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蘇州的GDP主要依託於什麼產業
江蘇GDP第一的蘇州市的六大支柱產業是紡織、冶金、化工(包括石化)、輕工業、裝備製造和電子信息。
江蘇GDP第一的蘇州市的六大支柱產業是紡織、冶金、化工(包括石化)、輕工業、裝備製造和電子信息。2017年,蘇州市六大支柱行業累計完成產值30568億元,其中電子信息業和裝備製造業的產值都在9000億左右,而其他四個產業的產值都在3000億元左右。
江蘇的工業投資長期主要依靠自己的工業盈餘,因此比較求穩,追求產業的利潤率。像汽車製造、機床、輕工業和化工等產業,如果做的比較好,利潤還是比較可觀的。避免了很多高新產業遇到的叫好不叫座、投入高利潤率不高等問題。
同時,江蘇省的人口增長慢,而老齡化問題相對突出的現狀也讓江蘇不敢過於在低端產業徘徊,總是不斷地淘汰落後產能,始終保持處於一個利潤率較高風險適中的產業區間。
B. 蘇州主要產業有哪些
蘇州的主要產業有:
1、電子製造業。 崑山(蘇州下屬縣)曾生產了全球一半筆記本電腦。「目前全球每年生產筆記本電腦約1.4億台,其中有7000萬台就是來自於崑山。 」 其他的諸如華碩,三星,明基...
2、部分機械及工業產品類已經在國內行業算是領頭,如望亭的升降機,吳江的電纜,吳江的紡織
3、傳統工藝和旅遊產業,蘇綉,玉雕,園林,旅遊等
4、小產業群,部分在區域經濟有較高地位。蠡口傢具,常熟服裝等等吧
5、特色產業:大閘蟹,婚紗,碧螺春...還有很多
C. 蘇州工業園的發展產業
近年來,蘇州工業園區深入實施製造業升級、服務業倍增、科技跨越和生態優化「四大計劃」,加快推進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努力建設成為產業高地、創新高地和人才高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經濟轉型成效顯著。堅持走新型工業化之路,較早啟動轉型,初步走出了一條經濟增長、資源集約、生態和諧的發展之路。先進產業高度集聚,79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區內投資了125個項目,全區投資上億美元項目達101個,其中10億美元以上項目6個,歐美項目佔比達49%,並在IC、TFT - LCD、汽車及航空零部件等領域形成了具有一定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經濟結構明顯優化,堅持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高新技術企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分別達63%、32.5%,並形成「國家服務外包示範基地」、綜合保稅區等一批新的功能亮點,信息技術、集成電路、離岸外包產值分別約佔全國3%、17%和8.8%。發展質量持續提高,開展清潔生產、中水回用、節能降耗和綠色建築等循環經濟試點,萬元GDP能耗0.36噸標准煤,萬元GDP的COD、SO2排放量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18和1/40,資源集約和生態環保等指標走在了全國開發區前列,成為首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和首批「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2.科技創新跨越發展。近年來R&D投入佔GDP比重每年提高約0.5個百分點,2009年達4.2%,擁有高新技術企業384家、研發機構160家、創投機構85家、國家級創新基地10個、公共服務平台20多個,建成和在建創新載體300萬平方米,國家納米技術國際創新園、中科院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等國家級創新重點項目均落戶園區,成為全國「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
3.東部新城加快繁榮。以CBD建設為龍頭,集聚各類銀行與專業商務機構140多家,環金雞湖區域成為蘇州新的商業文化中心;以全國首個服務外包示範基地為依託,集聚服務外包企業950家、從業人員4.5萬人,2009年完成服務外包產值150億元,其中離岸執行金額5.45億美元,同比增長69%。以全國首家綜合保稅區為平台,引進注冊生產、物流、貿易企業174家,2009年監管貨值達513億美元。
4.中新合作深入推進。先後派出2000多人次赴新培訓,編制實施了80餘項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發揮了改革開放「試驗田」的作用。教育、衛生等各項事業協調發展,2009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3.77萬元和1.5萬元,是園區開發之初的5倍多。
5.各項事業和諧共進。始終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方針,統籌推進經濟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城鄉發展更趨協調,加快推進老鎮區改造、新鎮區建設、社保並軌等實事工程,居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和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去年分別達3.77萬元和2萬元,所轄三鎮綜合實力均在全市排名前列,基本實現城市化。社會事業更趨繁榮,教育現代化水平躍居全省前列,醫療衛生服務網點實現全覆蓋,建立了以鄰里中心和社區工作站為依託的新型社區服務管理體系,開發建設成果惠及全區居民。黨的建設更趨加強,高度重視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新型社區黨建工作,設立了「中心區—社區—企業」三級黨員服務中心,基本做到了「有人管事、有錢辦事、有章理事、有陣地活動」,基層黨建實現了「有效覆蓋」。重視廉政建設,通過完善責任體系、健全監督網路,重點規范財務管理、政府采購、建築有形市場招投標與土地公開拍賣等各項制度,有效提高了黨風廉政建設水平。
雖然蘇州工業園區開發建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中央和省市的要求相比,與國內外先進開發區相比,在不少方面還存在差距:如產業結構還有待進一步優化;自主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增強;民生改善與社會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服務業發展和城市繁榮步伐有待進一步加快;高端人才引進和培育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等等。
D. 蘇州工業園區裡面有什麼廠
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的經濟技術開發區,涵蓋了多個產業領域的企業卜察和工廠。以下是一些在蘇州工業園區常見的工廠類型:
1. 電子製造廠: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重要的電子製造基地猜弊御之一,吸引了許多電子產品製造企業和工廠。
2. 汽車製造廠:蘇州工業園區也有汽車製造企業和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涉及汽車生產、研發和配套服務。
3. 機械製造廠:該園區還有一些機械製造企業,包括工程機械、數控機床、塑料機械等領域。
4. 化工廠:蘇州工業園區中有一些化穗岩工企業,涉及化工原料生產、化學製品生產等領域。
5. 醫葯製造廠:園區內還有一些醫葯製造企業,從事葯品生產、研發和銷售。
此外,蘇州工業園區還有其他領域的企業和工廠,包括食品加工、紡織品製造、傢具製造、建材生產等。
請注意,企業和工廠的種類和規模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以上只是一些常見的類型。如果您對具體的企業或工廠有更具體的需求,建議您使用搜索引擎或咨詢相關的商業服務機構以獲取更准確和最新的信息。
E. 蘇州市有哪些工業區,各工業區產業分布一定要詳細
蘇州廠是很多,特別電子廠比較多些。但是沒有按產業規劃的,我來蘇州5年啦,也沒發現特別突出的產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