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船舶行業分析,有大神說下嗎
中國的造船歷史久遠,疫情好轉以來,船舶製造與運輸需求在不斷增長,對應到股市中船舶製造板塊表現真的相當到位,獲得了很多投資者的喜愛。接下來就跟大家說一說船舶製造行業的龍頭公司--中國船舶。在開始分析中國船舶前,我整理好的船舶製造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小夥伴們可以直接戳鏈接哦:【寶藏資料】船舶製造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中國船舶是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產品結構最全的造船旗艦上市公司之一。船舶建造、修船、海洋工程、動力業務、機電設備等業務都有包含。在造船業務方面,公司產品線可以涵蓋散貨船、油船、集裝箱船等船型,造船總量和造機產量在全國范圍內都連續多年排名第一。同時由於為中船集團重心民品主業上市公司,具有完整的產業鏈,在國內船舶製造中排名第一。
簡單將中國船舶的公司情況和各位小夥伴們說了之後,我們來分析一下中國船舶公司有什麼做的比較優秀的地方,我們投資了值不值?
亮點一:品牌和業務規模優勢
要是近幾年了,我們中國船舶品牌在世界上越來越深遠的,在競爭方面,生產效率、周期、產品質量、成本控制、顧客滿意度等領域展現出極大地優勢,名譽方面特別好,而且還極有競爭力。在結束重大資產重組後,中國船舶行業將更深入地展和整合產品業務范圍,全部包括船舶以及海工產品類型,強化了上市平台的定位,將船海行業做的要比以前更強更優。
亮點二:深入調整產品結構,造船,海工,動力,三箭齊發打造全球造船龍頭
公司積極調整產品結構,以迎合市場的需求,在強化集裝箱船、油輪、氣體船等主力船型承接力度的基礎之上,提高小型船市場的關注度,企業最緊迫的任務是搶奪訂單,基於此種情況,中國船舶迎合市場需求,對主流船型進行開發優化,也是為了讓豪華郵輪項目以更快的速度進行實施,擺脫海工裝備自主設計困境,將動力機電業務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靠近。除此之外,他們還自己研究開發出多種輪船,例如:大噸位的散貨船、運輸船、成品油船、集裝箱船等,並開始開拓大型游輪市場。篇幅不允許過長,對於中國船舶行業的全面解析,學姐已經放到這篇研報中了,快點開看看吧:【深度研報】 中國船舶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疫情緩和以來,在經濟復甦、復工復產的帶動下,大宗商品銷售旺盛,大量的需求也帶動了船舶運輸業的發展。可以把中國船舶看做是我國民船的龍頭企業,將促進我國民船逐步回暖,並在造船業供給側改革方面做出貢獻;由此我們看到了中國船舶未來的希望,也將會最先享受到行業發展所帶來的福利。從整體來看,中國船舶可以說是我國船舶製造行業的領先者了,有很大可能會在我國船舶業改革之際,乘坐改革的順風車,迎接企業的飛速發展。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中國船舶未來行情,立馬打開鏈接,專門的投資顧問為你進行股票診斷,看一下中國船舶行情的詳情:【免費】測一測中國船舶還有機會上車嗎?
應答時間:2021-09-07,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貳』 11大軍工集團有哪些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拓展資料: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政府幾個部門-核工業部、航天工業部、兵器工業部等(也叫五機部、七機部等),就是中國十大軍工集團公司的前身。後來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為了轉變政府職能,把這些部門改為公司。1999年7月1日,為了引入內部競爭機制,國家原五大行政性軍工總公司基礎上組建的十個軍工集團公司正式成立。十大軍工集團分別為中核工業集團、中國核建(現並入中核集團)、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航工業第一集團(與原中航工業第二集團重組整合成立航空工業)、中航工業第二集團(與原中航工業第一集團重組整合成立航空工業)、中船集團、中船重工、兵器工業集團、兵器裝備集團。 各軍工總公司改組為若干集團公司是改革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體制,增強企業活力和競爭力,加速國防現代化建設的重大舉措。
後來又加上中國電科、中國電子兩大集團,號稱十二大軍工集團。
2018年1月31日,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實施重組,中核建設集團整體無償劃轉進入中核工業集團 。2019年10月25日,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重組 ,新設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自此,十二大軍工集團又減少至十大軍工集團
十大軍工集團,由國務院出資並直接管理,承擔國家國防建設重大項目的生產經營職能及國防科研生產任務,從事為國家武裝力量提供各種武器裝備研製和生產經營活動。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政府中幾個部門核工業部、航天工業部、兵器工業部等,也曾經叫過五機部、七機部等,這就是中國現在十大軍工集團公司的前身。後來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為了轉變政府職能,把這些部門改為公司,1997年為了引入內部競爭機制,這五大軍工集團均一分為二,形成了軍工十大集團公司。
1998年,國防科技工業是全國虧損最嚴重的行業之一。成立十大軍工集團公司後,各集團公司改革脫困工作邁出堅實步伐。截至2002年,國防科技工業全行業實現持平並略有盈餘,扭轉了連續八年全行業虧損的困難局面。2003年底,各集團公司實現利潤36.59億元。十大軍工集團還積極推進企業重組和產權多元化改革,目前累計有39戶軍工企業股票上市。中航二集團整體重組上市,在十個軍工集團中率先完成主營業務股份制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