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我國西部有哪些鋼鐵廠
.鋼鐵工業的發展與分布 民族地區鋼鐵工業是從解放以後才興起的,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迅速。1990年民族地區鋼產量為368.26萬噸,鋼鐵工業已經和正在成為民族地區經濟的重要方面。民族地區主要的鋼鐵工業基地有: 包頭鋼鐵公司:是1957年在原料產地基礎上建設起的一座新興鋼鐵工業基地。利用附近白雲鄂博的鐵礦,石拐子溝等處的煤,資源條件十分優越。現在包鋼已具有年產150萬噸鋼的綜合生產能力。 攀枝花鋼鐵公司:西南川西渡口市的攀枝花鋼鐵聯合公司,是「三五」時期建設的我國戰略後方最大的鋼鐵基地。1970年出鐵,1971年出鋼。攀枝花地區是我國五大鐵礦之一,地質工作者用新的科學方法,已證明區內的一條古裂谷帶是一個罕見的「聚寶盆」,礦種多達79種,54種具有工業儲量。其中鐵約100億噸,屬鋇鈦磁鐵礦,除自給外,尚可供四川、 貴州使用。所需煤炭則由貴州六盤水地區供應。現年鋼產量已達100萬噸以上。但因交通等條件限制,資源還遠遠未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另外還有一批中、小型鋼鐵廠分布在各省區。如廣西柳州鋼鐵廠年產鋼近30萬噸,區內還有河池、靈川、貴縣、橫縣、環江、雅脈等鋼鐵工業點。貴州建有貴陽鋼廠、水城鋼鐵廠、遵義鐵合金廠等。雲南有昆明鋼鐵聯合公司。新疆於1979年成立鋼鐵聯合公司,包括八一鋼廠、治建公司、 雅滿蘇鐵礦、靜鐵廠等單位。寧夏有石嘴山鋼鐵廠。內蒙古的呼和浩特鋼鐵廠,已具有從煉焦到軋鋼的一整套生產能力,它的六五○軋機,的可軋鋼材20萬噸。 民族地區鋼鐵工業,經過40多年的努力,有了較快的發展,表現出面廣速度快、廠多規模小(除包鋼、攀鋼外)、設備陳舊成本高、資源豐富多伴生的特點。但是,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還不能適應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多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在資源的利用率上、在經濟效益上都有待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