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台灣島的工業特點是什麼
進口—加工—出口是經濟特點。
工業特點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台灣工業結構由勞動密集型的輕紡工業向技術密集和資本密集的重化工業過度,高新技術產業和基礎產業迅速發展。產品依賴國際市場。
㈡ 台灣人口,農業,工業分布特點
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那裡多為平原,可以發展畜牧業,因此帶動人口增長(平原投入資金少),工業也自然隨著人口增長發達起來。
㈢ 台灣島工業分布主要特點和原因
西部平原地區1、西部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2、西部地勢平坦,物產豐富;3、西部交通便利,港口眾多;4、西部礦產資源豐富;5、西部開發較早。
㈣ 台灣島的工業特點是什麼
自80年代以來,由於台灣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台灣當局於1986年提出
實行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的經濟轉型,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場經濟機制,並以產業升級和拓展美國以外的外貿市場作為重大調整內容,確定
以通訊、信息、消費電子、半導體、精密器械與自動化、航天、高級材料、特用化學及制葯、醫療保健及污染防治等十大新興產業為支柱產業。
經過近10年的經濟轉型,台灣經濟在自由化、國際化方面取得一定進展,產業升級也初現成效,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工業占製造業的比重目前已達61.5%,其中信息產業發展尤為突出,其產值已名列世界前茅。
台灣對外出口市場的重心也逐漸從歐美轉向亞洲,對美國出口比重已由1984年的48.8%下降到1995年的23.7%,對亞洲的出口比重則由1988年的32.8%上升到1995年的52.6%。
出口產品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電子、信息、機械、電機和運輸工具產品已佔總出口的50%以上。
台灣當局制定了穩定中求發展等經濟政策。如在發展策略上先發展農業及勞動密集型工業,再發展資本與技術密集工業;先發展進口替代工業,然後發展出口導向工業,較好地結合了台灣的實際情況,並有效地利用了國際經濟環境變化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