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員村有哪些工業

員村有哪些工業

發布時間:2024-03-02 07:20:42

⑴ 廣州天河區員村地鐵站附近有工業區

有很多。員村地鐵站附近都是工業區較多,人流也不少,站里寬松干凈衛生,空調也比較舒服,裝修設計都是整體化美感,方便快捷出行,相約朋友過來,平時都很少來這邊,5號線與21號線之間換乘,也是方便而且人流也越來越多的。

⑵ 佛山順德大良有哪些工業區

1.順德紅崗工業區

2.大良新滘工業區

3.大良新滘工業區員工村

4.倫教雞洲工業區

5.順德縣倫教鎮服裝工業區

6.倫教鎮第一集約工業區

7.佛山市順德區勒流江義工業區

⑶ 員村的員村時光簡史

前世:農田中崛起的輕工業重鎮今生:舊廠城中村涅槃金融城
驅車由西向東沿黃埔大道走進員村,常讓人產生時光穿越的錯覺:西端的花城廣場,一棟棟現代感極強的高樓林立,這里早已跨入二十一世紀;一路向東,經過賽馬場、員村山頂時,車窗外的建築讓人恍如回到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而拐進員村三、四橫路時,混雜著灰色的混凝土宿舍、紅牆黃瓦的蘇式小樓以及高聳入雲早已熄火的煙囪,讓時光又悄然定格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
今年已77歲高齡的黃國威老人的這種錯覺尤為明顯。作為廣東罐頭廠的首批工人,1958年他就住進了員村四橫路5號大院,他親歷了上世紀五十年代員村由阡陌縱橫的東郊農田迅速崛起為輕工業重鎮;見證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後這里由近郊變身居住中心;進入新世紀,他又目睹了員村規劃先後幾次華麗升級:由居住中心升至CBD延伸區,再至文化創意產業園、國際金融城。
隨著國際金融城建設的加速,員村這片熱土即將翻開歷史新的一頁,請跟本報記者一起踏上探訪員村前世今生的時光穿梭之旅。
員村建起當時亞洲最大罐頭廠
5號大院是廣東罐頭廠及玻璃廠的老職工宿舍,這里居住著許多老員村人凱歷,一路見證著員村的歷史變遷。記者一行在員村四橫路尋悔孫基找5號大院時正好遇上李耀華,今年67歲的他正拿著吉他准備去調音。
「找5號大院?你們找哪個人?」李耀華是罐頭廠的退休工人,得知記者的來意後,他樂呵呵地表示有一個最佳人選介紹給記者,「黃國威是罐頭廠的第一批職工,1956年來到員村建罐頭廠,一直住到現在」。
上班累「上廁所都能睡著」
77歲高齡的黃國威中氣十足,回憶起半世紀前的往事似乎仍歷歷在目。他1956年被從台山作為學徒工招進罐頭廠,「當時是中央輕工部選中廣州,要在員村這里建一個亞洲最大的罐頭廠」。之所以選在員村,是看中員村的地理位置,離當時的中心城區不遠,交通便利,離黃埔港近,有鐵路(後來還修建一條專線),同時這里還在珠江邊,便利於珠三角果農運送原料。
《廣州市志·工業志》對罐頭廠也有詳細記載:鑒於蘇聯和東碧謹歐社會主義陣營國家需要熱帶亞熱帶果蔬罐頭,廣東省水果資源豐富,罐頭工業有一定基礎,國家輕工業部決定擴建汕頭、海口罐頭廠,同時在廣州市東郊新開辟的程界東村工業區(後稱員村工業區)興建廣東罐頭廠。該項目是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重點建設項目,並列為蘇聯-中國經濟合作的165個重點項目之一。1958年6月10日,廣東罐頭廠建成投產,是當時亞洲最大的罐頭廠。
黃國威回憶說,那時工廠是24小時生產,正常情況每天都要工作十多個小時,由於水果罐頭生產有季節性,一到夏秋兩季水果大批上市時,甚至有過連續上班3天的紀錄,「連上廁所都能睡著」。
不過累歸累,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罐頭廠的優勢很快就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體現出來了。黃國威說,1960年全國普遍出現因缺營養而水腫的情況,但罐頭廠幾千職工絕大多數沒有出現,原因就在於「近水樓台先得月」,「水果、蔬菜、家禽及豬牛肉等原料存入倉庫,總有一些邊角料用不了,罐頭廠自建了一個大廚房,油水相對好一點」。
巔峰期主婦學生來支援
罐頭廠的巔峰期出現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黃國威說,繁忙時珠三角各地送水果的小船要排隊進廠區碼頭卸貨,「這些水果船排到珠江中間去了,我們有過一天生產100噸西紅柿的紀錄」。上世紀七十年代,多個年份水果收成很好,再加上季節性強,「罐頭廠的三千職工就算是連續加班也不夠用」,於是,廣州當時動員城市家庭主婦、學生來支援,「那個年代近八成的廣州大中學生都曾來過罐頭廠學工,最旺時每天上班的人過萬人,一到上下班時間,整個東山區的交通大隊都出動來指揮工廠的大巴」。
黃國威至今還記得,上世紀六十年代學工支援的家庭主婦及學生每天工資是8角錢,所以被職工們戲稱為「八路軍」。
首次進廠像被「賣豬仔」後來生活不遜市中心
1954年,廣州市委提出「把廣州建設成為社會主義工業生產城市」的口號,動員全市迅速改變廣州工業落後的面貌。員村輕工業區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迅速成形,罐頭廠是員村工業區興建的首個龍頭廠,與罐頭廠同年開工的還有廣東玻璃廠、第二棉紡廠(1956年籌建,1960年投產)、絹麻廠,其後南方麵粉廠、無線電廠則在六十年代初由海珠區遷入員村,至此,員村作為廣州輕工業重鎮的地位逐漸穩固。
黃國威的太太鄧詠芳也是罐頭廠老職工,1958年進廠。她回憶道,剛進廠時罐頭廠一帶都是荒山野嶺,她第一次來廠坐著大貨車沿著泥濘的黃埔大道「一拋一拋」地進來,「下車的第一感覺是被人賣了豬仔」。
而隨著工廠的興建,員村這個曾經的荒郊,生活氣息日益濃厚。先是興建宿舍區,讓工人按時上班要有個住的地方,由於罐頭廠是前蘇聯援建項目,與工廠同期興建的是現在員村四橫路5號大院位置的10棟三層高的蘇式小樓。這些紅磚黃瓦的小樓至今仍有罐頭廠老職工居住。
有了宿舍區,市場隨即建起來了,本地老住戶都稱市場為「員村一條街」,又稱之為「陶鑄街」,「因為是陶鑄做省委書記時提議建的」。
1965年員村工人文化宮及員村工人醫院(後來更名為廣州市第六人民醫院)先後建成投入使用,事實上,早在文化宮建成之前各個工廠基本都有工人俱樂部,「生活豐富多彩,與市中心比並不遜色」。
1996年,黃國威退休,此時廣東罐頭廠也早已更名為鷹金錢罐頭廠,主產品由早期的果蔬變為鯪魚,產品聞名東南亞。而這時,曾經的東郊員村,與城市中心僅有一步之遙,員村居民越來越多,生活越來越方便,但曾經因輕工業而驕傲的員村工業區卻因工業排污備受住戶投訴。
1997年9月,《廣州市環境保護條例》明確規定:員村地區不得新建、擴建有污染的工業項目,現有工業必須調整和逐步改變功能,污染物排放超標的工業生產項目應分批治理、轉產或搬遷。
員村工業區的休止符終於開始敲響,等待它的是長達10年的調整期。
員村工業威水史
廣州第二棉紡廠:1956年籌建,1960年投產高支紗廠,主機是當時水平最高的國產設備。
廣州絹麻廠:1956年籌建,1958年投產時是國內最大的薴麻紡織廠。
廣州無線電廠:成立於1956年,1964年由海珠區遷至東郊譚村,成立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軍工電子骨幹企業,是廣州市導航設備生產的開端。
南方麵粉廠:前身是福新第五麵粉公司廣州分廠。1960年轉為國營企業,改名南方麵粉廠。1962年,國家投資在廣州市東郊員村建成新廠,成為廣東省最大的麵粉廠。
員村「四變」
從工業區到金融城
「一變」:員村由工業區變居住區
員村將何去何從?這是1997年後員村最撓頭的難題。此時珠江新城的規劃已過5年之久,距離市中心僅一步之遙的員村繼續搞工業肯定不再適合,而且由於居住人口激增,工廠污染擾民問題日益突出。
2004年,廣州市政府與天河區簽訂責任狀,要求在當年12月31日前完成員村征地拆遷任務,將其打造為未來的居住中心。
不過,這一進程最終悄無聲息地拖了下來。
「二變」:2008年變身CBD延伸區
2008年,廣州市透露,員村將不搞房地產,要承擔起CBD向東延伸的重要職責,明確了員村的新定位:珠江新城CBD延伸區。
隨後公布的《廣州市總部經濟發展規劃》顯示,「珠江新城-員村-琶洲」片區將成為有沿江特色的總部經濟核心區,而員村板塊將主要發展商務服務和商貿業,定位為跨國公司分支機構和省級以上企業總部或地區總部聚集地。
此後員村眾多企業「退二進三」的步伐明顯加速。當年10月,昊天化工集團全面停產;2009年初,「鷹金錢」員村廠區停產,全部生產線搬至從化;2009年6月30日,員村熱電廠停止發電,啟動搬遷籌備;去年年底,澳聯玻璃廠及虎頭電池廠陸續停工。
「三變」:舊廠區變創意產業園區
2009年,廣州提出員村一帶的工業建築要充分反映工業時代的獨特魅力,在延續傳統工業文明的同時注入文化、創意產業、商業、旅遊等功能,要打造「廣州北岸文化碼頭」,搞大型創意產業園。原鷹金錢罐頭廠變身「紅專廠」橫空出世,其後的環評報告顯示,包括南方麵粉廠、鷹金錢罐頭廠、員村熱電廠和澳聯玻璃廠的舊廠房、舊設施等工業遺產改造利用,成為佔地面積超過45公頃的創意產業園。
「四變」:城中村即將變身金融城
2010年6月公布的「琶洲-員村地區城市設計深化及控制性詳細規劃」中,員村被定位為國際金融區,並作為城市中央商務區的拓展區。
2012年,這一規劃再次深化為「廣州國際金融城」,其中起步區西起科韻路,東至車陂路,北至黃埔大道,佔地1.32平方公里,主要由昊天化工廠、廣州電池廠、廣州熱電廠、車陂水廠、廣東玻璃廠及棠下村構成,規劃形成金融總部區、金融辦公區、商業綜合區、濱水休閑區和配套居住區五大分區,主要以金融辦公、商業、酒店、文化、居住及相關配套服務供能為主。
起步區內的五個舊工廠,將在保留的基礎上改造,建設九號碼頭文化公園、熱電現代藝術公園、昊天工業紀念館。

⑷ 廣州番禺區有哪些工業

市橋工業園、 沙頭工業園 、東環工業園 、橋南工業園 、魚窩頭工業園 、大石工業園、 洛浦工業園 、南村工業園 、新造工業園 、化龍工業園 、石樓工業園 、東涌工業園 、大崗工業園 、欖核工業園 、沙灣工業園 、鍾村工業園、 石基工業園 、南沙工業園

⑸ 廣州做服裝的工業區有哪些

你好,廣州做服裝的工業區主要有以下這些:
1,海珠區新港西路康樂村一帶,這些地方以加工業為主,周邊相關產業配套齊全,什麼類型的服裝都有加工,但規模一般比較小,適合批發型加工需要;
2,海珠區東曉南路瑞寶制衣城一帶,這里主要加工針織類產品比較擅長,規模也一般,中小型加工廠為主,質量要求不同價格價格也不同;
3,白雲區石井一帶,這里很多都是自產自銷類型,很多都是中小型品牌,代理銷售為多;
4,天河區吉山村一帶,這里相對來說就不是太集中,但周邊也有產業配套,比如洗水廠等,所以比較適合做休閑服裝;
5,番禺區周邊,那邊屬於大型而專業,一般都上千人的大廠,定位都很清晰,都長期做出口或大品牌的單,有做休閑的也有運動的,甚至有些集團化的,從原材料到成品一條龍,很適合大批量生產加工;
6,增城一帶,那邊就是專業做洗水牛仔休閑類型的中大型工廠,綜合性比較強,什麼方式都做,規模經營比較明顯.

閱讀全文

與員村有哪些工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買奧迪rs7需要月入多少 瀏覽:934
江淮汽車2017款iev6e現在多少錢 瀏覽:663
奧迪精品車型有哪些 瀏覽:103
汽車如何安全停在坡上 瀏覽:118
為什麼要大力發展電動汽車 瀏覽:17
農村有哪些工業原材料 瀏覽:622
城固為什麼沒有大型工業區 瀏覽:101
寶馬的轉向機在車的哪個地方 瀏覽:132
嘉興工業地板膠多少錢 瀏覽:90
紅旗國人和寶馬哪個好 瀏覽:711
寶馬3和奧迪4哪個值得買 瀏覽:614
怎麼開好小汽車 瀏覽:870
8萬平方工業園區需要投資多少 瀏覽:955
奧迪a4l怎麼設置單開一個門 瀏覽:196
長城汽車多久做一次保養 瀏覽:831
汽車打蠟不幹有什麼壞處 瀏覽:710
如何申請做觀致汽車調度員 瀏覽:183
混動汽車換擋條件有哪些 瀏覽:331
吉首到無錫汽車多少錢 瀏覽:912
賓士sl能跑多少公里 瀏覽: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