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哈工大文科系都有什麼系就業如何2019年高考分數線多少
哈爾濱工業大學文科系:社會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就業率高,2019年高考分數線是625分。
哈爾濱工業大學作為一所享譽國內外的理工強校、航天名校,就業率基本保持在97%左右,一直是國內知名企業招聘員工的重要基地。每年到學校招聘的單位有航天科技、航天科工、航空一集團、航空二集團、中國船舶、中國兵器等知名公司,僅2018年向航天國防用人單位輸送本科畢業生就有339人。
分數線主要參考近兩年的分數及位次。此外還要看這幾年的招生計劃,2017年「哈工大」在河南的招生計劃是116人;2018年是117人;2019年是理科普通招生計劃是101人,另有提前批次7人。綜合這幾方面因素來看,2019年的錄取分數會有所提升。
2. 哈爾濱工業大學有哪些文科專業可以報啊,分數是多少呢
哈爾濱工業大學文科可以報的專業有:
數字媒體藝術
社會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電子商務
工商管理
市場營銷
會計學
財務管理
國際經濟與貿易
金融學
===================
分數線各省不同。
可上學校招生網查看。
3. 哈爾濱工業大學專業有哪些專業介紹
大學生們,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前景是一個重要的因素。讀大專選什麼專業前景好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個前景好的專業。首先,會計專業是前景很好的專業。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高,工資也很高。其次,IT專業也是前景很好的專業。IT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高,工資也很高。最後,金融專業也是前景很好的專業。
哈爾濱工業大學部分專業:序號專業名稱所屬類別1法學法學2通信工程工學3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工學4工程力學工學5自動化工學6經濟學經濟學7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管理學8化學工程與工藝工學9風景園林工學10工業設計工學11日語文學12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工學13軟體工程工學14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工學15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工學16飛行器動力工程工學17會計學管理學18遙感科學與技術工學19工程管理管理學20飛行器製造工程工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遙感科學與技術介紹隨著現代電子技術、航天技術、信息處理技術、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包括光學遙感、紅外遙感和微波遙感在內的各類遙感手段,已成為人類對地、對空觀測以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目前,遙感技術已廣泛應用於城市規劃、農林業、水利、交通、地質、測繪、環境、海洋等民用領域及軍事偵察與監視、目標分類與識別、武器導航、戰場態勢評估等軍事領域。在未來的十年中,遙感技術將步入一個能快速,及時提供多種對地觀測數據的新階段,對相關人才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
該專業主要培養掌握遙感理論基礎、信息處理與分析理論基礎和基本技能,具有遙感基本理論、感測器技術、信息獲取技術、遙感數據處汪神裂理技術、多感測器數據匹配和融合技術、圖像自動解譯技術、導航及地理信息系統基本原理等基本知識與方法,能夠在民用領域及軍事領域從事遙感系統設計與研發、遙感信息處理及有關信息系統和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和應用的專門人才,以及具有較寬知識面,掌握一定的相關學科知識,了解本學科的發展與學科困閉前沿,有創新意識,並能獨立從事本學科及其交叉學科研究的能力的高級人才。
該專業是一個遙感信息處理領域的較寬口徑的專業,具有碩士及博士學位授予權。該專業具有較強的師資力量,青年教師的博士化率為100%,
本科畢業後,將有50%以上的學生經保送或考試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其它畢業生可面向城市規劃、交通管理、農林、海洋、資源、環境及國防領域的公司、科研院所及相關遙感部分,從事遙感信息技術的系統開發、應用和設備生產、經營等。
哈爾濱工業大學生物科學類介紹生物技術專業為黑龍江省本科重點專業,學生可在生物學和生物醫學工程學科選擇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人才培養面向生命科學高端基礎專業人才。
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自然科學基礎堅實,學科知識面廣,綜合素質優秀,系統掌握現代瞎漏生物學基本理論與實驗技能,較強的計算機應用和外語能力,並受到一定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和訓練,自身可持續發展能力強的高層次人才。
該專業學生全部採取本-碩連讀方式實施本-碩貫通的長周期培養。畢業生可在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育教學工作,亦可在工業、醫葯、食品、農、林、牧、環保及空間生命科學等行業從事與生物技術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生物工程專業立足於培養生物工程設計、生物工程產品研發及相關教學和管理方面所需要的高級技術人才。學生可在生物學和生物醫學工程學科選擇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
生物工程專業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教育觀和研究與工程並重的專業教育指導思想,強調扎實、寬廣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堅實的專業技能教育,注重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要求學生通過四年的本科學習,能夠掌握現代生命科學理論和與生物工程相關的專業知識。
畢業生可在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從事科學研究、管理和教學工作,能在工業、農業、醫葯、食品、環保及空間生命科學等行業從事相關產品的科研開發、應用研究及生產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工程介紹該專業是電子信息技術領域的熱門專業之一。該專業主要培養具有電子技術和信息系統的基礎知識,能從事各類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製造、應用和開發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該專業的本科學生掌握扎實的基礎理論、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及基本技能,具有在專業領域跟蹤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畢業後能從事該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教學及管理等工作,並為學生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打好基礎。該專業是一個電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較寬口徑的專業,包括電子工程、信息工程、應用電子三個專業方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衛星遙感、多媒體信號處理、雷達信號處理,導航定位系統,信息處理與信號系統等。該專業具有碩士及博士學位授予權,為國家及重點學科,並設有博士後流動站。
該專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2人(含博士生導師8人),副教授11人,具有很強的師資力量。
該專業的學生主要學習自然科學基礎、技術科學基礎和本專業領域(信息獲取與處理、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等)及相關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完成電子與信息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
本專業本科畢業後,有50%以上的學生經保送或考試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其餘畢業生可面向電子、航天、航空、電信、交通、國防等領域的研究所、公司以及中外合資和國外獨資企業,從事電子與信息技術的系統開發和設備生產、經營等。
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學類介紹化學系由化學與應用化學教研室、基礎化學與材料化學教研室、化學實驗中心、稀土材料工程中心、精細化工研究室等部分組成。設有應用化學、材料化學、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3個本科專業和「化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還有與哈工大化工學院共享的「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從2010年開始,化學系按「化學」類進行本科招生。在大一學年後進行專業分流,專業分流採取學生自願申報與專業互選原則。從2011年起,化學系對招收的本科生按「本—碩」連讀方式培養,對優秀學生實施「本—碩—博」連讀方式培養。「本-碩」連讀方式採取末位淘汰制,對極少數經末位淘汰學生以及本人無意願攻讀碩士學位的同學,可按本科畢業並授予學士學位。
化學系現有價值1500餘萬元的先進儀器設備,包括X射線粉末衍射儀、色-質聯用、氣相色譜、液相色譜、付立葉紅外光譜、激光粒度儀、比表面孔徑測試儀、原子力顯微鏡、電化學分析測試系統、毛細管電泳儀等。2010-2011年,又通過「985」建設經費新購置先進儀器設備價值400-500萬元。
已完成科研項目70多項,獲國家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發明獎四等獎2項,省部級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0餘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近20項。發表學術論文500餘篇,其中已進入四檢論文2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及教材30餘部。
化學系與國內外同行進行廣泛交流合作。參加IUPAC等大型國際會議40餘人次,並有30餘篇論文在會議上進行交流。已與美、英、加、俄、日、香港等1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多所大學及研究機構建立了學術交流和長期合作的關系,並已有多人多次互訪。化學系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致力於培養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多年來培養的各層次學生以基礎扎實、動手能力強,同時兼備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而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好評。在校本科生參加「大學生科技創新計劃項目」人數和項目數在全校約佔1/10,獲獎比例逐年上升;已畢業學生中有多人工作在各種重要崗位上。
近年在世行貸款項目、「211工程」、「985」重點共建項目的支持下,本學科共配置了價值2000餘萬元的先進儀器設備,校圖書館、系圖書室及各專業資料室近年投入較多經費定購大量專業圖書、雜志,並能方便地進行聯機檢索,可為各類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化學系各本科專業經多年努力形成如下優勢:(1)專業方向多元化,理工結合、學科交叉特色明顯。(2)實驗教學中注重實驗教學內容與科研項目的結合,跟蹤學科前沿。(3)畢業生既有研究開發的能力,又有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材料化學專業
材料化學是一個理工結合、學科交叉的新興學科,在信息、能源、環境、航天等前沿科學領域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哈工大材料化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堅實的材料科學和化學理論基礎與實驗技能及較強的創新能力和適應能力,具有工科特色的應用型理科人才。
該專業有一支學術水平高,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較高科研能力的教師隊伍。專業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新型功能材料與特種材料的合成、結構與應用,包括稀土功能陶瓷材料、納米材料、光催化材料、新型能源材料和光電功能材料等。
材料化學專業注重學生創新思維及綜合能力的培養,近三屆畢業生中50%參加了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獲國家大學生科技創新計劃立項5項;獲哈工大科技創新一、二等獎多項;5人獲黑龍江省優秀畢業生,1人獲第七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哈工大僅1人)。專業還通過國際交流派學生前往台灣、日本及韓國的有關大學學習交流學習。
該專業的畢業生是同時具備化學和材料科學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可到相關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大中型外資及合資企業從事研究、開發、教學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近兩年畢業生中近40%保送研究生,其餘多數到知名外企或國企工作,就業率接近95%。
該專業的主要專業課程包括材料化學基礎、功能材料、納米材料、計算化學、晶體化學等。
應用化學專業
應用化學專業屬工科院校的理科專業,按照國家學位條例規定,凡取得畢業資格並符合授予學位的畢業生,授予理學學士學位。本專業於2001年開始招生,其前身是1993年建立的精細化工專業。
一.專業介紹
1.辦學思想
應用化學專業的辦學思想是適應社會市場和學科發展的需求,以本科生就業和考研深造為導向,以原精細化工專業為基礎,以師資隊伍建設為先提以專業主幹課程建設為保證,以基礎研究和和應用基礎研究為重點,以承擔的各類基金項目為生長點,以精細化學合成及新型能源材料材料制備與改性研究為突破口,以專業教研項目為紐帶,培養適應新世紀要求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在加強學生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結合理科專業的要求,兼顧工科院校的特點,培養學生的科學觀、創新觀、環境保護觀和經濟效益觀,並採取「教學上水平、科研抓重點、開發搞特色」的發展方略,建設理工結合的理科專業。2.專業優勢及辦學特色
專業優勢:
①擁有一支學歷層次高(教師在編博士化率100%),學術水平高(8名博士生導師),教學效果好(1名教學名師、2名教學帶頭人)的師資隊伍。
②教材建設處於領先水平。本專業牽頭聯合兄弟院校編寫出版了「應用表面化學」、「精細有機合成單元反應與合成設計」、「日用化學品化學」、「精細化工過程與設備」、「精細化工綜合實驗」、「新型功能材料設計與制備工藝」、「塗料配方設計與制備工藝」、「食品添加劑制備與應用技術」、「應用化學專業英語」9本專業教材。使專業教學圍繞專業方向和就業需求有條不紊地進行。
③注重科研成果向教學實驗轉化。本專業的特色實驗大都由教師的科研成果轉化而來,實驗與畢業論文有一定聯系,而且實驗教學研究比較深入(承擔研究課題,發表研究論文),實施比較規范,管理比較嚴格,應用化學綜合實驗於2007年評為省級精品課程。
④基礎與專業的互促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大學化學國家精品課程的建設有效地促進了本專業的專業課程的建設。結構化學、精細有機合成原理和應用表面化學課分別於2008年、2009年、2010年相繼評為省級優秀課程。
⑤有與本科專業對應的無機化學碩士點和應用化學博士點,便於本專業學生繼續深造。承擔的基金課題和開展的基礎研究較多,發表SCI論文的數量和影響力在國內同類專業處於領先水平。
辦學特色:
①基礎課辦專業,「一套人馬」三個機構(大學化學、應用化學本科專業、無機化學碩士點)。通過大學化學國家精品課程的輻射作用,規范專業教學。
②通過承擔各類基金課題,牢固理科基礎,凝練專業方向,提高專業水平。
③加強教材建設,編寫了專業配套教材,承擔省級和國家級教研課題,發表高水平的研究論文,使本專業教學高水平運作。
④開展國際交流,聘請外教授課,注重與國內外高水平大學接軌,上新台階。
⑤注重科研成果向教學實驗的轉化,並實行「基礎實驗、專業實驗、科技創新、各類實習、畢業論文實踐性教學環節一條龍,四年不斷線」,以及「基礎和專業相結合、基礎與應用相結合、教學和教研相結合、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科研與學科建設相結合」的做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師資隊伍
本專業教師(本科階段)大多畢業於重點院校,其中來自理科院校的佔60%,且沒有專業重復。目前現有教師14人,其中教授8人(博士生導師8人,教學帶頭人2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副教授4人,講師2人,在編教師博士比率100%。教師全部在崗受聘,全體教師都為本科生授課。每位教師都參與教學改革,都有參加的教研課題、發表的教學論文和主編或參編的教材。100%的教師有主持的科研項目和發表的SCI科研論文。
目前承擔國家級教改課題2項;省級教改課題4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承擔省部級科研課題10餘項。獲國家發明獎四等獎2項;省部級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1項,三等獎15項。發表科研論文500餘篇,其中SCI檢索論文200餘篇。
三、專業培養目標
應用化學專業是以理為主、理工結合的理科專業,同時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較扎實的與專業方向相關的化學化工基礎理論、基本知識、研究方法,掌握基本實驗技能和現代實驗技術,並具有一定工程基礎知識,能運用化學基本原理、方法解決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中化學問題的高級科技人才。
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具有較好的科學素質、工程素質、思維方法和較強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專業應用能力;
2、能適應市場經濟和社會的變化,具有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和一定的競爭能力;
3、系統地掌握本專業必需的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基礎知識和化工生產過程的共同規律,具有較完整的化學化工知識和相關學科知識,了解本專業領域的發展前景;
4、具有從事化學品合成、分析、開發方面的技能;
5、具有基本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熟練應用計算機的能力,能通過計算機網路獲取專業相關信息,解決相關計算問題;
6、具有正確運用漢語語言、文字的能力,掌握一門外國語,能夠閱讀專業外語文獻;
7、具有較好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交往能力,有相關的政策法規知識。
四.學生就業情況
專業培養的畢業生以基礎扎實、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好而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由於是工科院校的理科專業,畢業生的擇業選擇餘地較大,從畢業去向看,有50%的學生考取我校或其他國內外知名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其餘學生擇業於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哈爾濱等地的大、中型國有、民營或外資企業。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在3-5年內已成為業務骨乾和部門主管,畢業生的一次就業率大於90%(就業率不為100%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學生因「鐵桿出國」、「鐵桿考研」作相應准備暫不就業,多數學生畢業時至少有3個以上的就業單位可供選擇)。
主要的就業方向:
1、在化學化工相關領域從事產品研發、生產、分析測試、工藝和設備設計、技術管理和市場營銷等工作。
2、在科研院所、一般大中專院校的實驗室或高中等職業學校從事化學化工科研或教學工作;
3、能實現自我就業、自謀職業,開發或經營與專業方向對應的精細化學品。
五.學術交流情況
自2001年以來,專業教師累計參加國內、國際會議110人,並有150餘篇論文在會議上進行交流。
自考/成考有疑問、不知道如何總結自考/成考考點內容、不清楚自考/成考報名當地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免費領取復習資料:https://www.87dh.com/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