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5G+工業互聯網」,「+」出哪些新變遷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數字技術向製造業加速滲透、融合,工業領域數字化場景不斷豐富、數字應用程度不斷加深。「5G+工業互聯網」,「+」出哪些新變遷?
晶元掃描,可為每套服裝智能調度面料、輔料;數據追蹤,就能掌握每件產品的生產、分揀、包裝狀態……藉助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台的智能化方案和供應鏈「共享」,服裝製造商青島瑞華集團實現生產流程數字化,訂單響應周期由原來的20天減少至7天。
這是服裝業的觸「網」之變。當工業互聯網與5G結合,大量設備入網上雲,海量數據毫秒級傳輸,更多行業正擁抱數字升級的機遇。
降本――通過平台上的數據共享和生產協同,很多製造企業快速感知市場、匹配供應商、降低備貨成本和庫存壓力;藉助遠程設備操控等實現無人化、少人化生產,在礦山等領域可以有效降低事故發生率。
增效――通過設備的聯動和數據資源的共享,製造、運輸、質檢等多個環節的效率不斷提升。
通過智能調度系統實現運單和運力的匹配,中國建材集團旗下網路貨運平台與網路智能雲合作,實現貨車路線規劃、批量算路等智能操作,提升車與貨的匹配效率;利用5G物聯網實現數據與雲端的互聯,聯想武漢數字化工廠主板生產測試車間,30分鍾便能實現產品換線。設備協同作業、人工智慧質檢……「5G+工業互聯網」的融合 探索 在多領域提速。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趙志國說,目前全國「5G+工業互聯網」在建項目超1800個,覆蓋原材料、裝備製造、消費品等數十個國民經濟重點行業和領域。「5G+工業互聯網」產業熱情度高、創新活躍、成效顯著。
將直播電商數據與服裝、消費電子等領域的企業聯動,通過消費數據反饋在珠寶加工等產業集群增添質檢倉、配套倉,快手 探索 直播賦能產業集群的新模式。
京津冀地區,以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等特色產業為主,形成一批「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方案;在西部地區,企業集中在煤炭開采等領域進行智能化創新,已成為示範性較強的應用實踐。
製造向服務延展,催生出更多增長空間。生產與市場結合,帶動產業集群質效提升。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工業互聯網相關企業達3.6萬家,2016至2020年,5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8.9%。
「5G+工業互聯網」創新活躍,應用不斷豐富。但也要看到,仍然存在不同區域、產業、企業間發展不平衡問題,數字技術基礎、產業鏈價值鏈掌控力等有待提升。在工業場景下,仍需要進一步提升企業對「5G+工業互聯網」的系統認識。
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幾年是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關鍵期,要把發展和安全統籌好,建設一批工業互聯網關鍵技術和產品創新中心,培育一批專業化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產業集聚區和示範基地。
「要在進一步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更好支撐服務數字化轉型的同時,大力推動製造業數字化升級。」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說,工信部將統籌抓好智能製造工程、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和中小企業數字賦能行動,同時鼓勵各行各業的龍頭企業利用5G、邊緣計算等新技術進行工業互聯網內網改造,並將加快標桿網路建設、重點工業設備和企業上雲,讓應用場景向更多實體經濟行業延伸。
B. 分析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前景
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前景:物聯網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1、發展前景: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產業物聯網佔比逐漸上升
物聯網是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自主創新突破的重點方向,蘊含著巨大的創新空間,在晶元、感測器、近距離傳輸、海量數據處理以及綜合集成、應用等領域,創新活動日趨活躍,創新要素不斷積聚。物聯網在各行各業的應用不斷深化,將催生大量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新模式。中國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更加註重經濟質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採用包括物聯網在內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改造升級傳統產業,提升傳統產業的發展質量和效益,提高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家居生活智能化水平。未來巨大的市場需求將為物聯網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綜合多方面的情況分析,前瞻認為未來6年中國物聯網的發展將保持高速增長,到2027年市場規模超過7萬億元。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物聯網行業細分市場需求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C. 當前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機遇和挑戰並存,工業互聯網如何破局
我認為工業互聯網需要進一步實現產業升級,同時也需要把互聯網行業充分運用到工業生產的各個領域。
對於整個製造業來說,我們的製造業正在朝著更高質量和更快速度的方向發展,這個現象本身是一件好事,但這也意味著我們需要逐漸拋棄低端製造業,同時也意味著我們可能需要承受比較大的就業壓力。一直以來,很多地方會通過低端製造業的方式來發展經濟,這個方式也可以幫助我們提供更多的勞動崗位。但如果我們進一步實現產業升級的話,我們就會發現製造業的產業升級會降低勞動崗位的數量,製造業的產業升級本身也會面臨相應的發展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