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文房四寶如何擺放
文房四寶——筆
筆的起源
我國的書法和繪畫是世界文化史上獨具風格的優美藝術,而用來書寫和繪畫的工具——筆也是世界文化史上重要的創造發明。古時候對筆的稱呼,楚稱「聿」,吳稱「不律」,燕稱「弗」。秦統一六國後,才統一稱「筆」。
古代制筆的原料,主要是獸毛,人類最初曾經利用過各種禽、畜毛來制筆,如鵝毛、雞毛、雉毛、羊毛、羊須、鹿毛、豬毛、豹毛、虎毛,有的還用人須和胎發等。從長期實踐中逐漸得出兔毛是最好的制筆原料,選用兔毫時,又以秋冬為上,取其健堅,春夏兔毛則不堪用。至魏晉又出現用鼠須制筆,世所謂鼠須栗尾者也,共鋒健於兔毛,唐人制筆仍以兔毫為主,還出現紫毫名稱,就是韌性較強的老兔毫。到宋代以後,吳興的湖筆才大量用羊毫製作,吳興的山羊毛,毛細,鋒嫩、色白、質凈,是極好的制筆原料,湖州除生產最負盛名的羊毫筆,同時開始生產狼毫、紫毫、兼毫筆。
我國制筆的歷史悠久,一般地說,自有書契以來,便開始使用筆了,早在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新陶器,其表面所繪動物圖案及幾何紋樣,筆觸清晰流利,可見那時就已應用毛筆了。至商代,在安陽殷墟發掘中,發現一片寫有「祀」字的陶片,筆鋒宛然,後來又出土過寫有朱筆痕跡的陶器和一些先寫後刻卜辭文字的甲骨片。並且在甲骨文中出現相當多的「聿」字,也就是筆字,以上說明,我國的毛筆起源於新石器時代,至商代已經使用得較為普遍了。
筆的種類
筆之種類甚多,現在所使用的,以紫毫、狼毫、羊毫及兼毫最為重要。
紫毫筆乃取野兔項背之毫製成,因色呈黑紫而得名。南北方之兔毫堅勁程度亦不同,也有取南北毫合制的。兔毫堅韌,謂之健毫筆,以北毫為尚,其毫長而銳,宜於書寫勁直方正之字,向為書家看重。白居易紫毫筆樂府詞雲:「紫毫筆尖如錐兮利如刀。」將紫毫筆的特性描寫的非常完整。但因只有野兔項背之毛可用,其值昂貴,且豪穎不長,所以無法書寫牌匾大字。
狼毫筆就字面而言,是以狼毫製成。前代也確實以狼毫制筆;但今日所稱之狼毫,為黃鼠「狼」之「毫」,而非狼之毫。狼毫所見的記錄甚晚,有人也以「鼠須筆」即狼毫筆,則狼毫之用便可推至王羲之晉代之前,但無法肯定。黃鼠狼僅尾尖之毫可供製筆,性質堅韌,僅次於兔毫而過於羊毫,也屬健毫筆。缺點與紫毫相似,也沒有過大的。
羊毫是以青羊或黃羊之須或尾毫製成。考其始於南北朝之前,至秦時蒙恬改良之新筆已成制筆材料。書法最重筆力,羊毫柔而無鋒,書亦「柔弱無骨」,故歷代書法家都很少使用。羊毫造筆,大約是南宋以後才盛行的;而被普遍採用,卻是清初之後的事。因為清一代講究圓潤含蓄,不可露才揚己,故只有柔腴的羊毫能達到當時的要求而被普遍使用。羊毫的柔軟程度亦有差等,若與紙墨佩合得當,亦能表現豐腴柔媚之風格,且廉價易得,毫毛較長,可寫半尺之上的大字。
兼毫筆是合兩種以上之毫製成,依其混合比例命名,如三紫七羊、五紫五羊等。蒙恬改良之筆,以「鹿毛為柱,羊毛為被」,即屬兼毫筆。兼毫多取一健一柔相配,以健毫為主,居內,稱之為「柱」;柔毫則處外、為副,稱之為「被」。柱之毫長,被之毫毛短,即所謂「有柱有被」筆。而被亦有多層者,便有以兔毫為柱,外加較短之羊毛被,再披與柱等長之毫,共三層,所以根部特粗,尖端較細,儲墨較多,便於書寫。特性依混合比例而不同,或剛或柔,或剛柔適中,且價廉工省,此皆其優點。
湖筆千年淵源
湖筆
湖筆:亦稱湖穎,是"文房四寶"之一,被譽為"筆中之冠"。
我國的毛筆,起源甚早,而「湖筆」之聞名於世,當在六、七百年以前的元朝。元以前,全國以宣筆為最有名氣。蘇東坡、柳公權都喜歡用宣州筆;元以後,宣筆逐漸為湖筆所取代。據《湖州府志》記載:「元時馮慶科、陸文寶制筆,其鄉習而精之,故湖筆名於世。」「湖州馮筆妙無倫,還有能工沈日新。倘遇玉堂揮翰手,不嫌索價如珍珠。」人們願以千金重價求買湖筆,足見其聲譽卓著。
湖筆的故鄉在浙江湖州的善璉鎮,相傳秦大將蒙恬"用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外衣)"發明了毛筆。後蒙恬曾居湖州善璉改良毛筆,采兔羊之毫,"納穎於管",製成後人所稱之"湖筆"。改制湖筆成功後,便將技藝傳給善璉百姓,使之當地幾乎家家出筆工,戶戶會制筆。2000多年的歷史,漢、晉、隋、唐、宋、元時期及當代筆工各領風騷,湖筆已深深融入了這塊土地。因此善璉建有蒙恬廟供之。
蒙恬去世後,善璉筆工不忘筆祖恩惠,捐銀在永欣寺旁建造「蒙公祠」,又稱蒙溪。每當蒙恬和筆娘娘生日(相傳為農歷3月16日和9月16日)舉行盛大的紀念活動。千百年來,在善璉集會膜拜筆祖,企盼筆業興旺,這類民俗活動一直沿續著。
湖筆又稱「湖穎」,這是它的最大特點。所謂「穎」,就是指筆頭尖端有一段整齊而透明的鋒穎,業內人稱之為「黑子」。「黑子」的深淺,就是鋒穎的長短,這是用上等山羊毛經過浸、拔、並、梳、連、合等近百道工序 精心製成的,白居易曾以「千萬毛中揀一毫」和「毫雖輕,功甚重」來形容制筆技藝的精細和復雜,所以有"毛穎之技甲天下"之說。
蒙恬制筆的傳說
民間故事傳說蒙恬在浙江湖州製成筆,現今有湯建馳、姚新興、鍾偉今、陳雲琴和費三多等幾種民間傳說的版本,連1982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土特產傳說》一書中,都是這么說的。那麼,是子虛烏有呢,還是確有其事?
據《史記-蒙恬列傳》載:蒙恬祖父、父親皆有戰功為將蒙恬初為書獄典文學,這官職是管理監獄判決書之類的職務。「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為秦將,攻齊,大破之,拜為內史。「此時官職又高升。內史之職,是管理朝廷文件的官員。」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成為守衛長城的軍事長官。可不久,「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他巡視全國,命蒙恬為「通道」,開通道路,即開路先鋒。《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巡視全國時到過湖州:「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遊......行至雲溪望祀虞舜於九疑崇山,浮江下,觀籍河,渡海渚 ,過丹陽,至錢塘, 臨浙江......上會稽,祭大禹......還過吳,從江乘渡,並海上,北對琅邪。」這段中的「還天吳」的「吳就是當今湖州。
《史記-項羽本紀》中載:「項梁殺人,與籍避仇於吳中,吳中賢士大夫皆出項梁下。」籍,就是項羽,秦末,項羽在湖州起兵,曾打扶蘇的旗號,那麼做為扶蘇親信的蒙恬,也可能潛逃暗藏在湖州,因為還有蒙恬勸太子不死的記載。
以上記載可知:秦始皇巡視天下,途中到過湖州。蒙恬作為「通道」護駕,有可能來過湖州。
唐代文學家顏真卿的《項王碑陰述》中說:「西楚霸王當秦之末,與叔梁避仇於吳,蓋今之湖州也。」今湖州還有「掩浦」,又稱「項浦」之地,就是項梁掩項羽口之地。這在《湖州府志》上記得清清楚楚。項浦在今湖州南皋橋一帶。秦始皇病故後,秦二世、趙高篡奪帝位,太子扶蘇自殺,同時也逼蒙恬自殺。蒙恬起先不願死,「我何罪於天,無過而死乎?」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乃吞葯自殺。蒙恬一死,卜香蓮帶著幼子蒙穎,由門客卜 ,沈且二人陪伴返回故里隱居下來,也有一種可能,蒙恬未隨太子自殺而隨妻子潛入蒙溪,將制筆的技藝傳授給鄉民。湖筆業就此在湖州善璉落根。所以項羽後來在湖州起義,也藉助於扶蘇和蒙恬這位重臣聲望。
又有《歸安雜錄》載:「善璉古稱蒙溪。相傳秦始皇東巡稽(今紹興)、郵拳(今嘉興),命護駕大將 蒙恬屯兵游城,鎮搞吳越。蒙納卜夫人,隨征塞上。卜夫人,宇香蓮、賢而慧,取羊毛、兔毫制筆、書於帛,仕尉皆頌其才。後蒙恬遇難,夫人攜幼子穎,由門卜遷,沈且伴歸故里隱居,授鄉民以制筆三技。漢武帝時縊封蒙恬,立祠以祭,稱其地為蒙溪。」
當時可能由於某種機緣與蒙相識,卜香蓮「賢而慧」,蒙恬仍長城,卜香蓮長到達長城.蒙恬批閱公文,需筆書寫.但那時的筆,是把竹桿端部劈開,筆頭夾在中間,用絲線纏牢後,再塗上漆。卜香蓮看到丈夫書寫不方便,於是將筆改進,成為"以柘木為骨,鹿毛為柱,羊毛為被」。蒙恬一使用,果然書寫方便。就很快推廣到仕尉中去,將尉大夫們也齊稱頌卜香蓮。但當時卜香蓮只是一家庭女婦,無名無望,於是將造筆,即為改良筆的功績,歸屬於蒙恬名下。
湖筆的誕生與成名
湖州歷來是東南形勝之地,歷代才子迭出、文風不絕。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顏真卿、米芾、蘇軾、王十朋等都曾為官或寓居湖州;更有曹不興、張僧繇、貝義淵、朱審、釋高閑、徐表仁、燕文貴等湖籍書畫俊才;王羲之七世孫釋智永居湖之永欣寺三十餘年,用敗的筆頭積滿五簏,葬之「退筆冢」。他們的書畫活動,必定帶動湖州的制筆業的興起。
南宋時期,湖州是士大夫們息影山林的首選之地,他們及附庸的文士們哦詠苕霅之間,唱酬青卞之下,帶動了文房用具的發展;書風的流變和潑灑寫意的文人畫影響了毛筆的筆料由以兔毫為主轉向以羊毫為主;宣州地近宋金邊境,在元兵入寇前的一二百年間,可能已有部分筆工已南遷至宋都臨安左近的湖州。這一切,為湖筆的孕育准備了外部環境。
宋元在江淮之間進行了四十多年的拉鋸爭奪,宣城為之凋敝,筆工走避江南。而湖州則十分幸運地免受兵鋒的洗劫,成為南宋遺民聚居之所。南遷的部分筆工徙居湖州,賴此江南碩果僅存的毛筆使用群體為生,並以他們的需求改進制筆工藝,湖筆就此誕生。
湖筆的蜚聲四海,當始於元。錢舜舉(錢選)的畫、趙孟頫的字、馮應科的筆被並稱為吳興三絕。隨著趙字的雄踞海內、朝野交譽,趙孟頫手中那枝握筆終日、日書萬字而不敗的馮應科「妙筆」,令名便不脛而走,深入人心。有元一代,湖州制筆能工迭出,馮應科、沈日新、溫生、楊顯均、陸穎等十餘人留名史卷,「湖筆」之名就此奠定。
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成祖朱棣再遷於北京。文化中心的北遷,使力圖善價而沽的湖筆能工們駕起一葉扁舟,入京售筆。當時主修《永樂大典》的解縉等人,對陸穎、陸文寶、徐原珪、施廷用等人的佳制激賞不已,紛紛為之賦詩作文加以詠贊。其後,善璉筆工便逐漸散布於大江南北、京師通衢,雖離土而猶重遷,「湖筆」之名,世代不易。對有關文獻記載進行粗略統計,先後開肆外埠的湖筆名店計有:北京戴月軒、賀蓮青、李玉田;上海楊振華、李鼎和、周虎臣(一說屬宣筆)、茅春堂;蘇州貝松泉;揚州興散寺;天津虞永和等。源源輸出各擅絕技的筆工和各色等第的湖筆、筆胚,維系著「毛穎絕技甲天下」的勝名。
湖筆製作工藝及特點
湖筆選料講究,工藝精細,品種繁多,粗的有碗口大,細的如綉花針。湖筆按原料分羊毫、狼毫、兼毫、紫毫四大類;按大小規格,又可分為大楷、寸楷、中楷、小楷四種。湖筆,又稱「湖穎」。穎是指筆鋒尖端一段整齊透亮的部分,筆工們稱為「黑子」,這是湖筆最大的特點。這種筆蘸黑後,筆鋒仍是尖形,把它鋪開,內外之毛整齊而無短長。
湖筆特點
文房四寶——墨
墨的起源
中國書畫墨是我國民族傳統特種工藝品——文房四寶珍品之一。是我國文化發展和中外文化交流之重要工具。墨是由碳素單質(煙、煤)與動物膠相調合,經和劑、蒸杵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墨具有色澤黑潤,歷久不退,舐筆不膠,入紙不暈,香味濃郁,書畫自如的特點,特別是桐油、脂油、漆煙墨等高級產品,加入麝香、冰片、公丁香、豬膽汁等十幾種貴重原料製成,產品尤為稱著。使用時,墨色能分濃淡層次,剛柔相濟,得心應手,因此成為歷代藝術家們抒發聰明才智的主要工具之一,在世界美術史上樹立了中國畫的獨特風格。墨還是中國印刷術發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質因素之一,我國古代的典籍及拓片等也都靠著它流傳於世,豐富了祖國的文化內容。墨的造型中匯集了中國繪畫、書法和雕刻技巧,所以也是一種很有特色的工藝品。
追溯墨的起源,可分為天然墨和人工墨兩類,天然墨始於新石器時代,如1980年陝西臨潼姜寨村仰韶文化墓葬中出土了一套完整的繪畫工具,有石硯、研石、水盂和黑紅色氧化鐵礦石。使用時是用研石壓住礦石在硯上兌水研磨,這塊黑紅色氧化鐵礦石,就是天然墨。人工墨,從最早的文獻記載看,《尚書•伊訓》篇中說:「臣下不匡,其刑墨」。又《尚書•說命上》篇中說:「惟正從繩則正。」《禮記•玉藻》篇中說:「史定墨……揚火以作龜,致其墨。」以上墨刑、墨繩、墨龜三種不同的用途,都是以墨為主體,有著不同的用途,說明人工墨的起源,始於甲骨文時期,即商代。對甲骨上書寫的紅字和黑字,美國人曾在1937年的《工業及工程化學》(分析版)上作了顏料的微量化學分析,結果證明,在甲骨上書寫文字的顏料,紅色是硃砂,黑色是碳素單質(現在制墨的原料)。經過化驗證實硃砂和墨創始於殷代,即公元前十二世紀以前,已用於書寫甲骨文字。
墨的種類
墨的種類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按照時間來分,有兩大類:
石墨 石墨乃自然之物,是一種「悉如墨」之山石。上古無松煙墨,要寫書法唯有使用石墨,以石墨做書之證亦有不少。但石墨做書自魏晉以後無聞,石墨之用於做書,乃在魏晉之前,後則為松煙所取代,書法遂轉入另一新境。但今天既已無存,在這里就不討論了。
松煙墨 松煙至魏晉之後取代石墨之地位。松煙起源甚早,至漢代已有名貴松煙。歷代制墨名家中,享名最盛者為南唐李廷珪,相傳其質地之堅硬,不亞於石墨,且「其墨能削木,誤墜溝中,數月不壞」。後世之制墨名家尚有北宋潘谷、元吳國良、明程君房、方於魯,及清以來曹素功、胡開文等,皆堪稱巨擘。
按照不同的用途來分有:
商品墨,這類墨在墨的產量中佔有大部分,是製造用以公開出售,供一般人書寫使用的。墨模的雕制都比較簡約,墨品形制普通適用,選煙用料也比較一般,但也有優劣品級之分。
珍藏墨,這類墨缺少實用價值,因其選料的精美、製作的工細以及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而成為好事者和收藏家競趨的品類。這類墨出於自用和收藏而由墨家定製,也有向外出售的,但質量大大高於一般的商品墨。
雅玩墨,這類墨多由雅好此尚的文人、官吏向墨家定製,署上制者名款、詩詞、齋室名、書畫圖案等,作為自用或饋贈之用,選料做工,都比較精緻,一直為收藏家所珍愛。
貢御墨,清代御墨始於康熙年間,御書處所制御墨遠遜於徽墨,但御墨中有徽州墨家承製的,則不可同日而語。皇家用墨的另一個來源是地方官員的進貢或政府征貢。地方官員進貢的墨,一般都題有「臣某某恭進」字樣,或題墨家名款「臣某某制」等字樣。這類貢墨,都選料上乘,刻模精細,不惜工本,務求精好。
禮品墨,為祝賀人家生日、婚禮及幼童開蒙之類喜慶之事的饋贈禮品。這一類墨大多有精美的裝懂,施以漱金,如「壽屏墨」、「百子圖」等,但這一類墨在選煙用料上並不很講究,只講求外表的華貴與精緻,故其實用價值、質量一般遜於其他類墨。
古墨按煙料來分則種類更多
在傳統工之中,制墨所用材料,是植物、植物油及礦物不充分燃燒所產生的碳素,摻以膠料、香料壓模製成。故按其所選煙料,大致可分為松煙、桐油煙、漆煙、石油煙等。松煙之制為最古,是宋代桐油煙被用於制墨之前的主流。桐油,取油桐子做桐油,燒成的煙料溝桐油煙,一般10千克桐油可出上等煙料500克。近代書畫家多喜用桐油煙墨,取其色澤黝黑,沉著內蘊,松煙則不為人所重。另外,如花生油、菜籽油等,因桐油煙的盛行而被人們所忽視,故傳世百墨,多以松煙、桐油煙為多。松煙色澤藍黑,不宜作畫;桐油煙則色澤黑中泛紫,書畫兼宜。松煙所制之墨,體輕而色暗,無光澤;桐油煙墨則體重有光澤。當然,輕重是相對而言的,年代久遠退膠、受潮、製作時用膠較少,都可能體輕,反之則重,不可一概而論。另外,凡題款有「松煙」、「松煤」字樣的,是松煙墨;凡有「貢煙」、 「頂煙」、「超頂煙」、「五石油煙」等字樣的,則是桐油煙墨。
墨的兩大流派
各家制墨,都有其不同的制墨風格與獨特的墨品,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派別。因徽墨的赫赫聲名,除徽墨之外的其他制墨業者,可置而不論。所謂墨派,即指徽墨的歇縣、休寧兩派。自李廷哇落籍徽州以來,千餘年間徽州墨家輩出,又無不以其各自的藝術風格稱譽一時,所謂歙縣、休寧之分,僅是就其藝術趣味、墨品等進行的區分。
歙縣派墨家作品風格品類繁多,墨家輩出,以富麗堂皇、制工精緻為主。明清兩代,朝廷貢墨及地方官員貢墨,多由歙縣墨家製造,另外,文人雅士,自造用墨,也多托歙縣墨家辦理。休寧派中以汪、吳二氏為重鎮,子孫迭興,代有名家。同時,休寧派墨家多好詩文,許多人同時就是文人士大夫,故所造之墨,以文雅鳳致著稱。休寧派墨家首創集錦墨,對後來制墨意趣有很大影響。同時,休寧制墨,還有樸素實用一路,暢銷各地,中間亦不乏質優品精者。
有作品流傳於世的徽墨製作名家很多。明代有方於魯,萬曆間墨家,字建元,號太玄,墨隱山人,室名佳日樓、如如室,歙縣人;程君房,萬曆間墨家,名大約,宇幼博,一字君房,號墨隱道人,室名還朴齋、寶墨齋、玄玄室,歙縣人;葉玄卿,萬曆間墨家,別號如道人,室名蒼蒼室,休寧人,所制太乙玄靈、世寶墨為世稱道;吳去塵,天啟、崇幀間墨家,名拭,宇去塵,室名浴研齋,休寧人,所制墨不加漆衣,頗有古風,又雅緻精好,為士林推重。清代有曹素功,名聖臣,宇冒言,號盡鹿,歙縣人,為徽墨四大家之一,所制紫玉光,世推為精品;汪近聖,別署鑒古齋,休寧人,為徽墨四大家之一;汪節庵,名宜禮,歙縣人,乾隆間聲譽頗盛,為徽墨四大家之一;胡開文,別署蒼佩室,歙縣人,為四大家後起而秀出者,所制墨暢行大江南北。另外還有吳守默、胡星聚、吳天章等,均是清代著名墨家。
墨的使用方法
以清水逐漸加入:研墨需加清水,若水中混有雜質,則磨出來的墨就不純了。至於加水,最先不宜過多,以免將墨浸軟,或墨汁四濺,以逐漸加入為宜。
墨正:柳公權有所謂的「筆正」,磨墨也是如此,心正墨亦正,墨若不正偏斜,既不雅觀,磨出的墨也不均勻。
力勻而急緩適中:磨墨時用力過輕過重,太急太緩,墨汁皆必粗而不勻。用力過輕,速度太緩,浪費時間且墨浮;用力過重,速度過急,則墨粗而生沬,色亦無光。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指按推用力」,輕重有節,切莫太急。
濃度適中:這里要先澄清一下,即使是董其昌的淡筆,也是用濃墨寫的,差別是在蘸墨的多寡,而不是墨的濃淡。如果墨汁含水過多,筆一下到紙上便迅速擴散,形成一團團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墨團,怎麼有筆畫可言?但也別矯枉過正了,拿濃到像半凝果凍的墨來寫字也是很可怕的。還需記得用潔白紙,以濃墨為佳,若用有色紙,則可以稍淡。
隨磨隨用:用墨必需新磨,因墨汁若放置一日以上,膠與煤逐漸脫離,墨光既乏光彩,又不能持久,故以宿墨作書,極易褪色。而市面上所售的現成墨汁,有些膠重滯筆,有些則濃度太低,落紙極易化開,防腐劑又多,易損筆鋒,不宜採用。
儲放匣內:研墨完畢,即將墨取出,不可置放硯池,否則膠易黏著硯池,乾後不易取下,且可防潮濕變軟,兩敗俱傷。也不可以曝放陽光下,以免乾燥。所以最好還是放在匣內,即可防濕,又避免陽光直射,不染塵,是最好方法。
墨—精品欣賞
明代 大國香麒麟墨
明代 百子圖墨 梅墨
明永樂時期 雙龍國寶橢圓墨
明代 集錦墨
明成化 素色長方墨
清代 曹素功制耕織圖詩集錦墨
清代大富貴亦壽考五色墨
清乾隆時期 名花十友墨
清乾隆時期 百花朱墨
文房四寶——紙
紙的起源
紙,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它與指南針、火葯和印刷術,並稱為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四大發明,給中國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物質基礎,促進我國圖書由「簡牘」時代迅速發展到「卷軸」時代,更由「卷軸」時代迅速發展到「雕版」時代。它對世界文化的發展與交流,也同樣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特別是我國勞動人民創造的號稱「紙中之王」的宣紙,具有細薄、緊密、均勻、潔白、堅韌、耐久的特點。從它誕生時起就和我國書畫藝術結合在一起,為歷代書法家和畫家表達藝術情趣提供了方便。同時,又由於它獨領「紙壽千年」之譽,所以古代大量用宣紙所作的書畫名跡和木版善本書籍,得以完好地保存下來,成為我國民族文化遺產中的珍品。
目前,對有關的考古發現成果,有兩種不同的意見:一種認為西安灞橋紙不是紙,而是一種自然堆積的麻纖維在銅鏡壓力下壓成的;至於內蒙居延地區的金關紙和陝西扶風縣的中顏村紙雖具備紙的初步形態,但沒有經過抄造的過程,紙質粗糙,不能書寫。只能算是紙的雛形或原始紙,不是真正的紙。因此得出一個結論,認為蔡倫仍是發明造紙術的代表人物或發明者。另一種意見認為西安灞橋紙是中國最早的紙,他們認為灞橋紙是經過造紙基本工序造出來的,銅鏡的重量是不可能把堆積的麻纖維壓成薄片的,灞橋紙出土時可以分層揭開,灞橋紙是分散的單一纖維不規則異向交織的薄片,具有紙的典型結構。至於金關紙和扶風紙,經檢驗證明它們都經過全部造紙基本工序,而且纖維短細柔軟,質量比灞橋紙還要好,經過試驗,可以用毛筆在上面寫字。根據上面的分析,有理由認為上述古紙都是真正的紙,說明蔡倫以前已能造紙。
紙的種類
造紙的主要源料多為植物纖維,以竹與木為主,木之纖維柔韌,製成之紙,吸墨較強;竹之纖維脆硬,所制之紙,吸墨性較弱,故以此分為兩大類:
弱吸墨紙類:多系竹纖維製成,紙面較光滑,墨浮於表面,不易慢開,所以色彩鮮艷。以牋紙類為主,如澄心堂紙、泥金牋,還有今之洋紙也屬之。
澄心堂紙:為南唐李後主所使用之名紙,與廷圭墨齊名。特性平滑緊密,有「滑如春冰密如璽」之稱,為弱吸墨紙之上品,差一點的稱玉水紙,次差的稱冷金牋。「輕脆」,即其特性。
蜀牋:據說西蜀傳蔡倫造紙古法,所產蜀牋,自唐以來頗富盛名,如薛濤牋、謝公牋等。據說其地水質精純,故其紙特優。「謝公牋」以師厚創牋樣得名,因有十色,又稱十色牋。「薛濤牋」則因濤得名,但此種彩色牋紙,雖系遵古法製成,染色易敗,不能傳久,為應酬把玩罷了。
藏經紙:藏經紙乃佛寺用以書寫或印製佛經者,又名金粟牋,有黃白兩種。明清人常用之泥金牋、蠟牋,今天已很少見,冷光牋雖為表光之最下者,也很少見了。今天一般都用日本制的鳥子紙,但價格昂貴,又不能持久,實在也並不實用。
強吸墨紙類:多系木質纖維所制,吸墨性強,表面生澀,墨一落紙,極易漫開,書寫常加漿或塗蠟,光彩不若牋紙鮮明,較為含蓄,以宣紙類為主。雖然較晚出現,但今已取代牋紙,成為最名貴的書寫用紙。
宣紙與彷宣:今日最名貴之書寫用紙便是玉板宣了。玉板宣,合桑、短節木頭、稻桿與檀木皮以以石灰浸之製成,吸墨性最強,質地最優。宣紙以安徽宣城而得名,但宣城本身實不產紙,而是周圍諸地產紙,皆以宣為散集地的原因。
繼續來講名貴的玉板宣。這種紙可不是人人有辦法用的,因為它非常吸墨,所以運筆過慢的人,用的就很辛苦了:只要筆稍停,墨就會滲出來,形成一個大大的墨團!但也有人利用它的特性,寫出別有風味的字,像包世臣的淡墨書,齊白石的大筆寫意畫等。因為宣紙過於吸墨難寫,所以就有人加以改良:或用砑光,或加膠礬,還有加漿而成的。經過改良之後的宣紙吸墨性略減,比較容易書寫。
毛邊紙、元書紙與棉紙:宣紙昂貴,一般習字時多用毛邊紙。這種紙本來是用於印書的,但因為紙質好,有人買了書之後裁來練字,所以稱為「毛邊紙」。此紙所用原料,以竹為主,色呈牙黃,質地精良,和我們今天中小學生習字簿所用的機器制毛邊紙有很大的差距。元書紙和毛邊紙近似,但今已無聞。本省所制的棉紙也可以算是這一類,質地漸佳,頗具韌性,價格亦不甚貴,可以做為習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