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傳統工業的發展模式是怎麼樣的
傳統工業又稱夕陽工業。主要為西方經濟學家使用,指經濟發達國家的整個工業中,其地位逐漸下降的工業部門。主要是傳統的基礎工業,如鋼鐵、汽車、建築、紡織、橡膠、造船以及與它們相關的一些附屬工業部門,20世紀70年代後,西方國家的經濟危機日益頻繁,導致許多傳統的工業部門相繼衰落,如開工嚴重不足,產品市場萎縮,從而在整個社會生產中的比重不斷下降。傳統工業大多是工業革命後機器大工業發展的鼎盛標志。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和經濟結構的發展需要,新興工業不斷興起,發展迅速,如石油化工、合成材料、電子技術、原子能、宇航工業等,極大地沖擊和改變了原有的工業結構,使傳統工業生產停滯不前,甚至衰退。但傳統工業目前在經濟發達國家的經濟中仍佔主要地位,在較短時間內還不可能為新興工業所取代。在發展中國家,傳統工業仍處於興起、興盛時期,尚待大力發展。故傳統工業只是一個相對概念。通過引入、採用新技術,對其進行改造,提高生命力,是傳統工業繼續發展、適應工業現代化要求的重要途徑。在區域工業發展規劃中,必須重視對傳統工業的技術改造與引導,重視其在現代工業結構中的地位與特點,在許多落後的地區經濟發展中,傳統工業仍將是工業發展的主體。
Ⅱ 中國經濟發展三種模式
實際上這可以分別寫上3本很厚很厚的書,概括的講就是:
溫州模式的特點,民間資本即是私營經濟活躍。
蘇南模式的特點,以國有企業為依託發展當地。這也是為什麼江蘇的GDP超過浙江,而當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不及浙江的原因之一。
珠三角的特點...也許就是依靠廉價的勞動力以及低成本的技術,成為加工中心。現在產業已經是2次升級了。
Ⅲ 工業化發展的三個階段是什麼
工業化發展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以輕工業為中心的發展階段。像英國等歐洲發達國家的工業化過程是從紡織、糧食加工等輕工業起步的。
第二階段是以重化工業為中心的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化工、冶金、金屬製品、電力等重化工業都有了很大發展,但發展最快的是化工、冶金等原材料工業。
第三階段是工業高加工度化的發展階段。在重化工業發展階段的後期,工業發展對原材料的依賴程度明顯下降,機電工業的增長速度明顯加快,這時對原材料的加工鏈條越來越長,零部件等中間產品在工業總產值中所佔比重迅速增加,工業生產出現「迂迴化」特點。
把握工業經濟的發展方向
步入新發展階段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推進我國工業發展由大到強、工業體系由全到優轉變將是大勢所趨。
具體而言,工業結構高端化發展勢在必行,工業發展模式數字化轉型將廣泛拓展,工業發展形態綠色化升級將不斷加速,共工業行業之間以及工業和服務業融合化互動將更加顯著,工業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穩定將受到更加廣泛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