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誰知道中國石油集團的下屬單位有哪些啊
東北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 遼河油田分公司 吉林油田分公司 大慶石化分公司
吉林石化分公司 撫順石化分公司 遼陽石化分公司 大連石化分公司
大連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錦州石化分公司 錦西石化分公司 大慶煉化分公司
哈爾濱石化分公司 遼河石化分公司 中石油東北煉化工程有限公司 東北化工銷售分公司
吉林燃料乙醇有限責任公司 東北銷售分公司 黑龍江銷售分公司 吉林銷售分公司
遼寧銷售分公司 大連銷售分公司 大連海運分公司 大連液化天然氣項目經理部
西北
長慶油田分公司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新疆油田分公司 青海油田分公司
吐哈油田分公司 玉門油田分公司 蘭州石化分公司 獨山子石化分公司
烏魯木齊石化分公司 寧夏石化分公司 長慶石化分公司 克拉瑪依石化分公司
慶陽石化分公司 西北化工銷售分公司 西北銷售分公司 陝西銷售分公司
甘肅銷售分公司 寧夏銷售分公司 青海銷售分公司 新疆銷售分公司
西部管道有限責任公司 西部鑽探工程有限公司 測井有限公司 寶雞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寶雞石油鋼管有限責任公司 管材研究所 天然氣運輸公司
華北
大港油田分公司 華北油田分公司 冀東油田分公司 中石油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
大港石化分公司 華北石化分公司 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 煉化工程建設項目部
華北化工銷售分公司 華北銷售分公司 內蒙古銷售分公司 山西銷售分公司
潤滑油分公司 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油氣調控中心 管道建設項目經理部
管道分公司 中石油北京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 唐山液化天然氣項目經理部 華北天然氣銷售分公司
勘探開發公司 長城鑽探工程有限公司 渤海鑽探工程有限公司 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
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 中國石油工程建設公司 工程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寰球工程公司 中國紡織工業設計院 中國石油技術開發公司 渤海石油裝備製造有限公司
勘探開發研究院 規劃總院 石油化工研究院 經濟技術研究院
鑽井工程技術研究院 安全環保技術研究院 北京石油管理幹部學院 石油工業出版社
中國石油報社 中國聯合石油有限責任公司 物資公司 中油財務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華油集團公司 華油北京服務總公司 中國華銘國際投資有限公司
西南
西南油氣田分公司 中國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責任公司 西南化工銷售分公司 西南(雲南)銷售分公司
西藏銷售分公司 四川銷售分公司 重慶銷售分公司 貴州銷售分公司
川慶鑽探工程有限公司
華東
浙江油田分公司 華東化工銷售分公司 華東(上海)銷售分公司 山東銷售分公司
江蘇銷售分公司 浙江銷售分公司 安徽銷售分公司 西氣東輸管道(銷售)分公司
江蘇液化天然氣項目經理部 濟南柴油機廠
中南
南方石油勘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廣西石化分公司 華南化工銷售分公司 華中(湖北)銷售分公司
華南(廣東)銷售分公司 河南銷售分公司 湖南銷售分公司 福建銷售分公司
廣西銷售分公司 江西銷售分公司 廣州培訓中心
海外
中亞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 阿姆河天然氣公司 南美公司 尼羅河公司
哈薩克公司 中俄合作項目部
Ⅱ 中國的主要工業部門
工業一直被稱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中國的工業主要以有基礎工業部門為主。包括能源工業,鋼鐵工業,機械工業等。 主要包括煤炭、石油與天然氣和電力三個部門。由於這三者的開發與生產條件、生產工藝和運輸條件均不同,故生產布局各具特點。煤炭資源的數量、質量、品種和開發條件、分布狀況,決定其開發規模和增長效益,制約著煤炭工業發展的可能性和在地區及全國的地位。一個煤田是否能開發或優先布局,除資派條件外,經濟地理位置也有重要影響。地理位置優越,如煤田靠近能源消費中心,擁有大規模建設的交通運輸條件,靠近能源產銷最佳區位和易於獲得必要的技術經濟支援,常得到優先開發。石油工業主要包括採油、采氣和油氣煉制。石油與天然氣的開發與布局取決於油氣資源蘊藏量與賦存條件,油田的地理位置,對油氣田的開發先後有重要影響。若油氣田交通位置好,又靠近經濟發達地區,其開發價值更大。相反,開發那些邊遠地區、交通不便的油氣田,困難很大。煉油工業布局既受資源條件影響,又受市場吸引。因石油產品品種復雜,對運輸條件要求較高,運成品油不如運原油經濟。隨著煉油工業日益發展成為石油化工聯合企業,煉油工業多趨向於在消費區設廠。電力工業主要包括火電、水電和核電。火電廠布局首先要考慮燃料來源和負荷位置,水源也是很重要的條件。水電站布局受水力資源制約,其建設與河流綜合開發利用密切相關。核電站使用的核燃料數量很少,其布局不受資源條件限制,但受水源條件影響較大。宜布局在靠近充足水源、又遠離稠密居民點的消費地。
Ⅲ 中國石油工業概況是什麼
石油工業主要從事石油勘探、石油開發、石油加工和基礎原材料生產等工作的行業,涉及勘查技術與工程(含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測井)、資源勘查工程、石油工程(含鑽井、採油、油藏工程)、油氣儲運工程和油氣加工等專業方向。石油工業由「上游」和「下游」兩大部分構成,上游包括石油勘探與石油開采,下游包括石油煉制與石油化工。
1中國古代石油的發現和利用
中國石油的開發利用是一項新興而古老的事業,它成為中國現代能源生產的一個重要工業部門,而中國發現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氣技術的歷史卻可追溯到3000年以前,並且在技術上曾經創造過光輝的成就。
中國人發現和使用石油的時間為世界最早。始於何時,據稽考,至遲在3000多年前就已開始。最早發現石油的記錄源於《易經》:「澤中有火」,「上火下澤」。「澤中有火」,是石油蒸氣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現象的描述。最早認識性能和記載石油產地的古籍,是1900年以前東漢文學家、歷史學家班固(公元32—92年)所著的《漢書·地理志》。這里明確記載了石油的產地,並說明石油是水一般的液體,可以燃燒。
最早給石油以科學命名的是我國宋代著名科學家沈括(1031—1095年,浙江錢塘人)。他在網路全書《夢溪筆談》中,把歷史上沿用的石漆、石脂水、火油、猛火油等名稱統一命名為石油,並對石油作了極為詳細的論述。
2卓筒井的發明
我國古代鑽井技術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大口淺井和小口深井兩個階段。北宋以前開鑿的井,一般為大口淺井,以後開鑿的井多為小口深井。大口淺井是由人直接下入井底,用鍬、鎬等簡單工具開挖出來;小口深井是用專門的打井機械開鑿而成的,人們稱它「卓筒井」。
中國發明卓筒井鑿井技術比西方早七八百年,這一鑽探技術,被譽為「世界近代中國石油鑽井之父」,堪稱中國古代的第五大發明。它揭開了人類開發儲存於地下深處的礦產資源的序幕,推動了石油工業的興起和發展。
3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
1)延長油田——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
中國陸地上最早開發的油田是陝北的延長油田。延長油田位於我國陝西省的延安縣。雖然早在2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發現了石油,但真正投入開發卻是近百年的事了。1907年4月,開始在延長縣西門外勘定井位、安裝鑽機。當年9月正式完工,並命名為「延一井」。1985年延長油礦建礦80周年的時候,原國務院副總理兼石油工業部部長康世恩為「延一井」題詞「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1996年11月20日,「延一井」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圖6-1為延長石油的標志。
圖6-4中國海洋石油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是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於1998年7月在原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的基礎上組建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集團,系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是實行上下游、內外貿、產銷一體化、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運作,跨地區、跨行業、跨國經營的綜合性石油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是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是以油氣業務、工程技術服務、石油工程建設、石油裝備製造、金融服務、新能源開發等為主營業務的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是中國主要的油氣生產商和供應商之一。在《財富》2014年全球500強企業中排名第4位。中國石油以建成世界水平的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為目標,通過實施戰略發展,堅持創新驅動,注重質量效益,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到2020年主要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全面提升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成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領先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是1998年7月國家在原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基礎上重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集團,是國家獨資設立的國有公司、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注冊資本1820億元,總部設在北京。在《財富》2014年全球500強企業中排名第3位。中國石化集團公司主營業務范圍包括:實業投資及投資管理;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采、儲運(含管道運輸)、銷售和綜合利用;石油煉制;汽油、煤油、柴油的批發;石油化工及其他化工產品的生產、銷售、儲存、運輸;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設計、施工、建築安裝;石油石化設備檢修維修;機電設備製造;技術及信息、替代能源產品的研究、開發、應用、咨詢服務;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國家限定公司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和技術除外)。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屬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是中國最大的海上油氣生產商。公司成立於1982年,總部設在北京。自成立以來,中國海油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由一家單純從事油氣開採的上游公司,發展成為主業突出、產業鏈完整的國際能源公司。2013年,公司海外業務已遍及4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資產比重達到40%,海外收入比重達到30%,海外員工本地化率達到82%,跨國指數正在向國際一流公司邁進。在《財富》2014年全球500強企業中排名第79位。
5)中國油氣資源
根據我國含油氣盆地的地質特徵和勘探程度,油氣資源可劃分為6個含油氣區,它們是:
(1)東部含油氣區——主要包括東北和華北地區;
(2)中部含油氣區——主要包括陝甘寧和四川、重慶等地;
(3)西部含油氣區——主要包括新疆、青海和甘肅西部地區;
(4)南部含油氣區——主要包括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廣東、湖南、江西、雲南、貴州和廣西等省區;
(5)西藏含油氣區——包括昆侖山脈以南、橫斷山脈以西地區;(6)海上含油氣區——包括東南沿海大陸架和南海海域。
現在,全國有25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以及近海海域共發現了700多個油氣田,形成了上述6大油氣區。陸上建成了大慶、勝利、遼河、新疆、長慶、四川、中原、華北、大港、吉林、江漢、青海、河南等20多個主要生產基地。
2013年,我國石油剩餘探明儲量33.39×108t,我國排名列世界的第14位。中國原油年產量2.1×108t,目前中國的儲采比是15.9。中國天然氣探明儲量主要集中在10個大型盆地,依次為渤海灣、四川、松遼、准噶爾、鶯歌海—瓊東南、柴達木、吐哈、塔里木、渤海、鄂爾多斯。在近幾年能源緊缺的背景下,中國陸地和海上氣田的開發都得到了較快的發展。2013年,我國天然氣剩餘探明儲量4.4×1012m3,我國天然氣探明剩餘可采儲量居世界第11位。
21世紀,石油是人類最重要的能源材料和戰略物資。石油與全球政治、經濟和國家戰略緊密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