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石樓縣產業與資源
石樓縣位於呂梁山西麓,黃河東岸,與交口縣、隰縣、永和縣接壤,與中陽縣、柳林縣相鄰,西隔黃河與陝西省清澗縣相望,總面積1742平方公里,下轄4個鎮(靈泉鎮、羅村鎮、義牒鎮、小蒜鎮)和10個鄉(龍交鄉、和合鄉等)。縣名源於縣東通天山石疊如樓的景象。
石樓縣歷史悠久,春秋時期稱屈色,西漢設土軍縣,後歷經西夏土京護軍、北魏嶺西縣、太和年間吐京縣等階段。唐宋元時期改名西德、東和州,直至元代再次恢復石樓縣名。1958年並入呂梁縣,1959年復置至今。石樓縣礦產資源豐富,包括煤炭、鐵礦、鋁礬土和天然氣,但受自然條件和歷史因素影響,工業基礎較薄弱,主要工業包括水泥、化工、五金、農機修配、採煤和磚瓦等。
行政區劃方面,石樓縣現有4個鎮10個鄉,人口約9.91萬。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各鄉鎮人口分布。石樓縣地勢東高西低,地貌多樣,有山地、丘陵和黃土丘陵,東部的石樓山主峰高達2000米,其餘山峰如四十里山和團圓山也頗具規模。主要河流有屈產河,從西麓流入黃河,小蒜河、義牒河和和合河等河流橫貫縣境。
氣候上,石樓縣屬於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均氣溫9.2℃,冬暖夏涼,年降雨量550毫米。農業方面,縣內有42.15萬畝耕地,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作物,紅棗和菜羊等特產豐富,石樓紅棗因其品質優良而著名,年產量達到3000萬斤。
交通方面,石樓縣道路狀況較為崎嶇,主幹道連接霍縣,簡易公路則連接各鄉鎮,但整體交通條件相對較差。
石樓縣位於呂梁山西麓,黃河東岸。東以黃雲山、石樓山為界與交口縣相鄰,南與隰縣、永和縣接壤;北與中陽縣、柳林縣毗連;西隔黃河與陝西省清澗縣相望。縣人民政府駐靈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