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郭台銘持股工業富聯多少股

郭台銘持股工業富聯多少股

發布時間:2024-08-01 12:51:23

A. 富士康打工妹擁800億身家,要搶郭台銘生意!「師徒」大戰


作者丨市界 馮晨晨

編輯丨朗明

身家八百億的富士康「打工妹」,是否會奪下「師傅」郭台銘的飯碗?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富士康為應對立訊精密增長的影響力,以及對自身主導地位構成威脅,成立特別工作組,嚴防其殺入iPhone代工業務。不過,富士康方隨後回應,「消息不實,沒有召開會議或進行其他探討,也沒有採取其他特別行動。」

實際上,隨著立訊精密迅速發展,其與富士康的競爭的確愈發凸顯。2020年7月,立訊精密及控股股東聯手收購緯創旗下的緯創投資(江蘇)有限公司和緯新資通(崑山)有限公司100%股權。要知道,崑山緯新是緯創在中國大陸唯一iPhone代工生產基地。這意味著,立訊精密似乎要將產品代工擴展到iPhone上,與富士康進行對壘。

市界發現,自2010年上市至2019年,立訊精密營收從10.11億元增至625.2億元;凈利潤同樣從1.16億元增長至47.14億元,兩項數據均增長數十倍。而在這背後,是一位名為王來春的百億女富豪,可由於行蹤低調,網上關於她的介紹寥寥無幾。

大家不相信,一個初中沒畢業的打工妹,怎麼可能在30年中,從一窮二白闖出百億身家。大家不理解,郭台銘當時為什麼要對她這么好,以至傳出「情婦」一說。面對傳言,王來春卻從未澄清什麼,就連她的丈夫是誰,外界也難以定論。

打工妹的逆襲路

蟄伏富士康10年能吃苦,升為課長後反而離開

王來春生於潮汕一戶貧困農村家庭。這個貧瘠的家庭,甚至無法滿足王來春上學的願望,於是,王來春初中還沒上完就輟學務農,過起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

如果沒有改革的春風,王來春如今會過著怎樣的生活?

1988年,王來春決定離開家鄉,懷揣夢想踏上改革的順風車,來到剛起步的深圳發展,試圖闖出一番作為。當時正值富士康在深圳建廠,王來春陰差陽錯下成為首批員工,由於條件艱苦,密閉的富士康廠房夏天就是個大蒸籠,能睡著已是最大幸福。

即便如此,還有100多位女工睡在大通鋪上,敬業工作的電扇只能讓人獲得些許心裡安慰,就連停水都成為家常便飯,洗漱還要端著臉盆到附近的村子去。有時候天太熱,很多女工想沖涼,只能在一座臨時搭建的小木屋中進行,三兩成群的前去,留人在外看守。

此外,由於當時的電力設備並不完善,富士康長期「看電吃飯」。大家停電就下工,可一旦電力供應上,不管幾點都要回車間趕進度。王來春記得,有一次為盡快把貨趕出來,郭台銘直接沖到生產線上操作機器,三天都沒有睡覺。

「他不講究吃穿、不追求享受,辦公室簡陋無比,連椅子都是食堂退下來的折疊椅」,或許是被郭台銘的精神打動,即便無數員工都忍受不了辭職回家,王來春還是選擇堅持。不僅如此,怕被同事嘲笑「假積極」的她,甚至常常半夜起來加班,這被郭台銘看在眼裡。

最終,王來春被提拔為富士康的大陸最高職位——課長。這意味著,只要跟著郭台銘繼續干,王來春雖不能大富大貴,也能憑借穩定收入瀟灑過完一生。可「不講道理」的王來春,在成為課長後不久,選擇離開這個揮灑十年青春的地方。

拿所有積蓄創業

從與富士康搶生意到合作,獲得郭台銘支持

1998年,王來春與哥哥王來勝拿出所有積蓄加借款,聯手購買香港立訊公司,干起跟富士康的老本行——代工業務,生產各種電子連接線與連接器。可這在當時的很多人看來,與富士康搶生意是忘本,甚至傳出「白眼狼」的說法。

實際上,王春來的成長與郭台銘密不可分。2001年起,王春來開始承接國際訂單,並通過香港立訊委託國內來料加工生產,生產的連接器再通過富士康的加工組裝,應用於眾多國際知名品牌的3C電子產品,富士康也因此成為王來春第一大客戶。

2004年,王來春回到深圳創辦立訊精密,富士康依然是為其貢獻超過50%營收的核心客戶。即便是立訊精密發展到2007年,籌備上市的前期,其向富士康銷售產品的收入,仍占當期營收比例的47.73%,此後兩年則分別為56.46%與45.38%,穩定在50%左右。

不僅如此,王來春似乎「吃定」了富士康,緊密圍繞其進行布局,在江蘇崑山和山東煙台設廠,配合生產。2009年,郭台銘的弟弟郭台強,更是斥資4000萬元投資立訊,成為公司第三大股東,以至於落得「小富士康」的稱號。

2010年,隨著立訊精密在深交所掛牌上市,王來春身家達到23億元,並開始進入大眾視線。《潮商》雜志曾評價,「深圳上市公司有一兩百家,打造的富豪不可勝數,可正宗打工妹出身而創業成功卻極為罕見,王來春終於填補這一空白。」

人怕出名豬怕壯,有好事者開始扒起王來春的過往,一時間傳言四起。有說郭台銘跟王來春是「情人關系」,立訊精密是郭台銘的馬甲,其目的是布局A股,也有說郭台銘跟王來春是「師徒關系」,郭台銘是想把王來春扶植起來,與富士康進行深層發展。

不過,王來春對這些傳言毫不在乎,從未辟過謠。她只是繼續用在富士康學到的管理模式,繼續經營自己的企業。外界甚至不清楚,這位頗具傳奇的「打工妹」,其丈夫是誰。如今來看,隨著工業富聯登陸A股,以及最近傳出的立訊精密要搶富士康生意,上述猜測似乎不攻自破。

兄妹二人「共富」

掌控千億市值資本帝國

上市的最大好處,是可以獲得充分的資金支持。

2010年前後,正值智能手機行業百家爭鳴。王來春認為,連接器是手機非常重要的配件,於是她趁熱打鐵,將更多資金投入到研發領域,且專研連接線與連接器方向。

在郭台銘幫助下,立訊精密成功獲得蘋果公司的訂單,成為蘋果手錶無線充電器的全球唯一供應商,每年獲得近10億營收。除連接線與連接器,隨著立訊精密生產技術的發展和提高,來自蘋果公司其他設備的訂單也源源不斷,甚至還接到蘋果的看家之作Airpods。

2017年底,蘋果CEO庫克來到崑山立訊精密拜訪王來春,並直言「他們超一流的工廠將不起的精良工藝和細思融入AirPods的製造。王來春打造以人為本的卓越文化,我們很高興可以跟他們合作!」

不過,王春來依舊沒有滿足現狀,認為只有先做好准備才能抓住機會的她,引導立訊精密進行戰略收購,先後拿下聯滔電子、科爾通、雙贏電路等公司,涉足平板電腦、智能手機、電子電路、 汽車 ,以及通信等多個領域,打造全方位製造帝國。

2020年7月,立訊精密及控股股東聯手收購緯創旗下的緯創投資(江蘇)有限公司和緯新資通(崑山)有限公司100%股權。要知道,江蘇緯創旗下的崑山緯新是緯創在中國大陸唯一的iPhone代工生產基地。這意味著,立訊精密要將產品代工擴展到iPhone上,相當於直接與富士康進行對壘,於是就傳出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Choice數據顯示,立訊精密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95.28億元,同比增長57.3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6.80億元,同比增長62.06%。王來春與哥哥通過香港立訊有限公司(兩者各持50%股份),控制立訊精密41.02%股份。

截至10月29日收盤,立訊精密總市值達4080億元,比工業富聯高出1300億元。照此計算,王來春兄妹持股身家均超800億元,是名副其實的百億富豪。郭台銘曾自豪的表示,「富士康在中國大陸創造出很多個億萬富翁,王來春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可如今,面對這位曾在富士康「偷學」十年打工妹的挑戰,郭台銘能否贏下這場「師徒」大戰,還要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B. 富士康周四申購,何為工業物聯網

American test tube baby
德國工業4.0如火如荼,中國也推出了「中國製造2025」、「智能製造」、「互聯網+」等戰略規劃。「中國智造」成為未來製造企業的發展方向。 然而,傳統的計算模式、工廠網路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智能製造」對於運算速度、數據交互速度、數據即時性、M2M等方面的要求。經過多年的發展,物聯網已被業界廣泛理解和接受,但在企業應用層面可以為企業帶來哪些提升,在具體應用和整體運營管理模式上可以帶來哪些變化,仍然值得業界探討。
在工業互聯網白皮書中,將工業互聯網描述為:致力於工業控制系統聯網,使之形成大型的端對端系統。工業互聯網系統能與人聯接,能充分集成企業內部系統、工藝流程和分析工具。這樣的端對端系統被稱為「工業互聯網系統(IISs)」。
工業互聯網的架構,從商業利益訴求開始(聯盟的發起者都為大型企業),基於各類應用,進行生態體系的研究,並通過簡化方式對系統架構進行解釋,便於各領域組織和個人的理解。
不同於工業4.0在「集成」之上,更注重供應鏈(價值鏈)的研究,工業互聯網則更偏向於對利益相關者-「角色」的研究。生產分工的「角色」,不僅僅是指產業鏈上下的企業和組織,還包括了企業中的各類職業人士,包括商業決策者、技術工程師、產品經理等。在工業4.0中也有大量內容關於對「勞動者(人)」的調研和闡述,但主要是從社會學、人力資源管理學進行整體性的思考。
從「角色」的需求出發,工業互聯網提出了四層「視角(Viewpoint)」的結構(有些文章中也稱之為「組件」)。
1.業務視角(Business Viewpoint)
在工業互聯網的搭建中,業務視角關注於識別利益相關者的商業視野、價值觀和目標。相關人員(包括行業用戶)需要思考如何通過工業互聯網提供的基本功能來實現商業目標。
2. 應用視角(Usage Viewpoint)
應用視角定位於可靠、復雜的系統應用(功能)。通過專業用戶或邏輯用戶自助式的一系列操作(使用過程),能夠獲取到系統的基本功能或服務,並將其拼裝成成熟的商業應用。
3.功能視角(Functional Viewpoint)
功能視角聚焦於工業互聯網系統中的基本功能模塊(系統的零部件),以支持上層應用組件的運行。功能視角主要研究模塊之間的關聯關系、組合結構、信息交互介面、使用流程和步驟,以及功能模塊和系統外界環境的關聯關系。
4. 執行視角(Implementation viewpoint)
執行視角主要關注的是功能視角中的信息技術元素,包括具體的工業控制系統、通信方案和軟體程序。執行組件(視角)關注於工業物聯網最基本、核心的技術架構,功能(視角)在執行視角的技術架構上搭建,使得多個應用(視角)能夠協同工作,並實現業務的完整交付。
工業互聯網認為,工業領域的控制系統(ICS)已經能夠實現跨產業部門的工業自動化。它們通過對物理世界的感知,獲得信息的「激勵」,並通過「固化」、明確的邏輯運算,向執行器發布指令信號,從而由設備上的機械裝置改變物理世界和環境的狀態。這種「控制」過程由工程師精心設計,使得自動化設備的所有行為都明確並固定下來。但如果生產環境發生改變,生產產品需要升級,那麼必須由工程師重新設計並調整系統,這有可能需要啟動一個生產線的「精益」項目。
要適應生產環境和商業需求的變化,控制系統中的信號處理元器件,首先需要與外部信息系統組網通信,其次需要建立共通的「語言」(通信協議、數據規范),還要能夠接受上層應用的調配和指揮,以此實現靈活的「柔性生產」,與其他商業系統協同「智造」。
四層視角之中,「執行視角」主要是構建信息流的通道。在「執行視角」中的獨立設備和系統,會按照介面規范輸出感測信號或接受指令信號,在「功能視角」中形成數字化映射,即在虛擬世界獲得一個「身份」,能被其他信息系統進行查詢、訪問、調用、關停等。
四個視角中的系統和能力是相互交織,只是看待的角度層面不同。商業視角和應用視角更多的是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待生產活動,它更關心的是資金、客戶關系、供應鏈、人力資源、企業資產、產品的生命周期等等,是從上(需求)向下(實現)看待工業物聯網。功能組件和執行組件是從信息技術、行業技術的角度來看生產活動,它聚焦於如何調配計算資源、如何傳遞信息、如何操作設備、系統的維護和運營、技術構架的健壯性和安全性,更層次化、深入化地理解工業物聯網系統,關注於它的「有機性」。
在工業互聯網的四個組件中,功能視角和執行視角都是從技術的角度來拆解工業互聯網。其中,功能視角關注工業整體系統,是頂層的技術架構,定義並展現了工業核心能力的相互關系;執行視角關注信息系統結構,是支撐功能視角的數字化基礎,它對工業物聯網的信息/網路能力進行了層級劃分。
通俗的來說,執行視角描述了一個人(工業)的「神經網路」,而功能視角則呈現了一個人(工業)的「器官組織」。工業互聯網通過這兩種視角,注重於理清信息技術與工業技術之間的關系。就目前來看,工業4.0的架構思路傾向於將信息技術進行改進和疊加。相對而言,工業互聯網則更關注未來工業系統的重構,使得信息和工業深度、有機的融合。
1.功能視角
工業互聯網對工業領域和信息領域的技術進行了融合,並定義和劃分相應的功能模塊,提出了「功能視角」的概念,這便是工業互聯網的頂層功能架構:功能域模型。
功能域模型由五個基礎的功能域組成。企業的信息系統可以包含所有的功能域,也可能是其中幾個,還可以是單獨一個功能域,每個功能域都是相對獨立、完整的系統。當然,實際的業務系統會根據應用特色,刪減或修改功能域中的某些細節性技術,但這不會影響工業互聯網的整體結構。
(1) 控制域
控制域整體部署在物聯網邊緣,貼近實物和環境,在物聯網結構之中處於邊緣位置。控制域包括:
感測,是感測器對設備、環境的感知;
驅動,就是指通過傳遞指令信號,使得設備上的機械部件或電路開關實施規定動作。此外,向電子標簽等存儲設備注入數據也是驅動的一種類型。
交流,是指信息在邊緣網路中傳遞。
實體抽象可以理解為物的「數字化」,即物的(狀態或屬性)實體信息由統一、規范、有實際意義的數據(即數字化信息)來表示,這樣上層系統就可以解讀感測信息、改寫設備狀態(驅動)。實體抽象是物理系統和信息系統的橋梁,完成虛擬和現實相互間的映射。在物聯網領域中,「數字化」的狹義理解就是「實體抽象」。
建模,是對物理世界的系統性描述。建模的對象可以是生產設備,也可以是外部環境。建模的數據源來自下層的「實體抽象」。復雜的建模需要融合高深的行業技術知識,並通過高等計算(人工智慧到等)來實現。
執行者通過對控制目標的解讀,按照自有的控制邏輯,實施一系列的操作(向驅動和感測傳達指令)。執行者具有自主性,具有一定的決策權和智能,可以動態、靈活地完成任務。當然,對於一些特別重要或簡單的控制目標,執行者會不經過邏輯判斷,直接執行。
整個控制域實現了(控制)目標和(物理)行為的統一。
(2)操作域
操作域是對控制域系統的集中化運營,它可以遠離控制域,實現遠程的監管。操作域主要的職責包括:
為功能(組件)的實現,調配和部署資源並進行相應管理。
為保證功能的健壯性,操作域還需要具備監測和診斷分析的能力:通過分析系統的關鍵性能指標,來評估系統的健康,針對系統故障、性能下降等問題,及時上報或預警。
操作域除了「反應式」的運營方式外(出現告警後再處理),還需要支持預測和優化:預測故障和系統瓶頸,在故障和問題發生前處理(預測性維護);掌控各類資源的利用率和下層系統設備的情況,通過調整資源分配來實現生產優化(例如動態地關閉一些空載運行的機器,來節省工廠的電力消耗)
在預測分析方面,操作域需要信息域的幫助,以彌補他可能在計算能力上的不足。
(3) 信息域
從不同的域中採集信息,並將這些大量的異構信息進行轉換、建模、存儲,最終實現高級分析的功能(分析系統瓶頸或預測產業鏈趨勢)。
信息域具備的數據處理能力包括:
採集(匯集)感測器和操作狀態的海量數據
數據質量管理(數據過濾、去重、挑揀垃圾數據)
(異構)數據格式轉換
語義化處理(在原始數據中注入備注信息,關聯其它數據集等,比如位置信息、時序信息等)
存儲和數據持久化(data persistence,內存數據模型和存儲模型的相互轉換)
數據分發處理(包括流分析處理-streaming analytic processing)
控制域也有數據採集和建模的能力,但主要是用於即時的計算、實時的反饋、連續的操作,其關注點在於設備的「物理行為」。信息域的建模主要是用於「後計算」的,即通過大數據分析、智能預測,制定一個長期的優化目標,並通過調整控制域的執行策略,實現系統整體的性能提升。
信息域對控制域具有「引導」作用,如果將控制域看做「生產者」,那麼信息域就是「管理者」。
(4)應用域
應用域是所有「功能(function)」(也稱之為「函數」)的集合,包含對「控制域」進行操作的功能。功能在應用域中表示為一個個相對獨立的應用程序,業務則是多個應用程序的系統性組合。雖然在軟體應用的底層代碼中也有「功能(函數)」的概念,但應用域所指的「功能」是高度抽象(語義化)和復雜的邏輯程序,它可以包含一組協同的物理操作或一系列流程化的數據處理行為。
操作功能發出的操作請求並不是無條件執行的,它必須接受控制域的條件約束,例如違反作業安全的操作指令會被控制域「拒絕」。
(5) 業務域
業務域即是企業各類的業務系統,例如:企業資源管理(ERP)、客戶關系管理(CRM)、資產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例如人力資源的共享中心)、項目管理系統等等。這些信息業務是通過完整的一套軟體程序來實現閉環的業務流程,也被稱為:實現「端到端」的操作流程,例如用戶從客戶端到電商平台(服務端)下訂單購買商品。
2.執行視角
功能視角作為頂層技術架構,本質上是從工業領域的整體視角看待工業互聯網的技術架構,而執行視角則是從「具體實現」的視角看待工業互聯網,它其實屬於功能視角的一個基礎部分,不過以作者看來,「實現」的本質就是物理信息和虛擬信息的相互轉換,所以執行視角所展示的功能拓撲看起來更像一種「服務於信息的組網和計算方式」,其強調了協議、介面,以及系統動作、設備狀態的信息化映射。對於通信領域的人士來說就很容易讀懂執行視角之下的架構,而且能夠和物聯網網路架構進行對應。
(1)三層架構
執行視角下的工業互聯網分為三個基本層級:邊緣層、平台層、企業層,它們分別對應不同的網路和功能特性。
邊緣層收集各類設備數據並匯總轉發至平台層,或由平台層反向發送數據(例如操作指令)至邊緣層中的設備。
平台層,一方面具有設備和資產的管理監控功能,可以向上層應用(企業層)提供這些能力。另一方面,它可以接受並執行企業層下達的操作指令:數據分析、信息查詢或控制設備運作。平台層整合了工業領域中的各類信息能力,並形成具有開放性的服務系統。
企業層,就是行業應用層。它可以是商業決策系統,也可以是提供給外部用戶的設備監控系統,還可以是給內部運營人員用於產品質量分析的軟體應用。它可以從平台層獲取大量的底層生產數據,也可以通過平台層控制海量的設備,但它並不「關心」這些功能(查詢、操控)具體是如何實現的,它只負責高層應用的邏輯實現。
(2)三層網路
在三層架構模式之中存在三層網路:鄰接網路(Proximity Network)、接入網路(Access Network)、服務網路(Service Network)
鄰接網路,通過一定數量的轉發節點連接一定區域范圍內的邊緣節點(包括感測器、驅動器、設備、資產、控制系統和邊緣服務),並且在區域內形成局部網路。鄰接網路可以理解為物聯網的邊緣網路,不過它更強調了在一個場景化的空間范圍內。
接入網路,實現資產、終端、設備連接到平台層的網路。接入網路可以是企業專網,也可以是商用的運營商網路,例如4G LTE網路。所有終端都需要通過網關設備連接到服務網路。
服務網路,實現平台層和企業層連接。它可以是互聯網,也可以是運營商的移動網路,或是企業私有網路,還可以是建立在各種網路之上的虛擬專線網路。其實,企業系統之間的互聯也可以通過服務網路。
在美國GE發布的相關白皮書中,對於工業互聯網的應用范疇是有明確的界定的。GE公司發表的白皮書中指出,Instrial Internet是要延展機器與人的邊界。這篇白皮書中描述的工業互聯網的核心要素包括:智能機器、高級分析和工作中的人。實質上,還是強調通過物聯網聯通機器、產品和人,從而提升企業的設備健康狀態和生產績效,實現預測性維護,最大限度地降低意外宕機,實現能源高效利用等。相比而言,我國的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發表的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白皮書中,對於工業互聯網的詮釋似乎過於寬泛、過於復雜。該白皮書認為,工業互聯網與製造業融合將帶來四方面的智能化提升。實際上網路化協同和個性化定製,屬於一種製造業+互聯網的應用,但不應當屬於工業互聯網(准確來說是工業物聯網)的范疇。
因此,通過上面論述,我認為工業互聯網應當有其具體的內涵與外延,其實質還是應當聚焦物聯網在工業的應用,而不應過於泛化,不能什麼東西都往裡面裝。服務商也不應把什麼雲平台都叫做工業互聯網平台,以免誤導用戶。建議未來還是將名詞術語統一到工業物聯網,或者物聯網的工業應用。
眼神閱讀:
富士康工業互聯網明日打新 發行價定為每股13.77元
新京報快訊(記者 梁辰)5月23日,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業富聯」)在上證路演中心舉行了首次公開發行A股網上投資者交流會。該公司昨日晚間更新招股書披露,將以每股13.77元的價格發行19.7億股股票,募集總額約為271.2億元。

經過5月17、18日初步詢價,22日晚,工業富聯披露,除去本次發行費用4億元,募集資金凈額將達267億元,對應市盈率為17.09倍。5月24日,投資者開始網上申購。

從A股歷史首次公開募股(IPO)歷史情況來看,此次工業富聯IPO募集資金總額排名第12位,但是最近3年以來最大規模IPO。與葯明康德和寧德時代在IPO募資過程中出現「縮水」不同,工業富聯最終募集金額與之前IPO審核報告基本一致。

資料顯示,工業富聯脫胎於2015年2月成立的福匠科技,過去一年左右,其股東鴻海精密將旗下諸多子公司注入工業富聯,直接或間接持有31家境內子公司和29家境外子公司,包括9家位於中國大陸的蘋果手機零部件產業鏈公司。

在交流會上,工業富聯董事長陳永正表示,公司正在研發應用於智能手機機構件的一系列開發項目、應用於電信網路設備的技術及應用程序,5G 技術研發、物聯網及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面向應用場景的多種應用服務、業務功能組件、大數據處理和分析、數據採集、應用到工業機器人的治具自動化串桿技術、雲計算服務及存儲設備的解決方案等。

工業富聯計劃,投入264億元用於上述20個投資項目,並結合投產安排和公司業務實際情況,另投入募集資金約3.24億元用於補充營運資金,優化公司的財務狀況,不足部分由發行人通過銀行貸款或自籌資金等方式解決。

對於戰略投資者,陳永正表示,充分考慮了投資者資質以及公司長期戰略合作關系等因素後綜合確定,包括大型國有企業、保險公司、國家級投資基金等。

此前,21世紀經濟報道稱,工業富聯已完成IPO戰略配售投資者的初步遴選,入圍標准首先考慮是否與業務能夠形成戰略協同,合作提供軟硬結合、虛實結合的科技服務解決方案。以BAT為代表的國內互聯網巨頭都在最終確定戰配投資者名單內。

5月16日,工業富聯股東鴻海精密董事長郭台銘曾與博時基金總經理江向陽會面,博時基金是央企招商局集團金融板塊成員公司。招商局官網內容顯示,會談中,郭台銘表示,本次在A股上市,將為鴻海集團注入更多互聯網基因。

郭台銘稱,這將帶領代工基因的鴻海轉向以大數據為導向、AI分析為驅動,以及機器人運作為基礎的工業互聯網平台企業,加速在智能製造、工業4.0機器人生產、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領域的發展。同時,通過富士康工業互聯網雲,提高中小企業的製造能力,為3000萬中小企業賦能。
以上由物聯傳媒轉載,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C. 工業富聯和台積電的關系

台積電和工業富聯並沒有必然的關系,只是晶元產業中的中、下流水線的代表公司。如果非要說有什麼聯系的話,應該就是台積電、富士康兩家企業的總部都在中國台灣。另外在私人上,台積電老闆張忠謀是富士康老闆郭台銘的表姐夫,在生活中是要好的朋友。
工業富聯被列為科技股,就是富士康。

D. 富士康是怎樣一步步從台灣公司成為中國大陸公司的

富士康本身是台灣公司,但他的主要業務在大陸而已。雖然富士康的主要業務代工業務在大陸,而富士康的未來核心競爭力也主要是這次上市的主體,工業富聯,也就是富士康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也在大陸。但是核心控制權,還是牢牢掌握在鴻海精密儀器手中,也就是還依然是郭台銘控制。

而鴻海未來的核心戰略是工業富聯,這才是富士康未來核心競爭力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代工雖然是富士康的主要業務,但是未來富士康想要有形成核心優勢得靠工業富聯。富士康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肩負著富士康競爭力的重任,而又剛剛選擇了在A股上市,處在全世界最大的成長型消費市場,自然這對於富士康來說是好事。

閱讀全文

與郭台銘持股工業富聯多少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自動擋汽車如何減速換擋 瀏覽:518
賓士e和奧迪a6哪個安全系數高 瀏覽:586
奧迪a4l多少錢可以提車 瀏覽:376
寶馬328方向盤怎麼設置 瀏覽:404
奧迪六十多萬的車有哪些 瀏覽:231
汽車轉向助力器如何記憶更改 瀏覽:115
什麼汽車檔位好看 瀏覽:838
8萬汽車首付一般是多少 瀏覽:801
威志汽車哪個是藍牙 瀏覽:277
2013款寶馬x3用什麼主機 瀏覽:167
榮威四座電動汽車多少錢 瀏覽:150
2017寶馬540i多少錢 瀏覽:892
全新賓士c選什麼顏色 瀏覽:514
賓士汽車後避震器什麼價 瀏覽:909
城鎮化工業化前景如何 瀏覽:18
工業廠區建設項目有哪些 瀏覽:965
68萬能買寶馬什麼車 瀏覽:759
建材工業園區怎麼立項 瀏覽:445
工業流程圖示意圖用什麼軟體 瀏覽:120
汽車輪胎沖壓泵如何使用 瀏覽: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