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連工業大學有幾個校區
一、大連工業大學有幾個校區 大連工業大學 有2個校區,分別為本部和 西山校區 ,本部地址為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輕工苑1號、 西山校區 地址為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紅旗西路600號。
二、大連工業大學簡介
大連工業大學 創建於1958年,是我國最早建立的4所輕工業院校之一,原隸屬輕工業部,1998年轉制為中央與地方共建、遼寧省管理為主的體制。2007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由大連輕工業學院更名為 大連工業大學 。半個多世紀來,學校逐漸發展成為以工為主,工、理、藝、文、管、經六大學科門類協調發展,以培養輕工、紡織、食品、藝術等專業人才為辦學特色的高等學府,已為國家培養各類畢業生6萬餘人。
學校有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擁有工程碩士、藝術碩士、農業碩士、風景園林碩士4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5個遼寧省重點學科,並有3個一級學科被評為遼寧省高校一流特色學科。
學校設有15個學院(部),50個普通本科專業、2個國際合作辦學專業,其中學校獲批1個國家級「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專業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認證,7個教育部「卓越計劃」試點專業,4個建有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7個遼寧省特色專業,4個遼寧省優勢特色專業,4個遼寧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5個遼寧省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5個遼寧省轉型示範專業,2個遼寧省重點支持專業,5個遼寧省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多個設計類專業同時被評為A﹢級專業,進入全國相同專業前5%領先行列。學校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資格。現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學生13000餘人,研究生1800餘人,每年招收外國留學生400餘人。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840餘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副教授400餘人,博士生、碩士生導師400餘人(含外聘)。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8人(含退休16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遼寧省高校「攀登學者」2人,遼寧省領軍人才1人,遼寧省優秀專家1人,遼寧省特聘教授11人,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專業帶頭人5人,遼寧省教學名師12人,遼寧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進工程」百人層次1人,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23人。
學校擁有國家海洋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洋活性多糖開發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生物催化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6個部級實驗室及工程研究中心;2個中國輕工業重點實驗室;2個遼寧省經濟社會發展研究基地,1個遼寧省協同創新中心,1個遼寧省產業共性技術創新平台,8個遼寧省重點實驗室,4個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0個遼寧省工程研究中心;18個大連市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3個大連市社科聯社科研究基地。
學校堅持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並重,2013年以來共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國家藝術基金等國家級項目162項;發表研究論文4119篇,其中被3大檢索收錄1238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621件。2012年至今獲得國家、省(部)、市級科技獎65項,其中2003、2005年分別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08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2009年獲得大連市科學技術功勛獎,2010、2015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受到國務院及省、市政府表彰。
學校主辦的《 大連工業大學 學報》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文核心期刊),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A-)、遼寧省一級期刊。榮獲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中國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全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編輯質量獎、遼寧省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等獎項。已被美國《化學文摘(網路版)》(CA)、俄羅斯《文摘雜志》(AJ,VINITI)、英國《食品科技文摘》(FSTA)、美國《劍橋科學文摘(自然科學版)》(CSA)、波蘭《哥白尼索引》(IC)、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網路版)》(Ulrichsweb)、美國《艾博思科資料庫》(EBSCOhost)以及《中國學術期刊網路出版總庫》(中國知網)、《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CSTPCD)等國內外資料庫和檢索機構收錄。
學校重視人才培養質量。2012年,獲批成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第二批試點實施學校;2014年,獲批成為教育部「卓越農林教育培養計劃」首批試點實施學校;2016年,獲批遼寧省第二批轉型發展試點高校和獲批 「大學生工程訓練創新中心」產教融合發展工程規劃項目;2017年獲批遼寧省高等學校實訓培訓基地,我校工程教育基礎設施改善獲得良好的發展機遇。學校是國家級藝術設計生態教學體系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遼寧省重點建設的緊缺本科人才培養基地和藝術設計人才培養基地,2017年獲批遼寧省轉型示範高校。近年來,承擔國家、省級教學改革立項180餘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58項,建有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遼寧省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12個,獲批遼寧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基地1個,遼寧省創業項目選育基地1個,遼寧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0個,遼寧省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8個,國家級、省級精品課程近40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其中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1門,國家級精品教材1部,省級精品教材獎9部,國家級「十二五」規劃教材11部,省級「十二五」規劃教材29部。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5個,省高校創新團隊4個,服裝學院被評為中國十大時裝名校、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學校在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成績,是原輕工業部所屬8所高校中最先獲得優秀成績的學校,也是遼寧省省屬高校首批獲得優秀成績的學校。2006年學校被確定為首批「遼寧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示範校」。2008年,有24名同學入選北京奧運會禮儀引導員,是全國入選人數最多的高校。近年來,我校承辦了「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分析大賽」「遼寧省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遼寧省大學生創業企業經營模擬沙盤大賽」等五項國省級賽事。學生在全國機器人大賽、全國「飛思卡爾」智能車大賽、全國網路商務創新大賽、全國「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遼寧省大學生機械設計大賽等大型賽事中取得多項優異成績。
Ⅱ 大連工業大學有幾個校區,哪個校區最好及各校區介紹
一、大連工業大學有幾個校區 大連工業大學 現在有2個校區,分別為:金州校區和校本部
二、大連工業大學哪個校區最好及各校區介紹
1. 大連工業大學 金州校區
地址:遼寧省大連市金州新區金港路288號。 大連工業大學 繼續教育學院金州校區位於大連市金州區,依山傍海;校區佔地238.88畝,建築面積98638平方米;在校學生近六千名,教職員工400餘人。
2. 大連工業大學 校本部
地址:大連市甘井子區輕工苑1號( 大連工業大學 ) 郵編:116034 大連工業大學 (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原名大連輕工業學院,是遼寧省屬、「卓越計劃」、「2011計劃」重點建設高校,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學校創建於1958年,是中國最早建立的4所輕工業學院之一,原隸屬輕工業部,1998年劃歸遼寧省管理。
三、大連工業大學簡介
大連工業大學 創建於1958年,是我國最早建立的4所輕工業院校之一,原隸屬輕工業部,1998年轉制為中央與地方共建、遼寧省管理為主的體制。2007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由大連輕工業學院更名為 大連工業大學 。半個多世紀來,學校逐漸發展成為以工為主,工、理、藝、文、管、經六大學科門類協調發展,以培養食品、輕工、紡織、藝術等專業人才為辦學特色的高等學府。
學校有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擁有工程碩士、藝術碩士、農業碩士、風景園林碩士4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5個遼寧省重點學科,並有3個一級學科被評為遼寧省高校一流特色學科。
學校設有15個學院(部),49個普通本科專業、2個國際合作辦學專業,其中學校獲批1個國家級「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專業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認證。7個教育部「卓越計劃」試點專業,4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遼寧省特色專業、遼寧省優勢特色專業、遼寧省轉型示範專業、遼寧省重點支持專業、遼寧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遼寧省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遼寧省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遼寧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範專業共37個。學校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資格。現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學生13000餘人,研究生1800餘人,每年招收外國留學生500餘人。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840餘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及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教授、副教授400餘人,博士生、碩士生導師430餘人。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7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並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人,遼寧省高校「攀登學者」2人,遼寧省領軍人才1人,遼寧省優秀專家6人,遼寧省特聘教授14人,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青年拔尖人才3人,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專業帶頭人5人,遼寧省教學名師13人,遼寧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進工程」百人層次1人,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23人。
學校共擁有61個市級以上研究平台,其中包括國家海洋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洋活性多糖開發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生物催化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遼寧海洋食品精深加工關鍵技術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6個部級實驗室及工程研究中心;2個中國輕工業重點實驗室;2個遼寧省經濟社會發展研究基地,1個遼寧省協同創新中心,1個遼寧省產業共性技術創新平台,8個遼寧省重點實驗室,4個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0個遼寧省工程研究中心;21個大連市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3個大連市社科聯社科研究基地,1個大連市社科院研究中心。
學校堅持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並重,近五年共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國家藝術基金等國家級項目162項;發表研究論文4099篇,其中被3大檢索收錄1350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594件;獲得國家、省(部)、市級科技獎48項,其中2003、2005年分別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08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2009年獲得大連市科學技術功勛獎,2010、2015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18年再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這也是我校第四次以第一完成單位榮獲國家三大獎,受到國務院及省、市政府表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