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誰知道中國哪裡的重工業比較發達!
建國之初的東北是中國現代化的起點,毛主席把很多重工業都放在了那裡,造就了那個時代的絕對明星城市,象沈陽,長春,哈爾濱都是重工業基地。
但是改革開放以後,象廣東福建的沿海城市廣州,深圳,珠海,汕頭,東莞(珠三角),廈門(閩三角)以及之後浙江,江蘇 ,上海的全面開放也成就了新的以製造業為主體的世界級城市群(長三角),當然成就了新的相當一批明星城市。大連,青島同時也有了自己的飛躍(環渤海),入選了副省級城市和計劃單列市。
東北當初的傳統三顆星:沈陽,長春,哈爾濱,一面面臨國有重工企業的滑坡,一面面臨被破壞的環境。開始落後了,我知道的哈爾濱環境現在好象還可以,冰雕也很美,長春幾不行了,沈陽也糟糕,該治理了,重拾當年的輝煌。
Ⅱ 中國最大的重工業城市是哪個
中國最大的工業城市是上海。
1、上海,上海從解放前開始就一直是中國的經濟中心。上海的經濟輻射力,工業門類,技術水平均遠遠在北京之上。從高科技和重工業方面來說,航空航天(火箭、衛星,中國的運載火箭基本上都是上海造的,像風雲系列衛星都出自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之手),造船(江南、滬東、中華造船廠,江南廠還是李鴻章時期辦的,號稱中國民族企業的搖籃,長興島的新江南廠應該也是中國規模、技術能力最強的造船企業),冶金(寶鋼規模和自動化水平遠比首鋼高,是中國第一的鋼鐵企業),汽車(上海大眾、通用等等),改革開放後,在上海落戶的世界500強企業(中國總部)也比北京多。其他的行業,如微電子、軟體、制葯、化工、電子、電氣、紡織、機械上海都不弱。
2、上海,簡稱「滬」,四大直轄市之一,位於中國大陸海岸線中心的長江入海口,東臨東海,隔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共同構成以上海為龍頭的中國第一大經濟區「長三角經濟圈」。上海是中國的經濟商業中心,2012年地區生產總值在大中華區城市中居首位,最重要的產業為商貿流通、金融、信息、製造等。上海是中國的鐵路與航空樞紐,其港口為世界最大的集裝箱港。上海正在致力於建設成為國際經濟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及國際航運中心。
3、上海經濟發達的主要原因:
a.位置:沿海城市,長江入海口,中國大陸海岸線的中點,地理位置優越。
b.交通:陸海空交通樞紐,交通極其發達,鐵路方面京滬線、滬杭浙贛線等在上海交匯,水運方面上海是河港兼作海港,航空方面上海是亞洲乃至世界重要的航空港。
c.勞動力:上海及長江三角洲地區人口密集勞動力眾多,且上海及周邊的江蘇浙江等省教育發達,故來到上海的勞動力數量很多而且素質過硬。
d.歷史文化基礎:上海在19世紀便被西方列強所開發,西方的先進技術首先由此進入中國。工商業氣息濃厚,居民受西方海派文化影響,熱衷於發展經濟、科技與文化。
e.科技教育:上海知名高等學府和科研地區雲集,大量人才湧入上海,使其科學技術處於領先。
f.市場:上海面向的市場非常廣闊,消費群體龐大,由於其交通便利,故即可以將產品銷往內陸地區,也可以通過海運空運銷往國外。
g.政策:中央政府給了上海特殊的政策(如保稅區、免稅區等等),這些政策有利於上海吸引外資和經濟的發展。
Ⅲ 中國哪個省的重工業最發達
東北三省的遼寧,有鋼鐵,有造船,中央都說是老工業基地
Ⅳ 我國四大工業基地各自的特點是什麼
四大工業基地:
滬寧杭地區:全國最大綜合性工業基地。
遼中南地區:全國最大重工業基地。
京津唐地區:北方最大綜合性工業基地。
珠江三角洲地區: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Ⅳ 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是哪個省
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是遼寧省。
遼寧重工業基地的開發建設,始於新中國成立後的三年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形成於1953年開始執行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從1949年到1957年,前後8年時間,遼寧工業在全國的大力支援和友好國家特別是蘇聯的幫助下,經過全省人民的辛勤勞動和艱苦奮斗,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遼寧初步形成了以冶金、機械、化工、石油、煤炭、電力、建材等工業為主體的重工業基地。它的形成,為支援國家進一步開展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的物資技術基礎,為我國的經濟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Ⅵ 軍工製造方面,我國哪個省最強
今天的中國不僅是個經濟強國,還是個軍事強國。當然這里的強,肯定和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相比是有差距的。
有外國媒體就調侃說:中國的一個遼寧省的軍工能力已經超越世界上所有發展中國家了,其實這句話一點不假。
Ⅶ 中國哪些地區重工業發達
我國的重工業主要集中在東北、華北、山陝西等北方地區,其它地區少有分布,其中最主要的重工業集中在東北三省
東北的:沈陽(重型機械)、鞍山-本溪(鋼鐵)、撫順(石化、裝備製造)、遼陽(化學工業)、大連(造船工業)、長春(汽車工業)、哈爾濱(裝備製造)、大慶、吉林(石化)等。
華北:北京、天津、唐山、淄博等。
西北;太原、西安(國防軍工製造業)、大同等山陝地區的能源重工城市。
西南:重慶(裝備製造、軍工)、攀枝花(鋼鐵工業)、德陽(裝備製造)等。
華中:武漢(鋼鐵、製造業)
長三角:上海、南京 、徐州(裝備製造)等。
希望幫到你,這是找到的但我感覺很全,如果還有具體的問題你就追問我。
Ⅷ 哪個城市重工業多呢
其實 從人文地理的角度來說 重工業在我國是形成了幾大工業基地 主要有以下幾個
一、遼中南工業基地(含沈陽、撫順、遼陽、鞍山、本溪、大連等一系列工業城市),該地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工等重工業為主。
二、京津唐工業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為頂點的三角地帶),有鋼鐵、機械、化工、電子、紡織等工業,它是我國第二大綜合性工業基地;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三、滬寧杭工業基地(以上海、南京、杭州為頂點的三角地帶,還包括蘇州、無錫、常州、熹興、寧波等城市,也稱長江三角洲),它是我國第一大綜合性工業基地,輕重工業都很發達;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最高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四、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含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佛山、中山等一系列工業城市),該地以服裝、電
子、玩具、食品等輕工業為主。
五、西南地區(重慶、德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