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常用的碳源有哪些常用的糖類有哪些,各自有何特點
碳源:糖類(澱粉、葡萄糖、蔗糖等)、油脂(動、植物油)、有機酸(琥珀酸、檸檬酸、乳酸、乙酸等)和低碳醇(甲醇、乙醇等).
糖類:葡萄糖,所有的微生物都能利用葡萄糖,但是會引起葡萄糖效應
糖蜜,是製糖生產時的結晶母液,它是製糖工業的副產物.主要含有蔗糖,總糖可達50%~75%.一般糖蜜分甘蔗糖蜜和甜菜糖蜜葡萄糖蜜.
澱粉、糊精,缺點:難利用、發酵液比較稠、一般>2.0%時加入一定的α-澱粉酶.成分比較復雜,有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等等.優點:來源廣泛、價格低,可以解除葡萄糖效應.
㈡ 發酵工業常用的碳源和氮源有哪些
C/N中,C代表碳元素,N代表氮元素。
碳源有:落葉、鋸末、紙、棉織物、紙板等。
氮源有:果蔬皮、雞蛋殼、茶葉渣、植物剪枝、咖啡渣、草屑等。
碳素是堆肥微生物的基本能量來源,也是微生物細胞構成的基本原材料,堆肥微生物在分解含碳有機物的同時,利用部分氮元素來構建自身的細胞體,氮還是構成細胞中蛋白質、核酸、各種酶類的重要成分,一般情況下微生物每消耗25g有機碳,需要吸收1g氮素,微生物分解有機物比較適宜的碳氮比為25左右,C/N過高,微生物生長繁殖所需的氮元素受到限制,微生物繁殖速度低,有機物分解速度慢,發酵時間長,堆肥腐殖化系數低,堆肥發酵不好。C/N過低,微生物生長繁殖所需的能量來源受到限制,發酵溫度上升緩慢,氮過量並以氨氣的形式釋放,有機氮損失大,還會散發難聞的氣味。因此合理調節堆肥原料的碳氮比,是加速堆肥腐熟的有效途徑。
有機肥發酵過程中物料成分的調節很重要,其中最關鍵的影響因素是水分、透氣性、物料的碳氮比,水分要調節到50-60%,透氣性要良好,碳氮比最好在25-30之間。
豬糞含水量較大70%左右,C/N比20左右。
這類原料以豬糞為代表,含氮量較高但含水量大,含有較多的腐殖質,對提高土壤肥力有很好的作用;其水分含量和C/N取決於是否使用墊料、墊料的類型和數量、管理方式養殖方法以及氣候等,通常臭味重。
有機肥腐熟後碳氮比10-15左右。
㈢ 下列物質在工業上常用作碳源的是,,,,,,,酵母粉,,,花生粉,
發酵工業中微生物利用的氮源分為有機氮和無機氮兩大類。有機氮一般有各種餅粉,蛋白腖等,無機氮有銨鹽和尿素等。碳源主要是各種澱粉和糖類。生長因子也分為有機和無機兩大類,有機的主要來源於酵母粉,要根據具體的菌種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