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工業區集中在那裡?
去人才市場或者網站提前聯系,你自己上門,人家不怎麼理你的
主要就在高新西區(去金沙坐305,320,311都要到)出口加工中心(企業也多)也在這里。
其餘還有就是蛟龍工業港(雙流和青羊各有一半)
高新區那裡的主要都是高科技的,工廠可能就這些多點吧。
成都工業區集中在哪裡
龍泉驛區,主體是國家級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要是機械和汽車類工廠多。
高新西區/郫縣,主要是高新產業園和郫縣現代工業港,主要是醫葯類,食品加工和電子加工類企業多。
其它區域也有,比如雙流的蛟龍港/航空港;新都的工業園,新繁龍橋工業園區等。
成都工廠工業區主要集中在什麼地方?
工廠工業最多的是在雙流蛟龍工業港和青羊的蛟龍工業港,工作一般好找。
成都市周邊有哪些工業區,每個工業區主要產業是什麼 5分
1. 成都市金牛區洞子口陸家工業區全景
地址: 成都市金牛區
2. 永寧工業區全景
地址: 成都市溫江區永寧鎮和居路
3. 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全景
地址: 北京路附近
4. 新都工業區
地址: 成都市新都區
5. 大同工業區全景
地址: 成都市青白江區同心大道
成都現在最集中的廠區在哪兒?
你指的是什麼產品的廠區?電子產品工業園集中在郫都區,醫葯類比較集中的是溫江,汽車產業比較集中的是龍泉驛。
成都工廠集中在哪裡
高新西區有很多工廠,模具工業園區和出口加工區都有
不過現在成都的每個區都有工業園區,比如說青羊工業園、青白江工業園、錦江工業園等
成都的工業工廠區都集中在什麼地方?
以前在東邊 現在城市規劃 已經搬走了很多 現在還有一部分在東二環外 現在工業工廠區集中修建在成都市的北邊郊縣 像大豐 青白江 彭州等 還有一部分修建在西面 成都市的西沿線出三環朝成灌高速走的右手邊 也就是新成灌路與老成灌路之間
成都主要有哪些工業區
成都市的主要服裝加工區在新都斑竹園周邊。斑竹園是西南地區最大的服裝加工基地。有制衣大小企業數百家,在其周邊也有很多服裝加工企業,像鴉鵲口社區,龍橋鎮等地方也有很多服裝企業。如果找生產廠家,到斑竹園的選擇可以更多,有找這方面工作的人那裡是成都最好的去處
成都市35個工業園區有哪些? 10分
1、成都青羊工業總部基地
2、錦江區工業園
3、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4、成華區工業園
5、成都武侯工業園
6、成都溫江海峽兩岸科技園7、新都工業園區
8、成都傢俱產業園區
9、新都物流產業園區
10、新都泡菜食品產業園區
11、四川現代農機產業園區
12、龍泉驛經濟技術開發區
13、高新區工業產業
14、西南航空港經濟開發區
15、成都航空物流園區
16、雙流現代商貿集中發展區
17、新津縣工業園
18、四川金堂工業園區
19、中國女鞋之都金堂製鞋工業園
20、蒲江壽安工業園區
21、成都市青白江區工業區
22、四川省邛崍市羊安工業園區
23、都江堰工業園
24、彭州工業開發區
25、龍潭都市工業集中發展區
26、石羊工業園
27、郫縣現代工業港
28、蛟龍工業港
29、成都浩旺產業園
30、成都華銀工業港區
31、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龍騰工業城)
32、崇州市工業集中發展區成都大洋創新製鞋產業孵化園
33、大邑工業集中發展區
34、大成工業園
35、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成都周邊有哪些工業園區
青羊工業工業園,位於成都重點打造的20個工業集中發展區之一的青羊工業集中發展區核心區域,佔地面積1089畝,項目以發展新型總部經濟,打造彰顯和提升企業形象氣質的企業總部為產業定位。聯系電話: 028-87077788 成都石羊工業園,石羊工業園佔地面積約80畝,建築面積53112.6平方米。028-13981889918
成都模具工業園位於成都高新區西部園區圍城路和規劃G線南段交匯處紅光鎮八聖村,西臨intel項目基地,南、北、東側均為城市交通幹道。028-85327999
龍騰工業城,坐落於「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心位置120米世紀大道旁,佔地1000畝,是一個現代化環保工業園區。 聯系電話: 028-85212987
成都華銀工業港區,位於(成都--溫江)海峽兩岸科技園西部,東距成都市中心28公里,跟溫江城區5公里,南接雙流,北靠成溫邛高速,具有極好的交通地理位置和建廠優勢。項目佔地面積1000餘畝,總投資11.6億元。聯系電話: 028-82782111
武侯工業園區,是經省 *** 批准、由國家發改委審核通過的省級開發區,由原武侯科技園與中國女鞋之都工業園整合而成,園區規劃面積8.6平方公里,產業定位為以輕工設計及軟體開發為主的工業總部。聯系電話: 028-85005196
天府生命科技園位於成都高新區南部園區,交通便捷,臨近機場高速入口,距雙流國際機場10公里,距火車北站10公里,距火車南站2公里,距沙河堡新車站8公里。 以成都高新區南部起步園區和馮家灣工業園為主體,整體規劃2.5平方公里科技研發區,天府生命科技園為該核心區重要載體,是集醫葯及相關學科的研發、產業增值服務、商務生活配套為一體的科技園區,聯系電話: 028-85326166。
成都海峽兩岸科技產業開發園位於成都市溫江區西南側,1998年經國台辦和科技部批准正式成為國家級海峽兩岸科技產業開發園。是全國四家之一、西部地區唯一的國家級海峽兩岸科技產業開發園,是四川省、成都市重要的現代輕工業基地和台商投資聚集區,也是成都市重點建設的三家國家級開發區之一。園區規劃控制面積45平方公里,規劃有核心產業區、科教產業區、中央商務區、總部辦公區、配套產業區、柳河信息產業園、天府高新技術孵化園、金馬西湖旅遊休閑區等功能區域。聯系電話: 028-82788166
成都金牛高科技產業園(以下簡稱園區)成立於2000年6月。園區規劃面積7.74平方公里,分為一期和二期,其中,一期規劃面積2.1平方公里,位於成都市西門出入通道羊西線與金牛大道之間,是離中心城區最近的高新技術園區;二期規劃面積5.64平方公里,位於成都市北門出入通道川陝公路和北新幹道之間,處在成德綿高新技術產業帶的起始位置,是我市確定的重點工業集中發展區之一。
園區是國家科技部確定的國家火炬計劃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同時也是我市五城區省級開發區中唯一一家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聯系電話: 028-87510935
成都萬貫濛陽服裝產業園,由彭州市市委市 *** 和濛陽鎮黨委鎮 *** 、中國服裝協會、四川省服裝協會、成都紡織高專、成都萬貫集團聯合打造。產業園位於全國和成都市優先發展重點鎮——彭州市濛陽鎮,經北新幹道至成都22公里,產業園佔地面積3500畝,028-82840221。
天府軟體園總用地規劃100萬平方米(約1500畝),一期規劃用地22.6萬平方米(約340畝),規劃建築面積約23萬平方米。二期規劃用地7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6萬平方米;聯系電話:: 028-85330986
成都家居產業園總佔地面積達6平方公里,9000畝,是中國西部最大的......>>
Ⅱ 工業港,類似成都雙流蛟龍工業港定義是什麼
以後將工業企業全搬遷進工業港裡面,成為一個集中的工業區,減少城市環境污染,加快綠化建設,使得工業效率更高。。。
Ⅲ 蛟龍港工業園區搬遷了嗎
沒有,有兩個園區。
成都蛟龍港由香港蛟龍集團投資開發,是全國首家民營工業園區,現已在成都成功建成兩個園區(蛟龍港青羊園區和蛟龍港雙流園區)。目前,園區引進企業2380多家,年產值及銷售收入突破300億元,年上繳稅收突破6億元,常住人口突破12萬人,並連續多年榮登「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被列為「成都市工業集中發展示範區」,「成都市非公有制經濟統戰工作示範區」,其首個產業轉型升級項目「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海濱城,年接待遊客突破2100萬人次。成都蛟龍港自建立以來,一直秉承「財富有限,創新無限」、「當下可行,未來可期」的企業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打造了完整的基礎配套設施,從單一的民營工業園發展成為全國首家產城融合的民營港城園區。
香港蛟龍集團成立於1998年,建基於香港,是一個從事多元化業務的集團,核心業務為國際貿易、對外投資、城市開發、旅遊開發、地產、基建、能源等。集團憑借雄厚實力及高瞻遠矚的創見,出色的管理人員、優秀的團隊、先進的經驗,發展更邁向國際化,業務進一步伸延到全球。與此同時,集團大力發展文化旅遊事業正與多個地區合作,並引入多家全球知名的投資和設計公司, 共同拓展無限的發展空間。
Ⅳ 成都哪個工業區新廠比較多的
金堂淮口鎮啊 很多都是青白江 新都等地的排污不達標的企業搬遷過去的.
Ⅳ 成都正在開發的工業園有哪些
成都各個區的工業園包括成都青羊工業區、成都高新工業區、 成都武侯工業區、成都錦江工業區、成都龍泉工業區、成都龍潭工業區、成都資陽工業區、成前者都金牛區工業園、成都現代工業港、成都成華工業區、青白江——新都工業集中連片區,基本上是一個區(市)縣一個工業集中發展區。錦江區:錦江工業區位於中和鎮。新都區:成都市新都衛星城工業區,始建於1992年,1993年經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開發區,2001年被列 為省級重點開發區。堅持「工業強區」理念,作為全區的「一號工程」,工業區獲得新一輪發展 的大好時機。新都衛星城工業區地處成都市北大門黃金地段,距成都市僅10公里。總體規劃面積18平方公里,分別由成綿高速公路以西的工業西區(老區)和成綿高速公路以東的工業東區(新區)兩大版塊組成。成華區:龍潭工業園區,位於三環路外龍潭寺以南。武侯區:武侯工業園已確定規劃面積8.6平方公里,地處成都市中心城區三環路西南外側。園區緊鄰成都市三環路西一段,成都雙流機場貨運幹道,新川藏公路貫穿其間,通過三環路快車道直接與成渝、成綿、成雅、成灌、成南、成溫等高速公路相連,交通十分便利。青羊區:成都青羊發展工業園又名成都青羊工業總部基地,位於成都重點打造的20個工業集中發展區之一的青羊工業集中發展區核心區域。青羊工業總部基地位於成都市青羊區成飛大道一號,佔地面積933畝。該工業園項目主要為企業提供獨棟企業總部辦公區域。成都青羊工業總部基地A、B區已於2005年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敗悔臘C、D區現正在進行收尾工作,預計2007年年底可正式投入使用。金牛區:成都金牛高科技產業園(以下簡稱園區)成立於2000年6月。園區規劃面積7.74平方公里,分為一期和二期,其中,一期規劃面積2.1平方公里,位於成都市西門出入通道羊西線與金牛大道之間,是離中心城區最近的高新技術園區;二期規劃面積5.64平方公里,位於成都市北門出入通道川陝公路和北新幹道之間,處在成德綿高新技術產業帶的起始位置,是成都市確定的重點工業集中發展區之一察滑。龍泉驛區:龍泉工業區位於成龍大道以南。關於更多問題咨詢請關注成都社區談天說地 http://www.csq.com/forum-36-1.html有專人為你解答
Ⅵ 工業區的工業區的分類
人物概述
黃玉蛟:四川省政協委員、四川省工商聯副會長、成都市工商聯常委、雙流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成都市人大代表、雙流縣第九屆工商聯(民間商會)副主席、香港蛟龍集團CEO、成都蛟龍港管理委員會主任、著名民營企業家。首屆「成都市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第二屆「四川省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第八屆「四川十大財經風雲人物」獲得者。
成功創辦全國首家民營工業園區——成都蛟龍工業港。經過十年發展,蛟龍港現已在成都成功建成了兩個園區——蛟龍港青羊園區和蛟龍港雙流園區,成為了「成都市工業集中發展示範區」。他締造的「蛟龍模式」,開創了民營經濟辦工業園區的先河,引進入駐企業1000多家,成為了「三個集中」的成功者,「統籌城鄉」的實踐者,「兩化聯動」的參與者,「產城一體化」的探索者。江西、黑龍江、雲南、貴州、寧夏回族自治區、廣東、江蘇、安徽等省市州紛紛組團到港考察、學習。中央黨校、國家發改委、全國政協、全國工商聯等黨政要員蒞臨工業港調研、指導。
他長期致力於社會慈善事業,現累計已向災區及教育事業捐款2000多萬元。在企業成長過程中,他堅持貫徹低碳環保的理念,園區自主投資1.2億元修建日處理量為3萬噸的蛟龍港活水公園(污水處理廠),污水經過處理後水質達到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中一級A標准,實現中水回用。2009年,工業港還耗資4000多萬元對當地僅3米寬的臭水溝――白河進行全面改造,建成了一條河面達28米寬的白河河堤公園。如今的白河碧波盪漾、綠樹成蔭、風光秀麗、環境宜人成為了人們休閑鍛煉的景觀長廊。2011年11月,經過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中國光彩事業基金會及中國環境報社嚴格的層層篩選,蛟龍港被評為「中國2011十大碧水環保先鋒」企業。
目前,他正帶領蛟龍團隊不斷創新,加快促進蛟龍港產業轉型升級,將在5年時間通過八大工程的建設,促進蛟龍港在僅4.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實現年產值及銷售收入1200個億,國地兩稅突破20億,解決20萬人以上就業,將成都蛟龍港雙流園區打造成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產城一體化聚財時尚新城。
創業經歷
他從賣冰棍起家,到經營肉聯廠,然後出走香港打工,2000年在成都創建了國內首個民營資本打造的工業園區——成都蛟龍港青羊園區,2004年創建了成都蛟龍港雙流園區。涪陵小子黃玉蛟用近10年的時間,創造了一個偉大的傳奇——十萬余「港民」在「成都蛟龍工業港」生產生活,1000多家中小微企業把這里當成了自己的家,並與黃玉蛟共同創造著「蛟龍」的財富夢想。
蛟龍生焉
逆向思維 做企業平台提供商:
「佔地才5畝?太小了,不考慮。」2000年6月,有著港商身份的涪陵人黃玉蛟到某開發區申請辦一家衛生巾廠,不料卻遭當頭潑了一盆冷水。誰知正因為這次「閉門羹」,激活了黃玉蛟的逆向思維:「中國有無數中小企業,我的經歷恐怕他們都有。如果有人能為他們提供一個發展平台,那該有多大的市場。」「我就來做這個平台提供商!」帶著這樣的想法,黃玉蛟來到成都青羊區投石問路,結果與區政府一拍即合,隨後有了蛟龍工業港青羊園區,2004年僅有了蛟龍工業港雙流園區。黃玉蛟說:「兩個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18億元,我沒有要國家一分錢,也沒有在內地銀行貸一分錢。這18億元全是香港民間資金。」「現在的蛟龍工業港,總面積約7平方公里,總投資達100多億元,吸引了1000多家中小型民營企業的入駐,解決了超過10萬人的就業難題。」快人快語的黃玉蛟用一串串數字勾勒出了蛟龍工業港的美好藍圖。他說,如今蛟龍工業港在成都建成了兩個園區——成都蛟龍工業港青羊園區和成都蛟龍工業港雙流園區,初步形成了以電子信息、自動化設備、新型材料、生物醫葯為主的產業布局。
蛟龍得水
場景火爆 客戶排隊等著進港:
「我們現在企業的入駐率是百分之百,但每天仍有不少的客戶前來咨詢洽談,現在還有100多位民營企業家在門口排著隊,等著進港開廠呢。」黃玉蛟頗為自豪,招商引資一直是每個開發區最為頭痛的事情,但憑借蛟龍工業港在全國及海外地區的30多個招商部,早就由「招商」轉變為「選商」,達不到蛟龍環保標準的企業,給錢都進不來。在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由美國向全球蔓延開來,不少人都認為,以中小企業為主的蛟龍工業港也會籠罩在陰雲之下,但記者卻在蛟龍工業港見到了截然相反的景象。與黃玉蛟約定的采訪時間是早上9點,但從9點開始到10點半,記者的采訪卻「無數次」被打斷——蛟龍工業港總部大大小小的會議室里,坐滿了前來洽談業務的客戶,他們一撥又一撥地擁進黃玉蛟的辦公室,同時在短短1個半小時中,黃玉蛟的商務電話也一直沒有斷過,如此火爆的場景,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讓工業港之外的人相信。「你拿1000萬元做企業,自己建設,可能土地、基礎、廠房這幾項就要花光你的資金,最後還得向銀行貸款買設備和作為流動資金,相當於還沒有生產就已經負債了。」剛放下一個客戶的電話,黃玉蛟就開始給記者算起了賬來:「我們這里土地廠房都有,企業進來後又省去跑手續的麻煩,只繳納一定的租金,你這1000萬元的大部分就可作為設備款和流動資金,很快便可投入生產。」「我們的體制新、機制新,我們可以讓企業不負債,輕裝上陣,沉著冷靜地應對金融危機,做好經營管理。」黃玉蛟說,正是憑借著蛟龍工業港獨特的體制以及合理布局規劃,才使園區內近千家中小企業在金融危機中經營正常,正安然度過這場令人始料未及的危機。
蛟龍出海
4大板塊 打造蛟龍「聚財時尚新城」:
如今,黃玉蛟所開創的「蛟龍模式」已推廣至全國,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士登門拜訪,虛心學習借鑒「蛟龍模式」。按照黃玉蛟的規劃,成都蛟龍工業港雙流園區將打造成為一個年產值及銷售收入達1200億元,國地兩稅突破20億元,解決20萬人以上就業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統籌兼顧城鄉經濟發展的產城一體化聚財時尚新城。
不過,黃玉蛟的心中仍然潛藏著一個遺憾,那就是800多家企業2011年才創造2個多億的稅收,而2012年也僅能達到3個億的標准。「這是遠遠不夠的。」望著窗戶外的工業園區,黃玉蛟的雙眼匯聚著光芒:「5年後,這里又會不一樣。」在黃玉蛟的心中,還有一畝「創意園」等待著開墾。「中國是全世界的加工廠,外國企業賣出規則,我們卻按照規則去生產,賺取其間很小的一部分利潤。憑什麼!」黃玉蛟很不服氣:「中國不僅僅是一個加工廠,咱們中國也能向全世界賣規則、賣標准、賣概念……我黃玉蛟就要做到這一點!」這不僅是黃玉蛟的一個想法,為此他已付諸行動。
黃玉蛟立足現狀、著眼未來,按照產城一體的模式,將城市國際化作為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進行整體規劃、聯動推進,制定「五年規劃」、「八大工程」、「三大指標」發展戰略,巧借天府新區良好發展機遇,按照省委對成都提出的建設開放型區域中心和國際化城市的重大要求和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在中西部地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和國際化」的目標,參照國際標准建設城市框架、配置城市功能,大力發展產業結構升級重點項目八大工程之八——蛟龍國際四大板塊,力求蛟龍港形成與國際接軌的物質形態和硬體基礎。夯實基礎的七大工程,即供水中心、活水公園污水處理廠、白河打造、九年制義務教育學校、展示中心、文化中心、道路白改黑,用時長的一年半時間,短的僅七八個月就建成投入使用了。在他精心策劃下,匯聚以總部經濟帶動產業升級的25萬平方米5A寫字樓,75萬平方米蛟龍港「海濱廣場」,25萬平方米奢華時尚購物中心,10萬平方米全球知名五星級酒店,世界最大的單體海洋館,可承辦國際賽事的真冰場,可同時容納5000人的巨幕主題影院,2架貝爾直升機……國際元素完美融入。
黃玉蛟相信,未來城市必然是智能化、人性化的。「我們的立體停車樓整體規劃面積35萬平方米,15000個車位,配備智能化的引導設施和管理系統,上萬輛車將穿梭其間,將是蛟龍港又一道車水馬龍的亮麗風景!我們將以海濱城購物中心為起點,建設一條智能輕軌,一直延伸到港區生活配套區,讓呆在家裡的港民能輕松自如地'走'出來;還有一點你想不到的是,我們的輕軌列車雖然在軌道上井然有序的飛馳,但都是無人駕駛,遠程智能化控制。」
而「最短的輕軌、最慢的動車、最牛的立體交通、最具創意的下水管道、最大的單體海洋館,這些極富創意的特色項目,將開啟海濱城購物中心全新的業態組合模式。」
引進創意、研發、設計、辦公類高端產業、大企業、大集團進駐蛟龍港,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是蛟龍港產業升級的重頭戲。蛟龍港整體規劃40幢5A寫字樓,首期建成的10幢5A寫字樓目前正在交付使用中,四川路橋、三一重工等優勢企業已先後入駐。40幢5A寫字樓全部建成後,將吸引3000到5000家各類型高端產業、大集團、大企業極速入住。
與此同時,集全球頂級知名品牌汽車銷售中心以及直升機直營中心於一體的威尼斯港灣,僅需250畝土地即可建成建築面積達160萬平方米立體高效集約節約用地的太空城產業基地……都將逐步呈現。在有限的土地上,蛟龍港將通過創新思維、科學發展,為社會、為國家創造更多的財富,讓蛟龍港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聚寶盆」。一個新的奇跡將在黃玉蛟的運籌帷幄下誕生。
蛟龍港海濱城
聚焦全球目光,引領消費新潮流
即將建成的海濱城購物中心是蛟龍港打造的首期商業,整體規劃面積25萬平方米,共分為5個樓層,地下一層與地上四層,主要是以精品超市、國際精品服飾、潮流服飾、休閑娛樂、特色餐飲等為主要業態。空間設計與裝修風格吸收了國內外知名購物廣場可鑒之處,避免了傳統商場的常規設計模式,將真正打造出奢華現代的購物廣場。
海濱城購物中心的百貨名店、大型超市、數碼影音、文化用品、兒童天地、品牌餐飲、特色美食、體驗娛樂、運動休閑、家居生活、美容美發和金融服務等,將構建一站式體驗消費新地標。其中,世界最大的單體海洋館將誕生於海濱城購物中心,它的出現將挑戰世界吉尼斯多項紀錄;西南地區首家達到舉辦國際賽事標準的真冰溜冰場將落址購物中心;兩架貝爾直升飛機將空降海濱城購物中心,為顧客打造最真實的空中體驗;可同時容納5000人觀影的巨幕主題影院,將成為推動蛟龍港文化經濟建設方面的亮點。涵蓋購物、美食、觀影、文化、運動、休閑、娛樂、體驗、學習、聚會、觀光、酒店、展示等其他同類商業無法比擬的功能於一體的海濱城購物中心,以其獨具魅力的特色、便利的交通和人性化的配套服務,將改變市民以往就近消費的習慣,不僅僅局限於吸引產業周邊及市區的市民前往消費,而是以其角逐世界的力量,使之成為未來整個西南片區、全國乃至全球消費者購物休閑的首選之地。它將奠定蛟龍港產業轉型升級的堅實基礎,承載蛟龍國際四大板塊後續各核心項目大批人才的消費需求,驅動產城互動,引領蛟龍國際四大板塊的核心項目。
太空城產業基地立體 高效集約節約用地 探索經濟轉型之路
在西部大開發時代號角的指引下,蛟龍人運用創新的意識和超前的理念運籌蛟龍港青羊園區及雙流園區,統一規劃、連片發展,實現了分散型的「馬路經濟」進入工業園區,集約節約利用土地資源,完成了首次跨越式發展。「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資源,是發展之基、民生之本。我國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後備資源稀缺,土地問題始終是發展進程中的一個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在可利用土地資源日趨緊張,國家嚴格要求工業用地指標的情況下,成都蛟龍工業港經過整合土地,提高土地集中度,為產業規模化發展創造了先決條件。同時,蛟龍人依託自身建設工業園區探索出的經驗和發展思路進行分析,探索出立體高效集約節約用地的一種創新節地模式——太空城產業基地,這是目前國內首創的立體式高效集約節約用地產業基地。「一方營造、四方盈利」的「蛟龍模式」,幫助支持了1000多家中小微企業在園區迅速發展壯大。黃玉蛟說,「建好天府新區,再造產業新城一直是我關心關注的課題。要提高工業園區土地使用效益,只有探索高效集約節約用地發展模式。蛟龍港將以太空城產業基地為代表的重點項目,通過立體發展,向空中求效益,將有限的土地資源實現價值更大化,力爭打造出一個資源節約型的產城一體化聚財時尚新城。」
黃玉蛟認為,太空城產業基地是蛟龍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實施「五年規劃」、「八大工程」、「三大指標」的重點項目之一。為拓展實體經濟發展平台,加大對實體經濟投資,在有限的土地上引進更多實體企業入駐蛟龍港,在蛟龍港僅4.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蛟龍人將利用250畝土地,建設建築面積達160萬平方米的太空城產業基地。「立體發展,向空中求效益」是太空城產業基地的顯著特點。太空城運用立交橋理念縱向建設約13層,主要引進重型機械銷售、商用車交易中心、現代物流、倉儲、現代製造業等類型企業入駐。太空城產業基地建成後,將引進企業500家,引進IT、現代技術、現代物流等高端管理技術人才2-3萬人,實現年產值及銷售收入500億元,稅收5-6億元,將實現蛟龍港創新、研發、設計總部經濟的「總部——製造基地」功能鏈條輻射,不同區域分工協作、資源優化配置,向空中求發展,向樓宇要效益,在250畝土地上相當於再造一個4.36平方公里蛟龍港雙流園區。
據初步測算,250畝土地上建成的太空城產業基地廠房相當於6546畝土地上的平層工廠,按工業園區建工廠平均0.367的容積率建設,6546畝土地可建成160萬平方米廠房。而250畝土地上的太空城產業基地則可建成約160萬平方米的太空廠房,相當於在原本不可再生的土地上衍生出了6296畝耕地,這有利於讓更多的土地復墾成耕地,緩解土地資源供需矛盾。就蛟龍港雙流園區而言,太空城產業基地的建設,將承載從蛟龍國際四大板塊規劃區域遷移出來的企業以及前期園區建設滿園,無廠而等待入駐的大批優勢企業、高附加值企業,將緩解工廠供需矛盾、園區土地緊缺困難。此外,立交橋式太空城產業基地的建設還有利於人力、物力的節約,眾多配套設施均可實現幾個工廠共用,合理的利用和節約了土地資源。而獨具特色的「太空城產業基地」,正是蛟龍港近年來積極響應政府工業開發合理用地的要求,探索出的一種創新節地模式,將開啟一個集約節約用地的工業新時代。在黃玉蛟的帶領下,蛟龍港將用最少的土地建最實用的工業園區,通過蛟龍國際四大板塊與太空城產業基地「總部——製造基地」功能鏈條輻射帶動生產製造的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產業集中集約集群發展,不斷做大工業經濟規模,提升產業層次和競爭力,在有限的土地上引進更多實體企業入駐,做大做強實體經濟。
由於工業區的形成條件和所處的位置不同,可分為三種類型。
①城市工業區。多由加工工業企業群組成,大部分是在優越的地理條件基礎上逐步形成的。在一般情況下,其內部結構比較協調,並有緊密的生產聯系,往往體現著城市經濟的某種特徵。按工業企業群的生產性質,分為兩類:一類是專業性工業區,如中國北京的電子工業區、上海的鋼鐵工業區、哈爾濱的動力機械工業區等;另外一類主要是在一些中、小型城市,由於工業企業少,一般建為綜合性工業區。如中國沈陽鐵西工業區,北京東郊工業區等。
②礦山工業區。在採掘工業基礎上形成的工業企業群組合。與開發區域資源相結合,可組成部門結構復雜、礦業與工業均較發達的礦山工業區。如中國淄博市的南定、甘肅的金昌、安徽的銅陵。
③以大型聯合企業為主體的工業區,如上海金山石油化工區、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區等。工業區以企業聯合布局為基礎,以企業群為主體,廠與廠間的距離一般很近。工業區內各企業由於共同使用統一的供排水系統、交通道路、工程管網、熱電站、變電所、港口碼頭、建築基地、三廢處理設施,以及城鎮生活福利設施等,從而大大節省各企業的廠外工程投資,節約用地,提高經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