域,相對於東北文化區的地理范圍。
四季分明的東北地區坐擁中國最大的平原,是資源豐富、文化繁榮、經濟實力雄厚、以漢族為主多民族深度融合的區域,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
C. 內蒙古各城市排名
第一名:包頭市----內蒙古的老大哥,內蒙古經濟、工業、科技中心,呼包鄂經濟圈的主驅動馬車,人均GDP位列內蒙古首位,依靠稀土、鋼鐵、鋁業、裝備製造、軍工等傳統高利潤產業順利當選華北重工業中心,近年來不斷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調整產業結構,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製造業成為該市的發展亮點,並由此順利成為中國二線經濟強城,中國最富裕城市前12強,屬於內蒙古的標志性都市吧,也是對外開放化成都較高的中西部都市。
第二名:呼和浩特市,內蒙古的政治、文化、金融中心,集中了內蒙古最多的機關事業單位以及大學機構,優勢產業是乳製品、紡織、醫葯、電力等,但缺乏核心支柱產業,各產業機構參次不齊,交通實在令人頭疼,不過正在積極改善當中。
第三名:鄂爾多斯市----內蒙古後起之秀,依靠煤炭、天然氣等資源坐擁大量財富,是內蒙古豪車之城,但缺乏城市發展積淀和城市建設理念,民間借貸危機和金融危機讓這個城市腳步放緩,但發展潛力還是有的。
第四名:烏海市----內蒙古西部煤炭生產與化工的主生產基地,近年來不斷調整產業結構,也在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服務業,GDP增速在整個內蒙古都是很高的,穩中有升。
第五名:巴彥淖爾----內蒙古的農業產業示範種植基地,盛產麵粉、蔬菜、瓜果,該市的旅遊業也蓬勃發展,並積極探討與呼包鄂經濟圈的經濟合作,排名上基本不動。
第六名:赤峰市----內蒙古玉龍文化所在地,該市大部分是山區,與遼寧省、河北省毗鄰,林業、旅遊業較為發達,近幾年比較重視有色金屬、煤炭、醫葯等產業的建設,並小有成就,但離「富裕」兩字還差不少路需要走,也在努力的脫貧中。
第七名:錫林郭勒盟----內蒙古的風電示範產業基地,同時還是內蒙古的牛羊肉等畜牧養殖基地,旅遊業較為發達。
第八名:通遼-----蒙古族聚集的城市,草原風情比較濃郁,主要生產酒類、民族飾品、奶製品、牛肉乾製品等,經濟上沒有什麼大的潛力。
第九名:呼倫貝爾----內蒙古北部邊疆盟市,與吉林省、黑龍江省毗鄰,畜牧業、旅遊業、農業是當地的支柱產業,經濟上比較依賴東北。
第十名:烏蘭察布-----內蒙古中部城市,優勢產業是皮毛、紡織,是呼包鄂經濟圈連接京津冀經濟圈的重要陸上通道,不過當地人大部分都外出打工,留守兒童較多,也是內蒙古最大的貧困地區。
第十一名:阿拉善----內蒙古沙漠聚集區,主要是發展養殖業和旅遊業,經濟上比較依賴寧夏。
第十二名:興安盟-----內蒙古東北部地區,主要是發展畜牧業、林業和旅遊業,經濟上沒什麼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