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1957年工業和交通業有哪些成就

1957年工業和交通業有哪些成就

發布時間:2024-05-14 05:02:37

㈠ 一五計劃中有哪些重大成就例:鞍山鋼鐵廠

1953年底,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1956年,中國第一個生產載重汽車的工廠——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生產出第一輛汽車;中國第一個飛機製造廠試製成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中國第一個製造機床的工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連接了長江南北的交通.1957年生產鋼 535萬噸,原煤 1.3億噸,糧食1.95億噸.社會總產值平均每年增長11.3%,工農業產值平均每年增長11.1%,農業為4.5%,工業為 19%(其中輕工業12.9%,重工業25.4%).在工農業總產值中,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30%上升到1957年的56.7%,經濟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中國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五年中,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增長52.1%,農業勞動生產率增長11.9%,工業物質消耗降低2.3%,每百元產值提供利潤17.1元;國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長8.9%.全國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平均每年增長4.2%,其中,農民3.2%,職工4.9%.同時,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為生產力發展創造了更有利的條件.到1957年底,各項經濟建設指標,一般都大幅度超額完成,特別是工業和交通運輸業喜報頻傳.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國內地同邊疆的聯系,也便利了經濟文化的交流.從此,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後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㈡ 一五期間我國取得哪些成就

一、通過「三大」改造,實現了生產資料公有制,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

二、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前完成,初步建立了合理的工業布局,奠定了工業化的初步基礎。

第一個五年計劃,簡稱「一五」計劃(1953—1957),是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由周恩來、陳雲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經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審議通過。至1957年,「一五」計劃超額完成了規定的任務,實現了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並為我國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

工業發展說明

1957年工農業總產值達到1241億元,比1952年增長67.8%。1957年的國民收入比1952年增長53%。1957年工業總產值超過原計劃21%,比1952年增長128.5%。原定五年計劃工業總產值平均每年增長14.7%,實際達到18%。

1957年手工業總產值比1952年增長83%,平均每年增長12.8%。1957年的鋼產量為535萬噸,比1952年增長近3倍,原煤為1.31億噸,比1952年增長98.596,發電量為193億度,比1952年增長164.4%。

機床產量達2.8萬台,比1949年增長17.7倍;棉布為50.6億尺,比1952年增長3296,糖86萬噸,比1952年增長92%。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第一個五年計劃

㈢ 第一個五年計劃成就是什麼

第一個五年計劃成就有:

工業成就:

①鞍山鋼鐵公司無縫鋼管廠等三大工程。

②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

③沈陽第一機床廠。

④飛機製造廠。

交通成就:

①新建寶成、鷹廈等鐵路30餘條。

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繼通車,密切了祖國內地與邊疆地區的聯系。

③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落成。

總體可以概括為:一橋二鐵三公四廠。

一五計劃的完成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後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簡介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主要任務有兩點,一是集中力量進行工業化建設,二是加快推進各經濟領域的社會主義改造。

在工業化建設方面,一五期間的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進行以蘇聯幫助中國設計的156個建設項目為中心、由限額以上的694個建設項目組成的工業建設。

建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對重工業和輕工業進行技術改造;用現代化的生產技術裝備農業;生產現代化的武器,加強國防建設;不斷增加農業和工業消費品的生產,保證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一五計劃選擇了與蘇聯類似的工業化道路,即高積累,優先發展重工業的發展模式。以重工業為核心是這一時期工業化的鮮明特色,由於中國的工業化基礎十分薄弱,蘇聯式的工業化道路能幫助中國在較短時期內快速建立全面工業化的基礎,將中國由自給自足的農業國轉變為現代化的工業國,此外,新政權急需發展的國防工業也需要重工業的支持。

㈣ 簡述一五計劃期間重工業部門有哪些快速發展

"一五「計劃的主要成就
經過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到1957年,除個別產品外,「一五「計劃的各項指標大都大幅度超額實現,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前完成。
1953——1957年,汽車製造業、飛機製造業等一些現代工業部門從無到有地建設起來,獨立的工業體系已初步建成,工業布局也有所改善。
1953年底,鞍山鋼鐵公司無縫鋼管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1956年,中國第一個生產載重汽車的工廠——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生產出第一輛「解放「牌汽車;中國第一個飛機製造廠——沈陽飛機製造廠試製成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中國第一個製造機床的工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
交通運輸業發展迅速,國家不但加強了原有的交通路線,而且開始了大量新線路的建設,大大促進了全國的物資交流和經濟發展。
到1957年底,全國鐵路通車里程近30000千米,比1952年增長約22%,新建了寶成、鷹夏等工程極為艱巨的鐵路線路。
「一五「期間,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國內地同邊疆地區的聯系,也便利了經濟文化的交流。川藏公路從1950年4月開始,經過11萬軍民的艱苦奮戰,北線於1954年12月正式通車。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極大地便利了長江南北地交通。
通過「一五」計劃,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後地面貌,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基礎,也為以後地國家經濟建設積累了經驗。

㈤ 社會主義改造時期的工業化成果有哪些

社會主義改造時期的工業化成果如下:

1、工業方面取得的成就:1953年底,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剛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1956年,中國第一個生產載重汽車的工廠——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生產出第一輛解放牌汽車

2、交通方面取得的成就: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同時修建了川臧、青藏、新藏公路。

3、工業基地的建設:形成了以鞍山鋼鐵公司為中心的東北工業基地;華北和西北也建成了一批新的工業基地;沿海地區的工業基地得到加強。

社會主義改造

1956完成三大改造:農業 手工業 資本主義工商業 (模仿蘇聯),這標志著我國基本上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會主義革命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我國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新中國的外交(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 對外開放總的來說就是這幾個方面的: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國力進一步提高。民生得到顯著改善,人民生活總體上進入了小康水平。初步建立了一個適應經濟發展的市場經濟體制。

閱讀全文

與1957年工業和交通業有哪些成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買奧迪rs7需要月入多少 瀏覽:934
江淮汽車2017款iev6e現在多少錢 瀏覽:662
奧迪精品車型有哪些 瀏覽:103
汽車如何安全停在坡上 瀏覽:118
為什麼要大力發展電動汽車 瀏覽:17
農村有哪些工業原材料 瀏覽:622
城固為什麼沒有大型工業區 瀏覽:100
寶馬的轉向機在車的哪個地方 瀏覽:132
嘉興工業地板膠多少錢 瀏覽:90
紅旗國人和寶馬哪個好 瀏覽:711
寶馬3和奧迪4哪個值得買 瀏覽:614
怎麼開好小汽車 瀏覽:870
8萬平方工業園區需要投資多少 瀏覽:955
奧迪a4l怎麼設置單開一個門 瀏覽:196
長城汽車多久做一次保養 瀏覽:831
汽車打蠟不幹有什麼壞處 瀏覽:709
如何申請做觀致汽車調度員 瀏覽:182
混動汽車換擋條件有哪些 瀏覽:331
吉首到無錫汽車多少錢 瀏覽:911
賓士sl能跑多少公里 瀏覽: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