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煤焦油對身體有害嗎
煤焦油
煤焦油是一個多種成分的芳香類化合物的混合物。因為含有各種苯酚成分,其葯用效果主要來自輕度刺激。對皮膚有止癢、抗菌、角化分裂及光敏作用。用它治療慢性皮膚病,特別是濕疹樣皮炎及牛皮癬。
1例因為粗製煤焦油的接觸性過敏及光線接觸反應,而並發特異型急性牛皮癬性紅皮病。1例嬰兒用2.5%粗製煤焦油及5%苯佐卡因軟膏,塗敷面積約占體表的50%。在治療第5天嬰兒突然發生發紺、缺氧、近於死亡狀態。靜注1 %美藍1.5~2ml,很快治癒。血液檢查證實為正鐵血紅蛋白血症。煤焦油的致癌作用,特別是苯並芘(Benz一pyrene)組成的物質,在動物實驗中已證實。臨床上所用的濃度可使動物產生良性及惡性腫瘤。另外,在煤焦油工廠工作的人員發生惡性腫瘤的危險性大,特別是非黑色素瘤的皮癌。長期局部應用煤焦油,可產生皮癌。有人復習世界文獻,直到1967年所報告的皮癌共13例,都是長期應用煤焦油制劑所致。最常見的部位為生殖器區及其鄰近皮膚。其中9例都是自己用葯長達3個月到34年。
【煤焦油加用紫外線照射】有足夠的事實支持日光是導致人類皮癌的因素。人工紫外線一β可使白的無毛小鼠發生皮膚腫瘤。對動物進行紫外線照射,可加強局部應用煤焦油的致癌作用。早在1925年Goeckermann即用粗製煤焦油1%~5%制劑及紫外線400~320nm照射,治療牛皮癬成功,但用 320~280nm的紫外線紅斑照射量更有效。這種治療方法能否增加皮癌的危險性始終有爭論。以前的報告未能證明發生皮癌的危險性較大。有報告305例特異性反應性皮炎或神經性皮炎病人,應用煤焦油軟膏及紫外線治療,隨訪25年,13例發生皮癌。其中8例為基底細胞癌,1例鱗狀細胞癌,2例為不明的皮膚惡性病(無活檢,推測為皮癌),2例為惡性黑色素瘤。11例非黑色素瘤皮癌中,10例位於暴露日光處。特異反應性皮炎的皮癌發生率與美國第三次非黑色素癌的調查結果相比較,無明顯增大,與一般人群比較,其發生率相似。在此組中有8例非皮膚性惡性變,其發生率與其他報告無差別。發生皮癌的病人應用煤焦油的時間比無皮癌的病人並不長,應用的劑量也不比其他人為大,多數人的用量反而少。他們認為臨床使用煤焦油制劑並未改變腫瘤的自然發生率。另一報告,280例牛皮癬病人長期應用煤焦油及/或紫外線照射治療,隨訪25年,33例皮癌中20例是用Goeckermann方法。22例為基底細胞癌,7例為鱗狀細胞癌,3 例分類不明及1例黑色素瘤。絕大多數皮癌發生在皮膚暴露區,9%在治療前有惡性前期皮膚病史(照射性皮炎、光化性皮炎及砷性角化症),70%應用過離子輻射及砷、氨甲蝶呤或長期紫外線照射。皮癌病人有兩個主要危險因素,即癌前期皮炎和以前用過離子照射治療。
有人對59例皮癌伴有嚴重的牛皮癬病人進行對照研究。應用924.例配對對比,結果是大量應用煤焦油與紫外線照射者,發生皮癌的危險性大2.4 倍。對126例進行年齡、皮膚類型、用葯區域、性別、離子照射史及PUVA治療次數進行配對對比,發現僅用大劑量煤焦油及紫外線照射者,皮癌的發生率明顯增加,而中等劑量者並不明顯增大。作者認為長期應用煤焦油及紫外線照射,並不是牛皮癬治療的禁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