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詔安縣工業區哪個強

詔安縣工業區哪個強

發布時間:2023-09-06 06:30:31

① 東山雲霄詔安哪個經濟比較好

雲宵和稿檔經濟比較好。
雲霄縣地處福建沿敬卜海東南部,隸屬漳州市,轄9個鄉鎮(場)和1個工喚亂業開發區,有186個行政村(社區),總面積1166平方公里,人口42萬。是著名的「中國枇杷之鄉」、「中國溫泉之鄉」、「 開漳聖地」、「光電之都」。

② 漳州有哪個幾個大型工業區

基本上每個縣都有1-2個工業區的,不過現在經濟蕭條,用工需求不旺盛啊
漳州市屬:招商局漳州開發區、角美開發區
薌城區:金峰開發區(金峰工業園、北斗工業園、石亭工業園)
龍文區:藍田開發區(藍田工業園、朝陽工業園)
龍海市:九湖開發區、顏厝開發區、海澄新區
漳浦縣:古雷開發區、赤湖工業區、綏安工業區、舊鎮工業區、佛壇工業區、
金浦工業區、大南坂工業區
雲霄縣:雲陵開發區
東山縣:東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詔安縣:閩粵邊界貿易加工區
平和縣:平和縣工業集中區
南靖縣:金山開發區、靖城工業區、三卞開發區、豐田開發區、大房開發區
華安縣:豐山工業集中區
長泰縣:興泰工業區、長泰經濟開發區

③ 詔安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

詔安縣,福建省漳州市轄縣,地處福建南端、閩粵交界處。南瀕東海與南海交匯處,西鄰廣東省饒平縣,北接平和縣。陸域面積1293.6平方公里,其中縣城區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7.5平方公里;海岸線長88公里,海域面積273平方公里。下轄16個鄉鎮(區)、7個國營農林場,1個省級工業園區和1個正建中的金都工業集中區(海洋生物產業園),231個村(社區),人口61.3萬,其中農業人口佔80%以上。
詔安縣是「書畫藝術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繪畫)之鄉、「中國青梅之鄉」、原中央蘇區縣、福建著名的僑鄉和重要台胞祖籍地。
歷史
詔安地處閩粵界區。晉義熙九年(413年)起,詔安屬義安郡綏安縣地,至隋開皇十二年(592年),綏安縣並入龍溪縣,詔地遂屬龍溪縣。

詔安縣(24張)

唐垂拱二年(686年),析龍溪縣南境故綏安地置漳州並立漳浦縣、懷恩縣,詔地遂屬漳州懷恩縣轄;開元二十九年(741年),懷恩縣撤銷,地入漳浦縣,詔地遂屬漳州漳浦縣。
明嘉靖九年(1530年),從漳浦縣析出二都、三都、四都、五都建詔安縣,治所設在南詔(鎮),隸屬漳州府。
詔安縣在民國時期先後屬福建西路、汀漳道,又直屬省,又先後屬省第六、第五行政督察區。1949年12月詔安解放後,先後屬省第六行政督察區、龍溪區、龍溪專區、龍溪地區;1985年5月起,屬地級漳州市。[2]

2區劃
詔安建縣後,沿用都、圖的區劃。時二都統2圖、三都統10圖、四都統5圖、五都統5圖。[3]
1701年縣以下重新劃定區域、編定保甲。除縣城直轄外,二都統2圖,下設金溪、四甲、南陂、九甲、官陂、秀篆等6個社、22個保;三都統10圖,下設東關、西關、南關、北關、胡厝陂、德新、含英、東沈、溪南、官牌、白石、平路、寶橋、後嶺、溪東、長田、西潭、長埔等18個約、44個保;四都統5圖,下設菜園埔、懸鍾、厚廣、大興、上湖、梅洲、梅山等7個約、20個保;五都(今屬東山縣,略)。[3]
1799年分四路劃為4個都、22個圖、109保、1個縣城、4個關、583村。清末宣統間,劃分為15個自治區,區下設保、甲。民國初年沿用舊制,歷經數次變動,至1945年,全縣撤區並為13個鄉鎮,即中山鎮、遵化鄉、梅中鄉、東湖鄉、碧湖鄉、思政鄉、白洋鄉、景溪鄉、平葛鄉、官陂鎮、秀篆鄉、奇湖鎮、梅林鄉,轄162個保,2257個甲。1949年1月,又將梅林鄉分為梅洲、竹港2個鄉,至此,全縣設11個鄉,3個鎮。[3]
詔安縣地圖[4]
1950年,詔安取消民國的鄉鎮保甲制度,全縣劃分為城關區和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區,城關區設8個行政街道。其他6個區下設89個鄉。此後區劃有所變動,1959年2月,全縣有城關、四都、橋東、西潭、太平、官陂、秀篆共7個人民公社和建設、紅星、金星、西山4個農場,實行政社合一。1984年10月,縣屬下建制政社分開,設2鎮、10鄉,下轄214個行政村,8個行政街道。至1996年,全縣設南詔、四都、橋東、梅嶺、深橋、太平、霞葛、官陂、秀篆9個鎮;西潭、白洋、建設、紅星、金星5個鄉;建設、紅星、金星、西山梅洲5個農場;嶺下溪、湖內2個林場。[3]
2000年5月,從四都鎮析出梅洲、梅東、梅西、梅北、梅溪、梅山7個行政村及梅洲華僑農場,成立梅洲鄉。隨著經濟的發展,作為縣城的南詔鎮區域逐步拓寬擴建,社區相應增添,1999年5月增設文峰街居委會,光良街居委會;2000年8月增設秀峰街居委會。2002年,南詔鎮下轄的12個街道居民委員會改稱社區居民委員會。[3]
2001年起,詔安縣進行鄉(鎮)級區勘界工作,至2004年,共勘定行政區劃界線34條,總長度342.37公里。[3]
2007年,全縣建制為9個鎮(南詔鎮、深橋鎮、橋東鎮、梅嶺鎮、四都鎮、太平鎮、霞葛鎮、官陂鎮、秀篆鎮);6個鄉(西潭鄉、白洋鄉、建設鄉、紅星鄉、金星鄉、梅洲鄉);5個農場(西山、金星、紅星、建設、梅洲);2個林場(建設、嶺下溪),1個工業園區,1個邊貿旅遊區,下轄217個行政村、14個社區。[3]

3交通
公路
國家高速G15瀋海高速公路在此設有詔安南和詔安北兩個互通,省
詔安縣二通道夜景[5]
高速S35福詔高速公路縮短了詔安同漳州、福州的距離,324國道線、省道309線在境內交匯,交通便利。
鐵路
廈深鐵路過境,在此設有詔安站,辦理客運業務,每天有動車組前往珠三角、長三角、廈門、福州等地。

4地理
詔安縣,位於福建省南部沿海,閩粵
詔安縣縣城主幹道[6]
交界處,毗鄰廣東省饒平縣,地理坐標為北緯23°35′—24°11′,東經116°55′—117°22′。漳詔高速公路、324國道過境。[7]
詔安縣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東、西側以低山、丘陵為主,全縣最高峰龍傘崬海拔1152米,中部谷地,東南沿海系平原台地。海灣深入內陸,海岸曲折多岩岸,沿海有沙泥灘堆積。島嶼3個。[8]

5資源
主要河流有東溪(長110千米,境內93千米,流域907平方千米,境

© 2015 Bai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詔安縣
內145.3千方千米,支流有秀篆溪、金溪、長田溪、塔東溪)和西溪(境內長17.4千米,流域83.6平方千米);還有獨流入海的坑溪、烏林溪、蛤鼓腸溪、鹽倉溪、梅洲溪、石颯溪、赤五溪、田撲溪。港口人工潮系淡水湖,面積200公頃,人工湖還有亞湖水庫等。[8]
據詔安縣政府官方網站報道,[8] 境內耕地1.77萬公頃,林地7.75萬公頃。林木蓄積量37.9萬立萬米,毛竹20.1萬根。森林覆蓋率62.2%。20公頃以上連片草場1.03萬公頃,可利用9000公頃。水利資源理論蘊藏量4.57萬千瓦,可開發3.59萬千瓦。[8]
海岸線長64.9千米,詔安灣為東海、南海交界處,漁業資源豐富。[8]
詔安縣年平均氣溫21.3℃;1月平均氣溫14.9℃,7月平均氣溫28.9℃;極端最高氣溫39.2℃,極端最低氣溫-0.6℃;≥10℃積溫7628.8℃。日照時間長,氣候溫暖,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8]
年降水量1447.5毫米,集中在4-9月,尤以6-8月為甚。無霜期360天。風向以東南,西南風為主,西北風次之。7-9月為台風季節,台風暴雨為境內主要災害。[8]
境內礦產資源有鈦鋯砂、銅、鉛、鋅、銀、硫、鐵、鎢、釷、稀土、花崗岩、硅砂、石英石、水晶、高嶺土、泥炭土、建築用砂、機磚粘土、獨居石、礦泉水、溫泉、海鹽水等。[9]
截止2008年5月,生物種類繁多,其中植物190科749屬1323種60變種。[9]
詔安縣政府大樓夜景[10]
在古地理條件下,中生代為時海時陸環境,即海陸交互相。因地層發育不全,在境內出現的中生代晚期陸地大面積上升,形成岩系後,又時有海水入侵,同時地面仍不斷呈周期性升降運動。到更新世紀晚期,因地殼差異升降運動,海侵海退,形成沿海地區三級階地,即沿著海濱或河流自兩岸伸展分布的階梯狀地形。進入全新世,後海水逐漸回升,台灣海峽淹沒,繼而入侵區內。據省水文隊綜合資料,區海進始於7500年前,約6000年前後海進長達最盛階段,海水淹沒詔安盆地。[11]
縣境內受北東向斷裂帶(泉州—汕頭斷裂帶和濱海斷裂帶)控制,同時又受北西向斷裂帶(上杭—詔安斷裂帶)及其活動構造斷裂的影響,形成山區地段和沿海地段。河流大多呈格子狀水系網型式,大部分河流循北西及北東向斷裂發育。[11]
根據華東地區學術討論會研究表明,台灣海峽在第四紀期間,曾有數次上升為陸地,使大陸與台灣直接連成一片,在上升為陸地的最後一次是1.1萬年前,海水急劇退卻,低於海平面50米以下,使台灣海峽形成廣闊的海濱沖積平原。新中國成立後,詔安、東山及廣東南澳等5個縣漁民在兄弟嶼、南澎列島、七星礁附近海域中(距海岸十至幾十公里,水深30~50米),打撈到大量房屋牆體的灰段、地板塊、磚塊、瓦片及生活用品,還有鹿、熊骨骼。鄰區深滬灣海底,1986年發現有8000年前的陸生古森林(包括古油杉)。台灣屏東縣萬山與東山縣均發現與8000年前製作方法及風格相似的古岩畫,證明粵東、閩南沿海人類史上曾是一塊沉沒的大陸。[11]

6經濟
綜合
2006年~2011年共引辦外資企業82家,總投資3.7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驗資)9395萬美元;引進投資300萬元以上民營企業164家,總投資36.48億元;新增儲備項目168個;建設重點項目241個。總投資59.3億元的華潤新能源等6個央企和大型國企項目先後引辦投建,海洋生物、新能源、船舶修造、港口物流等臨港重點產業和鐵路支線、沿海大通道等一批骨乾性、支撐性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納入省、市規劃布局,並陸續開工建設,累計帶動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6.9億元,年均增長28.9%。[12]
2009年,詔安在金都工業集中區內開始建設總面積18平方公里的金都海洋生物產業園。該產業園已被確定為「海洋生物產業技術轉移示範基地」,列入福建省重點發展的海洋生物醫葯產業基地,成為福建省「十二五」期間50個重大項目中唯一一個海洋生物醫葯基地,並通過「國家科技興海產業示範基地」預審,爭創「國家級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基地」。[13]
2011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26.8億元(比2006年增加76.8億元,年均增長14%(下同))。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35.3億元、48.3億元和43.2億元,年均分別增長5.2%、23.6%和12.9%;工業總產值完成153.7億元,年均增長26.9%;農業總產值完成61.1億元,年均增長5.2%;財政總收入完成5.2億元,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完成3.95億元,年均分別增長25.1%和26.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1.1億元,其中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3.5億元,年均分別增長28.9%和32.1%;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3.9億元,年均增長15.3%;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14686元和8219元,年均分別增長13.8%和11.7%。三次產業結構從2006年的39.3︰28.4︰32.3調整為2011年的27.9︰38.1︰34.0,實現了從「一三二」到「二三一」的轉變,工業主導型經濟發展格局基本形成。[12]
2011年全縣工業園區總面積達到47.4平方公里。食品加工、紡織服裝、電子信息和生物科技等重要產業發展壯大,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80家,五年凈增69家;全部工業稅收完成1.5億元,增長172.5%,新增納稅上千萬元企業2家;新增上市後備企業10家、QS認證企業54家。培育了29家農業龍頭企業、2個省級名牌農產品、5個市級名牌農產品、4個有機食品、11個綠色食品,建設了2個省級新農村聯系點、6個市級新農村示範村、22個市級和59個縣級村容整潔示範村。商貿物流、交通運輸、旅遊服務、房地產等第三產業穩步發展,中共閩粵邊特委機關舊址(烏山)旅遊項目進入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二期)名錄,九侯山至烏山旅遊公路列入國家旅遊「十二五」規劃項目盤子,「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深入推進。[12]
2012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132.1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2.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4.08億元,增長4.7%;第二產業增加值54.88億元,增長19.6%;第三產業增加值43.22億元,增長10.2%。三次產業的比重為:25.8:41.5:32.7。
農業
詔安縣境內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1.3℃,居全省之最,雨量充沛,光照充足,農業自然資源豐富,生產具有多宜性。
詔安農業生產歷史悠久,封建時期為自給、半自給狀態的小農經濟,耕作技術落後,農作物產量低,生產發展緩慢。由於人口增長,人均耕地佔有量逐漸減少,農民生活貧困。
新中國成立後,進行土地改革,實現耕者有其田,使生產力得到解放。1960年開始推廣農業機械化。1966~1976年,農業生產受「文化大革命」影響。1982年後,全縣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建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雙層經營體制,農業生產迅速恢復與發展,農民實現自主經營,提高了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農村產業結構和農業內部結構得到調整,逐步趨向合理化。推廣農業新技術,改良和引進新品種,擴大雜優栽培面積,採用配方施肥、化學除草、植物保護、擴大灌溉和機耕面積,發展果牧業生產,重視以蘑菇為主的食用菌和冬季蔬菜栽培。通過各種措施投入,農村逐漸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現代化、集約化、規模化生產的方向發展。剩餘的農村勞動力逐步向第二、三產業轉移。1996年,全縣農業增加值57705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49年和1978年分別增加14.8倍和3.4倍。[14]
工業
唐末宋初,境內已有陶瓷、原鹽、茶油等作坊。明、清時期,造船、建材、製糖、釀酒、涼果業相繼發展。進入民國時期,家庭手工業作坊散布城鄉集鎮。民國28年(1939年),日軍入侵後,各業蕭條。至1949年,縣內僅有一家小型印刷廠及一些手工業作坊。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著手恢復發展工業生產。1950年,全縣工業總產值44萬元(按1990年不變價格計算,下同),創稅利7.04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293元。至1957年,先後興辦印刷廠、電廠、糖廠、油廠、碾米廠等26家國營工業企業;全縣93%的城鄉手工業者加入56家生產合作社、組。是年,全民、集體工業產值佔全縣工業總產值1188萬元的98.6%,確立了公有制工業的主體地位。
1958年,大搞「全民辦工業」,「小土群」工廠一哄而上,加上1959年起連續3年自然災害,工業生產倒退,效益明顯下降。1963年起,工業經過調整後,得到恢復和發展。到1965年,全縣工業企業55家,工業總產值1637萬元,創稅利261.9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5645元。食品工業產值佔全部工業產值的63.3%,佔主導地位。蜜餞、蠟燭、神香、茶葉、香茅油、抽紗開始成為外貿出口產品。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工業又遭挫折。1970年,工業總產值比1966年下降14%。1971年後,開展工業學大慶,投資興建日榨500噸詔安糖廠等,全縣工業又有所發展。1975年,全縣工業總產值2952萬元。
1981年,興建日榨2000噸花墩糖廠。1985年後,通過整頓和技術改造,擴建、新建橡膠製品廠、蜜餞廠、罐頭廠、農械廠、印刷廠、第一食品廠等國營骨幹企業。實行改革開放後,全民、集體、個體和「三資」等各種所有制工業蓬勃興起,化塑、建材、紡織、機械、飼料等行業快速增長,改變長期食品工業為主的工業行業結構,形成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1986年,全縣工業企業157家,工業總產值1.08億元,首次突破億元關,創稅利193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5018元。1990年,全縣工業企業3047家,工業總產值2.97億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40.5%,創稅利389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7612元。
1996年,全縣工業企業6008家,工業總產值27.33億元(其中,鄉及鄉以上獨立核算工業企業232家,工業總產值6.28億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74.6%,創稅利1911.6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32963元。[15]

7社會
截至2011年底,共有23所中學,其中7所完全中學,15所初級中學,1所一貫制學校。詔安一中於2006年被福建省教育廳評為福建省普通中學一級達標學校。[16]
截至2011年底,共有190所小學,其中175所小學,14個小學教學點,1所一貫制學校。詔安縣實驗小學於1980年被省教育廳確認為省重點小學。[17]
截至2011年底,共有176所幼兒園。[18]
另有一所特殊學校:詔安縣啟智學校。[19]
截至2011年底,有詔安縣醫院、詔安中醫院、詔安縣第二醫院、縣婦幼保健院、橋東皮膚科醫院等多所醫院。[20]
建有中山公園、良峰公園等,是群眾晨練、休閑的悠雅場所。[21]
詔安縣圖書館,前身為民國縣立民眾教育館,建國後
詔安一中[22]
改稱文化館。1989年掛牌成立縣圖書館,與縣文化館合署辦公,館址設在文昌宮。1997年搬到舊政府辦公大樓。2004年2月縣長辦公會決定,由縣財政撥款30萬元,將原政府辦公樓改建為縣圖書館大樓,三層建築,面積為2335平方米。工作人員5人。中級1人,初級1人,3人工勤。內設報紙閱覽室、書刊閱覽室、電子及政府信息公開查閱室、采編室、地方文獻室、古籍室、外借部、讀者工作部、書庫等。2003年實現自動化管理, 2005年軟體升級,有四個終端,2010年完成了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基礎設施建設。讀者實行一卡通,可借閱圖書、雜志及上網查閱資料,圖書全部實行開架借閱。[23]
2008年,詔安縣加大支農力度,全年財政投入支農資金1993萬元,增長23%;加強農民就業和培訓工作,全年共培訓農村勞動力5689人次,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1.37萬人。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六千」水利工程建設完成投資985.3萬元,全年修復各類水毀工程102處,恢復灌溉面積2480公頃,新增灌溉面積566.67公頃,東溪水壩和亞湖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第四標段)相繼完工投入使用;完成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中低產田改造486.67公頃、節水示範片建設666.67公頃,治理水土流失2086.67公頃。[24]
新農村建設,深入開展「家園清潔行動」,投入7500萬元完成16個村700戶「一池三改」,拆除旱廁群216座和違章搭蓋256處,疏通排水溝45千米,清理路面障礙632處,種植綠化苗木24.97萬株,四都鎮林頭村、梅嶺鎮下河村分別通過省級、市級示範村驗收。完善交通路網建設,共投入7500萬元完成42千米農村等級水泥路建設和4座危橋改造。加強水利工程建設,投入3559萬元完成村級供水工程23處,整治清淤河道10.3千米,治理水土流失21.34平方千米,除險加固小型水庫8座,改善灌溉面積0.22萬公頃,新增灌溉面積0.18萬公頃。重視就業工作,完成轉業轉崗和職業技能培訓5377人次,城鎮新增就業人數4256人,累計勞務派遣9701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24萬人。[24]
2008年,詔安縣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規劃,修編完善了縣城總體規劃和縣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區規劃面積從原來的33平方千米擴大到100平方千米,基本形成「一城四區」發展格局。[25]
2008年,詔安縣科技工作順利通過「全國科技進步考核」,申報實施省級、市級科技項目10個,新增省高新技術企業1家。全縣共申請專利12個,獲批省級科技項目2個、市級項目3個,「詔安縣烏龍茶品質改良技術集成及產業化」成為漳州市唯一獲省科技廳支持的「一縣一業」重大科技項目。[24-25]
2008年清償化解「普九」債務3898萬元,投入校舍維修資金879萬元。全面落實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支持資金2400萬元。高考上線萬人比比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教育工作順利通過省、市教育督導評估驗收。[24-25]
2008年改善農民就醫條件,全面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民參合率達到76.4%,全年兌現醫療費補助742萬元。理順村建站、環衛、水利管理等事業單位體制改革,計生協會「三級聯創」和醫院「葯房託管」的典型經驗在全省得到推廣。截止2008年累計發放各類基本社會保障金1.24億元,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合率達76.4%,群眾獲得補助1759萬元。[24-25]
農村「家園清潔行動」和「創建綠色家園」活動順利通過省級驗收,4個重點治理鎮和40個整治村的衛生環境明顯改觀。在全國率先成功掛牌出讓海域使用權。完成垃圾處理場建設,著手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編制出台《詔安縣海洋環境保護規劃》,亞湖水庫主要飲用水源水質達到國家優質飲用水標准。[24-25]
平安建設通過省級「平安縣」驗收,被授予「省級平安縣」稱號,群眾來信來訪辦結率達96.03%,是2008年漳州市沒有進京上訪的縣(區)之一。制訂完成各種應急預案80個,組織開展地震應急、消防安全等6次專項應急演練。[24-25]

8旅遊
城區內的懷恩古井系唐代開鑿,清泉不竭;九侯山譽稱「南閩第一峰」,有九侯禪寺(九侯岩)、望海樓、福勝岩、陳吊洞和歷代名人題刻;閩粵通衢分水關有「閩粵之交」、「
福建烏山國家森林公園[26]
漳南第一關」石坊,鄭成功曾屯兵於此;梅嶺是俞大猷、戚繼光抗倭紀念地;烏山有中共閩南地委機關舊址;秀篆鎮有總長約3.5公里的龍鳳谷;太平鎮白葉村為元初畲漢農民軍陳吊眼出生地和首義地點;詔安灣北岸港口人工湖游覽區內接田園庄舍,外連汪洋人海,城州島綠草如茵。其他的名勝古跡還有:城區澹園院,南門關帝廟、梅嶺懸鍾城、望洋台,祥麟塔,七賢庵,西潭斗頭岩,深橋南山寺,橋東甲洲臨江亭、洋尾橋。[27-30] [31-34]
烏山位於詔安縣東北部,距紅星鄉政府北部9公里處,因山外表呈烏黑色,故名烏山。四周陡峭險要,地勢呈南北走向,南北長45公里、東西寬20公里,面積900平方公里。地質為燕山期間露出地表的晶潤崗岩、流紋岩構成。主植被為松和雜木,覆蓋率55%。主峰海拔1117米。叢崖、奇石、深洞、巨壑、雨林構成烏山獨特的自然景觀,分為早春探梅、鄉野覓趣、九侯懷古、金溪漂流、西山探險、烏山覽勝、紅土尋根、亞湖泛舟等8大景點。[27]
九侯禪寺[26]
九侯山,福建省重點旅遊風景名勝區,它位於詔安縣城東北方向約11.5公里處。有九大山峰,有「閩南第一峰」之譽,最高為天柱峰。屬花崗岩地貌,奇岩、怪石鱗峋,有天開石、棋盤石、天橋石、鯉魚石、花瓶石等。方圓十餘里,層巒疊嶂,煙嵐起伏。唐朝已成為人們賞玩和進香禮佛的勝地,至宋朝聲名大噪。[28]
山上有天開門、九侯禪寺、五儒書室、棋盤石、香爐石、風動石、雲根石、天然橋、牛眠石、鯉魚石、觀音石、三寶石、飛來佛、羅漢洞、松澗泉、瀑布泉、花瓶石、福勝岩等二十四個景點。[29]
祥麟塔在梅嶺鄉
臘洲山又名麒麟山,海拔92.5米,原是詔安宮口港東南海上小島,名臘洲嶼,後因河海沖積和築堤圍墾,遂與陸地連成一片。塔立於臘洲山東峰頂,故又稱臘洲塔。[30]
點燈山位於太平鎮大布村,距縣城25公里。海拔894米,總面積9.12平方公里。點燈山自然景觀雄奇靈秀,人文
祥麟塔[35]
景觀豐厚多彩,民間流傳諸多故事佳話,蘊含寶貴的文化內涵。遊客絡繹不絕,逐成觀光朝聖、登山探險、避暑休閑的好去處。[34]
點燈山景點有點燈林海、石腳桶、觀音送子峰、姑娘洞、金燈寺、明燈寺、英姿亭、眾仙姑宮、天獅人面峰、青蛙石、八戒峰、神龜石,山山有物、石石有景,若隱若現,似人似物,成了許許多多的神話和故事。[34]
分別有位於南詔鎮的城隍廟、武廟、觀音庵、功臣廟、朝天宮、東岳廟等。[31]
從城關的縣前街到東門中街,連綿700多米的古建築民居群中,坐落著7座恢宏華麗、氣宇軒昂的古牌坊,按照建造時間順序排列,依次是奪錦坊、卿典坊、百歲坊、天寵重褒坊、父子進士坊、誥敕申貤坊、關帝坊。[32]
這些技藝高超、精美細膩的歷史遺產,融匯了建築、雕刻、書法、詩詞等多種藝術技巧,文化內涵極為豐富。在封建社會,為了表彰在「忠孝節義」等各方面功勛顯赫、貢獻傑出者,當朝皇帝常常批准在這些人的故里村頭,修建功德牌坊,藉以號召人們以此為榜樣報效朝廷。詔安明代牌坊群也不例外。2000年7月,詔安縣人民政府已將其申報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另外還有一座功覃閩粵坊,位於閩粵交界分水關上。[32]
在田樓[36]
主要分布在秀篆、官陂、霞葛、太平、紅星等鄉鎮。土樓大小不一,形狀各異,有圓的、有方的、有八角的,還有大樓套小樓的。其中較大的較出名的有官陂大邊村的在田樓、新坎村的溪口樓、秀篆陳龍村的龍潭樓、寨坪村的大坪半月樓等。[33]
在田樓為八角帶圓,直徑99.8米,5層,氣勢宏偉,基本保留完好,規模居全省土樓之首。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超級土樓」、「中國仍住居民的最大直徑的生土樓」。[37]

9

1

④ 閩東地區十大經濟強鎮是哪個

1、福安市賽岐(福建著名港口,閩東主要港口,重工業強鎮,閩東電機製造中心,是閩東城市面積最大的商貿鎮,該鎮擁有省級開發區-----福安經濟技術開發區)
2、福鼎市秦嶼鎮(旅遊興鎮,工業立鎮,該鎮擁有省級開發區-----福鼎溫州工業園(文渡、水井頭項目區))
3、福鼎市龍安開發區(以港興鎮、工業立鎮,該鎮擁有萬畝開發區,規劃百億皮革城,中國皮革之都)
4、福鼎市白琳鎮(該鎮擁有省級開發區-----金山開發區)
5、福安市甘棠鎮(以港興鎮,船舶立鎮,海峽大茶都所在地,該鎮規劃建成50億閩東船舶修造產業集群基地)
6、霞浦縣三沙鎮(以港興鎮,工業立鎮,是閩東對台貿易的港口,霞浦第一鎮,該鎮規劃建成20億閩東三車配件產業集群基地)
7、古田縣鶴唐鎮(工業興鎮,該鎮規劃建成20億中國古田紅石材產業集群基地)
8、壽寧縣武曲鎮(邊界興鎮,工業立鎮,該鎮擁有省級開發區-----閩浙邊界壽寧工業區)
9、周寧縣龍潭鎮(工業立鎮,該鎮擁有省級開發區區-----周寧工業園)
10、蕉城區漳灣鎮(以港興鎮,該鎮規劃建成10億鋼鐵城-----漳灣臨海工業重地)

閱讀全文

與詔安縣工業區哪個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奧迪油壺在哪裡 瀏覽:48
賓士s450副駕低音喇叭怎麼拆 瀏覽:946
行駛證怎麼查汽車型號 瀏覽:537
老款柴油奧迪水溫正常是多少 瀏覽:217
寶馬水泵壞了有哪些影響 瀏覽:412
奧迪5排量是多少 瀏覽:779
續航680公里電動汽車有哪些 瀏覽:89
賓士200gla天窗面板怎麼拆 瀏覽:98
關於汽車兒歌有哪些 瀏覽:201
奧迪a7標配多少寸輪轂 瀏覽:385
汽車中央燈亮代表什麼 瀏覽:478
汽車前車蓋裡面有哪些 瀏覽:321
汽車主要由什麼組成部分組成部分組成部分 瀏覽:340
賓士r前減震多少錢 瀏覽:193
10年七系寶馬多少錢 瀏覽:765
東台承接工業垃圾處理公司有哪些 瀏覽:278
如何知道自己的汽車用什麼機油 瀏覽:337
寶馬車最高速多少 瀏覽:896
奧迪a445頂配廈門地區需要等多久 瀏覽:368
賓士b200大燈杠多少錢 瀏覽: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