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製造業的發展現狀
近幾年,國家在振興裝備製造業,發展高端製造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方面密集出台了諸多政策和配套措施,《中國製造2025》明確規劃了中國製造業未來10的工業之路是一條智能化、自動化之路;在國民經濟「十三五」發展規劃中也清晰規劃了重點發展的領域,智能製造裝備產業作為高端製造業的一個重點領域,其發展得到了國家和地方層面的大力支持。
由於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國投融資對於智能製造方面也非常關注,近年來我國智能製造投融資市場一片火熱。
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技的飛速發展,我國已逐步由「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邁進。5G時代的到來更加推進了我國科技企業的迅速崛起,同時也加快推動了我國「中國智造」的發展進程。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面對居民出行受阻、企業復工困難、醫療人員缺乏的情況,許多智能製造企業依靠著自身多年的技術積累以及製造優勢,研發出送餐機器人、智能醫用服務機器人、自動測溫機器人等,使得人們疫情下的生活能夠正常運轉。
目前我國已經具備發展智能製造的條件與技術,包括已經取得了一大批相關技術的研究成果,例如機器人技術、智能信息處理技術、感知技術等等,同時以新型感測器、智能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自動化成套生產線為主的我國智能製造裝備產業體系也初步形成。
國家高度關注 出台多項政策支持工業智能化
由於工業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有著重要地位,因此我國對於工業製造也非常重視。截至2019年底,我國基本跨越「工業2.0」(電氣化),開始進入工業互聯化階段,我國開始建設工廠物聯網、服務網、數據網、工廠間互聯網,工業裝備逐漸實現集成。同時我國近年來也發布多項政策推動我國工業智能化的發展,特別是我國頒布的《中國製造2025》,為我國「工業4.0」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 更多數據及分析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智能製造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B. 中國工業的未來專業人士回答一下
經過近四十年的建設發展和改革,已具有相當的規模,形成了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全國現有工業企業 50 萬個(不包括村辦個體工業)。截至 1987 年,中國工業投資累計達 16000 億元,工業新增固定資產累計達到 8000 億元,比 1952 年全部工業固定資產增長 50 倍還多。
工業的發展,使國民經濟結構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工業產值占社會總產值的比重,由 1952 年的 34.4%增長到 1987 年的 59.8%,工業凈產值占國民收入中的比重由 1952 年的 19.5%提高到 45.7%。在發展更新傳統工業行業的同時,許多新興工業,如石油化學工業、電子工業、原子能工業、宇航工業、汽車工業、造船工業、飛機製造工業等等,也已建立並得到迅速發展;電子、原子能、自動控制、激光、射流等尖端科學技術已在工業中使用。主要工業品的品種與產量與建國初期相比,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均得到大幅度的發展。例如煤炭產量已跨越 10 億噸,水泥超過 1 億噸,居世界第一位,鋼鐵接近 8000 萬噸,居世界第 5 位,石油居世界第 6 位。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輕工業發展最快。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服裝、玩具的供應國,大量出口到西方發達國家和世界各地。電子產品和家用電器發展也十分迅速。
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彩電生產國,電視和洗衣機、電風扇、冰箱已是中國的普通老百姓的消費品。計算機工業的發展也十分迅速,已研製生產了 10億次的銀河——Ⅱ巨型機,同時微電腦也在逐步得到普及,已開始進入家庭。中國近幾年的經濟發展速度是令世人矚目的,預料還將持續發展下去。
目前中國在國際上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越來越重要。許多專家預言,中國在下一個世紀用不了多少年就將趕上西方國家水平,這種估計顯然誇大了中國的實際發展水平,然而也表明中國已展現出巨大的發展前景。
C. 中國製造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
中國製造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如下:
經過幾十年來的工業化及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我國已具備發展智能製造的基礎和條件。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相關的基礎研究成果,掌握了長期制約產業發展的辦法智能製造技術,如機器人技術、感知技術、復雜製造系統、智能信息處理技術等。
以新型感測器、智能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自動化成套生產線為代表的智能製造裝碧侍埋備產業體系逐步形成。另一方面,我國製造業數字化具備一定的基礎。目談和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在研發設計方面應用數字化工具普及率已達54%,生產線上數控裝備比重已達30%。
企業推進智能製造精益先行的發展趨勢:
目前,企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製造建設進程正在加快推進,而智能工廠建設已成為製造企業的主攻方向。企業智能工廠建設應包含透明工廠、互聯工廠、精益工廠、綠色工廠以及數字化工廠5個維度。
對於企業而言,精益生產是實現智能製造的基礎,而智能製造為企業實現精益生產提供支撐,在企業推進智能製造與智能工廠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做悔螞到精益先行。當前,已經有很多企業推行精益生產理念,以智能化提升與先進管理理論相結合的方式,推動智能工廠建設。
D. 我國工業在未來該如何發展
我國工業在未來該如何發展,范圍很廣了。
一、發展倒逼轉型升級,整合、創新引領時代發展:
360的出現,直接把殺毒變成免費的,淘汰了金山毒霸。
「余額寶」的出現,18天狂收57個億資金存款,開始搶奪銀行的飯碗。
騰訊微信的出現,6個億的用戶還在增加,直接打劫了中國移動、電信和聯通的飯碗。
所以,未來的競爭,不再是產品的競爭、不再是渠道的競爭,而是資源整合的競爭,是終端消費者的競爭,誰能夠持有資源,持有消費者用戶,不管他消費什麼產品、消費什麼服務,你都能夠盈利的時候,你才能夠保證你的利益,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二、未來的30年,技術會應用到方方面面,社會各行各業,但人們對此沒有足夠意識。
新零售。馬雲認為,未來10年、20年,新零售將取代電子商務這一概念,這是線上線下與現代物流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來的新的零售業,這個模式將會對純電商和純線下帶來沖擊。
新製造。未來的製造業用的不是電,而是數據。個性化、定製化將成為主流,IOT的變革將變為按需定製,人工智慧是大趨勢。
新金融。金融業過去是二八理論,未來是八二理論,如何支持80%的中小企業和年輕人將成為重點。互聯網金融會使金融業變的更加透明,更加公平。基於數據的互聯網金融才能做到真正的普惠金融。
新技術。移動互聯網之後,所有基於PC的技術都將被移動化,基於互聯網和大數據的誕生創造了無數想像。
新能源,就是數據。數據是人類第一次創造了資源,與衣服不同,數據人家用過你再用會更值錢,是越用越值錢的東西。
三、電子商務領域會出現比較大的發展:
移動電商比例預計持續走高。
農村電商比例會越來越大。
新零售遍地開花,成為零售業在互聯網背景下的新契機。
電商業態更加百花齊放,消費品網購電商,生活服務類、工業品大宗商品電商、批發類電商將成為電商的重要組成部分。
E. 中國的製造業未來將有怎樣的發展趨勢
1、利好政策推動中國智能製造行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我國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進高端裝備、智能製造發展的政策,為智能製造行業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據城市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智能製造裝備市場規模超17000億元。
中國智能製造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5G時代的到來,將推動科技的發展,讓智能製造更上一個台階。前瞻預計,到2024年,我國智能製造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0億元。前瞻分析認為,我國智能製造市場發展空間較大,投資前景較好。
以上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智能製造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