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有一個專門進行核試驗的「原子城」,它位於哪座城市
原子城位於青海省。
具體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金銀灘草原。
60年代,一批科技人員隱姓埋名來到在這里,當時對外稱國營221廠、青海礦區等。經過艱苦努力先後研製成功了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並生產出多種型號的戰略核武器。
1987年,這座封閉了三十多年的軍事禁區完成了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中央作出了撤消基地的決定。1993年基地退役後移交地方政府,青海省將這里命名為西海鎮,並確定為海北藏族自治州首府。
原子城前身是中國核工業總公司原國營221廠(也稱青海礦區)。現今的原子城,又名西海鎮,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
原子城位於自治州東北部,海晏縣境內的金銀灘草原上,距海晏縣城9公里,平均海拔3210米,佔地面積570平方公里(建廠初期1170平方公里),其中廠房33.3萬平方米。
有鐵路專用線38.9公里,瀝青混凝土標准公路75公里,距青海省省會西寧市110公里。東北、西、南有高山屏障,東南為草原的延緩地帶,地勢平坦,東有哈勒景河、西有麻匹寺河。
西海鎮盛行西北風,一年中風力最大為春季,風力最小是夏季,風季平均風速為3.1米/秒,最大風力為23.3米/秒;年降水量400毫米,年蒸發量為1538.5毫米,平均氣溫-0.45攝氏度。
據介紹,當時的221基地總共有7個分廠,一分廠負責彈頭體加工、鈾部件生產、精密加工以及無線電系統的控制等;二分廠主要負責炸葯的加工、同步聚焦實驗及火工部件的加工和核武器的組裝工作;三分廠為機械加工廠,負責翻砂、鍛造、熱處理以及制氧等。
四分廠為火力發電廠,負責給基地供熱水、供暖、供電,今天仍在利用;五分廠是水廠;六分廠是爆轟試驗場;七分廠是放射化學和中子物理實驗場所。
基地舊址分為甲乙兩區,乙區在海晏縣城,主要是生活區,甲區是現西海鎮(原子城),是基地政治、文化、科研、生產中心,甲區有十八個縣級單位,簡稱「十八甲區」。
⑵ 四川核武器最發達的城市是哪 被稱為「中國西部矽谷」的城市是哪
核工業最發達的是宜賓,812廠。中國核工業獨生子。 中國西部矽谷是綿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