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韓國工業國家有哪些

韓國工業國家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9-24 13:50:33

❶ 目前世界上那些是工業化國家

工業化國家:俄羅斯、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基本上資本主義國家都是工業化國家)

發展中國家:中國、印度、巴西、非洲各國(除南非以外)、亞洲(除日本與新加坡以外)、東歐、拉丁美洲各國

最後一個不清楚

❷ 韓國是不是發達國家

韓國是直線距離中國最近的發達國家。人均GDP3.15萬美元。是名副其實的發達國家。

韓國是一個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是APEC、世界貿易組織和東亞峰會的創始成員國,也是經合組織、二十國集團和聯合國等重要國際組織成員。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韓國經濟進入中速增長期。產業以製造業和服務業為主,半導體、電子、汽車、造船、鋼鐵、化工、機械、紡織、化妝品等產業產量均進入世界前10名。

對外貿易

2017年外貿總額10521億美元,貿易收支順差953億美元,增長6.6%。其中,出口5737億美元,增長15.8%;進口4784億美元,增長17.8%。和世界上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經貿關系,中國、美國、日本是韓國三大主要貿易夥伴國。

主要進口產品有原油、半導體、天然氣、石油製品、半導體零部件、鋼板、煤炭、通訊器材、電纜等。主要出口產品有汽車及零部件、半導體、有線無線通訊器材、船舶、石油製品、平板液晶顯示器、個人電腦、影視器材等。

2021年12月13日,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和關稅廳(海關)13日表示,截至當天上午11點36分,韓國今年出口已超過2018年的出口額歷史紀錄(6049億美元),預計全年出口將超過6400億美元。

❸ 韓國有哪些工業城市

工業首先向原有京(漢城)仁(仁川)工業區集中,並沿著京釜高速公路和鐵路向東南沿海延伸,形成韓國工業的南北兩極。①京仁工業區:指京仁及周圍地區,輕重工業發達,是最重要的工業區。②東南沿海工業區:以釜山為中心,北起迎日灣、南達光陽灣,呈沿岸帶狀分布,是第二大工業區。重工業發達。釜山是最大港口和重要工業中心。新建工業城:浦項(鋼鐵)、蔚山(石化、造船、汽車)、昌原(機械)、巨濟和忠武(造船)、麗水(煉油,石化),馬山(機械、紡織)和里里(紡織)是自由出口貿易區。內陸有大田(紡織、機械)、大邱(紡織)、龜尾(電子)等工業城。目前區域開發重點已轉向西海岸,韓國成為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❹ 世界工業化國家有哪些

世界工業強國有哪些
美、意、法、德、日、中國、瑞典、英國、芬蘭
七大工業國包括哪些國家
1,它指的是7種貨幣,美元(美國),歐元(歐盟),英鎊(英國),加元(加拿大),澳元(澳大利亞),瑞士法郎(瑞士),紐西蘭元(紐西蘭)

2,G7:美、英、法、伐、意、加、日
全世界八大工業國有哪些國家
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加拿大、日本,加上俄羅斯。

全世界八大工業國有哪些國家
八大工業國

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義大利、加拿大及俄羅斯
當今世界究竟有幾個真正的工業國
有 不多
世界上工業大國有哪些
按洲分歐美:美國 加拿大 英國 法國 德國 俄羅斯亞洲:中國 日本 韓國 中國台灣 印度 伊朗南美洲:巴西 阿根廷基本上就這些有一定的規模,我國的工業規模很大但是在某些方面還需要做強
世界上有幾個國家有完整的工業體系
我所知道的美國、中國。俄羅斯偏於重工業,英法德日這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是不是也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印度、巴西幾個少數發展中國家好像也有完整的工業體系。
世界上擁有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有那些
我所知道的美國、中國。俄羅斯偏於重工業,英法德日這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是不是也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印度、巴西幾個少數發展中國家好像也有完整的工業體系。
世界上「臨空型」的工業園區有哪些國家
臨空型工業是當代出現的一種新型的工業布局形式。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新興工業的出現,現代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工業產品特別是電子元器件產品的生產日益向小型化、輕量化、短期化方向發展,這樣就可以利用迅速方便的空運來實現產品的運輸,以適應現代化生產的要求。對於小型、輕量的電子元器件等尖端產品的生產組裝,空運成為最便捷的傳送方式,被認為是工廠傳送帶的延伸。這就使智力、技術、資源和交通條件成為決定這類工業布局的關鍵因素。在智力資源密集地區修建現代化的機場和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在機場附近建立大批電子工業企業,把智力、技術、交通等生產要素組合在一起,利用其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形成高新技術產業的布局形式,就是臨空型工業布局的基本特徵。日本九州南部和本州東北地區是兩個典型的"臨空型"布局.美國"矽谷"是知識密集,環境優美的新型工業區,也屬於"臨空型".

❺ 工業化國家有哪些

1、工業化國家有俄羅斯、英國、美國、法國、德飢陪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
2、國家工業化一般是指製造業或第二產業所創造的國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所佔比重逐步提高,製造業或第二產業中就業的勞動人口占總勞動人口的比例持續上升的過程。工業化是一個長期不斷陸肢羨變化的過程,其間往往還伴隨著經濟結構的變化,一方面由傳統的農業部門佔主導地位向工業佔主導地位轉變,另一方面工早拍業部門的內部結構也處於不斷的演進之中。一般將工業化劃分為早期工業、中期工業和新興工業三個階段,以表示工業化的發展進程。
更多關於工業化國家有哪些,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446e481616109146.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❻ 韓國的主要工業是什麼

經濟: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韓國政府成功地推行以增長為主的經濟政策,70年代之後正式走上發展經濟的軌道,創造了舉世聞名的「漢江奇跡」。到80年代,韓國一改貧窮與落後的面貌,呈現出繁榮和富裕的景象,成為國際市場上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國家。如今,韓國經濟實力雄厚,鋼鐵、汽車、造船、電子、紡織等已成為韓國的支柱產業,其中造船和汽車製造等行業更是享譽世界。韓國的電子工業發展迅速,為世界十大電子工業國之一。近年來,韓國重視IT產業,不斷加大投入,IT技術水平和產量均居世界前列。韓國曾是個傳統的農業國。隨著工業化的進程,
農業在韓國經濟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小,
地位日見低下。韓國是農產品主要進口國家,進口量趨於增長,但其農業市場對外國的參與極為敏感,是個對外開放程度較小的經濟部門。
韓國耕地面積為195萬公頃,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平原、丘陵地區,約占國土總面積的22%。韓國礦產資源較少,已發現的礦物有280多種,有經濟價值的50多種。有開采利用價值的礦物有鐵、無煙煤、鉛、鋅、鎢等,但儲藏量不大。由於自然資源匱乏,主要工業原料均依賴進口。工業主要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電子、化學、紡織等。浦項鋼鐵廠是世界第二大鋼鐵聯合企業。2002年汽車產量320萬輛,居世界第6位。造船訂單標准貨船噸數759萬噸,重新成為世界第一。電子工業以高技術密集型產品為主,為世界十大電子工業國之一。半導體集成電路發展迅速。近年來韓國重視IT產業,不斷加大投入。韓國風景優美,有許多文化和歷史遺產。旅遊業較發達。主要旅遊點有首爾(舊譯「漢城」
)景福宮、德壽宮、昌慶宮、昌德宮、國立博物館、國立國樂院、世宗文化會館、湖岩美術館、南山塔、國立現代美術館、江華島、民俗村、板門店
、慶州、濟州島、雪岳山等。
韓國發行新版1萬韓元和1千韓元紙幣韓國2007年GDP增長4.9%韓國躋身產油國行列
韓國2007年人均國民總收入首破2萬美元

❼ 為什麼只有5000多萬人口的韓國,卻能誕生16家世界500強企業

韓國在電子、 汽車 、金屬等傳統製造業上表現出了很強優勢,但在金融、通信、食品、流通等服務業領域和宇宙航空、防衛、醫葯等尖端產業領域,韓國卻沒有一家企業躋身500強名單。

分別為:

1 三星電子 (12名)電子

2 現代 汽車 (68名) 汽車

3 SK集團(84)煉油

4 LG電子(178)電子

5 韓國浦項制鐵公司(184)金屬

6 韓國電力公司(188)電力

7 起亞 汽車 (219) 汽車

8 韓華集團(244) 保險

9 現代摩比斯公司(380)

10 三星人壽保險 (421)保險

11 GS加德士(438) 煉油

12 SK海力士公司(442)半導體

13 三星C&T公司(458)貿易

14 KB金融集團 (471)金融

15 LG DISPLAY公司(483)電子

可是我們看看日本,人口只是韓國的兩倍而已,500強公司就佔到了51家,可以說比韓國更厲害。韓國的500強中雖然數量有15家,但是排名前100的只有三家,而中國則達到20家左右。我們可以看到,韓國在行業方面具有集中性,比方說電子、 汽車 、金融是韓國500強的三大支柱。

韓國發展早期是藉助了西方國家的產業轉移的西風,後來則藉助了中國崛起的東風,兩股東西風都被韓國趕上了,自然也就發展的比較好了。

從條件上來說,靠近日本和中國,口岸多,有天然的條件。

從文化上來說,是傳統的儒家文化圈,具有文化上的便利。

從時間節點上來說,又早於中國這個最大的經濟體,具有先發優勢;

從國際格局上來說,受到日本和美國的戰略支援和配合。

韓國是一個小國家,國土面積只有10.021萬平方公里,但人口密度很大,不到德國的1/3,不到英國的一般,可是工業實力非常強大,以國內GDP1.53萬億美元。

韓國經濟發展可用一句高速來形容。1953年韓國人均GDP66美元,中國54美元,兩國都是窮得叮當響,差距不大。而到了2017年韓國人均GDP飆升到了2.97萬美元,已經是名副其實的發達國家。而中國雖然增速也很快,達到8827美元,

韓國經濟發展走的是扶植大集團的發展思路,而不是發展一些中小企業。目的就是傾國家之力,打造有競爭力的韓國工業,因為韓國周圍大國林立,危機感很大。因此韓國國家不大,可是擁有10多家超級跨國集團公司。最大的就是三星,接著就是現代、SK、LG和樂天,斗山、韓進、錦湖韓亞、浦項制鐵和韓華。

像三星集團橫跨手機、半導體晶元、面板、造船、軍工、化工、地產、金融、人們對三星的電子產品津津樂道,想不到的是世界上知名的地標級高樓,吉隆坡雙子塔,台北101,還有最高的迪拜哈利法塔都是三星地產建的。其產值是韓國GDP D的25%.想想都是可怕的,一家企業占據一個國家GDP的1/4.

三星的崛起與政府資源的配置有極大關系,美朝戰爭結束以後,形成了三八分界線,美國大力扶持韓國,開始大規模軍事經濟援助。韓國政府勒緊褲腰帶,把美國援助的20多億美元物質賣掉,把賣物質的錢用於發展國內的工業,以貸款和投資的方式向大型企業集團進行資源傾斜,三星等超級集團與政府有密切往來,近水樓台先得月,獲得了發展的先機,這種發展模式與我國的紅頂商人是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開放之初,我國不少紅頂商人官商不分,也是迎來快速發展。韓國也不例外,在政府扶持下,成為超級壟斷集團。

就是現在,韓國的一些大集團也與政府高官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像三星就與下台的前總統存在很多的扯不清理還亂的關系。

(漂亮的韓國空姐)

韓國是二戰以來全球少數幾個由貧窮國家成功轉型為發達經濟體的國家。這樣的國家或地區不超過10個。2017年韓國GDP達到1.53萬億美元,排名全球第12位。2018年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中,有16家韓國企業入圍。其中包括了知名的三星電子、現代 汽車 、起亞 汽車 、浦項制鐵、LG等企業。

別看16家世界500強企業,看起來並不算多。是放在國際上,對比韓國還確實真厲害。有很多GDP超過韓國的國家,比如印度、巴西、俄羅斯還沒有韓國的世界500強企業多。

一個面積只有10萬,人口5000萬的小國家,為什麼能取得如此大的經濟成就?他的經濟是怎麼實現起飛的?如何從一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國成功轉型為發達的工業國?韓國學者宋丙洛寫過一本書叫做《韓國經濟的崛起》,或許他能解開我們的疑惑。

首先,相對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為韓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前提。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朝鮮王朝內部便一直處於動盪不安的局面。1912年日韓合並,但戰爭對梅並沒有結束。日本以朝鮮半島作為戰爭涵養基地,極大程度的掠奪了朝鮮半島發展的經濟資源,一直到二戰結束。朝鮮戰爭結束後,朝鮮半島才迎來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

第二,韓國選對了一條經濟發展道路,就是出口導向型經濟戰略。出口導向型經濟戰略是亞洲很多國家和地區從落後成為富裕的這個關鍵。亞洲四小龍基本都是採用這個經濟戰略。我國大陸經濟崛起,和出口導向型經濟戰略也有很大的關系。韓國對出口都特別依賴,2018年韓國出口額超過6000億美元,占其GDP的比重接近40%。韓國很多大型企業有一半的營收都來自海外。

第三,韓國政府大力推動經濟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從朴正熙時代開始,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資源搞經濟建設,韓國新村運動就是從那個時代開始的。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拉動國內鋼鐵、建材、化工產業的發展,同時也為日後的經濟起飛做了鋪墊。

根據《財富》公布的2018年世界五百強企業,韓國有16家企業上榜,這16家企業如下。其中三星電子的營收達到2119.4億美元,是韓國實力最強的五百強企業。

相對中國的120家企業來說,韓國的五百強企業數量確實說不上多,但是放眼全球,韓國五百強企業的數量只比美國、中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這六個國家少。韓國國土面積只有10萬平方公里左右,人口5000多萬,能夠誕生16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確實非常了不起。

韓國是二戰以來世界上少有的幾個由貧困國家成功發展成為發達國家之一。其實世界上發達國家有二三十個,但是人口超過5000萬的發達國家只有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和韓國,這幾個發達國家五百強企業數量都達到14家以上,位居世界前十。從這方面來看,似乎還是有一些規律可尋。

韓國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加工產業,經濟迎來了騰飛。在八十年代就與我國的香港、台灣以及東南亞的新加坡並稱為「亞洲四小龍」,其實,除了韓國,亞洲四小龍其它成員的五百強也不少,我國台灣有9家,香港有7家,新加坡也有3家。

2017年韓國GDP達到了1.53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12,經濟實力不弱。不過韓國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它的幾大財團,這方面韓國和日本有點像。目前韓國有五大財團,分別是三星、現代、LG、SK和樂天,韓國的16家世界五百強企業,有11家是這幾大財團的旗下企業。我們以三星為例,從上面圖片紅色方框的韓國三家世界五百強企業——三星電子、三星人壽保險、三星物產,都是三星集團旗下企業,據說三星集團貢獻了韓國GDP的1/5以上。

韓國不過5000萬人口,卻能誕生15家世界500強企業,這和韓國的舉國體制有關。因為韓國的國體(人口、面積、資源)比較小,所以為了獲得比較優勢,韓國必須扶植大企業,整個韓國由四家大財團和八家超級企業組成,領頭的三星甚至占韓國經濟總量的20%以上。

沒有政府的強力支持,是不可能出現這樣的現象的。

其次是由於美國的扶持,由於美國獲得韓國的軍事指揮權,所以韓國可以一心一意發展經濟。為了遏制中國、俄羅斯和朝鮮,美國也大力扶植韓國的發展,為韓國經濟騰飛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目前強大起來的韓國,也不甘心於歷任總統任人擺布成為階下囚的命運,開始和美國爭奪軍事指揮權,美國則要求韓國大幅駐韓美國的費用。

第三是因為韓國政府抓住了機遇,第一次產業轉移,韓國抓住機遇承接歐美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與香港、台灣、新加坡並稱為「亞洲四小龍」;在此基礎上,韓國先於三者一步,開始專業升級,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目前韓國的三星在手機、半導體、存儲器等領域世界領先,其造船業和 汽車 產業在全世界也有很大的優勢。同時韓國還大力發展 娛樂 業,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最典型的就是亞洲金融危機和端午節等申遺),韓國的韓流、日本的漫畫、中國的玄幻,被並列為亞洲三大文化產品,強大的文化軟實力為韓國經濟保駕護航。

實際上,一個國家的經濟發達程度,與人口的多寡,面積的寬廣程度,沒有直接聯系,俄羅斯的面積1700多萬平方公里,是韓國的170倍,但是GDP卻沒有韓國高。奈及利亞擁有1.8億人口,是韓國的3倍,但是GDP總量卻不足三十分之一。

那麼韓國為什麼會誕生16家世界500強呢?這就要從「 漢江傳奇 」說起!

二戰結束後,韓國還處於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家,經濟發展十分落後,1961年的韓國,當時的人均GDP只有100美元。後來韓國發生了軍事政變,朴正熙上台,在農業和工業上進行改革,再加上得到美國的援助,韓國用40年時間,將首爾從一個農村變成了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同時韓國開始轉型成為一個外向型經濟國家,出口行業成為韓國的主導產業,這40年間,韓國逐漸形成了電子產業、 汽車 產業、重工業、零售等產業,同時走出了破局代表的三星、現代、LG、起亞等世界500強企業。

所以,韓國的崛起,誕生了16家世界500強,最根本有三個原因:

1:經濟改革與轉型

2:發展外向型經濟

3:美國的援助

韓國和日本一樣,很多資產都在海外,曾幾何時,韓國把樂天超市開到了中國各地,韓國的 娛樂 明星遍布中國,韓國的整容技術在中國市場最吃香。韓國的 美食 ,在中國也很受歡迎。

中國人慢慢對韓國的產品和服務產生了一種崇拜感,前些年的「韓流」確實讓大家都「感冒」了。

綜合來看,韓國的經濟強大,最主要還是自身的高 科技 、高技術含量的產業發達,同時就是積極擴展海外市場,把產品賣到全球各地,把鈔票賺回家,所以,韓國走出了眾多優秀的企業,分別是:三星電子、現代 汽車 、LG、浦項制鐵公司、起亞 汽車 、現代重工、韓華集團、SK集團、現代摩比斯公司、樂天百貨、 LG DISPLAY公司、 GS加德士、三星人壽保險、韓國天然氣公司等世界五百強企業。

韓國是少有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人口5000萬,但是gdp總量排名世界前列,有許多世界500強企業,許多公司是全世界人民耳熟能詳,產品也滲透到全世界人民的生產生活中,而且韓國不僅僅只是經濟發達,軟實力同樣不俗,韓國文化輸出非常成功,尤其是影視文化影響很大,

韓國的成功是因為韓國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

韓國在朝鮮戰爭之後,獲得了美國的重點支持,韓國因此可以既實行市場化,又實行產業保護,當國家產業弱小的時候進行政府扶持和保護,當產業強大後又逐漸開放,這使得韓國企業的成長環境非常優越,既有適當的保護,同時又參與國際競爭,適當的保護有利於初期成長,市場化有利於企業發展壯大,迴避了過度保護造成的依賴性和缺乏競爭力,

韓國地處朝鮮半島南部,三面環海,交通便利,非常有利於經濟發展,與幾個經濟大國日本,中國,美國,歐盟等聯系非常方便,同時與原料能源出口國同樣聯系方便,韓國的地理位置換成任何國家發展都不會差,

韓國人民工作勤奮,國民凝聚力非常高,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韓國經濟遭受重創,面臨巨額國際債務,韓國甚至出現家庭主婦捐首飾支持政府還債,這些行為會給國際 社會 留下極佳的印象,對韓國充滿信心,而信心經濟發展非常重要的因素,

其實東亞地區只要碰到合適的機會發展都不差,韓國只是其中之一,

上世紀五十年代,朝鮮戰爭結束,韓國在美國的幫助下建國,由此成為半獨立的資本主義國家。

面對一窮二白的面貌,韓國舉步維艱,為讓韓國這個盟友渡過難關,以便對其北方鄰國構成挑戰,美國施以援手,給予物質、技術及資金等多方面援助,使得韓國逐步由落後的農業國變成一個欣欣向榮的工業化國家。

在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型及資本技術型演變過程中,韓國領導層認為,要想使國家達到像西歐那樣富裕發達的程度,必須大力發展壟斷性行業企業,做大做強企業集團發展實力,以此推動國家整體經濟邁上高水平。

基於這樣的設想,從朴槿惠父親朴正熙起,就大力扶持財閥企業集團,諸如三星、現代、LG、浦項制鐵等十餘家大型跨國企業集團,由此推動了韓國經濟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也帶動了國內相關產業行業的突飛猛進的發展。於是「漢江奇跡」橫空出世。

就拿三星而言,前總統朴槿惠就曾直言,三星集團這些國際知名企業集團都是韓國國民的衣食父母,足見這些財閥集團的實力和財勢。有人甚至將大韓民國稱之為三星共和國,這是不無道理的。因為三星企業集團的經濟產值在整個韓國GDP中竟然占據25%的份額,涉及房地產、通訊、造船、化工、金融等多個領域。

三星是如此,其他大型企業集團當然也是跨行業跨領域,在多方面卓有建樹。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政府的政策傾斜。為什麼三星太子李在鎔犯法能夠赦免,而朴槿惠不能,就在於三星這類大企業在國家中的舉足輕重的地位,不能倒。

然而,有利有弊,韓國5000多萬人口擁有世界500強企業十多家,這些大企業大集團富可敵國,一定程度上對國家政權構成了挑戰,如果哪位總統不按照財閥的要求行事,可能離下台也就不遠了。

韓國非常小,國土面積只有10萬平方公里,但是韓國gdp增長太快了,1953年gdp是66美元,現在已經高達2.97萬美元,我國現在是8800美元,韓國gdp是我國的三倍。

韓國在企業發展上就是國家之力扶植大公司,提升大公司的競爭力,所以韓國擁有16家超級跨國集團公司。因為韓國資源少,國家只能花大力氣扶植大公司,獲得快速發展。

其中韓國最大的公司是三星,很多人把韓國稱之為三星城。其次是現代、SK、LG和樂天,斗山、韓進、韓華、錦湖韓亞、浦項制鐵等公司。

韓國企業另一個特點是的企業和國家利益交換和糾葛,國家介入企業,企業控制國家,比如選擇元首等都是和企業強相關的,特別是三星對政府官員可以說是極大的決定權。這也是為什麼三星一直屹立不倒。

三星公司的產值是韓國GDP的25%,牢牢控制了韓國經濟發展。

閱讀全文

與韓國工業國家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奧迪s5和賓士glc哪個好看 瀏覽:288
工業企業廠房設計標准有哪些 瀏覽:981
福田低速載貨汽車指哪些車 瀏覽:386
奧迪新款轎跑是什麼型號 瀏覽:312
工業油漆不會干怎麼回事 瀏覽:367
賓士gla260車架號在哪裡 瀏覽:796
純電汽車第一次充電充到多少 瀏覽:741
賓士新c級如何看電影 瀏覽:643
工業烤箱怎麼設計 瀏覽:826
寶馬118底盤號在哪裡 瀏覽:596
如何區分汽車輪胎是哪種胎 瀏覽:174
寶馬3系怎麼彈射起步 瀏覽:512
寶馬車鑰匙配兩把多少錢 瀏覽:532
長途汽車票怎麼買步驟 瀏覽:845
怎麼讓汽車零件光亮 瀏覽:738
邵陽市工業街以前是什麼村 瀏覽:444
奧迪a4l擋位操作怎麼熄火 瀏覽:98
羅馬尼亞汽車工業怎麼樣 瀏覽:902
汽車4s店修車有哪些黑幕 瀏覽:62
來賓河南工業園有哪些工廠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