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白銀工業用途有哪些
1、橘亂電子電器
電子電器是用銀量最大的行業,其使用分為電接觸材料、復合材料和焊接材料。銀和銀基電接觸材料可以分為:純Ag類、銀合金類、銀-氧化物類、燒結合金類。
2、感光材料
鹵化銀感光材料是用銀量最大的領域之一。目前生產和銷售量最大蠢襲的幾種感光材料是攝影膠卷、相紙、X-光膠片、熒光信息記錄片、電子顯微鏡照相軟片和印刷膠片等。
3、化學化工
銀在這方面有兩個主要的應用,一是銀催化劑,如廣泛用於氧化還原和聚合反應,用於處理含硫化物的工業廢氣等。二是電子電鍍工業制劑,如銀漿、氰化銀鉀等。
4、工圓檔檔藝飾品
銀具有誘人的白色光澤,較高的化學穩定性和收藏觀賞價值,深受人們(特別是婦女)的青睞,因此有女人的金屬之美稱,廣泛用作首飾、裝飾品、銀器、餐具、敬賀禮品、獎章和紀念幣。
(1)白銀工業清洗多少錢一平方米擴展閱讀:
白銀的重要性:
純白銀顏色白,摻有雜質金屬光澤,質軟,摻有雜質後變硬,顏色呈灰、紅色。熔點961.93℃,沸點2212℃,密度10.5克/立方厘米(20℃)。
銀質軟,有良好的柔韌性和延展性,延展性僅次於金,能壓成薄片,拉成細絲。溶於硝酸、硫酸中。銀對光的反射性達到91%。常溫下,鹵素能與銀緩慢地化合,生成鹵化銀。銀不與稀鹽酸、稀硫酸和鹼發生反應,但能與氧化性較強的酸濃硝酸和濃鹽酸產生化學反應。
白銀的主要用途主要建立在三大支柱上:工業、攝影和珠寶銀器。這三大類的白銀總需求佔到白銀需求的85%左右。
自古以來,白銀就一直與黃金一起,被作為財富的象徵。銀的化學符號是Ag,來自拉丁文Argertum,是」淺色、明亮「的意思。因為銀的顏色是白色,所以被稱為「白銀」。
白銀不僅有著良好的電熱傳導特性,還具有較高的感光性和發光特性,被應用於工業、攝影、首飾、貨幣製造等方面。
與黃金相比,白銀因供應充足且價值較低,故更多且更早地應用於造幣,進入流通領域,很多國家均建立銀本位制,把銀幣作為主流貨幣。
B. 白銀的工業用途及消耗是什麼
1、工業用途。
電子行業中,白銀最大的用途是在厚膜漿料,典型的是在多層陶瓷電容器中製作絲網印刷迴路,製造薄膜開關、汽車後擋玻璃加熱膜和導電粘合劑等。
白銀具有獨特的光反射率,磨光後的反射率達到100%,可以用在鏡子、玻璃、玻璃紙或金屬上。
許多電池、充電電池和一次性電池,都用銀合金作陰極。雖然比較昂貴,但是含銀電池的能量比比其他類型電池更好。最普遍的是紐扣大小的氧化銀電池(其中銀含量為35%),通常用在手錶、照相機和類似的電子產品中。
2、攝影業。
攝影過程基於鹵化銀晶體的感光性,鹵化銀晶體由可溶解銀溶液組成,通常是含有可溶性鹼金屬鹵化物(如氯化鈉或溴化鉀)的硝酸銀,這些顆料懸浮在未曝光的膠片中。
光對鹵化銀的作用打亂了這種混合物的結構,在特定條件下被顯影劑還原為金屬銀,底片上的圖像被轉換成正片。攝影膠片用於X光照相術、印刷和商業攝影中。攝影膠片的製造商需要高純度的白銀。
3、銀飾和銀器。白銀的加工性能與黃金類似,都具有良好的反射率,磨光後可以達到很高的光亮度。純銀(99.9%)不易失去光澤,為使製作的首飾光澤持久,通常會在其中摻入少量的銅。銀也與基本金屬一起應用於金合金中。
14世紀以來,純度為92.5%的標准純銀是製作銀器的標准,特別是作為製造「容器」和扁平餐具(刀、叉、匙等)的標准。電鍍銀器的鍍層通常厚20~30微米,鍍金首飾只有3~5微米。
區別鉑金
(一)辨印鑒:首飾產品按國家標准,都要打上印鑒及其純度的標記。如首飾上有「PT」或者「PLATNUM」或「PLAT」字樣,則是鉑金,如首飾上有「S」或者「SILVER」字樣,則是白銀。
(二)稱重量:鉑金比重為21.4,白銀的比重是10.49,同一體積鉑比白銀要重一倍,一般用手掂重量即可區分兩者。
(三)外觀和硬度比較:鉑金用肉眼仔細觀察會略呈帶灰色的明亮白色,質地堅硬,用大頭針較難刻劃傷痕,其摩氏硬度為4.3,而白銀的色澤潔白,質地光滑細膩,一經氧化會變成灰白色或烏黑色。其摩氏硬度為2.7,較鉑金柔軟得多。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白銀
C. 一克白銀多少錢
一克白銀=3.65元人民幣。. 白銀具有貨幣屬性,投資屬性,商品屬性這三重屬性,這也決定了銀價的驅動因素將是復雜多樣的。. 銀價除了受供給和需求兩大因素影響之外,還受地緣政治,經濟,金融和實物白銀供給四大驅動因素的影響。
拓展資料:
影響白銀價格的因素:
1、供求關系
供求關系是影響白銀價格的根本因素。供大於求,價格下跌;供不應求,價格上漲。價格波動反過來又會影響供求,當價格上升時,供應將增加而需求減少;反之需求上升供給減少。白銀每年大約有50%的需求來自於工業,雖然投資需求不斷增長,但是依然只佔總需求的16.84%。白銀的商品屬性是持續影響白銀價格的最關鍵因素之一。
2、政治因素
國際上重大的政治、戰爭事件都將影響銀價。政府為戰爭或為維持國內經濟的平穩而支付費用,大量投資者轉向白銀保值投資,這些都會擴大對白銀的需求,刺激銀價上揚。如二次世界大戰、美越戰爭、1976年泰國政變、1986年「伊朗門」事件等,都使銀價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比如當年恐怖組織襲擊美國世貿大廈事件曾使白銀價格飆升。
3、投資需求
從過去幾年的白銀價格的變化來看,2003年白銀價格上漲了28%,主要源於強勁的投資和製造加工需求。此後白銀價格的進一步增長,特別是06年銀價實現了50%左右的增長,達到26年來的高點。相比於黃金,白銀作為貴金屬投資品種漲幅更大,其背後的主要推動力就在於投資需求的增加。直到08年下半年隨著經濟情況的迅速惡化,白銀工業需求放緩,銀價經歷明顯下跌,幅度比黃金要大,但是伴隨著經濟環境的改善,白銀價格在09年以及10年又分別上漲了50%和80%。目前國際銀價已從2011年高點下跌了66%,後期上漲獲利空間巨大。
4、避險情緒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貨幣天然是金銀」。當全球面臨危機的時候,黃金白銀都會被投資者所追捧。2011年歐美債務危機大爆發,推升黃金白銀價格的暴漲。同時我們還需要認識到的是,雖然白銀具有避險屬性,但是因為其工業需求比較大,所以商品屬性也將抑制經濟危機中白銀價格的上漲,投資者要根據特殊情況來進行具體分析。
5、通貨膨脹
為了應付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經濟衰退,各國央行推行寬松的貨幣政策,通脹在全球蔓延開來,紙幣購買力不斷下降。面對通脹侵蝕,投資者們不斷買入金銀來進行資產保值,金銀價格在不斷走高。美元匯率也是影響銀價波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在白銀市場上有美元漲則銀價跌,美元降則銀價揚的規律。美元堅挺一般代表美國國內經濟形勢良好,美國國美股票和債券將得到投資人競相追捧,白銀作為價值儲藏手段的功能受到削弱;而美元匯率下降則往往與通貨膨脹、股市低迷有關,白銀的保值功能又再次提現。
非農數據:每月第一個周五20:30(夏令時)發布
6、季節因素
供求關系是市場的基礎,白銀價格與國際白銀現貨市場的供求關系密切相關,白銀現貨市場往往有比較強的季節性供求規律,上半年白銀現貨消費相對處於淡季,近幾年來銀價一般在二季度左右出現低谷。從第三季度開始受節日等因素的推動,白銀消費需求會逐漸增強,到每年的春節,受亞洲國家的消費影響,現貨白銀的需求會逐漸達到高峰,從而使得銀價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