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水處理問題(聚合氯化鋁)
聚合氯化鋁的投放濃度不能低於百分之一,但是也不能太高,容易造成葯劑浪費。
水處理中,聚合氯化鋁一定要充分溶解程溶液後再稀釋使用。
聚合氯化鋁簡稱PAC,是一種外觀為淡黃色、黃褐色液體,它是介於氯化鋁和氫氧化鋁之間的一種水溶性無機高分子聚合物,被稱作水處理絮凝劑。
在水處理凈化過程中聚合氯化鋁能起到加速絮凝的作用,使水中的雜質形成絮團沉澱下去,快速的達到水和雜質比較徹底分離的效果。
與低分子結晶鹽組成的傳統無機混凝劑相比,聚合氯化鋁由形態多變的無機高分子聚合物組成,它的絮凝、沉澱速度快,凈水效果顯著,能有效處理水中的砷、汞等重金屬物質,加上它的PH值范圍廣,對設備及管道沒有腐蝕性,因此被廣泛運用於飲用水、工業用水和污水處理等領域。
㈡ 絮凝劑在處理1噸污水需要多少
正常情況下處理一噸工業污水需要使用固體絮凝劑8克左右,然後再乘以絮凝劑的單價就可以得到處理一噸水的絮凝劑成本。如果水質中的懸浮物濃度低2 -3克也就夠了,如果濃度高可能需要10-20克。對於濃度高的污泥需要200克也是正常的。
確定污水絮凝劑用量的方法:在污水處理時,建議將固體絮凝劑產品按照0.1-0.2%的比例溶解配置,攪拌時間30-50分鍾。在實驗時,取100ml廢水,用注射器緩慢滴加絮凝劑溶液,每次約0.5ml,根據生成的礬花大小及絮體緊密程度、上清液清澈度、沉降速度、投加量等來確定合適的葯劑。然後再按照比例就可以得出處理一噸水需要多少絮凝劑(固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