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洋務運動中有哪些軍事工業,民用工業
洋務運動時期舉辦的軍事工業主要有:江南製造總局(李鴻章)、上海輪船招商局(李鴻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安慶內軍械所(曾國藩)。
洋務運動時期舉辦的民用工業主要有:天津機器製造局 (崇厚)、湖北織布局(張之洞)、天津開平煤礦 (李鴻章)、湖北漢陽鐵廠(張之洞)。
洋務運動(族皮1861年至1894年),又稱自強運動,是清朝政府內的洋務派在全國各地掀起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改良運動。
在兩次英法聯軍失利、太平天國起義後,清廷上層為應對內憂外患形成了「洋務派」與「守舊派」兩種陣營,以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為代表的洋務派官員主張摹習列強的工業技術和則畝商業模式,利用官辦、官督商辦、官商合辦等模式發展近代工業,以獲得強大的軍事裝備、增加國庫收入、增強國力,維護清廷統治。因為清軍北洋水師在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沉重打擊了清廷的信心,洋務運動黯然收場。
洋務運動進行30多年雖然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洋務運動引進了孫穗森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⑵ 洋務運動中創辦的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有哪些
洋務運動,又稱自救運動、自強運動。該運動是19世紀60~90年代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維護封建統治的「自強」、「求富」運動。
一、軍事工業:在洋務運動初期,洋務派以「自強」為口號,通過引進大機器生產技術,在各省成立了新的軍事工業,以加強軍事力量。
1.安慶內軍械所:1861年在安慶大觀亭由曾國藩設立,為中國最早的現代軍工企業。
2.江南機器製造總局:1865年9月20日在上海由曾國藩規劃,後由李鴻章經始督辦,並由丁日昌總辦,為晚清中國最重要的軍工廠,也是近代最早的新式工廠之一。主要製造槍炮和修造輪船。
3.福州船政局:1866年8月19日由左宗棠在福州馬尾設立,開辦了我國第一個正規的飛機製造廠----海軍飛機工程處,從事水上飛機製造。
4.北洋機器局:1867年在天津由三口通商大臣崇厚設立,是中國早期的現代化兵工廠。以製造火葯、槍炮、子彈、水雷,布置水雷用的輪船和挖河船為主。
5.蘭州製造局:1869年於西安由左宗棠建立,生產彈葯。
6.漢陽兵工廠:1890年在漢陽由張之洞設立,除了步槍製造設備以外還引進了煉鋼與火炮製造設備,成為當時中國少有可以生產各式陸軍用輕重兵器之兵工廠。
二、民用工業:由於前期的軍事工業耗費了大量銀餉卻沒有明顯成效,並且軍事工業所需的原料也出現短缺,洋務派決定以「求富」為口號,再發展一批民用工業以籌集資金,這批民用工業的產品很多是以市場為導向,具有近代資本主義工業的特點。
1.輪船招商局:1873年01月14日於上海由李鴻章等設立。從事江浙漕糧運輸及各種客貨運輸業務。
2.開平煤礦:1878年在開平由李鴻章設立。主要是為了解決中國南方地區工業化的快速發展而帶來的煤炭緊缺問題。
3.湖北織布局:1888年在廣州由兩廣總督張之洞籌設,能織原色布,斜紋布,花布等,暢銷湖北、湖南、四川等省,還遠銷海外。
影響:
第一,引進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一些近代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
第二,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
第三,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⑶ 洋務運動創辦的軍事企業和民用企業是什麼
軍事企業是安慶內軍械所,江南製造總局,福州船政局。民用企業是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
⑷ 洋務派創辦的民用工業和軍事工業分別有哪些
洋務運動創辦的民用企業有:機器織布局(李鴻章)、開平礦務局(李鴻章) 、蘭州織呢局(左宗棠)、湖北織布官局(張之洞)。
洋務運動創辦的軍事工業有:安慶內軍械所(曾國潘) 、江南製造總局(李鴻章)、輪船招商局(李鴻章)、輪船招商局 (李鴻章)、電報總局(李鴻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漢陽鐵廠(張之洞)。
(4)張之洞創辦了哪些民用工業擴展閱讀:
19世紀6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出現了暫時的「中外修好」的和局,清政府統治集團內的一些開明人士為了維護清政府的封建統治,而採取了一系列「自強」「求富」的措施,雖然其目的是為了擺脫「內憂外患」維護封建統治,但這一運動是符合歷史潮流的。
並且在客觀上推動了中國生產力的發展,促使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輸入,促進了中國教育的近代化和國防的近代化。
其意義表現在:
1、洋務運動推動了近代中國生產力的發展,促使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2、洋務派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輸入;
3、洋務運動打開了封建教育制度的缺口;
4、洋務運動促使了國防的近代化。
⑸ 洋務運動 創辦的民用企業 和軍用企業分別有什麼
一、軍事工業:安慶內軍械所、江南機器製造總局、福州船政局、北洋機器局、蘭州製造局、漢陽兵工廠
二、民用工業: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湖北織布局
(5)張之洞創辦了哪些民用工業擴展閱讀:
19世紀60年代後期,清政府統治集團中一部分洋務派官僚為強化地主階級統治,有限度地採用西方生產技術而創辦的近代企業。是中國人採用機器生產經營近代企業的開始。 洋務派的企業全部是官辦企業。
軍辦企業
1870年代以後,各省籌款建立的製造局大都是中小型的生產單位,其中比較重要的有蘭州機器局(1872)、山東機器局(1875)、吉林機器局(1881)、台灣機器局(1885)、奉天製造局(1894)和北洋機器局(1904)等。軍用企業的產品不進入市場,都由清政府直接調撥給駐扎在各地的軍隊、炮台使用。這些企業不計算盈虧,也不進行積累,生產的擴大或縮小不決定於企業自身力量,而取決於清政府的財政撥款。所以,這些企業雖然運用機器生產,也集中了相當數量的雇傭工人,但從其主要方面來考慮,乃是略帶若干資本主義因素的封建官營企業。
民用企業
洋務派經營的民用企業,以商品生產為目的,吸收私人資本,追求利潤,反映了早期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產生。這些企業的經營,也在不同程度上對外國資本主義經濟侵略起了抵製作用。所以,與官辦軍用企業相比較,洋務派民用企業的創辦和經營,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帶有積極意義的現象。不過洋務派推行的官督商辦和官商合辦兩種組織形式,都是把代表封建集團利益的「官」和要求發展資本主義的「商」兩種社會力量糅合在一起,「官」「商」在企業的經營方針和管理方法上格格不入,極不利於資本主義企業的順利發展。而官督商辦制度所固有的封建性,又大大便利企業內官權的膨脹。
參考文獻:網路-洋務派
⑹ 張之洞興辦哪些近代工業
1.在中法戰爭期間,他在廣東開設水陸師學堂,創設槍彈廠,疏請大治水師、專款購兵艦,設繅絲局,創辦機鑄制錢局及銀元局,籌辦織布局和制鐵廠。
2.光緒十九年(1893)在湖北創建漢陽鐵廠
3.光緒十八年(1892)在武昌創建湖北織布局
4.光緒二十三年(1897)建成湖北紡紗局
5.張之洞還創辦了制磚、製革、造紙、印刷等工廠,還有湖北槍炮廠
求採納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