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邯鄲企業集中地的分布都在哪塊
邯鄲開發區:高科技企業較多。
永年河北鋪工業區:標准件,緊固件。
館陶工業區:化工企業。
磁縣工業區:勞保用品。
曹庄工業區:潤滑油脂。
曲周河南瞳工業區:自行車配件。
大名工業區:香油,花生。
具體的針對性行業可以在詳細咨詢我。
㈡ 邯鄲大名縣經濟怎樣
大名縣縣情概況
發布時間:2022-01-27
大名縣位於河北省東南端,地處河北、山東、河南三省交界處,面積1053平方公里,耕地122萬畝,轄12鎮8鄉、651個行政村、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大名縣常住人口為726396人。 是河北省首批擴權試點縣、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是國家小麥商品糧生產基地,全國食品工業強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被譽為「中國麵粉之都」、「中國花生之鄉」和「中國小磨香油之鄉」。
大名的縣情可概括為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歷史悠久。大名始於漢、興於唐、盛於宋,2200多年盛衰更替,為歷代郡、州、府、路、道治所所在地,曾兩次為國都,七次為陪都,史稱「北京大名府」。境內現有宋、明兩代古城,存有五禮記碑、天主大教堂、興化寺、馬陵道等180餘處歷史古跡,京杭大運河永濟渠流經大名,運河文化、武術文化、草編文化等六大文化脈系繁榮發展,新朝皇帝王莽、唐代宰相狄仁傑以及歐陽修、寇準、包拯等在此為官,明代尚書黃立極、閣老成基命、成克鞏,西晉文學家、史學家束皙都是大名人,亦是近代革命家郭隆真、著名歌星鄧麗君的故鄉。
二是資源豐富。大名是典型的平原農業縣份,農業基礎良好,糧食供應穩定。豐富的農業資源,為麵粉、花生、香油三大傳統產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麵粉產業方面,大名是全國優質麵粉加工業示範基地,目前全縣小麥日加工能力達到4.3萬噸(縣內加工能力6000噸),年產麵粉1300餘萬噸,年產值達240億元左右(縣內50億元)。其中國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五得利麵粉集團日加工能力達6400噸。花生產業方面,大名花生享譽全國,是全國油料百強縣之一,常年播種面積35萬畝,總產10萬噸,年加工轉化花生10萬噸以上,年產值近10億元。香油產業方面,全縣擁有小磨香油專業村40多個,香油專業戶7500多戶,遍布全國各大中城市,縣內年生產小磨香油4.5萬噸,佔全國香油總量的四分之一,年產值達13.5億元,利潤1.6億元。2014年,「大名府小磨香油」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認證獲得國家質檢總局批准。近年來我縣著力實施鄉村振興,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引導支持調動各方力量投身鄉村振興,真正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重點打造孫甘店鎮結構調整萬畝片和北峰鄉、埝頭鄉結構調整千畝片,新增高標准農田3.5萬畝,糧食總產穩定在70萬噸。積極推進「菜籃子」大縣建設,力爭蔬菜種植面積達到20萬畝;大力推進奶業振興,加快實施君樂寶乳業加工廠和牧場項目,新增優質牧草5000畝、青貯玉米4萬畝,糧經飼比例達到74:25.5:0.5。做好生豬穩產保供,加強動物疫病防控,提高重要農產品和副食品質量安全水平。做優做強現代農業。大力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扎實推進「一減四增」,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積極推進現代都市型農業發展,力爭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74%,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達到68家。持續開展農產品品牌提升行動,「兩品一標」產品達到5個以上。加大科技興農力度,強力推進農業創新驛站建設,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持續推進化肥、農葯減量增效,健全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推動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堅持全域推進、示範打造、專項整治相結合,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深化生活垃圾、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至少完成25個村莊生活污水治理和300個村莊生活污水管控,基本實現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全覆蓋。改建鄉道47.5公里、村道100公里,爭創全省「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加快編制鄉村布局專項規劃,深入推進「空心村」治理,用好土地增減掛鉤和占補平衡政策,堅持試點先行、示範帶動,實現多贏。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探索農村宅基地規范管理,做好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成果應用,開展土地經營權抵押擔保。穩步發展多種形式股份合作和適度規模經營,開展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培育壯大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力爭土地流轉率達到40%以上。全面推進「消零消薄」工程,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力爭村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達到70%以上。
三是交通便利。大名距離石家莊、濟南、鄭州三個省會城市均在200公里左右,1小時覆蓋人口1500萬人。地處中原經濟圈、環京津經濟圈、山東半島經濟圈三大「經濟圈」之間,市場輻射區域遼闊。邯濟鐵路過境建站,大廣高速、106國道、215省道縱穿南北,邯大高速、313省道橫貫東西,「一鐵兩高三線」【邯濟鐵路;大廣高速、邯大高速;106國道、215省道、313省道】的大交通網路已經形成。
四是產業鮮明。縣城東部省級經濟開發區由「三園」組成,包括京府工業園、城西工業園和裝備製造園,總規劃面積42.04平方公里,其中京府工業園建成區面積12平方公里,實現「八通一平」,是邯鄲東部最大的產業聚集平台,現擁有建成投產企業66家,開工在建重點項目38個,涵蓋食品加工、環保包裝、紡織服裝三大主導產業和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葯、先進裝備製造等戰略新興產業;城西工業園以精細化工產業為主,城北裝備製造園以門業等裝備製造為主,均實現「五通一平」,一批市場前景好、產業關聯度高、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項目相繼入駐,為加快建設邯鄲東部工業強縣集聚了強勁動力。
近年來,大名縣委、縣政府牢固樹立「兩山」理念,堅持源頭防治、精準施治、標本兼治、全民共治,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讓綠色成為全面小康的鮮亮底色。打好藍天保衛戰。充分發揮空氣質量保障中心指揮、協調、督導作用,繼續開展減煤、降塵、控車、治企、增綠系統治理,全面落實建築施工「6+2個百分百」,持續加力治理「散亂污」企業,加強機動車監管和尾氣治理,落實《河北省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防治條例》,嚴格控制煙花爆竹燃放,嚴格執行全年全域禁燒,落實應急響應、錯峰生產等制度規定。按照「以氣定改」的原則,實現縣域清潔取暖全覆蓋。完善提升縣級大氣監管數據平台,建立鄉鎮及行業大氣污染防治監測通報考核機制,推動空氣質量持續好轉。打好碧水攻堅戰。充分發揮「河長+警長+檢察長」「三長」聯動機製作用,扎實推進「三查、三清、三治、三管」,實現縣域河渠長效管護,保障馬頰河、衛河生態基流。重點涉水企業全部接入在線數據監控中心平台,確保涉水企業100%達標排放。完成21個鄉鎮供水站保護區劃定。城西工業園、城北裝備製造園污水集中處理穩定運行排放達標。強力開展農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治理,深入推進地下水超采治理,完成地表水質量監測網路設置,確保地表水斷面水質達到年度考核目標。打好凈土防禦戰。加快推進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地污染狀況調查採集入庫和風險篩查,建立污染地塊清單和優先管控名錄,做好土壤污染風險防控。強化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加強廢棄農膜回收利用,落實化肥減量化、無害化,推進農用地管理與修復。深入開展「綠美大名」攻堅行動,完成造林4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2.5個百分點,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奠定堅實基礎。
㈢ 邯鄲的重工業主要集中在什麼地方
請問你是在問邯鄲市區的重工業還是邯鄲地區的重工業,如果是邯鄲市區的重工業主要集中在復興區,邯鄲市區的西部。主要是邯鋼和周圍一些附屬企業,如果是邯鄲市的重工業主要集中在邯鄲的峰峰礦區、武安市、涉縣、和永年縣,這幾個縣區的鋼鐵、煤炭等重工業在全省也是重要的集中地
㈣ 邯鄲各地工業園區
邯鄲開發區 邯鄲工業園 馬頭工業區 成安工業區 商城工業區 永年工業區 涉縣工業區等
㈤ 邯鄲邱縣這個地方怎麼樣
邱縣歷史沿革
邱縣歷史悠久,始見文字記載可上溯 4280多年。《尚書 ? 禹貢》載:帝堯七十二年 (前2286),禹治水導河至於衡漳(今邱城東南)。黃河歷史上兩次流經邱境共歷時1982年。早在帝堯時,縣境即有先民在黃河兩岸聚居,漁獵拓荒,繁衍生息。漢宣帝地節三年(前67)置平恩侯國,治在今邱城西,屬冀州魏郡。繼而更名延平縣、平恩縣、平恩鎮。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立丘縣,清雍正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726.1.29)上諭,為避孔丘之諱,加「阝」為邱。先後隸屬冀州廣平郡、武安郡、沼州、山東堂邑、東昌路(府)、臨清直隸州等。抗日戰爭爆發後,初隸魯西北,後歸冀南區。1944年5月26日,邱縣全境解放,8月縣治北遷馬頭鎮。建國後一直隸屬邯鄲市(專區、地區)管轄。
邱縣地理位置優越,縣名源於平丘山。《山海經》敘:「平丘在三桑東,愛有遺玉、青馬、視肉、楊柳、甘粗、甘華、百果所生。」 《山海經校注》雲: 「其地望在國之東北方,顓頊葬其近,猶神丘,沃野、樂園之屬。」邱縣雖為袖珍小縣,然自古被稱為「形勝之地」。商周時即位居南北水陸交通要沖。黃河上古有大梁橫水,史稱巨橋,為中國。
邱縣第一中學
位於縣城育新街。始建於1951年,時稱邱縣初級中學。1958年並縣後更名為曲周縣馬頭中學,當年招1個高中班。1958年底曲周縣農學院6個班300人並入,1959年2月香城固、古城營中學各一個班並入。1962年分縣後更名為邱縣中學,設初中4個班,高中1個班。1964年梁二庄中學一個班並入該校。1965年10月20日更名邱縣馬頭中學。77年更名為邱縣紅旗中學。1951—1999年,邱縣一中共培養初中生7280名,高中生9220名,為大專院校輸送了3900名新生,為邱縣培養了大批有用人才。
校長楊樹森,校刊《燭光》。
邱縣實驗中學
邱縣實驗中學創建於1995年9月,地處縣城育康路中段。學校佔地面積26680平方米,現有教職工90人,在校生1900餘名。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84名,全部達到大專以上學歷,本科畢業48人, 21人在進修本科,先後有5人被評為高級教師,一級教師38人;其中24名教師被評為省市縣骨幹教師和講課能手,在國家省市發表論文50多篇。
建校以來,在縣歷年抽考中,各科成績均居全縣第一;在全國數理化英等學科知識競賽中有8 2名學生獲國家和省市級獎勵。每年畢業生升學率在95%以上。中考成績逐年提高,98—2003年連續六年中考成績名列全縣前茅,跨入全市先進學校行列。特別是2003年中考:全縣300分以上52人,我校38人,全縣前10名考生中該校8人3邯鄲市一中全縣上線35人,我校27人,居全市縣區同類學校之首。縣委書記白清長題詞勉勵,縣委政府發賀信通報表彰。校長楊書森被評為縣「功臣校長」、市「名校長」。《邯鄲教研》以《一顆新星從邱縣升起》為題報道我校先進的辦學經驗。
該校是國家基礎教育中心外語教育研究中心實驗學校,是邯鄲市教育局命名的「德育示範學校」、「普及普通話示範學校」,「教學工作先進學校」。
校長:韓明江
邱縣實驗小學
邱縣實驗小學始建於1971年,位於縣城小康街東英華路北側,佔地面積24012平方米,建築面積 8600平方米。學校現有36個教學班,學生2400餘名,教職_I_106人。 其中: 中學高級教師2名,小學高級教師52名,教師學歷全部達標。學校設有儀器室、實驗室、語音室、科技活動室、計算機教室等輔助教室。電教儀器、設備和勞動、美術、文體等器材均達部頒一類標准,圖書室藏書達5萬冊,是邯鄲市達標學校。學校榮獲全國紅旗大隊,河北省優秀家長學校,邯鄲市德育先進學校,市少先隊雛鷹大隊,市電化教學示範學校,市教育科學研究先導型學校和市體育衛生先進學校,是邱縣教育教學戰線上的一面旗幟。
校長:潘書義
邱縣位於中國河北省南部,黑龍港流域上游,環渤海經濟圈內,冀魯豫交界地帶,轄2鎮5鄉218個行政村,總面積455平方公里,20萬人。縣城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人口5萬。
邱縣歷史悠久,於漢宣帝地節三年(公元前67年)置縣,民風淳樸,人傑地靈。邱縣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飛速發展,先後獲得全國文明示範縣、中國民間特色藝術之鄉(漫畫)、優質棉基地縣、商品糧基地縣,科技工作先進縣、創建文明小城鎮示範縣,波爾山羊改良基地縣等十項國家級桂冠。
邱縣交通便利,106國道、建設中的阿深高速縱穿南北,311省道橫貫東西。2小時可到達石家莊、濟南、鄭州機場,3小時可到達天津、青島港。
邱縣工業基礎雄厚,化工、食品、紡織、機械、造紙、制葯六大支柱產業並駕齊驅,現已形成以龍港化工為中心的化工工業園區,以扭扭食品為中心的食品工業園區,以龍興紡織為中心的紡織工業園區,以華勤機械為中心的機械工業園區,以造紙總廠為中心的造紙工業園區,以天合制葯為中心的制葯工業園區。目前,工業企業已發展到2000餘家。2004年引進外來投資超千萬元的項目13個。
邱縣農業特色突出,「兩白一綠」(棉業、羊業、林業)三大主導產業水平日益提升,產業鏈條日益完善。常年種植棉花50萬畝,年產皮棉4萬噸以上,絨長無糖,是全國聞名的優質棉大縣、河北省「棉花之鄉」;養羊30萬只,肉製品加工園區建設興旺發達;種植速生楊30萬畝,著力打造生態森林縣。
邱縣商貿流通興旺,現已形成了冀南棉花市場、興邱市場、紡織品、小百貨批發商城等專業市場。邱縣娛樂、醫療、教育、廣電等基礎設施完善。全縣政通人和,百業俱興,政策優惠,商機無限。
熱忱歡迎國內外朋友和各位有識之士投資置業,邱縣將全力以赴,為外來企業服務好,真正做到招商、安商、親商、
投資邱縣優惠政策
用 地 對新「落戶」於縣工業規劃區的工業企業,企業可在一定限制的范圍內選擇佔地方位,並為外來企業提供最優惠的土地價格,辦理土地使用證。
稅 收 外地客商到我縣投資確認為外商,享受「免二減三」政策,即企業所得稅全額返還二年,之後三年減半收取。
收 費 在縣城工業區和縣政府指定的商城、市場內新引進的縣外項目,除證件工本費外,不收其他費用。
用 電 架設專線到廠區,保證企業用電,電價在現行價格上再減。
取 水 縣水利部門保證取水、用水。
辦理手續 由政府指定機構協助辦理企業所需手續。
場 地 外來企業提供「六通一平」的場地,即通電、通訊、通水、通路、通寬頻、通排污管道,場地平整。
特別條款 對投資大,發展前景好的項目列為縣重點項目,「特事特辦,一事一議」,根據外地客商意見和項目建設要求,給足政策。
投資服務
為使國內外客商有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和發展空間,邱縣縣委、縣政府成立了優化經濟環境管理服務中心及辦事機構。 為中外客商投資提供「一條龍」和「一站式」服務。 該「中心」集公安、工商、建委、審計、物價、電力、交通、計委、勞動人事等職能部門骨幹工作人員與一體,合屬辦公。下設收費中心、審批中心、投訴中心三個具體辦事機構。
(一) 收費中心
主要職責:負責對收費項目及收費標準的報批、調整和管理; 負責制發一年一度的企業繳費明白卡;監督收費單位及其執法人員的收費行為;負責協調和處理部門之間及部門與企業之間在收費方面的爭議;負責查處、治理亂收費行為,建立規范化、合法化、制度化的收費秩序。
辦公地點設在縣物價局,電話:0310-8362266
(二) 審批中心:
主要職責:負責全縣所有建設項目的審查批復;負責全縣項目立項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基建及技改計劃的批復;負責上報市級以上批復項目有關附件准備;負責項目建設、投產、經營等多種證(照)的審查批准。
辦公地點設在縣計劃委員會,電話:0310-8362186
(三) 投訴中心:
主要職責:受理危害經濟環境行為的投訴;組織有關部門對受理的投訴進行調查、核實;依據黨紀法規對危害經濟環境的行為進行處理;負責督辦有關部門對投訴案件的整改落實;定期選擇典型案件公開曝光。
辦公地點設在縣紀律檢查委員會,電話:0310-8362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