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目前還處於工業化的什麼階段
二戰前的工業屬於機械化、電氣化的概念,二戰後算是電子化、自動化,到上世紀八、九年代又開始步入信息化。到現在融入了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就是所謂的工業4.0。而我國幾乎是把這幾個階段揉在一起發展的,所以目前我國還沒有實現完全的工業化,我國的工業化總體上處於工業化中期階段,但已出現向後期階段過渡的明顯特徵,據專家預測,2022年左右基本實現工業化。
拓展資料
一.工業化
工業化(instrialization)通常被定義為工業(特別是其中的製造業)或第二產業產值(或收入)在國民生產總值(或國民收入)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以及工業就業人數在總就業人數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
工業發展是工業化的顯著特徵之一,但工業化並不能狹隘地僅僅理解為工業發展。因為工業化是現代化的核心內容,是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工業發展絕不是孤立進行的,而總是與農業城市化和服務業發展相輔相成。
二.工業化階段
通俗地說,一般分為:
1.工業化初期階段(輕工業、消費品工業主導)——如我國改革開放後的初期;
2.工業化中後期階段(重工業、生產資料製造業大發展並最終超過輕工業)——對此存在爭議,一種觀點認為重化工業不可避免,我國正處在這一階段;另有一種觀點認為重化工業發展與節約型社會、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觀相矛盾,我國應繞開這一階段,直接進入三產為主階段;
3.後工業化階段(服務業、三產為主導)。
三.工業化特點
現在中國還提出新型工業化的概念。新型工業化有三個突出的特點:
1.以信息化帶動的、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工業化。以科技進步和創新為動力,注重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以質優價廉的商品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2.能夠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工業化。要強調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強調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從而大大增強中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經濟後勁。
3.能夠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的工業化。
⑵ 工業化發展的三個階段是什麼
工業化發展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以輕工業為中心的發展階段。像英國等歐洲發達國家的工業化過程是從紡織、糧食加工等輕工業起步的。
第二階段是以重化工業為中心的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化工、冶金、金屬製品、電力等重化工業都有了很大發展,但發展最快的是化工、冶金等原材料工業。
第三階段是工業高加工度化的發展階段。在重化工業發展階段的後期,工業發展對原材料的依賴程度明顯下降,機電工業的增長速度明顯加快,這時對原材料的加工鏈條越來越長,零部件等中間產品在工業總產值中所佔比重迅速增加,工業生產出現「迂迴化」特點。
把握工業經濟的發展方向
步入新發展階段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推進我國工業發展由大到強、工業體系由全到優轉變將是大勢所趨。
具體而言,工業結構高端化發展勢在必行,工業發展模式數字化轉型將廣泛拓展,工業發展形態綠色化升級將不斷加速,共工業行業之間以及工業和服務業融合化互動將更加顯著,工業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穩定將受到更加廣泛的重視。
⑶ 中國實現工業化的時間
高速增長的中國離實現工業化還有多遠?我們現在處於工業化什麼階段?這是全國人民長期以來一直十分關注的重大問題。
日前中國社科院發布的《工業化藍皮書》稱,到2021年,中國的工業化水平綜合指數將達到100,中國將實現工業化。中國的工業化水平綜合指數在2005年達到50,這意味中國工業化進程進入中期的後半階段。
從對四大經濟板塊工業化水平的綜合評價看,到2005年,東部的工業化水平綜合指數已經達到了78,進入工業化後期的前半階段,東北地區工業化水平綜合指數為45,進入工業化中期前半階段,而中部和西部的工業化水平指數為30和25,還處於工業化初期的後半階段。由此可見,東、東北、中部、西部工業化水平呈現遞減,區域發展不平衡性明顯。
從七大經濟區工業水平來看,長三角、珠三角工業化水平綜合指數分別為85和80,同處於工業化後期的後半階段,不但遠高於全國整體水平,而且也高於東部水平。環渤海的工業化水平綜合指數為70,處於工業化後期的前半階段。
我國已進入工業化中期的後半階段,表明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工業經濟大國,但從產業內結構看,還不是一個工業經濟強國,要實現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的轉變,需從多方面戰略選擇上來保證。
新聞鏈接
工業化水平綜合指數主要通過選擇人均GDP,第一、二、三產業產值比,製造業產值占總商品比重,人口城市化率,第一、二、三產業就業比等五個指標來衡量地區工業化進程,並將整個工業化進程劃分為工業化初期、中期和後期三個階段。(陸培法) 人民日報
⑷ 我國處於工業化的什麼階段
處於工業化後期階段。
新型工業化的特點:
1、以信息化帶動的、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工業化。以科技進步和創新為動力,注重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以質優價廉的商品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2、能夠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工業化。要強調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強調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從而大大增強中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經濟後勁。
3、能夠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的工業化。
(4)遼寧處於工業化哪個階段擴展閱讀:
中國工業化的發展原因: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也是中國基本國情所決定的。中國人口數量大、人均資源不足、勞動力供大於求的矛盾突出。歷史經驗證明,在一個人均資源相對不足的國家,以資源的過量消耗和環境生態破壞為代價來推進的工業化,不僅資源難以支撐,工業化和經濟發展難以為繼,而且破壞生態、污染環境、妨礙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
因此,重視科技進步的作用,著力提高經濟效益,節約和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我們的唯一選擇。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經濟網-【慶祝改革開放40年】工業化「中國方案」:經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工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