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濱海港工業園有哪些企業

濱海港工業園有哪些企業

發布時間:2024-01-03 12:40:19

⑴ 江蘇鹽城是座什麼樣的城市,它未來的發展潛力有多大

首先,鹽城是蘇北5市唯一的一個被納入長三角城市群,且定位為二級大城市!
其次鹽城地處江蘇沿海地區,擁有江蘇面積第一的優勢,這些土地面積優勢就是後發資本!而且鹽城和南通相鄰,等鹽通高鐵350通車,鹽城和上海為主的長三角核心城市的時空距離將大幅度縮小!

其次鹽城的濱海港已經被正式列入十三五發展規劃,未來的發展潛力是無窮大的 ,我覺得鹽城以後必定是蘇北第一大城市!

鹽城市是名副其實的:鹽城:歷經了二千多年的 歷史 沉澱:處處散發著濃郁的海鹽文化:在古代就以成盛產准鹽享譽華夏:全市地平無一座山:河渠縱橫;交通發達:物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 鹽城東臨黃海:南與南通接壤:西南與揚州市:泰州市為鄰:西與淮安市相連:北隔灌河和連雲港相望:是江蘇省轄市中面積最大的市:也是海岸線最長的地級市o鹽城市現轄亭湖`鹽都二個區、建湖丶響水丶阜寧l射陽丶濱海五個縣:並代管東台丶大豐二個縣級市o全市土地面積17000平方千米2014年未公布人口828.5萬人:全市高架貫通:高鐵也即將運行之中:鹽城經濟也躍上新發展:被國家定為二線城市與蘇錫常並肩前行::鹽城將在黨中央的領導下:有一個跨越發展的領導班子帶領全市人民奮發永為:鹽城人民一定會迎來繁榮:幸福安康`昌盛的鹽城:同時鹽城位於江蘇正中部:有望鹽城變為江蘇省會都城而努力o

鹽城作為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市,Jdp總量雖然不小,但人均還是很弱,由於 歷史 原因,經濟和蘇南無法比較,和蘇中幾市也有明顯差距,但我個人覺得鹽城發展不應該如此,鹽城在江蘇的位置,就如浙江的溫州,我總覺得中央遲早會有一個類似於浦東大開發的戰略部署出現,和浙江人相比,老一輩的人思想遠不如浙江人開放,但80後的青年人和浙江人相比,有過之而減少很多不及的地方,鹽城人踏實勤奮,相比其他城市,我們腦袋瓜靈活,思想開放,而且全民皆商的思想觀念越來越強。我是阜寧人,阜寧的變化日新月異,市容市貌變化讓我們感到驚嘆,唯一讓我感到非常失望的教育,鹽城的教育是江蘇省最差,阜寧更差,老師素質越來越低下,甚至說是卑鄙!

鹽城目前是三線中等城市,她的將來還有更大的發展、進步空間。理由有:

一、十年前的鹽城,絕對是四線城市。但近幾年的發展有目共睹,2017年的GDP首次超過5000億元,達到5070億元,佔全省13個地級市的第七名。在全國GDP百強城市排名中,也排在了前40名以內。

有人會說,鹽城的工業不行了,特別是東風悅達起亞公司。這些人沒有研究啊,受多種因素影響,悅達起亞的銷售量確實較以前有所下降,但鹽城的整體GDP為啥還上升了並且突破了5000億呢?這是因為鹽在的產業結構調整,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第三產業領跑工業與農業,就是服務業做得好啊,將工業的不利轉化過來了。

二、中韓產業園對經濟的貢獻不可小覷。2017年年底,國務院批復同意在江蘇鹽城、山東煙台、廣東惠州成立三個中韓產業園。全國僅3個啊。而根據中韓自貿協定的總體要求,產業園將重點發展新能源 汽車 、智能網聯車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到2020年,產業園的GDP將突破1000億元。這是啥概念?鹽城2017年的GDP5000多億元,而一個中韓產業園再有兩年將突破1000億,佔到五分之一,這對經濟的貢獻真不簡單。

三、2016年,鹽城加入「長江三角洲城市群」,而且是蘇北唯一入群的城市。《長三角城市群規劃》中,將鹽城列為與寧波、無錫同級別的城市來發展。作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連接點、江蘇沿海中心樞紐,鹽城處於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交匯點上,這些機遇可遇不可求。隨著鹽連、鹽通、徐鹽鐵路的開通,鹽城與這些城市的距離必將進一步拉近,給鹽城創造更大發展空間。

四、土地是目前很多城市的稀缺資源,但鹽城不愁。作為江蘇面積最大的城市,她的沿海灘塗仍在日夜增長,每年增長3~5萬畝,讓多少城市羨慕不已?

當然,鹽城還有很多的成長空間。留點給我們的鹽城人抒發自豪感吧。

不管別人怎麼噴,鹽城人民依靠自己的努力,經濟飛速發展是不爭的事實!鹽城是一個新興的工業城市。海陸空全面發展,從沒有城市內環高架沒有鐵路沒有海港,到內環,鐵路,高鐵,國家級港口,從一個小機場到國際機場,這裡面凝聚力鹽城人民多少的汗水!

首先,鹽城前任領導提出的『『上海一小時都市圈』』,從高鐵的建設開始,不再是夢,原來的四小時將會縮短到一小時。在市區十五分鍾到高速,現在絕對已經做到,試問全國有多少城市做到了?別說鹽城小,鹽城是江蘇最大的地級市,城市規模在蘇北也能排一二了。

其次,人文環境,創建全國文明衛生城市,確實從各方面對全市老百姓起到了很大的規范性作用,電動車進入機動車道的絕跡了,行人電動車闖紅燈的也少了。

第三, 旅遊 環境,大豐麋鹿保護區,射陽珍禽保護區都是世界級生態自然保護區。

對於鹽城的發展成立不勝枚數,對於想拉起地域仇恨的,建議把你們的精力多用在發展自己家鄉上吧

江蘇鹽城是座什麼樣的城市,它未來的發展潛力有多大?

鹽城說實話是一座依靠面積和人口取勝的城市,一個沿海卻沒有一點優勢的城市,未來的經濟發展的潛力,說實話並不大,最多是全省第七的水平。 有人可能會說,你這樣說,真的合適嗎?我只想說這是實話而已。

首先來說說,為什麼鹽城是一座依靠面積和人口取勝的城市。在2019年的GDP總量雖然達到5702.26億元,比省內的泰州要多,與揚州的差距也不大,僅有147.82億元。 但是,你可能知道鹽城的面積達到1.7萬平方公里,而泰州僅有5787.26平方公里,揚州為6591.21平方公里。

我們可以看到鹽城的面積是泰州的3倍,比揚州也要多1萬平方公里以上,更不用說鹽城的人口已經達到720.89萬,這個比揚州、泰州多出200多萬。 另外,按照道理說沿海地區的優勢很大,然而鹽城的沿岸幾乎都是灘塗和沼澤,根本不適合發展 ,可以說一點優勢也沒有。

對於未來的經濟發展,憑借人口和面積的優勢,鹽城可能會趕超揚州,然而這也是鹽城的最大潛力,因為鹽城與徐州、常州等城市相比真的相差很多,甚至在GDP總量上也不可能實現趕超,更別說綜合樹立。 有人說鹽城未來將會通直達上海的高鐵,說實話,你離上海多遠?南通都有些輻射不到。

鹽城自從成為沿海發展的重要城市,工業、 旅遊 業的發展較好。在環境整治方面也較突出。但商人的素質有待提高。比如到商店買東西,當顧客問價時,往往回答十多元、一百多元等等。這分明在試探顧客是否購買,當顧客追問具體價格時,店家知道顧客要買的,就把價格提高。還有,三無商品、假冒偽劣商品市場上很多。不過,現在較大規模的超市遍布鹽城鄉鎮,其中大城市來的超市也不少見,這對提高市場誠信度是有作用的。

綜合多位朋友對現實鹽城的評價,總體講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鹽城人要有信心、有決心,因事制宜,規劃藍圖,攻克難關,體貼民心,多辦實事,能夠真正觸動和促進鹽城經濟再上新台階,使鹽城入駐全國文明城市之列。我呼喚:鹽城人團結起來,共同奮斗,為大鹽城之騰飛獻計獻策。我深信:到二零二二年,一個讓羨慕的嶄新的鹽城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鹽城面積人口

鹽城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市域面積1.7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22.85萬人;其中市轄區面積49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0萬人。

經濟規模方面

2016年鹽城地區生產總值4576億元人民幣。但人均GDP只有63000元。

2015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00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48元。


交通方面

鹽城市擁有高速公路、鐵路、航空、海運、內河航運五位一體的立體化交通運輸網路。其中南洋國際機場和鹽城大豐港區成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鹽城市成為同時擁有空港、海港兩個一類開放口岸的地級市。

新長鐵路鹽城站開通全國客貨運。鹽靖、瀋海、鹽洛高速公路四通八達,縣縣通高速。

資源方面

1、鹽城沿海灘塗總面積4550平方公里佔全省的75%。

2、鹽城已探明石油天然氣蘊藏量達800億立方米,預計總儲量達2000億立方米,為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陸上最大的油氣田。

總的來說,鹽城面積廣闊,資源豐富,人口眾多,交通方便,有著很好的發展潛力。

鹽城2020個稅猛增64%

說明鹽城人的個人收入大幅度提高了

鹽城2020產業用地全國排名第一

說明鹽城的經濟蓬勃發展

在鹽城稍微看看書考一兩個職業資格證書在鹽城一年收入買上鹽城均價10來個平方的房子還是正常的!幸福指數滿格!!!

隨著高鐵的陸陸續續的開通和鹽泰錫宜的即將開工以及沿海350時速的立項......一大波一大波利好鹽城南通就是新一個蘇錫

⑵ 關於江蘇鹽城的問題

鹽城,江蘇省中部沿海的一座新興城市,與日本隔海相望,地域得天獨厚,珍禽異獸與人和諧共生,是國家沿海大開發戰略的重要一環。鹽城設市較晚,民營與縣域經濟實力不俗,產業結構豐富,生態優美。鹽城大多數人口是歷朝江南移民後裔,因而傳統文化和民眾的心理狀態都屬於傳統的江南文化范疇。鹽阜大地人傑地靈,名人數不勝數,有過南宋丞相陸秀夫,也是《西遊記》和《水滸傳》作者的家鄉。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鹽城的標志-仙鶴城市位於江蘇省中部偏東地域,東臨黃海,南與南通市接壤,西、西南與揚州市為鄰,北、西北與淮陰市相連,東北隔大淮河與灌河和連雲港市相望。總面積14983平方公里(老海堤內),其中城區面積210平方公里;總人口779.9萬人,其中城區126萬人。全市地勢平坦,河渠縱橫,交通發達,物產富饒,素有"漁米之鄉"的美稱。
經過建市20多年的發展,鹽城的經濟發展迅速,並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江蘇正在將經濟重心從沿江轉移到沿海上,而鹽城正處於江蘇沿海的中心位置,擁有優良的深水港。並且,作為距離上海很近的城市,在蘇通大橋開通後,鹽城進入了上海2小時經濟圈,再加上杭州灣大橋的建立,鹽城與上海以及浙江的關系更加緊密,市政府提出了「做上海的後花園」正是著眼與鹽城的巨大發展潛力和優良的生態環境。並且,未來青島到上海的高速鐵路的開通,更將進一步促成鹽城的飛躍。鹽城的交通頗為發達,擁有國內一流的南洋機場,與國內各地聯網的高速公路通向沿海及內陸各省。
[編輯本段]地名探究
因鹽得名,歷史悠久
鹽城從西漢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鹽瀆縣,當時這里遍地皆為煮鹽亭場,到處是鹽河,「瀆」就是運鹽之河的意思。東晉安帝義熙7年(公元411年)時更名為鹽城縣,以「環城皆鹽場」而得名。鹽城歷經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沉澱,處處散發著濃郁的海鹽文化。古代以盛產「淮鹽」而享譽華夏,古稱「淮夷地」。早在戰國時期即「煮海為鹽」,《史記》載「東海有海鹽之饒」。秦漢時則「煮海興利、穿渠通運」,已成為漁鹽興旺之地。唐時,「甲東南之富、邊餉半出於茲」的淮南鹽場,僅鹽城就有「鹽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寶應年間,境內設有海陵監、鹽城監,每歲煮鹽百餘萬石,其時鹽城已成為東南沿海重要的鹽業生產中心。
鹽城是名副其實的「鹽」城。在各地地名當中,至今仍保留著「團」、「灶」、「總」、「丿」「倉」等與鹽業生產管理相關的名稱。「團」,是鹽區生產組織,灶戶「聚團共煎」的生產形式。每個鹽場設幾個團,每團設若干灶戶,舊時以「團」為地名的,多分布在古淮南鹽區的東台、大豐,如南團、西團、卞團等。目前,仍保留大豐的西團鎮,全市還有18個村、48個自然村組的地名與「團」有關。「灶」,是灶民煎鹽的重要設施,境內因「灶」稱名的有頭灶、三灶、四灶等6個鄉鎮,另有85個村及368個自然村組也是因「灶」而得名。「總」,是鹽場灶民聚居的單位。明初大規模的「洪武趕散」,移民來到荒漠的海濱燒鹽,為了對散居在沿海的灶民實施管理,各場設總若干,以次為序。清嘉慶時,東台富安鹽場就設有30個總。今天沿海鄉鎮地名中仍保留有一總、二總、三總等地名,境內還有7個村和37個自然村組以「總」命名。「倉」,即鹽倉,以枯枝牡丹名揚天下的亭湖區便倉鎮當年就是伍佑鹽場的便倉所在地。境內還有東台三倉鎮以及11個村和18個自然村組因「倉」設名。「丿」是明後期及清代灶民煮鹽的主要生產工具之一,其形同鐵鍋,略比鍋淺,徑園三尺,深3-4寸。境內以「丿」命名的鄉鎮,有東台的曹丿鎮、大豐的潘丿鎮,市內還有6個村和13個自然村組亦是以「丿」為地名的。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鹽城,周以前為淮夷地;周時屬青州,春秋時屬吳,後屬越。戰國時屬楚。秦代屬東海郡;西漢初為射陽侯劉纏封地,漢武帝元狩四年建鹽瀆縣,這是鹽城置縣的開端;三國時屬魏,廢縣制;西晉又復縣制;東晉義熙七年改名鹽城,此為現名之始;南北朝稱鹽城郡;隋初仍為縣,屬江都郡;隋末,韋徹據鹽稱王,分為新安、安樂兩縣,唐初復置鹽城縣;宋代屬楚州;元朝屬淮安路;明代屬淮安府;清初為江南省的一部分,康熙六年劃歸江蘇省;民國初屬江蘇省第十行政督察區。1946年鹽城一度改名為葉挺市,後仍恢復原名。其它縣的設置:清朝雍正九年建阜寧縣;乾隆三十三年建東台縣;抗日戰爭中期,建台北、鹽東、阜東、建陽4縣;1966年新建響水縣。1983年撤銷實行市管縣新體制,下轄城區、郊區和響水、濱海、阜寧、射陽、建湖、大豐、東台等7縣。1987年後,東台、大豐先後建市,1996年,郊區撤銷,建鹽都縣。2003年,城區更名為亭湖區;撤銷鹽都縣,設立鹽城市鹽都區。以原鹽都縣潘黃、大縱湖、北龍港、樓王、學富、義豐、尚庄、葛武、北蔣、秦南、龍岡、郭猛、大岡13個鎮的行政區域為鹽都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潘黃鎮。亭湖區轄原鹽城市城區以及原鹽都縣的步鳳、伍佑、便倉3個鎮,區人民政府駐人民中路。
2007年,江蘇省政府批復,同意將鹽城市亭湖區張庄街道辦事處劃歸鹽都區管轄. 這就是鹽城歷史變遷的輪廓。
鹽城在遠古代是陸地,後陸沉變為濱海平原。建國後,大豐西團一帶出土的古陸生物化石可以考定,鹽城至少在二、三萬年前即已成陸。阜寧縣羊寨一帶的石器、骨器的發現,表明至遲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鹽城境內就有靠漁獵為生的原始部落群活動的蹤跡。遠在西周初年,魯侯伯禽令奄民南遷,途中有部分奄民留在鹽城一帶定居,他們可以說是鹽城早期的開拓者。
鹽城歷史上鹽、漁、農業較為發達,尤以產淮鹽著名。先秦時期開始零星煮鹽,從西漢至清代中葉,淮鹽一直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財源之一。在唐代,鹽城還是我國主要出活海口之一,據新、舊《唐書》記載,高麗僧人封大聖、新羅國王了金士信、日本國使者粟田真人、小野石根以及阿倍仲麻呂,都是經鹽城登陸轉赴長安或出海的。明朝洪、武年間,朱元璋為了恢復沿海經濟,從蘇州、松江等地大規模移民來鹽屯墾,鹽城人口大增。鹽城的手工業也頗為發達,明清時期的建湖周氏冶鐵、李氏花炮,東台曹氏木雕、唐氏羽扇以及濱海的泥彩塑,大豐的西團發綉和東台安豐的木芙蓉織品等,在江淮之間是負有盛名的。
文化的發達是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鹽城也是「人文薈萃」之地。在鹽阜大地上,哺育過文雄海內的「建安七子」之一陳琳;南北朝產生過名醫徐道度,清代有治水專家馮道立;明清出現過詩人吳嘉紀 陳玉澍、書法家宋曹、畫家萬嵐以及評書的開創者柳敬亭等。建湖的「百戲」在唐代即享有盛譽,慶豐十八團是我國雜技三個半發源地之一。明代中葉還出現過東台安豐人王艮為代表的具有全國影響的泰州學派。近、現代鹽城出現的學者名流甚多。
鹽城歷史上出現過不少仁人志士、民族英雄。元末,草堰場鹽民張士誠起兵於白駒場。南宋末年的陸秀夫是鹽城長建鄉人,與文天祥同榜進士,官至左丞相,抗元於崖山,背負幼帝投海殉國。明末清初的王之楨,是抗清名將史可法的得力幕僚。近代的馬玉瑗在三河、寶坻等縣任上,反抗洋人入侵,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利益和尊嚴。
[編輯本段]生態資源
鹽城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市。全市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積7737平方公里,河湖水面2700多平方公里。
海洋和灘塗資源十分豐富。沿海灘塗總面積4550平方公里(含輻射沙洲),其中潮上帶1677平方公里,潮間帶1610平方公里,分別佔全省的75%、64.6%、60.8%。隸屬於東台、大豐、射陽、濱海、響水等縣(市)的沿海灘塗,近期可供開發利用的面積達1300平方公里。目前,射陽河口以南沿海地段還以每年1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大海延伸,被稱之為「黃金海岸」,是江蘇最大、最具潛力的土地後備資源。
岸線港口資源得天獨厚。鹽城市海域位於江蘇沿海中部,海岸線總長582公里,占江蘇省的56%。海域面積18897平方公里,其中內水面積12144平方公里,領海面積6753平方公里,沿海海域是中國唯一無赤潮的內海水域。沿海陳家港距連雲港27海里、日照港59海里,集、疏、運條件比較優越,為二級航道,國家二類開放口岸。大豐港北距青島港210海里、連雲港120海里,東距日本長崎港460海里、韓國釜山港465海里,南距台灣基隆港620海里、上海港280海里,已被國家規劃為對外開放一類口岸。濱海港地處江蘇沿海中部、連雲港與長江口之內,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10米等深線離岸最近處為1.215海里,深水直通大海,可建5-10萬噸級碼頭泊位,是江蘇沿海水深條件最好的岸段之一。射陽港現擁有千噸級碼頭5座,並開通了集裝箱內河支線,港口年吞吐能力可達530萬噸,目前,射陽港已同沿海24個港口通航。
石油天然氣資源蘊藏較多。已探明石油天然氣蘊藏量達800億立方米,預計總儲量達2000億立方米,為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陸上最大的油氣田。沿海和近海有約10萬平方公里的黃海儲油沉積盆地,居全國海洋油氣沉積盆地第2位,有著廣闊的勘探開發前景。
農產品資源優勢突出。鹽城是江蘇最大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已建成8個全國商品糧基地縣、1個優質油料基地縣和6個優質棉基地縣,海洋及動植物資源豐富。糧棉油、桑果菜和禽蛋魚等主要農產品的種養規模和總量均位居全省首位。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居全省之首,全市有4個縣列入省級農產品產地認證;通過省級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種植業產地有212個、面積223萬畝,畜牧業產地87個、畜禽規模1799萬頭(只)。新建國家和省級農業標准化示範區5個,省級外向型農業生產基地6個。通過認定的有機食品基地2個10.2萬畝、綠色食品基地6個2.2萬畝。全市獲得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稱號的產品共有179個。
生態旅遊資源獨具特色。全市現有對外開放景點40多個,其中省級文保單位15個,3A級景區2個,2A級景區1個,省級風景名勝區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市域東部擁有太平洋西海岸、亞洲大陸邊緣最大的海岸型濕地,被列入世界重點濕地保護區,正在規劃建設鹽城濕地生態國家公園,打造「東方濕地之都」。濕地保護區內建有世界上第一個野生麋鹿保護區和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為聯合國人與自然生物圈成員。大豐野生麋鹿保護區目前麋鹿種群600多頭,其野生種群總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有國家重點保護的一類野生動物12種,國家二類重點保護野生動物67種,每年來此越冬的丹頂鶴達到1200多隻,佔世界野生種群的60%以上。市域西部地處里下河地區腹地,大縱湖、九龍口、馬家盪等湖泊水域面積近百平方公里,為典型的瀉湖型湖盪濕地。面積10多萬畝的海濱林場和遼闊的海濱草原,集藍天、大海、海塗、森林、草原、珍稀動植物等於一體,具有與基岩海岸和砂質海岸迥然不同的海濱風光。鹽城不僅資源豐富、生態獨特,民俗文化特色也很鮮明。鹽城是淮劇的發源地,素有「淮劇之鄉」、「小戲之鄉」、「現代戲之鄉」的美稱。歷史上名人和名勝古跡較多。市區有南宋丞相陸秀夫祠堂、明末書法家宋曹故居等人文景觀,大豐市白駒鎮是《水滸》作者施耐庵的故里,東台西溪有北宋宰相范仲淹的「讀書堂」,亭湖便倉有北宋宰相卞濟手植的「枯枝牡丹」。現代著名外交家喬冠華、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胡喬木的故鄉也在鹽城市境內。
電力、煤炭是鹽城的兩大主要能源。鹽城現有鹽城、濱海、射陽港等電廠,總裝機容量已達140萬千瓦;另有陳家港、王港大型電廠已列入國家規劃,至2010年,總裝機容量可達300萬千瓦。目前,全市城鄉通電率達100%。鹽城現有淮北劉東、微山昭陽、徐州利國等煤礦,礦井設計能力近100萬噸。
鹽城天然氣田為東部沿海地區陸上最大的油氣田,其圈密儲量為2100億立方米,含氣面積200平方公里左右;其品質名列全國天然氣前列,平均熱值9250大卡,甲烷含量為96.7%,不含硫。鹽城天然氣田的建設開發已進入實質性階段。
[編輯本段]經濟概況
2008年鹽城全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600億元,比上年增長13.6%,人均首次超過3000美元;財政總收入達到216.1億元,增長45.7%,實現了兩年翻一番,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90.3億元,增長38%;出口總額21.7億美元,增長53%,增幅列全省第二;注冊外資實際到賬突破10億美元,增長23.3%;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20億元,增長35.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投資610億元,增長40.3%;新發展私營企業1.4萬戶,新增私營個體經濟注冊資本300億元,增長63.9%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6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790元,分別增長14.5%、11.5%。
06以來,鹽城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堅持「兩手抓、兩手硬」,一手加快全市八類十大重點工程建設進度,一手加大10個重大前期項目推進力度,取得了顯著成效。現將上半年八類十大重點工程及重大前期項目推進情況通報如下:
一、八類十大重點工程進展情況
鹽城市八類十大重點工程共80個大項、154個子項,年度計劃投資174億元,上半年累計完成投資92億元,占年計劃投資的53%,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30%。154項重點工程中,續建項目63項,新開工項目91項。截止目前,新開工項目開工70項,新開工率達77%,在建項目133項,在建率達86%。
從面上看:上半年八類十大重點工程累計完成投資進度超序時3個百分點,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超半」的工作目標;投量再創新高,投量比上年同期多28億元,增長43%;二季度投速明顯加快,累計完成投資57億元,占年計劃投資的33%,投量比一季度多27億元,投速比一季度快13個百分點。
從類別看:農業、工業、服務業、基礎設施、市區城建、房地產、社會事業、利用外資重點工程分別完成投資9.1億元、27.5億元、5.3億元、27.7億元、4億元、8.1億元、5億元和5.4億元(6658萬美元),分別占年度計劃的72.3%、61.3%、41%、56.4%、33.3%、42.6%、54.1%和37.8%,其中利用外資實際到帳注冊外資1659萬美元,占年度計劃的30.6%。農業重點工程投速最快,完成投資分別超序時和全市平均進度22.3個百分點和19.3個百分點。基礎設施、工業重點工程投量最大,分別佔八類十大重點工程完成投資的29.9%和30.1%,兩類重點工程完成投資比重合計達60%以上,是八類十大重點工程快速推進的主要力量。
從單個項目看:沿海生態林建設、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縣鄉河道疏浚工程、悅達垃圾專用車、鹽都重慶啤酒、建湖森達集團鹽磺黴素及生物基因工程、東台磊達集團礦渣綜合利用生產水泥、220KV大豐富強輸變電工程、建湖恆鑫花園、東台激光切割機等10個項目提前竣工投產;東風悅達起亞第二工廠、東台風力發電、聯孚石化環氧氯丙烷、江蘇裕廊化工三期工程、摩比斯汽車零部件公司第二工廠、高速公路及連接線、職教園區建設、鹽城師范學院及鹽城工學院新校區建設、黃海公園、火車站地段改造等123個項目正在加快建設;城市防洪工程、中大集團客車底盤、蘇龍化工離子膜燒鹼、新四軍紀念館、G204鹽城段改造工程、大豐風力發電等21個尚未開工項目正在積極落實建設條件,爭取盡快開工。
06年以來八類十大重點工程推進的勢頭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重視的問題:一是進展不平衡性較大。除農業、工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重點工程達到序時進度要求外,其餘四類重點工程進展相對較慢,均未達到序時進度要求。二是尚有部份項目未開工。截止目前,仍有21個項目未開工建設,其中縣(市、區)項目7個,市直項目有14個。從項目未開工原因看,用地未落實的項目4個,規劃方案調整的項目3個,投資業主資金不到位的項目2個,項目審批、設計等進度不快的12個。三是工程建設外部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近年來,市發改委聯合市優化辦持續開展了重點工程建設外部環境專項整治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重點工程建設外部環境總體趨於好轉,但因征地拆遷矛盾而產生的阻撓施工、強裝強卸等情況還時有發生,對工程進度帶來了直接影響。四是資金、土地等建設要素制約顯化。部分項目因資金緊張、土地供應不及時,致使建設進度放慢。如公共停車場建設、第二人民醫院傳染病房樓、3個220KV輸變電工程等項目推進過程中均遇到資金、土地難題。
二、重大前期項目進展情況
1、大豐港二期工程。大豐港一期工程已於去年10月份建成投運。最近,國務院已批准大豐港為一類開放口岸,對外籍船舶開放,港口商檢、海關等配套設施工程正在建設。二期工程一個5萬噸和一個2 萬噸級通用泊位,工程可研報告、岸線使用報告分別上報省發改委和港口管理局待批,工程的數模試驗已經完成,物模試驗正在進行之中,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正在編制。
2、射陽港開發建設。與義大利客商進行了初步洽談,於去年10月份簽定了投資意向書。今年2月份義大利投資商委託上海航道設計院編制了《江蘇射陽港新港區進港道路及碼頭工程方案》,5月份義大利客商、省港口局、上海航道設計院等科研單位專家專程前來射陽,對深水港設計方案進行了進一步論證,中意雙方簽訂了建設方案協議,目前射陽縣正抓緊做好人工島式深水港區項目簽約前的各項准備工作,預計10月份簽訂正式合同。
3、濱海港開發建設。濱海港LNG項目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已通過專家審查,並上報國家發改委申請「路條」。該項目已進入省「十一五」規劃重大項目儲備序列。煉化、電力等項目與中石油、華電集團等大型企業的接觸、合作也在進一步推進。
4、陳家港電廠一期工程。該項目已列入省「十一五」規劃新開工項目。目前已完成電力接入系統及環評大綱審查,今年2月份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已通過國家電力規劃總院組織的專家評審,防洪影響評價報告和環評報告基本完成,近期有關方面將組織審查。
5、射陽港電廠三期工程。今年2月份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已通過國家電力規劃總院組織的專家審查,5月份國家電網公司批復同意該工程接入電網,目前該項目已基本完成項目核准所需的各類支持性文件,下一步工作重點是爭取國家的「項目路條」。
6、沿海風力發電基地建設。沿海5縣(市)均已獲得國家風電項目布點。東台風電項目已於6月28日開工建設;大豐風電項目已完成了項目核准報告及各項支持性文件,並上報國家發改委申請核准,核准文件下達後,即可開工建設;射陽、濱海、響水風電項目業主已進駐現場,抓緊開展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用地預審、環評報告等前期工作,預計年底前開工建設。

閱讀全文

與濱海港工業園有哪些企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共享汽車怎麼開 瀏覽:56
奧迪a7什麼時候問世的 瀏覽:629
工業液體酒精如何製作出來的 瀏覽:889
北京牌汽車質量怎麼樣 瀏覽:692
冬天汽車多久加冷卻液 瀏覽:840
湖州到蘇州的汽車多久 瀏覽:136
工業潤滑脂哪個品牌好 瀏覽:439
汽車報故障斷開和開路是什麼意思 瀏覽:799
賓士glc怎麼看油耗 瀏覽:183
賓士e260l空調怎麼用 瀏覽:458
寶馬哪些車型有輕混 瀏覽:425
奧迪q5l全車氣囊多少錢 瀏覽:849
賓士GLB和東風本田URv哪個好 瀏覽:28
工業型網站如何推廣 瀏覽:21
低調的奧迪是什麼牌子 瀏覽:202
賓士c級15和glb哪個好 瀏覽:740
開個汽車美容店一年能賺多少錢 瀏覽:623
怎麼獲得工業機器人工程師證書 瀏覽:915
重慶工業圖形液晶屏多少錢 瀏覽:949
開寶馬車要怎麼開 瀏覽: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