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洞頭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1、望海樓 2、半屏山 3、仙疊岩 4、大沙嶴海濱浴場 洞頭風景區是浙江省的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景點眾多,氣候宜人,適合旅遊。推薦去的景點有望海樓、半屏山、仙疊岩、大沙嶴海濱浴場等,每一處景點都是觀海的最佳地點。
1、望海樓
望海樓建於洞頭本島海拔227米的煙墩山上,早在1500多年前,時任永嘉郡守顏延之在洞頭築望海樓以觀海景。「氣吞吳越三千里,名貫東南第一樓」。重建後的望海樓樓高35.4米,氣勢雄偉,是洞頭旅遊標志性建築。
景區地址:溫州市洞頭區北嶴東郊村
門票價格(參考):30元
遊玩時間:2小時
景區開放時間:8:00-17:00
自駕線路:
G15瀋海(甬台溫)高速於溫州東出口下,經機場大道—S77延伸線—洞頭峽大橋—濱海大道—環島公路—望海路—人民路—鴿梅線到達景區。
附近高鐵站:溫州南站
2、半屏山
半屏山景區位於洞頭南3公里處,距洞頭碼頭500米,民謠曰:「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台灣,一半在大陸」,大陸半屏即為此。景區東部沿岸斷崖峭壁,猶如刀削斧劈,直立千仞。連綿數千米的海上天然岩雕長廊在全國堪稱一絕,被譽為「神州海上第一屏」。有惟妙惟肖的迎風屏、赤象屏、鼓浪屏、孔雀屏以及漁翁揚帆、黃金印、蝦將岩、烏龍騰海等四屏十八景,盪舟觀浪,聽濤賞景,堪稱奇絕。景區西部的大沙龍沙灘曲長寬闊,沙細色純,可撿螺拾貝,捕捉海味,戲耍、沖浪,妙趣橫生。
票價(供參考):30元
地址:洞頭區東屏街道半屏山
半屏山景區自駕線路:
溫州東—機場大道—靈昆大橋—靈霓北堤—五島沿線—洞頭峽大橋—雙朴隧道—南塘工業園區—洞頭中心漁港—半屏大橋—半屏山景區
半屏山景區開放時間:8:00~17:30
3、仙疊岩
仙疊岩景區由仙疊岩、珍珠礁、連港藍色海岸帶東嶴段、南炮台山、大沙嶴海濱浴場組成,仙疊岩內巨石摩天,危岩層疊,險峻多姿,蔚為奇觀,是聽濤、觀海、賞石的絕佳去處。觀音訓獅、金鷹迎客、十二生肖等景觀,栩栩如生,千姿百態,有「海上盆景園」之美譽。
票價(供參考):50元
地址:洞頭區東屏東嶴頂村
4、大沙嶴海濱浴場
大沙嶴海濱浴場,坐東朝南,方向極佳。整個浴場呈半環抱形,如同大海伸展雙臂擁你入懷,有溫馨的感覺。浴場沙灘落潮時總長為450米,寬400米,平坦開闊。沙質屬鐵板沙,細柔而不松軟,走在上面猶如踏在地毯上,只留下淡淡印痕,舒適愜意。原全國政協副秘書長、著名書法家孫軼青先生曾寫詩贊美它的別具一格:「沙細灘平柔似泥,橫行小蟹繪花枝,龍盤虎踞霏霏雨,恰似仙人入浴時。」
票價(供參考):包含於仙疊岩景區門票
地址:洞頭區東屏東嶴頂村
Ⅱ 溫州洞頭縣經濟如何
洞頭縣的經濟要述
1、經濟總量不足。2000年GDP9.38億元,2001年GDP10.22億元,分別只佔溫州市的1.13%和1.1%。人均GDP水平低下,分別只有7461元和8130元,相當於全省平均的55.7%和55.9%,全市平均的65.7%和64.3%。
2、工業化進程滯後。工業化是現代經濟增長和結構變革的主導力量。洞頭經濟總量和人均GDP水平低下,根本原因是工業化進程滯後。2001年洞頭人均工業增加值只有1405元,為全省平均的21.5%,全市平均的22.4%。洞頭經濟結構中,漁業比重大而工業比重小,2001年三次產業構成為29.2:24.4:46.4,而溫州市為6.2:56.6:37.2,浙江省為10.3:51.3:38.4。
3、民間資本積累能力弱。2001年洞頭漁農民人均純收入3508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03元,僅為全省平均的76.6%和
82.2%,全市平均的74.9%和65.2%。城鄉居民人均儲蓄2606元,只有浙江全省和溫州全市平均的29.5%和33%。尚未擺脫不發達的「惡性循環」:人均收入低→人均儲蓄低→投資能力弱→工商業發展慢→人均收入低,導致投資和擴大再生產能力較弱。
4、現代生產要素缺乏。現代經濟增長,不僅需要資本,更需要技術和人才,特別是需要具有勇於競爭、敢冒風險和創新精神的企業家。洞頭除資本短缺、民間積累能力弱之外,嚴重缺乏科技人才特別是企業家等稀缺資源,創新能力也相當薄弱。主要表現在科研機構和科技人員匱乏;企業規模偏小,不能成為技術創新主體;科技投入不足,高新技術比重低,具有自主技術產權和產品更少。
5、創業文化氛圍不濃。區域文化和價值觀念對現實經濟發展具有非常深刻的影響。受傳統小農經濟熏染,洞頭人較追求安穩,小富即安,容易滿足,缺乏市場意識、競爭觀念、致富沖動和冒險精神,尤其是一些幹部更缺乏危機意識、憂患意識和創新意識,對洞頭的發展差距和面臨挑戰缺少足夠清醒的認識。
6、城市化水平不高。今後一個時期地區之間的經濟競爭將是城市實力、功能和投資環境之間的競爭。洞頭的城市化水平還很低(2001年為30.7%,而省市分別為42%和43%),經濟集聚能力差。由於周邊市縣經濟發展很快,區際競爭和極化效應正在加劇,洞頭能否抓住溫州城市東擴、培育新區作為增長極的機遇,避免本已稀缺的生產要素被其它城市吸納,將是一個頗具挑戰性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