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國的製造業還剩下哪些行業
輕工業幾乎等於沒有(不上規模),強大的是重工業,軍火,半導體,造船,鋼鐵,石化。航空太空梭。發動機。汽車。電影音像。生物醫葯。
另外得說明一點,化工之類的重污染企業,美國本土因為成本等原因,美國企業願意在國外開設工廠,很多行業都是將環保成本以及人力成本包袱甩給發展中國家。
外加一個不得不說的,美國更擅長製造一流的人才!這個不用我多說。
❷ 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的什麼工業面臨新興工業國家的激烈競爭,呈衰落狀態,被稱為什麼
應該是工業製成品
美國出口商品主要是工業製成品,每年約占其出口總值的75%左右。1991年占其出口總額的75.9%,在60年代末,居世界首位。自1969年起,原聯邦德國的製成品出口超過了美國。日本的製成品出口增長也很快,1984年超過原聯邦德國。1985年美國工業製成品的出口額位於日本、原聯邦德國之後,名列世界第三。美國一些勞動密集型的產品相繼退出世界市場。曾經在海外市場上居競爭優勢的高技術產品,如飛機、汽車、電訊器材、大規模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等也面臨著日本和西歐產品的激烈競爭。從1970-1987年,美國在世界電話設備市場上所佔比重,從99%縮減到25%,彩色電視機所佔比重從90%下降到10%。計算機在世界市場上的佔有率從70年代初的90%下降到80年代末的50%左右。
❸ 美國去工業化之後,他們的科研方向主要投放在哪些行業
美國在去工業化之後,把科研的重心全面轉向金融業和高新產業。
美國受去工業化影響最大的主要是以底特律為代表的一些大城市地區以及那些以資源為拿磨頃基礎、傳統的衰退產業相對集中的地區。消陸
出現去工業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由於大城市地區土地和工資等生產成本較高,勞動和環境保護意識較強,企業家把製造工廠由發達國家大城市遷移到中小城鎮和農村地區,甚至遷移到國外;
二是由於資源的枯竭和生產成本的上升,工業發達國家的一些傳統產業如鋼鐵、造船、工程機械和紡織等,逐步走向衰退;
三是隨著技術發展,企業可以把生游鬧產過程的某些部分,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裝配環節,分散到國外工資成本相對低廉的地區。
滿意請採納。
❹ 美國東北部工業基地衰落的最主要的原因。
主要原因有三方面:
一、美國的傳統工業面臨國際上日本、西歐和一些新興的發展中國家的競爭中呈衰落狀態,這使得美國國內的鋼鐵、汽車、化工等基礎工業和機械製造業中的一些部門停滯下來。
二、在美國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亞等州,一些與軍事有關的新興部門,如飛機、導彈、電子、原子能等得到巨大的發展,以高技術工業為核心的新興工業部門呈現出蓬勃向上的趨勢。
三、由於美國東北部工業區工業結構單一、環境污染比較嚴重、交通擁塞、稅收增多、地價昂貴、生活費用高漲等原因,使得被稱為的「陽光地帶」的南部和西部工業發展較快,其發展速度大大超過了被稱之為「夕陽工業」的美國東北部地區。
❺ 在美國,被稱為「夕陽工業」的工業部門有哪些
鋼鐵、機械、汽車工業等傳統工業。
夕陽工業又稱傳統工業,主要是資源消耗性和勞動密集型企業,隨著時代變革,勞動力成本上升,自然資源衰竭,產業升級轉型,傳統工業會轉移到欠發達國家,即產業轉移。
美國自然資源豐富,交通運輸發達,科技力量雄厚,發展工業具有許多優勢.美國是世界上的工業大國.目前,美國主要工業產品,如石油、電子產品、化工產品、汽車、飛機等的產量居世界前列。信息技術、宇航技術、生物工程技術、核能利用等的研製與開發,均居世界領先地位。
❻ 美國的重工業真的衰落了嗎
說「衰落」似乎並不恰當,應該說是一個逐步的畸形過程。
就第二產業而言,從20世紀中後期至今,工業門類越來越多,所需要的人員也是越來越多,但是美國本身的人力資源並不太豐富(相對於一個完整的重工業體系來說),再加上里根時代又飲鴆止渴的大搞虛擬經濟,雖然打垮了蘇聯但是也從美國第二產業本不富裕的人力庫中又狠狠抽了一管血。所以美國的重工業是畸形的。
具體來說就是畸形發展軍工,對於其他的工業門類在以前是轉移到日本韓國這樣的盟國,之後是轉移到第三世界國家。你看美國現在還能搞出F22、F35這樣的高精尖產品,就說明美國的重工業還沒有徹底衰落。但是也要看到沒有了本國完整工業鏈條的支持,不管是80年代開發的F22還是當代研製的F35,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問題,有些甚至是聞所未聞的低級錯誤,這些現象也可以看出美國的重工業的確在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