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橋的工業區
新橋鎮工業區由民益路工業園區、廟三路工業園區、春申高新科技園區和閔申工業園區等四個園區組成,開發面積13.5平方公里,全鎮有工業企業721家,其中:民營企業503家、三資企業198家、股份制企業20家。鎮工業企業進入了收獲期,產出一年比一年高,全年工業總產值超105.2億元。2004年,比上年增加22.8億元,增長43.8%。全鎮工業企業中總產值超億元的有20戶,占鎮工業總產值60.8%;完成工業利潤6.62億元,比上年增長33.7%;工業產值、利潤居全區各鎮之首,列為松江工業強鎮。新橋工業區以外向型經濟為特色,主要生產電子、機械設備、輕工產品等,銷往美國、日本、歐洲、中東地區、東南亞地區。每年的外貿出口多項值和外貿出口創匯居松江區各鎮、園區首位。
積極優化投資環境,大力招商引資。目前4個工業園區廠房林立,企業成群,形成了新橋工業產業的集中點。
民益路工業園區已和市級松江工業園區連成一體,3M、復盛實業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日紅鋼板加工等十幾家億元企業投資入住,已形成了以工程機械、通訊設備等為代表的支柱產品。
廟三路工業園區由各村投資,建設成標准廠房30萬平方米,促進了村級經濟的發展。
春申高新技術園區、閔申工業園區以輕工業、化工產品、傢具、電子電器產品為主導產品。
新橋,擁有上海試點園區、上海市級工業區—松江工業區所屬的工業園,開發面積8000多畝,已引進外資項目136隻,總投資7.2億美元,內資項目618隻,總投資48.68億人民幣。目前,園區內廠房林立,企業成群,形成了新橋工業產業的集中點。有醫療器械、儀表電子、精密模具、服裝箱包等10多個大類1000多種系列產品,銷往美國、日本、歐洲、中東和東南亞等地區,每年的外貿出口撥交值和外貿出口創匯居松江區各鎮、園區首位。
栽下梧桐數,引得鳳凰來。新橋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配套設施、優惠的投資政策、優質高效的服務,吸引了海內外知名企業前來投資辦實業。上海龍工機械有限公司、3M公司,復盛實業(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日紅鋼板有限公司等十幾家億元企業投資落戶,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成為新橋稅收和經濟的新的增長點。
待客情為重,招商誠為先。新橋工業公司和新閔經濟發展公司,是投資開發、招商引資的企業公司,他們按照國際慣例和招商政策,為投資者創辦實業提供項目審批、注冊登記、銀行開戶、廠房設計、招聘員工等方面的「一條龍」優質服務,讓投資者更快更好地申辦投資項目。
㈡ 於都有幾個工業園
73,
目錄
聲明:網路是免費編輯平台,無收費代編服務
詳情
於都工業園區
江西省省級開發區
於都工業園區於2001年7月設立,2006年3月經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開發區。2012年《若干意見》出台後,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圍繞解放思想、內外兼修、北上南下戰略部署,緊盯「主攻工業、三年翻番」發展目標,奮力打好主攻工業攻堅戰,經過幾年的建設與發展,形成了「一園三區」 (楂林工業小區、上歐工業小區、羅坳工業小區)發展格局。園區現有投產企業253家,在建企業47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73家,已成為省級服裝服飾產業基地、省級新型電子產業基地、省級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配套產業基地、省級半導體和綠色照明產業配套基地。截止2017年10月,園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5億元,主營業務收入203.1億,同比增長16.1%;工業增加值49.8億元,同比增長15.7%。工業生產總值達207.9億元,同比增長17.7%;園區經濟總量已佔到全縣工業經濟總量的81%。實繳稅金12293萬元,同比增長13.9%。園區務工人員達2.8萬餘人。
㈢ 太和鎮的工業
太和鎮的工業主要分布在 「飛水工業區」和「太和工業區」。飛水工業區地處北江河畔,清四公路橫貫東西,總規劃面積3000多畝,目前落戶飛水工業區的項目有森葉紙品有限公司、順景紡織有限公司、精誠輝電子廠、恆大織造有限公司,鑫豪鋁材廠、順景染織廠、江豐飼料廠、鴻基染織廠、東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太和工業區規劃在城區黃坑、樂園、周田一帶。近幾年,市、區、鎮三級共同努力,開發太和工業區,目前基本形成以製造業、加工業為主的工業鏈帶,主要的龍頭企業有華美潔具有限公司(美國)、忠華棉紡廠、聯統摩托車製造公司、廣碩鞋廠、大中塑料製品公司等,也是城區的重點工業區。
近幾年,太和鎮充分發揮人緣、地緣和區域優勢,以優質、優效的服務,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優惠的投資條件,搶抓機遇,強化服務,不斷吸引外商前來興辦工企業,先後引進上規模的項目有40多個。
太和鎮土地肥沃,城郊型農業發展較快,廣東溫氏集團、井塘水產養殖場、廣東英吉利實業有限公司、廣東根本農業科技扶貧有限公司等一批國家級、省級農業龍頭企業相繼落戶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