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寧有什麼電子廠
星聯電子廠 南寧市西鄉塘區
風達電子廠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良慶區順風街二巷3號
貝聯電子廠 華僑投資區武華大道38好華強工業區
一舉醫療電子公司 廣西南寧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長凱路16號
智博電子公司 高新開發區科園大道31號財智時代10層
聯易達電子公司 民主路4號金馬樓2號樓4單元604
廣西賓陽縣天祥電子公司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賓陽縣臨浦路附近
廣西桂冠電子公司 南寧市興寧區
旺勝電子廠 南寧市賓陽縣
宇凱電子廠 南海路附近
思創南寧安防電子公司 東葛路24-8號凱豐大廈20層A2004/A2005
廣西南寧市酷睿電子公司 星湖路南二里3號星湖綜合大樓4層414室
南寧市永正辰訊電子公司 教育路22號南湖御景9層915
2. 廣西賓陽縣黎塘鎮工業區有什麼廠
華潤集團、永凱集團、廣西線路器材廠、廣西黎塘工業瓷廠。根據查詢網路地茄燃圖得知:廣西賓陽縣黎塘鎮工業區有睜坦華潤集團、永凱集團、廣西線路器材廠、廣西黎塘工業瓷廠,廣西賓陽縣黎塘鎮工業區城區面積16平方公里,悉納桐下轄14個村委,9個社區,總人口15.6萬人,城鎮人口11.6萬人。
3. 南寧市管轄范圍內的工業區
據我所知的有1武鳴縣 伊嶺工業集中區 東盟經濟園區 大皇後工業區 2橫縣 南寧六景工業集中區
賓陽縣 蘆圩工業集中區 黎塘工業集中區 上林縣 象山工業集中區
馬山縣 蘇博工業集中區 隆安縣 華僑經濟區 寶塔工業區
興寧區 二塘工業集中區 三塘工業集中區 青秀區 仙葫經濟開發區 伶俐工業集中區
西鄉塘區 高新區 相思湖新區 石埠高科技研發基地 金壇工業基地
雙定工業基地 北湖工業集中區
江南區 經開區 (大沙田) 江南工業園區 明陽工業集中區
良慶區 良慶經濟開發區 泰安龍象工業集中區
邕寧區 東部工業集中區(包括都市型工業區、八鯉工業小區、五合華僑工業小區和蒲新工業小區) 邕寧沿海經濟走廊開發區
4. 賓州鎮(廣西壯族自治區賓陽縣賓州鎮)詳細資料大全
賓州鎮,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賓陽縣,為賓陽縣縣城,賓陽縣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信息中心,是廣西四大古鎮之一,頃型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規劃的北部灣地區最大縣城,到2020年,賓陽縣城總人口規劃達到40萬人,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2004年被列為全國重點鎮。全鎮面積228.59平方公里,總人口22.47萬人,是廣西人口最多的鄉鎮,全鎮現轄15個社區,33個村委,256個自然村。2009年11月改今名。鎮名為沿用賓陽縣前身「賓州」之名,意為「州內有賓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 :賓州鎮
- 外文名稱 :Bīn zhōu Zhèn
- 行政區類別 :鎮
- 所屬地區 :華南地區
- 下轄地區 :15個社區,33個村委
- 電話區號 :0771
- 郵政區碼 :530400
- 地理位置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賓陽縣
- 面積 :228.59平方公里
- 人口 :22.47萬
- 方言 :賓陽話、客家話、白話
- 車牌代碼 :桂A
經濟,行政區劃,歷史沿革,財政決算,
經濟
賓州鎮自古商貿繁榮,個體私營經濟和傳統手工業發達。全鎮現有民營企業121家、個體工商戶9000多戶、專業村48個,形成了皮革、魚苗、竹編等特色產業,產品種類繁多,款式新穎,暢銷全國,出口歐美及東南亞。該鎮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豐富多彩,回風古塔和被譽為「百年中一人才矣」的明代 進士蒙大賚恩榮坊以及炮龍節、游彩架等民俗文化尤具魅力。
賓州 賓州鎮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要求,以轉變幹部作風、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為契機,按照「幹部帶得活、穩定管得住、工作上台階」的目標,以打造「桂中民營經濟強鎮、工業大鎮、商貿重鎮、文化名鎮」為工作定位,突出以抓項目為載體的工業化和城鎮化工作重點,促進了全鎮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2006年,全鎮完成生產總值37.52億元,比上年增長19.7%;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94億元,比上年增長44.34%;財稅總收入1.2億元,比上年增長34.16%;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1元,比上年增長19.98%。招商引資項目18個雀段猜,資金到位1.93億元,獲得全縣三個文明目標責任狀考核第一名,被評為全縣「十佳人民滿意機關」,並獲得南寧市「十佳鄉鎮」榮譽稱號,名列全市各鄉鎮前茅。
行政區劃
全鎮下轄33個村委,15個社區,268個自然村:
賓州 臨浦、新城、永武、楓江、興仁、同仁、鎮興、中靖太、建設、商貿城、城中、三聯、南街、仁愛、中和15個社區居委會;蘆圩農業村、新賓農業村、陸村、新廖、寶水、北街、新模、蒙村、顧明、黃盧、國太、蒙田、古城、王明、吳村、六明、碗窯燃灶、恭村、六嶺、勒馬、長崗、呇塘、展志、文偉、太鄉、基塘、三韋、七里、六和、河田、中興、德明、南山33個村委會。
歷史沿革
蘆圩造屋建圩於明朝嘉靖年間,距今已有五六百年歷史,開始時是由圩南同仁街頭老樹幾家姓「盧」的人擺粥鋪,粥謀生,鄉鄰百姓稱它為「盧家粥鋪」。後來此地居民逐漸增多,商賈雲集,發展成為圩市,人們便叫它為—— 「盧圩」。
賓州 由於建圩初期,有人經常聚眾鬧事,為了縮小影響,避免官府查緝,所以後來當地鄉紳建議將「盧圩」的「盧」改為「蘆」,才形成了現「蘆圩」的名稱。 蘆圩最早成為鄉鎮名稱是在1958年。1959年6月成立蘆圩公社。1960年7月撤。1961年復設蘆圩公社。1962年9月改區。1968年9月改人民公社。1984年8月改鄉之後,賓陽縣內仍有賓州鎮,轄區包括部分縣城。到了1994年,改名蘆圩鎮。2003年3月賓州、新賓2個鄉鎮並入蘆圩鎮,鎮名仍叫蘆圩。2005年7月河田鄉並入。2009年11月改今名。鎮名為沿用
賓陽縣 前身「賓州」之名,意為「州內有賓水」持續至今。 賓州這一稱謂並非生造,而是有著悠久的歷史。蘆圩鎮轄區內的這塊土地,有史以來一直屬於「賓州」。自唐貞觀五年(631年)設賓州郡以來,賓陽縣城就是郡治所在地,轄區曾包括附近數縣。賓州一名幾經反復,變更之後很快又改回來,先後持續使用了一千多年。 賓州鎮鎮 *** 位置
財政決算
2011年,全區財政工作在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指導下,全區財政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財政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區委、區 *** 提出的「13345」發展戰略和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嚴格按照區六屆人大五次會議批準的財政預算收支任務,努力克服落實國家結構性減稅政策、國家和省上重點建設項目稅收減少對預算執行造成的不利影響,挖掘增收潛力,最佳化支出結構,深化財政改革,全力支持「一城兩園一集團」、城鄉一體化等市、區重點項目建設,全面完成了全年各項工作任務,有力地推動了全區經濟社會的提速發展。2011年大口徑財政收入完成77442萬元,占調整預算77413萬元的100.04%,比上年增收15558萬元,增長25.14%。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2630萬元,占調整預算22538萬元的100.41%,比上年增收4678萬元,增長26.05%。全區地方財政決算支出(不含社保基金支出)197809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2.22%,比上年增長23.76%。全區財政一般預算收支決算平衡結果:財政總收入173817萬元,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2630萬元,上級補助收入151868萬元(返還性收入3706萬元、均衡性轉移支付補助34995萬元、調整工資轉移支付補助10307萬元、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補助1948萬元、農業稅政策調整轉移支付補助1415萬元、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收入4784萬元、教育轉移支付補助收入5168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轉移支付收入368萬元、醫療衛生轉移支付收入8839萬元、公共安全轉移支付補助收入2264萬元、農林水轉移支付收入1154萬元、各項結算補助收入5526萬元、專項轉移支付補助69057萬元、企事業單位劃轉補助收入612萬元、化解債務補助收入4萬元、其他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1721萬元),調入資金250萬元,上年結余-931萬元。當年地方一般預算支出173872萬元,專項上解支出425萬元,收支相抵後,年終滾存結余-480萬元,結轉下年的支出563萬元,年末凈結余-1043萬元;基金預算收支決算平衡結果:基金總收入26088萬元,其中區級收入20813萬元,上年結餘454萬元,上級補助收入4821萬元;支出23937萬元,年終滾存結餘2151萬元。
5. 廣西黎塘屬於哪個市,哪個地區
廣西賓陽黎塘東區工業區廣西黎塘屬於南寧市,賓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