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蘇區的工業中心在哪裡有什麼作用

蘇區的工業中心在哪裡有什麼作用

發布時間:2023-09-04 00:38:44

Ⅰ 《紅星照耀中國》第七章中斯諾用一句話賅括了陝西蘇區奇特的「工業中心」的年輕氛圍這句話是什麼

這句話是:他們即使缺乏社會主義工業的物質,卻有社會主義工業的精神。

《紅星照耀中國》第七篇主要內容:去前線的路上開頭寫到同紅色農民的談話,從談話中可以看出紅軍和白軍的不同。接著介紹了蘇區工業概況,以及吳起鎮工廠里工人們的生活情況,並用這一句話概括了陝西蘇區這個奇特的「工業中心」的年輕氣氛。



(1)蘇區的工業中心在哪裡有什麼作用擴展閱讀

《紅星照耀中國》,又名《西行漫記》,共12篇,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經典名著。作者於1936年6月至10月對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了實地考察,根據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記》的寫作。

斯諾作為一個西方新聞記者,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作了客觀評價,並向全世界作了公正報道。

斯諾同毛澤東、周恩來等進行了多次長時間的談話,搜集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第一手資料。此外,他還實地考察,深入紅軍戰士和老百姓當中,口問手寫,對蘇區軍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風俗習慣等作了廣泛深入的調查。四個月的采訪,他密密麻麻寫滿了14個筆記本。

當年10月底,斯諾帶著他的采訪資料、膠卷和照片,從陝北回到北平,經過幾個月的埋頭寫作,英文名《Red Star Over China》、中文譯名為《西行漫記》或《紅星照耀中國》的報告文學終於誕生。

Ⅱ 紅星照耀中國第七章蘇區的工業是什麼其中的支柱是什麼

第七章,去前線的路上,作者在吳起鎮參觀了紅軍的工業基地。

對紅軍最大最重要的是制鹽和石油工業!


原文如下:


國營企業中最大最重要的是寧夏邊境長城上的鹽池的制鹽工業和永平、延長的油井,那裡生產汽油、煤油、凡士林、蠟、蠟燭和其他副產品。鹽池的鹽是中國最好的,所產的鹽色白如晶,產量很大。因此蘇區的鹽又便宜又多,鹽是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對農民不利。紅軍攻佔鹽池以後,同意把一部分產品給長城以北的蒙古人,廢除了國 民 黨的全部產品專賣政策,因此獲得了蒙古人的好感。

其他還有紡織廠和兵工廠等!

Ⅲ 蘇區指的是什麼地方

蘇區指的是江西。江西簡稱贛,中國23個省之一,省會南昌。江西位於中國東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屬於華東地區,東鄰浙江、福建,南連廣東,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長江。

江西的特點

也是亞洲超大型的銅工業基地之一,有「世界鎢都」、「稀土王國」、「中國銅都」、「有色金屬之鄉」的美譽。江西的紅色文化馳名中外,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南昌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誕生地。

江西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地處江南,自古為「干越之地」「吳頭楚尾、粵戶閩庭」。乃「形勝之區」,素有「文章節義之邦,白鶴魚米之國」之美稱。江西部分地區屬海峽西岸經濟區,境內有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

Ⅳ 中央蘇區進行經濟建設的指導思想和意義各是什麼

中國共產黨早期獨立領導經濟建設始於中央蘇區。從1931年11月7日蘇維埃中央政府成立,到1934年10月中旬主力紅軍長征,在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的正確領導和陳雲、鄧子恢、林伯渠、吳亮平、錢之光等一批經濟專家的鼎力協助下,中央蘇區進行了近三年的轟轟烈烈的經濟建設運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積累了極其寶貴的經驗。這些歷史經驗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央蘇區治國安邦、局部執政偉大預演中成功探索的重要方面,對於當今正確認識中國國情、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仍不失其借鑒意義。
開展了經濟建設。
(一)調查研究的方法。
中央蘇區時期,毛澤東、陳雲等領導人為解決實際問題而做過廣泛的調查研究。毛澤東在這一時期的調查研究相對集中,更具代表性。1930年5月,毛澤東針對黨內理論脫離實際的現象,指出:「你對某個問題沒有調查,就停止你對於某個問題的發言權」,「社會經濟調查,是為了得到正確的階級估量,接著定出正確的斗爭策略」,[2]毛澤東還闡述了怎樣調查,調查有哪些技術的問題。他不僅駁斥了「閉著眼睛瞎說話的」壞作風,他還親自深入農村和群眾做調查。
1930年5月,工農紅軍第四軍攻克江西尋烏城,在此駐扎了一個月,毛澤東在這里做了一次規模最大的調查,寫下了《尋烏調查》。調查之細,甚至連理一次發多少錢,做一件衣服多少錢都進行仔細了解,認真做筆記。1930年10月作了興國調查。11月,在第一次反「圍剎」即將來臨的緊張形勢下,毛澤東在行軍途中又作了東塘、李家坊等調查。1933年11月至12月,毛澤東又深入興國長岡鄉,上杭才溪鄉進行社會調查,寫了著名的《長岡鄉調查》、《才溪鄉調查》,通過這些調查,毛澤東深入地了解了廣大群眾關於生活狀況、商業狀況、土地斗爭、政權建設、文化學習等各方面的現狀,為制定有效的經濟政策奠定了基礎。
(二)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方法。
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從農村實際出發,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經濟建設方針和政策。當時的蘇區政府依據各地條件不同側重發展不同經濟。如:上杭、龍岩、武平地處偏僻山區,重點發展農業經濟及以竹木加工為主的民用工業,而長汀、瑞金處在蘇區中心腹地,交通信息相對發達,偏重發展軍用工業、商業貿易等。當時的蘇區政府依據各地條件不同側重發展不同經濟。
為保障復雜多變的戰爭需求,蘇區政府採取靈活多樣的生產經營方式。允許資本主義私營經濟適量發展,明確提出:公營保供給,私營為民生,鼓勵個體發展的總思路。最有特色的是創造性地建立勞動合作社、生產合作社、手工合作社、消費合作社、商業合作社等自願結合的經濟實體,這些實體在克服艱難危機,打破敵人封鎖,繁榮蘇區經濟諸方面發揮了別的政策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在私營經濟發展問題上,張聞天也提出了利用私人資本主義經濟來發展蘇維埃和鞏固蘇維埃的主張。他認為蘇維埃政權在當時並不反對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而且還使用許多辦法來吸引與鼓勵資本家,允許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這與「左」傾機會主義者制止資本主義的發展形成鮮明的對照。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理論精髓,只有做到這點,才會制定出正確的政策。
(三)依靠群眾的方法。
1933年8月,中央蘇區南部十七縣經濟建設大會和蘇北部十一縣經濟建設大會召開,目的是廣泛動員蘇區群眾努力生產,發展經濟。在中央蘇區南部17縣經濟建設大會上,毛澤東作了題為《粉碎第五次「圍剿」與蘇維埃經濟建設任務》的報告,毛澤東指出:「革命戰爭的激烈發展,要求我們動員群眾,立即開展經濟戰線上的運動,進行各項必要和可能的經濟建設事業。」毛澤東強調經濟工作必須依靠群眾,實行群眾路線。依靠群眾的力量解決革命戰爭經費和經濟建設資金,中央蘇區先後發行了3次公債。1932年6月,發行60萬元短期戰爭公債;同年10月又發行第二期革命戰爭公債120萬元;1933年8月發行300萬元經濟建設公債。
毛澤東還關心群眾生活,密切干群關系。為著動員群眾積極投入經濟建設,毛澤東提出,一切革命的工作人員必須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毛澤東不僅號召廣大千部關心群眾生活,而且身體力行。第三次「圍剿」時,敵人在黃破一帶把農民的房子燒了,給當時農業生產造成了很大困難,毛澤東就從外地調運來了種子和耕牛,幫助農民克服生產上的困難。
(四)用經濟手段管理經濟的方法。
中央蘇區的領導人盡管缺乏經濟管理方面的知識和經驗,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他們卻是自覺和不自覺地做了。劉少奇提出的「建立完全的廠長負責制」的經濟思想就是其中之一。針對國有工業軍事化管理,廠長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工廠管理混亂,浪費嚴重,產品質量把關不嚴等現象,劉少奇深入分析後撰寫了《論國家工廠的管理》一文,在文中提出了國有工廠實行「廠長負責制」、成本核算制和計件工資制。劉少奇的建議得到了中央人民委員會的支持,1934年4月,中央人民委員會制定和頒布了《蘇維埃國有工廠管理條例》,該條例實施後,蘇維埃國有工廠的管理走上規范和有序的軌道,促進了蘇區工業的發展。
還比如利用稅率杠桿來鼓勵和限制某些生產和流通領域的發展。為了對個體商業給予保護和鼓勵,1931年11月,通過的《關於經濟政策的決議案》明確宣布:「蘇維埃應保證商業自由,不應干涉經常的商品市場關系。」1931年11月頒布的《暫行稅則》也規定:「(乙)肩挑小販及農民直接出賣其剩餘生產品者,一律免收商業稅。(丙)商業資本兩百元以下的一律免稅。」等等。這些稅率政策的實施,促進了個體商業的發展。
(五)分清主次,突出工作重點的方法。
中央蘇維埃政府成立以來,受到了戰爭中沒有經濟建設的可能的錯誤思想的影響,加上敵人嚴密的經濟封鎖,蘇區的經濟非常困難。毛澤東批評「這些意見是不對的。」[3]這些人「不了解如果不進行經濟建設,革命戰爭的物質條件就不能有保障,人民在長期的戰爭中就會感覺疲憊」,[4]毛澤東還進一步指明了經濟建設對革命戰爭的強有力的支持,他說到:「只有開展經濟戰線方面的工作,發展紅色區域的經濟,才能使革命戰爭得到相當的物質基礎,才能順利地開展我們軍事上的進攻,給敵人的「圍剿」以有力的打擊」。[5]毛澤東認為進行經濟建設可以改善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條件,從而獲得戰爭的力量。毛澤東也強調:「革命戰爭是當前的中心任務,經濟建設事業是圍繞著它的,是環繞著它的,是服從於它的。……忽視革命戰爭,離開革命戰爭去進行經濟建設,同樣是錯誤的觀點。」[6]他辯證的分析了經濟和戰爭的關系,解決了怎樣正確處理兩者關系的問題,為蘇區的經濟建設確立了一個正確的指導思想。
經濟建設是涵蓋范圍廣,主要做什麼呢?毛澤東在全蘇二大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農業生產是我們經濟建設工作的第一位。毛澤東又指出「我們的經濟建設的中心是發展農業生產,發展工業生產,發展對外貿易和發展合作社。」[7]毛澤東一直關注工商業的發展,他指出:「工業的進行需要適當的計劃。」[8]「……關於某些主要的事業,首先是國家經營和合作社經營的事業,相當精密的生產計劃,卻是完全必需的。」「我們有計劃地組織人民的對外貿易,並且由國家直接經營若干項必要的商品流通……」。[9]毛澤東極為關注合作社的發展,他認為「合作社事業,是在極迅速的發展中。」[10]而其中「發展的最盛的是消費合作社和糧食合作社,其次是生產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的活動剛才開始。合作社經濟和國營經濟配合起來,經過長期的發展將成為經濟方面的巨大力量,將對私人經濟逐漸占優勢並取得領導的地位。」[11]毛澤東對合作社發展的提倡大大促進了中央蘇區合作社經濟的發展。毛澤東運用馬克思主義抓主要矛盾的科學方法,把農業、工業、對外貿易和發展合作社作為經濟建設的中心任務來抓,這就抓住了經濟建設的要害。

二、歷史啟示

(一)認真做好調查研究。
調查研究是做好科學決策的前提,這就要求領導者不僅要做調查研究,還要會做調查研究,更要深入做好調查研究。中央蘇區時期領導者的調查研究就是典範。毛澤東等領導人身體力行帶頭搞調研,親自了解最基本的情況,親自撰寫調查報告。當前,我國已進入一個非常關鍵的發展時期,這一時期很多矛盾凸顯,新事物、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要統籌協調各方利益、妥善應對各種風險,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更復雜。要解決這些問題,實現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搞好決策前的調查研究更為重要和迫切,要求也更高。毛澤東調查研究的思想告訴我們,調查研究不能脫離國情,要了解最實際最真切的問題。就是要用求真務實的精神做調研工作。毛澤東強調的重視和善於調查研究,是理論聯系實際、堅持求真務實的基礎,是我們黨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優良傳統。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繼承和發揚。
(二)不脫離群眾,以人為本的領導原則。
中央蘇區時期經濟建設順利開展的關鍵之一就是依靠人民群眾,發動群眾搞生產建設,支援革命戰爭。今天,我們黨領導經濟建設,仍然不能脫離群眾。首先,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因此,要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作為最高價值追求,這就要求在領導方法上要不脫離群眾,深入群眾,虛心聽取群眾意見,在科學決策和科學領導中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以人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不僅是管理的原則和方式,更應成為管理的最終目標。其次,今天和諧社會的經濟建設仍然需要依靠群眾。盡管今天機械化的生產使得生產力水平已經大大提高,但是和諧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人民群眾,只有集中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三)領導方法上要強化創新意識,堅持與時俱進。
中國共產黨在中央蘇區時期領導經濟建設時,形成了一系列科學的、符合客觀實際的領導方法。在正確的領導下,當時的許多做法具有很強的創新精神,比如建立完全的廠長負責制的提出,利用私人資本來發展蘇區的經濟,鼓勵個體發展等等。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應該繼承和弘揚。同時,又要看到我們黨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幹部隊伍的知識結構和水平已經發生重大變化,改革和創新領導方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緊迫,缺乏這種精神就等於固步自封。

Ⅳ 什麼是陝西蘇區的一個工業中心

吳起縣是陝西蘇區的一個工業中心。吳起縣,隸屬於陝西省延安市,位於延安市西北部,西北鄰定邊縣,東南接志丹縣,東北邊靖邊縣,西南毗鄰甘肅華池縣。其中石油工業是吳起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其道路建設和養護工作獲得兩個全市第一。
地貌屬黃土高原梁狀丘陵溝壑區,海拔在1233—1809米之間。境內有無定河與北洛河兩大流域,地形主體結構可概括為「八川二澗兩大山區」。

Ⅵ 陝北蘇區的工業中心在哪裡

陝北蘇區的工業中心是現在的吳起縣!

吳起鎮是陝西蘇區的一個「工業中心」,它之所以突出,讀者不久就會知道,並不是由於在工藝學方面有什麼成就使底特律或曼徹斯特不能等閑視yy6080白屏之,而是因為居然有它的存在。因為在它方圓數百英里之內都是半牧區,人民住在窯洞里,完全同幾千年以前他們的祖先一模一樣,許多農民仍留著辮子,盤在頭上,馬、驢、駱駝是最新式的交通工具。這里用菜油點燈,蠟燭是奢侈品,電燈聞所未聞,外國人象愛斯基摩人在非洲一樣罕見。yy6080白屏在這個中世紀的世界裡,突然看到了蘇區的工廠,看到了機器在運轉,看到了一批工人在忙碌地生產紅色中國的商品和農具,確實使人感到意想不到。我知道在江西的時候,盡管由於缺乏海港和敵人封鎖造成的障礙,切斷了共產黨同現代化大工業基地的聯系,他們還是建立了好些繁榮的工業。例如,他們所經營的鎢礦是中國最豐富的,每年生產一百多萬磅這種珍貴的礦物,秘密地賣給陳濟棠將軍在廣東的鎢壟斷企業。在吉安的中央蘇區印刷廠有八百名工人,印刷許多書籍、雜志,還有一家「全國性」報紙——《紅色中華》。在江西還有紡紗廠、織布廠、機器車間。這些小型工業生產足夠的工業製成品可供簡單的需要。共產黨自稱一九三三年「對外出口貿易」超過一千二百萬元,yy6080白屏其中大部分是通過南方敢於冒險的商人進行的,他們闖破國民黨封鎖大獲其利。但是大部分製造業是手工藝和家庭工業,產品通過生產合作社出售。

Ⅶ 紅星照耀中國後兩節概括

紅星照耀中國每章概括

第一章:一天午夜,斯諾登上了去西安的火車。當時西北天花、霍亂、傷寒、斑疹和鼠疫流行,因此斯諾在出發前在臀部和腿部注射了這些傳染病的疫苗。他的第一個目的地是西安府,並在那拜訪了楊虎城將軍和省主席邵力子。
在北京一個紅軍指揮員用隱色墨水為斯諾寫了一封介紹信給毛澤東,但是除了這封介紹信以外,斯諾在西北要取得聯系,就要到西安府某家旅館去,等一個自稱姓王的先生來訪,這位王先生(真名董健吾)會設法給斯諾安排坐張學良的私人飛機去紅區。因為情況有變,最後斯諾只能乘坐東北軍到前線的卡車前往。在漢朝古城遺址等車時,斯諾見到了敵軍懸賞五萬元首級的共產黨人鄧發。
第二章:為了躲避白匪,斯諾在破曉時提前出發,路上遇見了第一個紅軍戰士——一位在政治保衛局工作姓姚的青年。姚帶領斯諾到了安塞。在見到安塞赤衛隊隊長後,斯諾才知道原來一群白匪跟隨著斯諾過來,但被赤衛隊的人包圍攻擊,並被俘獲了幾個人。而這時,一位清瘦的青年軍官用英語向斯諾打招呼,他就是紅軍指揮員——周恩來。
周恩來歡迎斯諾的到來,給予了斯諾自由活動的誠意,並且親自替他起草了一個旅程,其中開列著為時共需九十二天的旅程中的各個項目。斯諾心裡對這旅程有所保留,可是,結果他花了更多的時間。斯諾還回顧了周恩來走上革命的歷程:早年求學經歷、參加學生運動、出國留學、發動國民革命、組織工人罷工、組織廣州公社、轉入地下活動,九死一生到達陝北的紅色新根據地。在與周恩來的接觸中,斯諾漸漸發覺,這位參加並組織過多起革命起義、書生出生的造反者並不是一個狂熱分子,而是一位頭腦冷靜,善於分析推理,講究實際經驗、態度溫和的人。
第三章:斯諾到達保安,終於見到了共產黨領袖——毛澤東。在他看來,毛澤東是一個令人極感興趣而復雜的人。他有著中國農民質朴純真的性逗謹格,頗有幽默感,喜歡憨笑,天生精明。他還精通中國舊學,博覽群書,對哲學和歷史有著深入的研究,有演講和寫作的才能,記憶力異乎常人,專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尋常,個人習慣和外表落拓不羈,但是對於工作卻一絲不苟,他精力過人,不知疲倦,是一個頗有天才的軍事和政治戰略家。
第四章:斯諾交給毛澤東一大串有關他個人鍵指纖的問題要他回答,為了糾正種種不真實的傳說,毛澤東決定將他的生平梗概告訴斯諾。毛澤東於一八九三年出生於湖南湘潭一個農民家庭里,父親原是貧農,後來逐漸積累財富成了富農。毛澤東八歲那年開始在本地一個小學堂讀書,一直讀到十三歲。由於老師態度粗暴,他十歲的時候曾經逃過學,體驗到了抗議行動的效果。
長沙暴亂、哥老會的反抗、激進派教師勸人改廟為校等事件的接連發生在毛澤東已有的反抗意識的年輕心靈上,留下了磨滅不掉的影響。在毛澤東的堅持下,他得以進入湘鄉縣的一個非常新式的學堂,能夠學到自然科學和西學的新學科。
第五章:蔣介石在第五次戰役中對紅軍發稿仿動了大約九十萬軍隊,紅軍在這里能夠動員一共十八萬正規軍,包括所有後備師,它還有大約二十萬游擊隊和赤衛隊,但是全部火力卻只有不到十萬支步槍。蔣介石採取了新戰略,並充分發揮了資源優勢、技術裝備、現代化作戰武器,對紅軍實行嚴密的經濟封鎖,讓這次持續一年的戰役成了消耗戰。
紅軍在作戰中死傷嚴重。在瑞金舉行的軍事會議過後,紅軍從江西撤出,決定把主力轉移到一個新的根據地去,因為進行得極為迅速秘密,在行軍好幾天後敵人才發現紅軍已經撤走。紅軍撤出江西後,農民赤衛隊和游擊隊仍繼續堅持抵抗到底,打後衛戰,使主力能夠突圍遠去。
第六章:斯諾重點介紹了劉志丹這個傳奇式的人物在陝西蘇區開創和發展壯大的事跡。劉志丹於一九三一年舉起一面紅旗,在保安著手組織了一支獨立的軍隊,攻佔了保安和中陽兩縣,在陝北迅速展開活動。劉志丹在一九三六年三月領導突擊隊襲擊敵軍工事時受了重傷,不幸犧牲,他葬在瓦窯堡,蘇區把紅色中國的一個縣份改名志丹縣來紀念他。斯諾認為,雖然西北這些蘇區是圍繞著劉志丹這個人物發展壯大的,但不是劉志丹,而是生活條件本身產生了他的人民這個震天撼地的運動。
斯諾在這一章主要分析了共產主義得到農民擁護的原因。他介紹了西北蘇維埃的種種政策措施,重新分配土地、取消高利貸、取消苛捐雜稅、消滅特權階級,而這也是農民擁護共產主義運動的經濟基礎。因為紅軍沒有像其他軍隊那樣對農民強加壓迫和剝削,所以,農民對於共產主義都非常歡迎。斯諾認為,合作化運動的大力推廣也為集體化做了初步的教育工作。
第七章:一位年輕共產黨員傅錦魁陪同斯諾前往甘肅邊境和前線。在一個叫周家的村子借宿時,斯諾和當地一些農民談話。從談話中,村民談到了紅軍到來前後的情況對比,發自內心地認同紅軍和共產黨,而且抗戰的理論也深入人心。
斯諾訪問了陝西蘇區的一個「工業中心」——吳起鎮,對於在西北蘇區看到機器運轉他感到十分驚訝。在斯諾訪問期間,蘇區工業都是手工業,所有這些工廠都計劃生產足夠的商品供紅色陝西和甘肅的四百家合作社銷售,這個「工業計劃」的目標是要使紅色中國「經濟上自足」。而蘇區國營企業中最大最重要的是寧夏邊境長城上的鹽工業以及陝北的油井。而吳起鎮則是紅區工廠工人最「集中」的地方。
第八章:斯諾在吳亮平的勸告下決定到紅軍作戰的前線去,並通過完整的統計數據認識了真正的紅軍。首先,紅軍的大部分是青年農民和工人,他們認為自己是為家庭、土地和國家而戰斗。第二,共產黨沒有高薪的和貪污的官員和將軍,他們厲行節約。斯諾此行明白了紅軍不可戰勝的聲譽從何而來,了解了正規紅軍的年輕、精神、訓練、紀律、出色的裝備、特別是高度的政治覺悟,了解了紅軍是中國唯一的一支從政治上來說是鐵打的軍隊。
斯諾采訪了彭德懷,了解中國採用游擊戰的主要原因、具體任務、戰術原則、成功的基本條件等問題。最後,彭德懷強調:游擊戰能取得革命的勝利最重要在於紅軍是人民的軍隊,它所以壯大是因為人民的幫助
第九章:斯諾訪問前線時找到了彭德懷。彭德懷是行伍出身,因才能出眾,迅獲提升,二十八歲就已任旅長。一九二八年七月彭德懷舉行平江起義,成立了湖南的第一個蘇維埃政府。兩年以後,彭德懷以紅軍五軍團攻佔了湖南省會長沙,紅軍守城十日,抵禦寧湘聯軍的反攻,最後因受到日、英、美炮艦的轟擊,才被迫撤出。
南方紅軍長征時,彭德懷是打先鋒的一軍團司令員。他突破了幾萬敵軍的層層防線,在進軍途上一路攻克戰略要沖,為主力部隊保證交通,最後勝利進入陝西,在西北蘇區根據地找到了棲身之地。斯諾發現彭德懷是一個愉快愛笑,身體健康,率直爽朗的人,同時他還很有才智,善於馳騁,吃苦耐勞,活潑且精力旺盛。彭德懷對參加革命的孩子十分關心愛護。

閱讀全文

與蘇區的工業中心在哪裡有什麼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寶馬x1貸款月供多少 瀏覽:503
汽車美容精洗輪胎用什麼鍍膜 瀏覽:500
濮陽市哪裡維修電動汽車 瀏覽:973
麗水哪裡汽車噴漆好 瀏覽:809
桃江有哪些工業區 瀏覽:186
下雨天的汽車如何過夜 瀏覽:460
寶馬5系發動機怠速抖動是什麼原因 瀏覽:137
寶馬三系風冷有什麼影響 瀏覽:268
天津有哪些工業濾布信息推薦 瀏覽:285
奧克斯工業落地扇價格多少 瀏覽:298
寶馬s系動力怎麼樣 瀏覽:957
奧迪加汽車電瓶怎麼樣 瀏覽:531
新寶馬gt630多少錢 瀏覽:299
金橋汽車站到平果多少錢 瀏覽:858
汽車飾品怎麼批發 瀏覽:35
寶馬3gt是什麼牌子火花塞省油 瀏覽:969
浙字汽車是哪裡的 瀏覽:943
寶馬油耗20是多少錢 瀏覽:732
貴州工業技術學院軍訓一共多少天 瀏覽:318
一般開汽車鎖多少錢 瀏覽: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