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白雲區太和鎮
物流中心,交通狀況差,說是鎮其實是農村,離廣州市區很遠。
太和鎮(Tàihé Zhèn)白雲區轄鎮。在廣州市白雲區中部。鎮以駐地名。清道光元年(1821),由營溪、謝家莊等8鄉及海外華僑集資興建太和圩,祈「太平和睦」之意。原屬番禺縣。1958年劃歸廣州市郊區。同年由太和、龍歸兩大鄉合建太和公社。1984年改設太和區。1986年撤區建太和鎮。
太和鎮位於廣州市白雲區中部、廣州市幾何中心,是廣州市15個中心鎮之一。2004年6月,區鎮級行政區劃調整後,原太和、龍歸兩鎮合並為新的太和鎮。鎮轄內面積155.37平方公里,總人口12.05萬人,其中本地戶籍人口7.13萬人,外來常住人口約5萬人。此外,還有旅居海外華僑及港澳同胞約2萬多人。轄大源、米龍、和龍、穗豐、興豐、白山、營溪、謝家莊、草庄、石湖、田心、大瀝、頭陂、沙亭、南嶺、南村、北村、柏塘、永興、夏良、園夏等21個村民委會,258個經濟合作社,2個居委會。帽峰山森林公園位於鎮東北部,銅鑼灣水庫、沙田水庫、和龍水庫坐落轄內。該鎮是廣州市蔬菜、水果種植和畜牧養殖基地之一,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民營科技園坐落在鎮西部。
規定和定位:按照市、區關於中心鎮建設的有關精神,太和鎮作為廣州市第二批重點建設的中心鎮,將以「今日中心鎮、明天衛星城」、以未來的廣州市城區作為發展目標。2004年6月,廣州市委林樹森書記到太和調研時指出,太和鎮要著力於促進「五個協調發展」,把太和鎮建設成為實施「北優」發展戰略、協調發展的樣板中心鎮。
目前,根據上述目標,太和鎮制訂了「以山興鎮,以工富鎮,以商旺鎮,生態建鎮,文化立鎮,統籌活鎮」的24字發展方針,現白雲區太和鎮總體規劃(2004-2020)》已經市政府批准實施,為中心鎮的總體建設和發展繪制了藍圖,打下了基礎,控制性詳細規劃正在抓緊組織實施。
按照目前規劃成果,太和中心鎮將以原太和鎮中心建設區為依託,經濟與社會發展空間向西、向東、向南三個方向擴延,形成「一中心、一組團、一區」的空間發展與用地布局態勢。依託鎮中心建設區「一個中心」為基準,西北部片區以民營科技園為基礎發展鎮的工業產業組團;東北部形成以貿易、貨運倉儲和相關的服務為主體、居住用地配套發展的綜合建設區,成為以貨運倉儲和商業貿易為主體的北部儲運組團(物流組團)、以居住用地為主的東北部居住組團和以商業貿易及服務業為主的中北部商貿組團;西南部通過新行政辦公區的遷入和一系列教育、文化娛樂設施布置以及居住用地的配置建設形成新太和的行政與文化中心組團。整合發展「一組團」,通過對大源村與同和相連處已形成的一定規模的工業片區、商業貿易區(大型貨場)和房地產開發建設區的規劃建設用地進行整合、改造及完善各種配套設施,形成南部產業發展與居住建設組團。積極發展「一區」,依託和龍水庫、銅鑼灣水庫、帽峰山森林公園湖光山色,依照廣州市及白雲區對這一地區的規劃,形成休閑度假旅遊及科技發展區。
交通和旅遊:太和鎮中心區南距廣州市中心18公里,北距白雲國際新機場8公里,京珠高速公路、沙太路、新廣從公路、105國道(廣花路)、106國道南北貫穿全鎮,一環路、北二環高速公路東西橫貫全鎮;鎮域內交通道路網路密集,本鎮集資興建的二級公路龍興路、龍河路東西連接105、106國道,太營路、營米路、建業大道等交通道路四通八達,形成便利的交通條件;正在興建的地鐵二號延長線途經該鎮夏良村並設站連接白雲國際新機場,529路、833路、504路、501路等10多條公共汽車在鎮內與市中心來回穿梭,形成了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網路。
太和自然風景優美迷人,經廣東省林業局批準的省級森林公園——帽峰山森林公園位於該鎮東北部。公園總面積66.7平方公里。帽峰山主峰海拔534.9米,為羊城老八區最高峰,形似竹帽,因此得名。公園內有銅鑼灣水庫、沙田水庫、和龍水庫,還有較小的水庫星羅棋布。土壤肥沃,植物種群豐富,公園內共有植物179科569屬875種,國家保護植物9種。帽峰山森林公園游覽區分為9個功能區、25個景區,具有氣候宜人的森林旅遊環境,是人們旅遊、度假、休閑勝地。
經濟和投資:太和鎮原是農業大鎮,是廣州市蔬菜、水果種植和畜牧養殖基地之一。近年來,通過穩定第一產業,鞏固和發展二三產業,產業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工業在全鎮經濟中佔了主導地位,旅遊、服務業成為該鎮經濟新的增長點。2004年,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為14.84億元,同比增長13.28%。其中第一產業2.62億元,同比增長10.58%;第二產業6.77 億元,同比增長18.31%;第三產業5.45億元,同比增長8.79%。農村居民年人均收入實現7885元,同比增長5.1%。
經國家批准設立的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民營科技園座落在太和鎮西部、新廣從公路與一環路交匯處,計劃10年內擴園至10平方公里。該園於1995年經國家科技部批准建立,由廣東省科技廳、廣州市科技局、白雲區人民政府共同建設,屬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的五個園區之一,是白雲區唯一能夠享受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優惠政策的基地。除此之外,還同時享有白雲區委、區政府所制定的優惠政策。目前入園企業約30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15家,產值過億元企業11家,在建企業13家,投產企業5家,預計今年底投產企業7家。
以廣州民營科技園為龍頭帶動的鎮內現代工業發展勢頭強勁,南方種業市場、南村竹木市場、南嶺陶瓷市場、永興農貿市場、興和綜合市場、謝家莊農貿市場、和樂市場等專業市場及綜合市場交易活躍,作為白雲區鎮級第一條步行街的珊景路商業步行街及其周圍鎮域中心區商業氛圍濃厚,第二三產業逐步形成規模。目前鎮轄區內現有工業企業約800家,主要生產傢具、玩具、五金機構、電子、化工、服裝、建材、醫葯等產品。
引用參考資料:
【鎮轄行政村簡介】
大源村
大源村位於沙太公路與南湖交界處,太和鎮東南部,全村面積共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17畝,共有23個經濟合作社,全村總人口5632人,其中農業人口3941人;外來人口11320人。2005年,全村農村經濟總收入1933萬元,比2004年增長4%;農民人均純收入9473元。2004至2005年間,村投資150多萬元修建了大源小學教學樓一幢;投入400多萬元擴建了村道,並鋪設了水泥路面;投入20萬元,安裝村道路燈。
米龍村
米龍村位於鎮中心南部,近舊廣從公路、一環路、京珠路、北二環路邊,全村面積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97畝,下屬8個經濟社,總人口2225人;外來人口3500人。2005年村、社集體經濟收入為800萬元。全村投入公益事業625萬元,主要用於安裝自來水管、鋪設村內水泥路、安裝道路街燈、清運全村衛生垃圾等。
石湖村
石湖村位於鎮西南部,東部有舊廣從公路,南部有新廣從公路及北二環出入口,路網發達。全村總面積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573畝,轄12個經濟社。全村總人口5581人,其中農業人口3941人,外來人口1500人。人均收入6912元。全年投入公益事業250多萬元。
營溪村
營溪村位於鎮城區以西,靠近鎮政府,東至太和墟,南至石湖村,西至大瀝村,北至家莊村。全村總面積2.25平方公里,現有耕地710畝,轄內6個經濟合作社,本地戶籍總人口2072人,其中農業人口1245人;外來人口600人,旅居國外及港澳同胞18人。全村工農業總收入8264萬元,人均純收入10063元。
田心村
田心村位於新廣從路邊、太和鎮西路,有完善的環村路,交通較為便利,全村總面積2.7平方公里,現有耕地940畝,轄內7個經濟合作社。本地戶籍總人口2064人,其中農業戶口1530人;外來人口2000人。全年工農業總收入2713萬元,人均純收入7999元。
草庄村
草庄村位於鎮的西北部,總面積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23畝,轄6個經濟合作社,全村總人口為1650人,其中農業人口1120人;外來人口300人。2005年集體經濟收入23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366元,全年投入公益事業10萬元。
大瀝村
大瀝村位於鎮政府以西2.7公里處,總面積3.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40畝,有16個經濟社,總人口4652人,其中農業人口2758人;外來人口1350人。2005年全村農村經濟總收入13267萬元,人均收入7711元。
謝家莊村
謝家莊村地處鎮東北部,交通路網縱橫,105國道、京珠高速路貫穿其中,毗鄰帽峰山森林公園。全村總面積6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積153.82公頃,耕地面積128公頃,全村有14個經濟社,全村總人口5138人,其中農業人口3120人;外來人口3000人。2005年全村農村經濟總收入13136萬元,人均收入10287元,比上年增長4%。全年投入公益事業建設資金250多萬元。
沙亭村
沙亭村地處鎮北部,交通便利,廣從公路從村西部穿過,九太公路橫貫全村,交通狀況良好。全村面積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058畝,轄10個經濟合作社,本地戶籍人口2800人,其中農業人口2380人;外來人口1200人。村民人均收入8043元。全年投入公益事業經費40萬元。
頭陂村
頭陂村坐落在鎮東北部,帽峰山森林公園西麓。九太公路貫穿整個村。村域總佔地面積約2142.38公頃,其中山林地為1730.08公頃,共12個經濟合作社,總人口3472人,其中農業人口2210人;外來人口287人。全村農村經濟總收入4049萬元,人均收入8023元。旅遊業、建築運輸業和商業、服務業是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佔2005年社會總產值的68%。
和龍村
和龍村位於鎮東南部,市一環路橫穿全村,北二環高速公路東西走向,京珠高速公路、華南快速干線南北貫穿,形成完善的交通網路。本村總面積17平方公里,本村轄12個經濟合作社,本地戶籍人口2390人,其中農業人口560人;外來人口300人。全村農村經濟總收入3559萬元,人均純收入10022元。全年投入公益事業300萬元,主要用於修建村內道路。
白山村
白山村地處鎮東部,位於太興公路兩側,東與八斗村相隔,西與和龍、北與頭陂相連,是一個山多耕地少的村莊。全村總面積9.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50畝,全村有8個經濟社,村常住人口2055人,其中農業人口1230人;外來人口360人。全村共引進了7家企業。2005年村可支配的年收入約75萬元,經濟社可支配的年收入約85萬元。人均純收入7865元。2005年,在區、鎮的大力支持下,投資了500多萬元對樂百氏門口至廟仔坪河段長700米一河兩岸工程進行了整治。
穗豐村
穗豐村位於鎮東部,帽峰山南部,東連興豐村,南與羅崗區接壤,太興公路東西走向貫穿全村。全村總面積31470畝,其中耕地面積1298畝。轄31個經濟合作社,總人口4626人,其中農業人口2368人;外來人口480人。全村農村經濟總收入6111萬元,人均純收入7553人。全年投入公益事業491萬元,其中280多萬元用於改水;100萬元用於修建小學、治安亭等;70萬元用於修建村級公園;11萬元用於扶貧助困。
興豐村
興豐村位於鎮的東北面,距鎮政府17公里,是最邊遠的一個山區村,全村總面積9.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06畝,山林面積8000多畝,共9個經濟社,總人口1613人,其中農業人口850人;外來人口87人。全年經濟總收入875萬元,人均收入6069元。近幾年來,先後投資了550萬元修建了興豐小學;投資了70萬元用於村衛生站的建設;投資400萬元用於改水工程和用電增容,改善村民飲用水質和用電問題;投資450萬元建設了兩條全長2.7公里、寬7米的村級水泥路。
永興村
永興村總面積8.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67畝,轄19個經濟合作社。2005年末,本地戶籍人口6503人,其中農業人口4937人,外來人口25000人。2005年村可支配的年收入約656萬元,經濟社可支配的年收入約2500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12633元。該村以"整潔村容,美化家園"的主題實踐活動為載體,積極開展"三建"(建停車場、運動場、公園)工作。目前、已建好停車場一個(佔地2畝)、運動、停車一體化公園二個(其中瑚璉公園佔地15畝,投資近150萬元人民幣、永興公園佔地30畝,投資近450萬元人民幣)。
夏良村
夏良村坐落在106國道(舊廣花路)龍歸墟東側,轄16個經濟合作社。全村總面積5.0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約2200畝。本地戶籍人口5300人,其中農業人口1700人;外來人口約6000人。2005年全村工農業總收入1.75億元,人均收入約8761元。該村華僑有2000多人,分布在加拿大、紐西蘭、美國、印尼、新加坡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十年來,先後投入資金650萬元建設了幼兒園、學校運動場、體育室、教學新大樓、室內運動場等等;投入了340萬元建設了衛生所。
南村
南村坐落在106國道(舊廣花路)龍歸段西側,地處墟市結合部。全村總面積5.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000畝,轄14個經濟合作社。2005年末,本地戶籍人口4800人,其中農業人口3300人;外來人口8000人。旅居國外華僑及港澳同胞約5700人。全年總收入5945萬元,村民的人平收入14294元。全年投入公益事業150萬元。
南嶺村
南嶺村坐落在106國道龍歸路段西側,北與南村接壤,南與均禾街長紅村、新科村毗鄰。全村總面積2.3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17畝,轄12個經濟合作社。2005年末,本地戶籍人口3000人,其中農業人口2125人;外來人口3000人。旅居國外的華僑及港澳同胞約1500人。2005年村經濟聯合社總收入258萬元,同比增長20%;社級集體經濟總收入1119萬元,同比增長15%。人均純收入8311元。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全年投入200多萬元建設了文娛活動中心、修建了道路、公園、水渠等。
柏塘村
柏塘村位於鎮的西北邊,全村總面積2.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20畝,轄10個經濟合作社。2005年末,本地戶籍人口2540人,其中農業人口1943人;外來人口1100人。2005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為114萬元,社級集體經濟收入278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4483元。
北村
北村位於太和鎮西北邊,106國道(舊廣花路)、市二環路、北二環高速公路在村邊相交,交通方便。全村總面積2.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00畝,轄7個經濟合作社。2005年末,本地戶籍人口1898人,其中農業人口1532人;外來人口1700人。全村農村經濟總收入6341萬元,人均純收入8347元。村內有化妝品廠、金屬製品加工廠、制衣、製鞋業、皮具加工、玻璃器皿加工、化工、木製工藝等各類廠企近50間,民辦小學2所。
園夏村
園夏村位於太和鎮西邊,全村總面積1.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00畝,轄6個經濟合作社。2005年末,本地戶籍人口1592人,其中農業人口1123人;外來人口5000人。全村工農業總收入1543萬元,其中農業收入311萬元,工業收入310萬元,其他收入922萬元,全村人均純收入5387元。旅居國外的華僑及港澳同胞約1000人。投資2000多萬元,新安裝變壓器3台共1800千瓦,鋪設工業區道路5000米、修建排水溝4000米。近年來共投資300多萬元修建了環村水泥大道2000多米、公園一個、公廁3個。
和珊社區居民委員會
和珊社區居民委員會成立於2002年6月,居委會辦公地址位於城鎮中心地帶,東北面與謝家莊村交界,南面與米龍村交界,西面和營溪村、田心村交界,管轄范圍約3.8平方公里,包括豐泰小區、如意新村、珊景新村、雲東小區、鎮第一工業區等鎮中心區域。有常住人口30000多人,其中本地戶籍人口2110人,外來人口約27900人。
龍歸社區居民委員會
龍歸社區位於106國道邊,與夏良村、南村村相鄰,面積0.28平方公里,常住戶231戶,常住(龍歸墟戶籍)人口835人,外來人口252人。國外華僑118人,港澳同胞50人。
⑵ 一般固廢處理資質的公司
一般固廢處理資質的公司在全國有很多家,比如丹陽思寶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奧任環境服務有限公司、廣州市俊采星馳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寧波華清一般工業固廢處置有高差限公司、遼寧博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
1、丹陽思寶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遲念隱
丹陽思寶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位於丹陽市珥陵鎮祥里東路188號,是一家從事工業固廢處置、工業垃圾處置、一般固廢處置、玻璃鋼處理、一般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的公司,是一個綜合性的大型回收公司。
⑶ 廣州市白雲區中南天街屬於哪個街道
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貴州公布貴州省2022年重點民間投資項目表。共2500個,總投資201655336.6萬元。涉及水泥煙氣脫硫、垃圾焚燒發電等環保項目。詳情如下:
貴州省2022年重點民間投資項目表
合計:2500個
一、貴陽市(263個)
1 雲岩區麓山城市綜合體
2 雲岩區省教育廳及周邊棚戶區改造項目
3 雲岩區漁安安井溫泉旅遊城J01組團城市綜合體
4 貴陽雲岩吾悅廣場項目
5 海倫堡·天悅府
6 年產120萬方混凝土攪拌樓及堆料倉擴建增加30萬立方混凝土生產線及堆料倉建設項目
7 貴陽萬達小關項目
8 糖漿車間及鹽酸托莫西汀口服溶液技術改造
9 中天未來方舟可再生能源集中供能項目
10 棗山路貴鐵棚戶區成片改造項目
11 恩祥萬科觀山甲第
12 萬達瑞華商業綜合體
13 雲岩區冒沙井地塊城市更新建設項目
14 金宇紫林廣場C座棚戶區改造項目
15 貴陽聖泉薈
16 寶山南路周邊棚戶區改造項目(貴陽印象)
17 南明區融創·國賓道(城市綜合體一期)
18 貴州文化廣場(河濱劇場)棚戶區改造項目
19 南明區星雲家電城棚戶區改造項目
20 南明區省冶金研究所及周邊地塊棚戶區改造項目(城市綜合體)
21 南明區金地悅峰(城市綜合體)項目
22 南明區融創﹒九璟灣(城市綜合體)
23 南明區中天·悅曦府(城市綜合體)
24 太慈橋商住樓項目(萬科翡翠濱江)
25 南明區富源同坐棚戶區改造項目
26 錦匯·公園天廈項目
27 貴陽市南明區花果園彭家灣五里沖棚戶區改造項目
28 南明區理想城(見龍洞路經濟適用房)建設項目
29 雲上綠舟
30 城南酒店綜合體項目
31 碧桂園印象花溪
32 美的國賓府項目
33 溪谷(童話故事)
34 花溪碧桂園·瀾山
35 大堂百年奧特萊斯廣場
36 印象商貿港
37 貴廣工業城
38 貴陽市花溪區高坡鄉雲頂暗夜暮曙景區提升改造項目
39 花溪客運站城市更新項目
40 貴陽吉潤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思楊路加油站
41 特色飲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
42 中天溪湖
43 久安綠色生態文化陵園(騎龍山人文生態紀念園二期)
44 貴陽市花溪區樟宜翠灣項目
45 城南·雲上項目(R1地塊)
46 中鐵閱花溪項目
47 花溪公園配套服務項目(鄉賢里)
48 金科·鳳鳴G(20)037-039地塊
49 花溪區貴陽恆晨飼料公司新廠建設項目
50 貴陽市花溪區表面處理產業園
51 花溪區龍鳳胎飼料生產及研發
52 國家石油天然氣大流量計量站貴陽分站
53 貴陽市花溪區數字農業建設項目
54 花溪區十字街及周邊區域新型城鎮化暨城市更新項目
55 烏當區貴州宜大鮮生10000噸速凍食品生產加工基地
56 貴州萬壽台酒業有限公司酒類包裝加工生產線
57 萬順堂葯業生產線改擴建項目
58 烏當區新天葯業股份有限公司中葯配方顆粒建設項目
59 貴陽溫泉路神奇健康綜合體
60 貴陽首個夜景觀光園、文創街區
61 貴州瀑布冷鏈食品中心(三期擴建)
62 貴陽科福制葯有限公司《君岐腸胃合劑》年產30000萬瓶生產基地建設
63 貴州三江項目配套路網工程
64 烏當區中天假日方舟棚戶區改造項目
65 中高端大健康食品生產基地
66 貴州威康新型建材產業園
67 烏當區惠誠特色食品生態園
68 白雲區貴州嘉盈新能源智能化產業基地項目(二期)
69 白雲年產5萬噸高性能聚合物改性材料生產線建設項目
70 白雲富黔印刷包裝加工基地建設項目
71 白雲區貴陽市垃圾焚燒發電建設項目
72 白雲區中環路D3地塊寫字樓項目
73 白雲區貴鋁電解鋁老工業區改造項目
74 利海米蘭春天五期建設項目
75 貴陽旭輝白沙關011、012號地塊建設項目
76 黑石頭片區俊發城商住樓
77 俊發城商業中心建設項目
78 梵榮中環新第
79 中天金融城國際社區A5地塊
80 金科金茂九華粼雲建設項目
81 碧桂園雲頂壹品建設項目
82 華潤置地悠山悅景
83 建發央著項目
84 觀山湖區通源汽車文化廣場(二期)
85 好彩頭貴陽生產基地項目
86 萬科理想城
87 宇虹·萬花城(南區)
88 盤江·未來中心
89 美的廣場
90 德勝將軍山新城
91 中關村貴陽科技園觀山湖大數據科技產業園
92 萬科翡翠天嬌
93 西南上城博士府
94 西南上城2013-54地塊(瀾山府)
95 貴陽市觀山湖區電競小鎮項目
96 悅然里項目
97 愛爾健康城
98 龍湖G(21)021地塊項目
99 中南▪ 紫雲集項目(好彩頭商業地塊)
100 紅星天合廣場·A區、C2區、E區、G區及教育配套設施
101 中海映山湖城市綜合體
102 國酒茅台廣場
103 金茂觀山湖城市綜合體
104 中安電氣科技產業園二期
105 中安中高端消費品工貿電商產業園
106 中安農資工貿產業園
107 觀山湖區盼盼產城融合項目
108 華萊士烘焙食品生產基地項目
109 安信捷產業基地項目
110 觀山湖區博藝幼兒園項目
111 修文縣首楊果蔬加工及配送項目
112 修文縣峰瑞卓越薈城市綜合體
113 修文縣六廣河大峽谷溫泉旅遊度假小鎮建設項目
114 貴州文創藝術孵化中心
115 修文縣榮和黔水坊年分裝3000噸白酒建設項目
116 貴州浙商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修文縣灑坪鄉栗木山煤礦(兼並重組)
117 陽光城緣溪(一期)
118 修文縣德林居中醫康養社區規劃項目
119 美林灣B區
120 修文縣錦綉新城
121 貴州萬隆印務有限公司智慧工廠建設項目
122 貴陽陽明文旅城項目
123 修文獼猴桃冷鏈倉儲中心項目
124 貴州修文興達有限責任公司標准廠房建設項目
125 貴州省畜禽肉類冷鏈儲備項目
126 修文縣冷鏈凈化烘乾設備和保溫材料生產線建設項目
127 貴州省貴陽修文縣安宇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修文縣六廣鎮三利煤礦
128 修文縣光伏電站項目
129 貴州輪胎廠年產汽車內胎120萬條及墊帶120萬條建設項目
130 貴州好一多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乳製品冷鏈物流系統建設
131 桂林力源糧油食品集團有限公司飼料加工項目
132 貴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研發實驗室擴建項目
133 益海嘉里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貴州米、面、油和中央廚房及物流配送中心項目
134 公園天街五期項目
135 清鎮市東方雨虹綠色建材生產基地及貴州區域總部建設項目
136 清鎮市年產1億平方米高精度綠色CTP數碼印版新材料項目
137 貴州貴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5萬噸再生鋁項目
138 年產50萬噸再生瀝青砼生產基地項目
139 晶元封裝、LED智能健康光源、SMT貼片(一期)
140 年產600萬片(7寸-86寸)觸摸屏及蓋板項目
141 20萬噸/年高鋁微晶球(耐磨陶瓷)項目
142 優品道清峯小鎮
143 中鐵雲灣綜合體B組團
144 清鎮市百花社區林家山地塊城市棚戶改造項目(一號大院二期)
145 益華湖灣二期建設項目
146 金茂水晶智慧新城項目(清鎮市水晶集團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一期))
147 貴州中正匯民清潔能源有限公司清鎮市花園路加油站
148 清鎮市龍井火光互補農業光伏電站項目
149 清鎮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
150 貴州合鼎智能製造項目一期
151 清鎮市年產6萬噸熱軋鋁合金板材建設項目
152 貴州華豐東盟產品交易中心建設項目
153 貴州雲宇建材批發中心項目
154 清鎮市當代拾光里城市綜合體建設項目
155 清鎮市雲峰小鎮城市綜合體建設項目
156 清鎮市河堤村片區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
157 四季貴州片區城市棚戶區改造椿樘府二期一組團二組團項目
158 清鎮利亞奧林花園項目
159 清鎮侏羅紀恐龍文化科普特色小鎮建設項目
160 貴州省清鎮市城北新區三號路南段A1地塊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
161 清鎮市老二中片區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
162 清鎮市新橋煤礦改擴建項目
163 清鎮市紅稗地煤礦改擴建項目
164 廣鋁鋁業有限公司清鎮紅花寨、白浪壩礦段鋁土礦建設項目
165 貴州磷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3萬噸/年磷酸鐵項目(息烽)
166 貴陽開磷化肥有限公司40萬噸/年濕法凈化磷酸(85%H3PO4)項目
167 2×30萬噸/年合成氨技術改造項目-合成氨二系統煤氣化及安全環保技術升級改造工程
168 息烽縣6萬噸/年廢礦物油綠色資源綜合利用項目
169 年產3萬噸鋰電池電解液項目
170 貴州安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產二十四萬噸飼料生產項目
171 貴州天時佳利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四萬噸/年危險廢物收集利用項目
172 貴陽開磷化肥有限公司新建250萬噸/年浮選裝置
173 3×20萬噸/年高溫石膏(年處理磷石膏90萬噸)及配套石膏系列建材項目
174 6萬噸/年廢礦物油綠色資源綜合利用項目
175 年產18萬噸飼料生產項目
176 盛世名門
177 50萬噸/年智能肥生產項目
178 貴州寶能綠邦建材有限公司二期工程項目
179 年產10萬噸鋁鹽凈水劑項目
180 平安驛·貴州民俗文化體驗地一期建設項目
181 貴陽市息烽十字街中央廣場公共停車場及配套工程項目
182 息烽縣鄉村振興刺梨全產業鏈項目
183 貴州捷眾森建材有限公司磷石膏新型牆體及抹灰砂漿材料
184 貴州磷化氟硅科技有限公司年產3萬噸氟化氫/氫氟酸項目
185 團圓山加油站
186 息烽縣中醫院停車場建設項目
187 貴陽北灣郡
188 貴陽市息烽縣「御山邸」建設項目
189 息烽碧桂園
190 開陽碧桂園
191 謙翔•樾宸
192 英豪.紫江天城
193 年產10萬噸(27.5%濃度)雙氧水項目
194 磷碳化工綠色生產示範裝置技改項目
195 開陽縣花梨鎮雙興磷礦年產20萬噸磷礦石項目
196 5萬噸/年磷酸鐵鋰及配套建設項目
197 「鈦-磷-硫-鐵-鈣」資源循環利用新材料項目
198 50萬噸/年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制硫酸聯產新材料項目
199 貴州匯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磷石膏再利用生產2*30萬噸/年建築石膏粉項目
200 麒龍畔山華庭項目
201 9.6萬立方米成品油油庫建設項目
202 開陽縣遵義路至紅軍路(復烤廠)城市更新改造項目
203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萬噸LIFSI(雙氟磺醯亞胺鋰)項目
204 中圖硒州智慧商貿城
205 貴州開陽安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40萬噸/年磷酸鐵鋰及配套建設項目
206 中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儲能與動力電池項目
207 司爾特新能源材料項目
208 磷石膏綜合利用項目——年產60萬噸超細硫酸鈣粉
209 開陽縣萬畝現代山地精品果蔬項目
210 貴州中泰豐晟化工有限公司開陽豐晟磷礦項目
211 年產220萬立方米磷石膏砌塊和100萬平方米磷石膏擠出成型板材生產線建設項目
212 貴州省開陽縣洋水礦區兩岔河礦段(南段)磷礦80萬噸/年采礦工程
213 貴州豐泰礦業有限公司50萬噸/年磷礦采礦建設項目技術改造
214 貴州賽邦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精細化學品項目
215 博雅欣園二期
216 開陽廣隆礦業有限公司年產80萬噸磷礦石提升擴能技改項目
217 動力電池產業和立體交通智能製造產業系列項目
218 長通智能製造產業基地
219 科技人才小鎮一期·天一子衿府項目·東區
220 貴陽國家高新區海倫堡·太陽湖人才小鎮
221 貴陽國家高新區賽峰飛機發動機貴陽公司搬遷擴產項目
222 科技人才小鎮一期·天一觀山閱(西區)
223 恆悅學府房地產建設項目
224 惠邦商務中心
225 高新區融創數據小鎮
226 中澳國際商務港
227 海爾貴陽OTO電商及家電製造項目
228 高端泡沫鋁新材料項目
229 貴陽經開區浪潮大數據產業園項目
230 貴陽經開區貴州航天智能製造產業集群基地項目(一期)
231 貴州大數據+大健康醫療產業科創園項目
232 高精密件生產配套項目
233 經開區吾悅廣場城市綜合體項目一期(毛寨七號B地塊)
234 經開區吾悅廣場城市綜合體項目二、三期(武裝部地塊、毛寨七號A地塊)
235 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數字安全小鎮(一期)
236 貴陽經開區貴州華旭汽車電子有限公司汽車摩托車產品產業基地項目
237 信通達數字產業園項目
238 貴陽經開區軸承廠區域棚戶區改造項目(一期)
239 金竹甲秀南路項目一期
240 楊家山地塊棚戶區改造項目
241 萬科觀湖
242 金竹甲秀南路棚改項目四組團二期
243 金竹甲秀南路棚改項目三組團二期
244 貴陽燕谷大健康產業基地中柔中高端消費品製造基地項目(一期)
245 貴州鼎成液壓科技有限公司年產30萬件高壓液壓柱塞泵項目
246 貴州省佳德泰電子有限公司SMT貼片生產和伺服器運算主板修理及測試組裝項目
247 鋁殼及聚合物鋰離子電池項目
248 貴州華邦健康國葯物流中心項目
249 貴州吉源汽車小鎮
250 庫都文旅酒店
251 中南林樾綜合體
252 中南海棠集綜合體
253 寶能科技城(寶華一期)
254 寶能科技城(寶創項目)
255 寶能科技城(寶匯二期)
256 貴陽豐泰電商產業園
257 中電新能源汽車西南產業園(物流專用車)項目
258 寶能城市物流配送項目
259 圓通速遞(貴州智創園)項目
260 貴州省農產品現代流通運營總部建設項目(一期)
261 長征數字科技藝術館
262 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中國文化(出版廣電)大數據產業項目(CCDI項目)
263 正業新材料產業項目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台聯系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台西路2號人民日報
⑷ 白雲空港我的家作文
在一片從零開始的莊稼地上,10年展示出了一組令人瞠目的數據:每公頃土地吸引投資7497.6萬元,創造產值1.47億元,出口創匯5464.8萬元,實現稅收735萬元……人們不禁要問———空港巨變為哪般
這6.6平方公里土地上產生了太多的傳奇。
10年前這里有收獲完的莊稼地,有掛滿破塑料袋的灌木、荒草叢,有堆著垃圾的棄土坑,有拾荒者結廬而居的棚戶……幾位絲毫沒有建設工業區經驗的年輕幹部,帶著創業的熱情,懷揣順義縣政府給的一張支票———20萬元啟動資金,籌辦北京天竺空港工業區。
一張白紙,好寫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
十年耕耘,十年收獲;十年不鳴,一鳴驚人。
這里成為北京市外商投資最密集、出口規模最大的重要區域。在空港工業區有國際跨國公司參與投資的企業60家,其中進入世界500強的國際跨國公司20家。在北京市出口型企業十強中,空港工業區有3家。
這里成為北京市投入產出比最高、經濟最活躍的區域。空港工業區從1999年開始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國內生產總值由1999年的3.3億元增長到2002年的23.85億元,年均增長93.3%;總收入由35億元增長到164億元,年均增長67.3%,稅金由1億元增長到6.8億元,年均增長89.5%。出口交貨值由1.8億美元增長到6.86億美元,年均增長55.1%……
一個又一個「北京第一」從這里誕生,人們把這里稱為中國速度。
巨變是怎麼出現的?
要干就幹得最好
人總是要有一種精神的。在空港工業區采訪,記者感覺到這里的工作人員特別有朝氣,彷彿沒有他們幹不成的事。
1994年1月,市政府批准成立北京天竺空港工業區,在北京市10個區縣級以上的工業開發區中,這是最後一個。
起得晚,能不能走到最前?
迎著晨風,迎著朝陽,當這伙年輕人滿懷激情審視他們腳下這塊土地時,他們發現,這里並沒有盛開的玫瑰,到處是荊棘。
請專家估算,在空港工業區1.98平方公里起步區,至少需要1.32億元,才能做完「七通一平」的基礎設施。打不完基礎,沒有一家企業會傻乎乎地到這里落戶。
20萬元的開辦費,加上縣有關部門協調的300萬元貸款,這就是全部資金。
幾個大小夥子,要做「無米之炊」。
空港工業區管委會主任李友生帶著小師弟們本著「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精神「尋米下鍋」。
工業區成立之初,承天倍達過濾技術有限公司在京郊考察,一天該公司總經理張虎隻身一人從外地飛抵北京,到達首都機場時已經夜裡十點多了,然而令人驚訝的是,他赫然在接機口發現了印有自己名字的接機牌。原來,空港工業區負責招商的副經理胡傑,偶然得知此事,馬上到機場迎接。在熱情的氣氛中,雙方越談越融洽,越談越增加了信任,張虎總經理把本想第二天交給另一家開發區的一張50萬元支票定金,義無反顧地留在了空港工業區。
心誠,石頭也能開花。
「爭分奪秒搞市政,千方百計抓項目」成了空港工業區初創時的工作方針。李友生主任給大家的政策是「能賒就賒,能扎就扎,給不了錢,一定給笑臉,給誠意」。
工業區的主路開始從兩頭向中間修。
供熱廠的鍋爐運到了工地。
地下管線開始鋪設。
1.98平方公里上全面開花,整個工地上熱氣騰騰。
創業者們有的住在租來的沒有暖氣設備的辦公樓里,有的住在工地上尚未拆除的雞舍里,夏天蚊帳上能落一層黑乎乎的蚊子,有位技術員在工地上一年穿壞了4雙皮鞋……沒人講怪話,沒人跑回家。
夜以繼日,日以繼夜,大家24小時盯在工地上。炸醬,是老北京的美食。可空港工業區的不少創業者,如今看到炸醬就反胃。那時沒有食堂,也吃不起盒飯,會做飯的工作人員炸的一大盆醬,就成了一周的調味品。黃瓜蘸炸醬,小蔥蘸炸醬,生菜拌炸醬、米飯拌炸醬,吃得最多的是煮掛面拌炸醬……
開發區有了模樣。當第一筆50萬元土地出讓金入庫時,李友生主任和空港工業區副主任董占雲、王海臣就著鹹菜喝了多半宿二鍋頭,三個大老爺們一邊喝,一邊哭……
那些建得早的工業開發區,有的有國家級的招牌,有的享受中關村科技園區的稅收優惠政策,而空港工業區就如同石頭下的一片豆芽,只能憑自己的力量往外拱。
日本的JVC、村田、索尼、松下電容、松下精工、松下通訊、西鐵城、SMC、積水化學來了,美國的皇冠制罐、美能集團、惠爾浦、聯邦快遞來了,德國的菲斯曼、海福樂、羅森伯格、威樂山姆遜來了,法國的阿爾斯通、空中客車來了,瑞典的伊萊克斯、愛立信、蒙特來了,韓國的LG來了……截止到今年8月底,60家國際跨國公司在空港工業區投資,其中排名在世界500強的企業20家。
這是為什麼?
李友生主任告訴記者,我們招商部的工作人員都有牛虻精神,看好一個項目就能叮得住。我這里說的叮得住,就是不管多難,也要讓這些跨國公司在空港工業區高高興興地投資。
1995年12月,准備在京投資辦廠的日本松下精工來到空港工業區。傳聞國家從1996年起將調整外商投資設備進口稅收政策,該公司400多萬元的進口設備有可能因此多交100多萬美元的關稅。
在京郊跑了許多工業開發區後,松下精工的代表舉棋不定。在空港工業區考察後,外商問空港工業區能不能在半個月之內把企業登記的全部手續辦完。負責招商工作的王海臣說,給我們15天的時間,保證辦完所有的手續。外商進一步提出,若到期辦不完,按設備資金400萬美元的20%罰款。
80萬美元,就是600多萬人民幣。
王海臣沒含糊,在有這樣附加條款的合同上簽了字。
倒計時時間表列了出來。按照時間順序,招商部的工作人員晝夜兼程,跑工商、稅務、海關等相關部門。十幾天時間,幾乎每天早晨5點多鍾就要起床趕路,在市有關部門的辦公樓前等到上班時間,第一個去辦理手續。
1995年12月27日,當日本松下精工總部收到所有辦妥的手續的傳真時,總部立即給空港工業區發來了感謝電。
誠信感動了投資者。松下精工不僅迅速入資建廠,還介紹松下電容進入空港工業區。
不幹則已,干就幹得最好。空港工業區的領導對員工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員工們把這句話變成了行動。
上帝在這里找到了感覺
人人都有機會被稱為「上帝」,然而絕大多數人找不到當「上帝」的感覺。
在空港工業區上至總經理,下到普通員工的桌子上,都有塊牌子:「今天事今天辦」。只要是入區企業提出要求,有求必應,提出的事只要有一分辦成的希望,空港工業區的工作人員就要付出十分的努力。
「今天事今天辦」,談何容易。看到這塊牌子,人們在感動之餘,免不了要試試其可信度。
1995年,規模初具的空港工業區開始入駐企業。當時,區內道路還沒有完全修好,因而不能通郵。空港工業區對入區企業做出承諾,由其做「二傳手」,由工業區辦公室代收入區企業的信函,當天送到入區企業手中。
精明的日本人出了一道題。一家准備在空港工業區建廠的日本企業對「今天事今天辦」將信將疑,派代表住進了一家已經在空港工業區生產的企業,先後從日本總部寄來10封信。當第10封信送到這位日方代表手中時,這位代表當著空港工業區送信人的面撕開了10個信封,裡面全是白紙。他指著信封上的郵戳,用並不流利的漢語說,你們的話,我們信了。
華歐航空支援培訓中心是歐洲空中客車公司在空港工業區建立的大項目,總投資額1.2億美元,是該公司在全球建立的第三家航空培訓中心和在亞洲的零部件供應中心。1997年4月17日,是這家企業正式開業的日子。
北京的春天來得很遲,那年3月中旬,地還沒化凍。為了按既定方針開業,空港工業區與華歐航空支援培訓中心簽約,在不到30天時間內完成2萬平方米的綠化任務。
當時華歐航空培訓中心的辦公樓、培訓中心、支援中心三座建築還沒完工,工地上連一塊平整的土地都沒有,綠化工程得見縫插針,不好乾,更不出活。負責綠化美化的孫明傑,一天到晚盯在工地,回食堂吃飯需要1個多小時,為節省時間,他中午就吃一塊干烙餅,喝幾口白開水,每天晚上加班到11點多鍾。一天當成兩天使,經過20多天的努力,樹發了芽,草泛了綠,花綻了紅……空港工業區又打了個漂亮仗。
華歐航空支援培訓中心院內綠化是簽了合同的硬任務,整治周邊環境是空港工業區自己加碼的行動,翻修了被大卡車壓壞的道路,清運走建築廢棄物和垃圾,路兩邊擺上了綠色盆栽植物和花卉……4月17日開業典禮時,中外賓客對廠區環境大加贊賞。
1997年下半年,美國普惠公司來空港工業區投資前,先徵求了歐洲空中客車公司的意見,該公司講了上述的故事。普惠公司當即決定,工廠建在空港工業區。
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讓人們不知所措。今年5月,空港工業區入區企業JVC電子產業有限公司出口訂單增加,急招400名熟練工人。在那個「村自為營」、「廠自為營」的特殊時期,招熟練工人,談何容易。空港工業區管委會知道後,一邊在順義區電視台播出廣告,一邊請順義區勞動局支持,迅速組織1600多名合乎標准人選,供JVC電子產業有限公司面試。
400名新職工按時到崗。
JVC電子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本鄉正行先生親自送來了錦旗,感謝空港工業區管委會「抗非典保安全生產,為企業解燃眉之急」。
面對突發的「非典疫情」,空港工業區管委會成立了17個「包廠」責任小組,每天走訪企業,幫助企業解決困難。
預防「非典」的物資緊缺,總會計師劉淑梅親自去跑,短短幾天就跑來了紅外線測溫儀、消毒液、隔離服、口罩等一大批抗「非典」物資,保障企業及時得到供應。
入區企業愛立信中方副總於民腳部受傷,打了綳帶,由於「非典」疫情嚴重,不敢去醫院看病。「包廠」責任小組的張濤知道後,馬上請潮白河骨傷科醫院的專家到企業去看病、揉腳,幾次治療後,這位老總的腳傷痊癒了,專門到管委會對這種細致入微的服務表示感謝。
空港工業區有條不成文的規定:任何工作人員,包括有關部門駐區工作人員,不準借工作之名在入區企業吃飯,不準要入區企業生產的產品……一句話:服務不添亂。
……
在空港工業區組織的一次入區企業徵求意見的座談會上,一位外企老總動情地說,我們在這里找到了當上帝的感覺。
「空港現象」啟示錄
十年。空港工業區產生了一個又一個「北京第一」。
第一個在北京獲得首都綠化美化花園式工業區稱號。
第一個在北京獲得了國家級優秀物業管理工業區稱號。
第一個在北京市級開發區中實現出口交貨值突破10億美元。
第一個在十個市級開發區中有60家跨國公司、20家世界500強企業入區。
……
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空港現象」。「空港現象」給人們什麼啟示呢?
啟示之一:盯住國際優良資本不放。
人在飢餓的時候,一碗粥,甚至一碗稀粥都是美味。於是一些工業開發區初創之時,往往飢不擇食,「剜到籃子里的都是菜」。
1994年底,空港工業區實現「七通一平」,正是創業之初。此時,正是北京城區「退二進三」,一批工業企業遷往郊區。對不少工業區來說,這是一個機遇;而空港工業區卻沒有承接一家退下來的企業,他們瞄的是國際500強企業,盯住國際優良資本不放。
去年10月,法國阿爾斯通公司在華考察投資地。聞知這一消息後,空港工業區項目部的於麗萍和李向英,立即查閱了阿爾斯通的相關資料,了解到其在外埠的工業區已建一家工廠,她們二話沒說,立即飛到該地。
陌生的企業。陌生的面孔。於麗萍和李向英找到企業負責人,不厭其煩地介紹空港工業區的投資環境。這位負責人被她們的工作態度打動了,立即向法國總部推薦到空港工業區投資。與阿爾斯通公司法國總部接上關系後,她們又千方百計邀請法國總部駐亞太地區負責人來工業區考察,最終這個項目落戶在了空港工業區。如果不是用「牛虻」精神盯住國際優良資本不放,阿爾斯通公司很難進駐空港工業區。
啟示之二:引就引一流企業
。提起工業開發區,不少人頭一個反應就是:冒著黑煙的煙囪、灰朦朦的廠房。然而,當您走進空港工業區,透過白色或深色的鐵柵欄,看到的是綠絲絨般的草坪、白瓷磚貼面的廠房和藍色或綠色的玻璃幕牆。說這里的街道一塵不染有些過分,但這里的清潔卻讓人怦然心動;與其說這里是工業區,不如說這里更像別墅群。因而,空港工業區在北京最先獲得了花園式工業區的稱號。
空港工業區海關大樓通關了,北京商檢局開設了開發區局,多家銀行相繼開業,電信局有了辦公場所,物業管理公司運轉起來……一切只為方便入區企業。
栽下梧桐樹,引的是鳳凰。
正如有了麥當勞就會看到生產薯條的辛普勞一樣,空港工業區引來了鳳凰,也就引來了青鳥、雄鷹。投資額6000萬美元的JVC電子產業有限公司引入空港工業區後,松下通訊、村田電子緊隨其後而來;生產手機的愛立信落戶空港工業區,生產手機配件的瑞典企業摩太科、德國企業羅森伯格聯袂而行……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代表的高科技企業,在空港工業區形成了一條條產業鏈。
截止到今年8月底,空港工業區入區35家電子信息企業,投資總額27億元,戶均7714萬元;入區生物醫葯企業18家,投資總額7.1億元,戶均3944萬元;臨空產業企業28家,投資總額97億元,戶均3.464億元。
空港工業區入區企業平均注冊資本為7000萬元,在北京眾多工業開發區中名列前茅。
啟示之三:服務符合國際慣例。
空港工業區有國際跨國公司參與投資的企業60家。為什麼這么多跨國公司都相中了空港工業區?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里的服務符合國際慣例。
辦事快捷不拖拉。空港工業區的工作人員對各項任務一律實行倒計時,能今天辦成的事,絕不能拖到明天。北京積水創格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入駐空港工業區,為了使這個項目盡快開工,開發區的於麗萍和張克良兩位副總經理通力合作,各項手續穿插進行,僅用一個月時間就使這個企業破土動工。
細節清楚不模糊。25分鍾內騎腳踏車能到空港工業區的勞動力能有多少?附近中等技工學校一年能培養出多少什麼專業的技工?……北京村田電子有限公司和北京松下精密電容有限公司,就是根據空港工業區能報出這兩個數,而決定不在其它工業區辦廠而選定在這里落戶的。空港工業區的工作人員,個個心裡有數,不僅全面了解與企業有關的詳細數據,工業區周邊的相關資料,還清楚與別的開發區的比較優勢。
……
十年打基礎,百年收效益。
空港工業區開始進入收獲季節。
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在北京東部崛起的空港工業區,如日中天,充滿生機、充滿活力、充滿機會、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