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鳳新工業區
鳳新工業區位於鳳翔星火技術密集區東部,總面積約120公頃。區域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極為方便,區內路道通暢,水電充足,通訊快捷,排水消防設施配套齊全。工業區內企業可享受國家星火技術密集區及汕頭特區、沿海開發區的優惠政策。對新辦項目,政府及有關部門簡化辦事程序,提供一條龍服務,並在土地出讓價格、廠房建設規費和工業用地、用水、用電等方面給予優惠。
2.萊美工業區
萊美工業區位於鳳翔星火技術密集區東部,總面積約120公頃。區域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極為方便,區內路道通暢,水電充足,通訊快捷,排水消防設施配套齊全。工業區內企業可享受國家星火技術密集區及汕頭特區、沿海開發區的優惠政策。對新辦項目,政府及有關部門簡化辦事程序,提供一條龍服務,並在土地出讓價格、廠房建設規費和工業用地、用水、用電等方面給予優惠。
3.鹽鴻鎮春天湖工業區簡介
澄海市鹽鴻鎮春天湖工業區位於國道324線鹽鴻鎮路段,距汕頭機場36公里,三百門港口28公里,萊蕪渡口30公里,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是投資置業的好地方。工業區總面積554畝,已用面積281畝,可用面積273畝,工業區已全面實現了道路、供水、排水、供電、通訊和"土地平整"等"五通一平";同時,鎮政府已制定了一整套優惠政策和管理辦法,竭力為客商提供用水、用電、通訊、信息、保安、管理以及代辦手續等"一條龍"服務。理想的環境,優惠的政策,全新的體制,高效的服務,吸引國內外投資者紛至沓來。截止2001年底,工業區入區企業已達43家,實現產值24422萬元,創稅利2398萬元。
熱誠歡迎國內外客商到工業區內投資設廠!
4.隆都鎮第一工業區
隆都鎮第一工業區位於隆都鎮安澄公路與汕汾高速公路出入口處,距澄海市區約10公里,北接潮州,南連324國道,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進出方便,園區規劃總面積500畝,基礎設施配套完善,澄海市110KV輸變電站位於園區南側,日產量12000噸的鎮水廠供水管網覆蓋整個園區,園區內設有電信服務網路。園區布局規劃合理,區內道路、綠化、排污、消防等都進行科學設計,是電子、服裝、食品、工藝等行業的投資寶地,園區內已有欣龍、瑞龍、瑞易力等台商企業在園區投資設廠,正逐步形成發展規模,目前園區尚有可連片開發土地300多畝。隆都鎮委、鎮政府以"創一流環境,搞優質服務"的理念,誠招國內外客商到隆都投資置業。
5.蓮南(溪南)工業區
蓮南工業佔地總面積2000畝,地處美麗富饒的潮汕平原韓江下游南溪與北溪回合處,東臨南海,緊鄰汕頭港,國道324線貫穿其境,南距汕頭機場10公里,交通運輸四通八達;位於汕頭信息港輻射區,通信網路完整,信息化程度較高;人力資源豐富,周邊有粵東最大規模人才市場-汕頭人才和勞動力市場及相應一批大中專院校;該區為溪南鎮重點規劃建設開發區域,區內軟硬體基礎設施配套完善。
一、交通道路已形成網路化,區內或過境的主次幹道路縱橫交錯,有國道234線新美路(34米寬),金山路(34米寬)、金溪南路(21米寬),18米寬的有橫一路、橫二路、報福庵路、金南公路、水南路等,其中70%為水泥路面,其餘為素土路面。
二、供電、電信電線,供水、排水管道已按規劃在各主次幹路段進行了鋪設;
三、水源、電力供應充足;工業用水水源來自廣東第二大河韓江的分支流南溪,電力供應由溪南變電站、上華變電站、程洋崗變電站三個110KV變電站聯網供電;
四、區內除西北靠山的取石區(100餘畝)尚未平整外,其餘皆已可直接利用;
五、區內設有中學兩所、小學和幼兒園各十七所;
工業區以優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配套設施和良好的服務吸引了一大批內外資企業來這里落戶,有華翔塑膠有限公司、華達欣有限公司、樂華紙廠、廣汕生物有限公司等三十多家企業在這里發展壯大;蓮南工業區現已開發利用1117畝,未利用883畝,地價優惠合理。
歡迎各界朋友來蓮南工業區投資興業!
6.廣華工業區
廣華工業區位於國道324線之西,沿西華路800米處,
離高速路冠山出入口1公里多,是澄海市新區中心地帶,該區域總用地面積110畝,區內設計廠房12幢,每幢6層,每層1480平方米,每幢8906平方米,並配套3噸貨梯一條和人行樓梯3條,工人宿舍樓8幢,每幢6層,總建築面積113752平方米。區內設置物業管理機構,配備貨場、保安、環衛、醫療、綠化、消防採用二次供水管網,公共用地。
協作方式:
一、租賃:期限10年,合同簽定時先交一年租金為按金,並收取當年度租金,以後在跨年度時收取下一年租金。
1、廠房:每平方米每月8元,每幢廠房人民幣854976元。
2、宿舍樓:每平方米每月7元。
二、出資建設:使用期10年,廠房每幢8906平方米,按市設計院設計造價605萬元。宿舍樓4號樓2700平方米,按市設計院設計造價240萬元。
三、合作經營:
甲方:提供廠房場地及配套;
乙方:提供項目、資金、設備,具體合作細則面談。
7."鄭皇故里"旅遊景點開發
"鄭皇故里"即泰國第三代王朝的開國之君吞武里大帝鄭信的故鄉,位於風景優美的僑鄉----澄海市廣益街道華富居委會,今有"鄭皇達信衣冠墓"和"鄭氏宗祠"。
開發方案:
1、改造華富村入口牌坊,重點修建"鄭氏宗祠"和一些有代表性的古名居。
2、擴建"鄭皇達信公園",用地面積100畝。
3、開發華富村韓江支流河汊,利用現有果園、山石、小河、古村等自然資源,營造鄉村休閑旅遊區。
開發方式:
以各種形式合作開發,成熟一個開發一個。
8.外砂鎮工業區
外砂鎮蓬南工業區是澄海市重點工業區,佔地930畝,位於鎮區中心地段,水電、道路、通訊設施配套完善,是投資興業的好去處。
2. 晉江工業園區
晉江市工業園區是晉江市市委、市政府為培植市經濟增長源、增強經濟發展後勁而構築的重要載體。園區於1998年8月動工建設,1999年被福建省政府列入省級工業園區、省重點建設項目,是一個享有各級優惠政策和靈活措施、以國際標准建設、按國際管理的經濟區域。園區地理位置獨特,交通運輸網路便捷,基礎設施配套完善,管理服務優質高效。園區總規劃面積達30平方公里,包括五里高科技園區、安海灣工業園和晉南出口加工區三大市級工業片區。其中五里科技園區規劃12平方公里,安海灣10平方公里,晉南8平方公里。三大片區之間產業各具特色、互為聯動、協作配套,形成了「三區一體」的功能格局。其中五里區計劃建設成為一個多功能、綜合型、環保型的海灣工業區;晉南出口加工區計劃建設對台貿易區。
晉江工業園區這個說的太泛了。這個范圍很大的,因為不是整個一整片,而是把整個晉江劃出幾塊整合的。
你在什麽地方?問幾路車能到那應該是青陽或泉州市區的吧。
五里工業區位於晉江市中部,緊依市總體規劃南端,地跨羅山、安海、永和三鎮,總規劃面積達8.5平方公里。主要以輕型加工業、科技含量較高的一、二類工業為主要投資領域。在泉安公路邊上,靠近安海鎮區的地方,離安海鎮區很近,親親、蠟筆小新等公司都在那邊。坐任何從安海到石獅或泉州的中巴車都要經過五里工業區,下車後再請摩托車到具體地址。
安海灣工業園是晉江「一線三點」區域布局內重點規劃的三大園區之一,總規劃面積達10平方公里,地跨安海、東石兩鎮,安平、東石兩個碼頭就處園區邊。該區計劃建設成為一個多功能、高標准、綜合型、環保型的海灣工業區。主要應該包括原來的安平開發區加上現在的安東開發區。安平開發區在安海和南安交界處,泉安公路上任何地方直接坐安平車可直達(青陽市標到晉江人才市場這段除外,因為這段路安平車繞到和平路去了)。安東開發區在安海鎮區和東石鎮區中間,在泉州或者青陽只有一路中巴車能直達:塔頭車。或者坐車到安海車站然後轉安海到金井的車,或者直接在安海請摩托車。這一片現在還在開發,規模和開發程度和影響力目前比五里工業區小很多。
晉南出口加工區總規劃面積8平方公里,位於晉江深滬灣和圍頭灣沿海地區(圍頭灣至深滬港的疏港公路兩側),地跨金井、深滬兩鎮,三面臨海,是晉台經貿技術合作帶。(另現在晉江市決定將所轄永和鎮及龍湖鎮的兩個鎮級工業園區納入晉江科技工業園區,應該也是歸屬出口加工區)。金井深滬在泉州新車站或青陽的晉江長途車站坐中巴車可到。
總的說晉江工業園區是個很大很泛的概念。沒給出具體位置是在說不清楚怎麼走。不過不管是泉州還是青陽,都沒有市區公交車可以到,只能做中巴車,(以前看報道說泉州第二公交要開一條新線路是從泉州經過青陽、安海到南安水頭還是石井的,但是現在好像還沒)。看要到哪兒直接在泉州新車站、晉江長途車站坐相關線路的車。五里工業區、安東開發區、安平開發區都可以直接坐中巴車到,但是不在路邊的或者邊緣一點的可能還是要摩托車(特別對於不熟當地的人)。金井的下車後都肯定要轉車,(因為終點站里工業區遠),深滬的不清楚,不過應該也是要轉。
3. 青田溫溪鎮意爾康鞋廠在什麼工業區
青田溫溪鎮意爾康鞋廠在僑鄉經濟開發區意爾康工業區
企業名稱:青田意爾康鞋業集團有限公司
通訊地址: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溫溪鎮僑鄉經濟開發區意爾康工業區
經營范圍:皮鞋、運動鞋、涼鞋。
經營性質:製造商 貿易商
4. 佛山有哪些工業區
佛山簡稱「禪」,1952年1月12日成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東倚廣州,西通肇慶,南連江門、中山,北接清遠,毗鄰港澳。地理位置優越。佛山市現轄禪城區,南海區,順德區,高明區和三水區。全市總面積3848.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79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55萬人,為廣東省第三大城市。佛山是著名僑鄉,祖籍佛山的華僑和港澳台同胞達130多萬人,其中港澳同胞60多萬人。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5. 集美有哪些工業區
有集美北部工業區、杏北工業區、 灌南工業區 、中亞工業城、杏南工業區。
集美區,隸屬福建省廈門市。地理上稱集美半島,位居廈門市的幾何中心和廈漳泉三角地帶中心位置。324國道、319國道過境。集美區古屬泉州府同安縣、漳州府海澄縣。1957年5月劃出同安縣部分地成立郊區,8月海澄縣海滄鄉、新垵鄉劃入郊區,1987年8月劃出郊區禾山鄉,更名集美區。
2017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和2018年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 2019年10月,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 2019年度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2019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 。
風景名勝:
集美區是著名的僑鄉和風景旅遊區,旅居海外的僑胞有六萬多人。這里環境恬靜幽雅,風光旖旎,陳嘉庚故居、鰲園歸來園、李林園、龍舟池、鱷魚園、萬寶山觀光果園、學村建築群等都是獨具閩南風韻的人文景觀,年旅遊人數近百萬人次。全球最大的水上「園博園」坐落於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