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汽車工業的發展給人帶來的利弊有哪些
如下:
好處:出門方便了,代替了步行,也節省了時間,可以更多的去玩,也有了颮車的活動,標志著社會的發展。
壞處:交通事故的發生,給人們也帶來了生命隨時的危險,堵車的可能也有了,汽車尾汽,造成了環境的破壞,給大氣層造成了破壞,車太貴了。
汽車工業發源於歐洲,首先出現的是蒸汽機汽車,到19世紀末葉,才出現了內燃機汽車。但現代汽車工業的形成,則始自美國,是生產各種汽車主機及部分零配件或進行裝配的工業部門。主要包括生產發動機、底盤和車體等主要部件,並組裝成車的主機廠和專門從事各種零、部件的配件廠。
汽車工業在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支柱的作用,在產值和銷售收入中,汽車工業占較大比重。汽車工業的發展必然會推動許多相關工業部門的發展。
汽車工業是綜合性的組裝工業,一輛汽車由千萬種零、部件組成,每一個汽車主機廠都有大量的相關配件廠,所以汽車工業和許多工業部門具有密切的聯系。
在中國,1956年第一汽車製造廠成批生產解放牌載重汽車,是中國汽車工業的開端。30多年來中國的汽車工業有了很大發展,相繼建立了不少主機廠、改裝廠以及零配件廠。已能生產載重汽車、越野汽車、自卸汽車、牽引車、大客車、小轎車等各種類型的汽車。
2. 現在中國汽車工業的生產特點與其他發達國家的區別是什麼
汽車製造在國內有全產業鏈的生產模式,不依賴他國,並且有產業的聚集效應;新能源汽車產銷繼續刷新記錄,新能源汽車成為我國汽車製造、銷售的主力軍。
一、產業集群的鏈式效應
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汽車產業憑借巨大的經濟貢獻率以及對上下游產業鏈強力的拉動,一直是各地方政府重點吸引和發展的產業。近年來,隨著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的需要,汽車產業集聚發展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做產業集聚,定位是世界級的電動汽車產業集群,對所有企業都是非常大的「鏈式」效應。
在經開里,一個企業引來多個企業、多個企業抱團成為產業集群式的產業集聚效應正在顯現效果,經開區已逐漸形成了國內外優秀企業集聚、產品門類齊全、上下游配套生態初步建立、服務機制日益完善的產業體系。一批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成為「補鏈」生力軍,使產業鏈不斷延伸,形成了上下游齊全,產業互補且具有強大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到目前為止,藉助各自的產業優勢,已經形成了東北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為主的六大汽車產業集群。
二、新能源汽車
近年來,在我國大力推廣應用下,電動汽車、插電混合動力汽車等均得到長足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逐步擴大。今年前5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雙雙超過90萬輛,分別達到96.7萬輛和95.0萬輛,同比均增長2.2倍。
從國內已形成的六大汽車產業集聚區來看,除了傳統造車行業以外,新能源、智能化汽車增長最為明顯。據統計,長三角集群的30個城市中,有超過14個城市已經拿到或規劃有新能源汽車項目,涉及新能源汽車項目超過20個,累計計劃產能超過300萬輛,累計計劃投資超過1000億元。
與此同時,江浙滬地區為進一步滿足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配套需求,還將繼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集聚發展,打造新能源汽車製造、智能網聯汽車測試服務、汽車電子等全產業鏈集群。
3. 中國汽車工業和世界汽車工業相比較有哪些優勢和差距
中國汽車工業的優勢在於消費群體,大市場空間利潤大。世界汽車工業相比技術要先進一些。
4. 汽車行業有什麼優勢嗎
汽車保有量越亮越多,前景也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