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潮州工業產品多少錢

潮州工業產品多少錢

發布時間:2023-09-03 03:35:24

⑴ 潮州的經濟

潮州部分經濟發展迅猛,產業基礎厚實。潮州區域經濟特點鮮明,比較優勢突出,部分工業基礎厚實,具備相當的規模,產業配套能力強。已形成了以陶瓷、服裝、食品、電子、五金不銹鋼、婚紗晚禮服 印刷包裝、皮塑製鞋 為支柱產業的特色工業體系,特色經濟、縣域經濟、民營經濟、港口經濟和文化經濟發展勢頭強勁。
初步核算,2014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850.2億元,增長8.2%,增速比全省高0.4個百分點。各季度GDP累計增速分別為7.5%、7.8%、7.8%和8.2%,呈逐季上升趨勢。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為58.5億元、479.9億元和311.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9%、9.5%和7.1%。三次產業比例關系為6.9:56.4:36.7。人均生產總值31302元,比上年增長7.8%。工業是支撐全市經濟發展的主動力,實現增加值452.5億元,增長9.3%,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高達65.7%,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31.4%。在第三產業中,批發和零售業增長6.8%,住宿餐飲業增長5.8%,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4.9%,金融業增長11%,房地產業增長4.3%。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1.5%,漲幅比全省低0.8個百分點。八大類消費品價格六升一平一降,食品價格是物價上漲最大推手,同比上漲3%,推動CPI同比上漲1.15個百分點。煙酒類上漲0.4%,衣著類上漲0.1%,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價格上漲1.1%,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上漲2.4%,居住類價格上漲0.5%,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價格保平,交通和通訊類價格下降0.8%。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為100.7%,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為100%。
全年新增城鎮就業2.5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0.4萬人,組織勞動力技能培訓1.3萬人,轉移就業2.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47%以內。
2014年,全市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1.3億元,增長11.3%,其中,稅收收入31.3億元,增長8.3%,歸入地方庫的國稅收入11.3億元,下降1.6%,歸入地方庫的地稅收入21.7億元,增長13%。四大稅種中,增值稅25%部分收入增長0.4%,個人所得稅增長8.7%;企業所得稅和營業稅分別下降1.3%和2.7%。全市各項稅收收入91.4億元,增長3.7%。國稅國內稅收收入50.2億元,下降2%,其中,工業增值稅31.8億元,下降4.7%;地稅稅收總收入35.3億元,增長15.6%。
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經濟總量偏小,產業結構不優,財政實力較弱,改善民生壓力較大;土地、資金、人才、資源環境等要素制約突出,大氣環境質量有待改善,節能減排任重道遠。 全境地勢北高南低,北部多山,中部為丘陵地帶,南部為韓江沖積平原。山地丘陵占潮州市總面積的65%,主要分布在饒平縣和潮安區北部。北部山區適宜茶葉種植和杉、桐、櫟、柯等林木生長;丘陵及低山區主要適合竹、橄欖、桃、李、梅、菠蘿和薯類的生長;韓江沖積平原肥沃的土地利於水稻、甘薯、花生、大豆、蘿卜、柑、楊桃、香蕉等的栽培。歷史上已是「稻得再熟,蠶也五收」的福地。
潮州人多地少,農民群眾十分珍惜耕地,有精耕細作的習慣,素有「綉花農業」之稱,農業生產早已達到較高的發展水平。而且根據市場需求和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區域主導產業和主導產品,已經形成了農業商品化、集約化經營,促規模化的經濟發展。
以發展「深藍漁業」為重點,加快深水網箱產業園區建設和遠洋漁業發展。發展水產品精深加工以及水產品服務業,積極推進第三產業發展。推進健康養殖和現代漁業建設,建設節地節水高效高質現代化漁業示範基地。實施沿海漁民轉產轉業工程,不斷提高漁業發展和漁民民生的保障程度。
2013年潮州市農業總產值94.1億元,比上年增長5.2%。農作物總播種面積96.02萬畝,比上年下降0.6%。糧食播種面積66.40萬畝,比上年下降3.3%。糧食總產量26萬噸,比上年下降10.3%。水果總產量17.4萬噸,比上年增長12.3%;茶葉總產量1.45萬噸,比上年增長14.2%;蔬菜總產量45.9萬噸,比上年增長5.3%。肉類總產量7.5萬噸,比上年下降2.6%。水產品產量18.8萬噸,比上年下降5.5%。 潮州以民營工業企業為主的民營經濟是潮州市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潮州市現有個體工商戶和各類企業5萬多家,其中較有規模的民營企業達到4103家,佔全部工業法人企業戶數的86.05%,潮州市民營企業從業人員20多萬人,民營工業產值占潮州市工業總產值的90%以上。
201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4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分地域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63.4億元,增長12.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90.7億元,增長9.1%。分行業看,批發零售業零售額322.7億元,增長11%,住宿餐飲業零售額31.4億元,增長13.7%。
2013年,潮州市旅遊收入89.9億元,比上年增長20.2%;接待海內外遊客人數590.4萬人次,增長20.1%;其中,接待海外遊客61萬人次,增長12.6%,接待國內遊客529.5萬人次,增長21%;潮州市共有星級飯店14家,全年客房出租率54.6%。

⑵ 潮安區的經濟

2012年,實現生產總值334.77億元,比2011年增長11.8%,增幅高於全市1.2個百分點,高於全省3.6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2.79萬元,比增11.2%,增幅位居全市首位;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9.5億元,增長17.7%;農民人均純收入9302元,比增13.4%。2013年上半年,實現生產總值172.03億元,比增12%,增幅位居全市首位,高於全市1.5個百分點,高於全省3.5個百分點;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47億元,比增15.6%;財政總收入10.89億元,比增18.5%。
潮安區域經濟實力在粵東位居前列,居全省第八位,發展活力排名第四位。2010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241.89億元(現行價,下同),比增14.5%。擁有中國馳名商標2件、中國名牌產品4項、廣東省著名商標43件、廣東省名牌產品38項;省級工程研究開發中心、科技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共23家;中國高新技術企業10家;有2家企業入選省「自主創新100強」,9家企業入選省「現代產業500強」。
潮安以民營經濟為主體的食品、印刷包裝、陶瓷、五金不銹鋼、皮塑製鞋、服裝等地方傳統支柱產業特色鮮明,是經濟發展的主力軍。2008年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全國食品工業強區」。同時,還擁有「中國烏龍茶之鄉」、「中國名茶之鄉」——鳳凰鎮,「中國五金不銹鋼製品之鄉」——彩塘鎮,「中國第一食品名鎮」、「中國印刷包裝第一鎮」——庵埠鎮,「中國衛生陶瓷第一鎮」——古巷鎮和「中國陶瓷重鎮」——鳳塘鎮等六塊區域國字型大小品牌。庵埠鎮、彩塘鎮分別被省定為「食品產業集群升級示範區」和「不銹鋼產業升級示範區」。有2家企業獲省「百強民營企業」稱號,8家企業獲市「優秀民營企業」稱號。雅士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實現我區上市公司零的突破。
潮安農業自古就十分發達,素有「綉花式農業」之稱。初步形成獨具特色的茶葉、水果、花卉、淡水魚、優質糧、無公害蔬菜等農業產業帶。全區現有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3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54家;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41個、綠色食品5個、有機食品4個。鳳凰單樅茶地理標志順利注冊為集體商標,江東無公害蔬菜基地和鳳凰金鵬紅茶分別被上海世博會指定為「粵菜特許供應基地」和「潮府館茶葉特許供應商」。
2011年,全區完成生產總值298.8億元、人均生產總值2.5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5%和13.1%,高於全市、全省平均水平。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08億元,增長26.8%。稅收總收入22.38億元,增長16.3%。
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81.85億元,增長24.7%。重點項目建設扎實推進,年度39個重點工程項目完成投資12.8億元。外貿出口逆境前進。全年海關出口總值8.79億美元,增長19.11%,超額完成市下達的外貿出口任務。加工貿易企業內銷增長達到8%,完成市下達目標任務。庵埠食品產業被認定為第一批「廣東省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範基地」。內銷市場不斷做大。全年內銷產品產值551.08億元,增長21.8%。居民消費不斷擴大,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2.74億元,增長18.4%。
2011年轄內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243.61億元、貸款余額54.78億元,分別比上年初增長16.4%和24.4%。農村信用社改革繼續推進,小額貸款公司健康運行。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鎮在崗職工人均工資收入2.91萬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200元,分別增長17.7%和21.77%,增長幅度為近年來之最。
2011年三大產業比例由2010年的5.8:59.5:34.7調整為5.7:60:34.3。新興戰略性產業長足發展。有3家企業13個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項目列入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項目計劃。工業支柱產業主導地位進一步鞏固。有5家企業入選省優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龍頭企業。全區完成工業總產值607.34億元,增長1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57.88億元,增長33.2%;工業六大支柱產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產值220.83億元,增長37%。特色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新增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全縣現有農業龍頭企業23家,其中,國家級3家、省級8家、市級15家。鳳凰單叢茶被列入全國首批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農業組織化程度提高,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23家,累計達到80家,會員總數8983人,帶動農戶2.96萬戶,被省評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縣。旅遊商貿等服務業發展加快。成功創建廣東省旅遊強區,「情趣潮安」特色旅遊品牌進一步打響,旅遊服務水平和接待能力全面提升。全年接待海內外遊客16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9.6億元,分別增長14.3%和14.6%。新增「農超對接」平價商店2家,卜蜂蓮花潮安店建成營業。
自主創新向更高層次邁進。實施各級各類科技項目計劃48項,列入市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導向計劃項目43個。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市級工程技術中心3家,累計達到12家和11家。列入省自主創新100強企業2家。縣校「產學研」合作繼續深化,「產學研結合示範基地潮安示範區」項目獲省科技廳立項。
2014年潮安區(原潮安縣)入選2013年中國縣域經濟最具競爭力百強縣。 (一)茶葉基地茶葉基地以鳳凰鎮、鐵鋪鎮為主體,20世紀90年代初中期主要發展白葉單叢,20世紀90年代後期起大面積推廣鳳凰單叢十大香型,特別是推廣茶樹嫁接換種技術大面積改造老劣茶園,提高優質化水平,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1997年引導建立萬畝鐵鋪茶葉基地。2001年,廣東翼龍集團有限公司引進植物提取設備,開展茶葉多功能提取項目,生產茶多酚系列產品,開拓茶葉生產工業化的路子。2002年,省府批准建立潮州鳳凰農業現代化示範區,示範區以茶葉的現代化生產為主,在鳳凰東興、福南、福北建立1.7平方千米(2600畝)標准化茶園。
(二)水產基地
1992-1996年,是潮安縣水產業發展的全盛時期,水產養殖面積達26.7平方千米(4萬畝),歸湖鎮養殖面積最大。由於種植糧食作物的經濟效益低,不少農田被連片開挖成池塘,發展淡水養殖業,在農業龍頭企業廣東金曼集團的帶動下,養鰻業發展很快,1996年全縣養鰻面積達到2平方千米(3000畝)。之後隨著金曼集團經營虧損和國際市場價格的波動,養鰻面積也出現周期性波動。1996年水產養殖主要走優質高產的路子,面積減少至13.3多平方千米(2萬多畝),引進了羅非魚等優質魚。
(三)蔬菜基地
潮安縣的蔬菜基地主要分布在江東、浮洋、鳳塘、磷溪等鎮,產品主要銷往潮州市區、汕頭,少量銷往深圳、廣州和周邊城市。江東蔬菜基地種植大棚蔬菜,面積1.3萬平方米(200多畝),主要品種有甜椒、苦瓜、青瓜,產品主要銷往深圳。大山叫水坑香黃瓜反季節蔬菜基地,利用高寒山區種植香黃瓜,產品主銷潮州、汕頭等地。浮洋潘劉大冬瓜基地,20世紀90年代全盛時期種植冬瓜面積0.2平方千米(300多畝)。1997年引導和建立金石萬畝大芥菜生產基地。
(四)水果基地
20世紀90年代初期,受市場價格拉動影響,水果基地發展很快,荔枝、龍眼、生柑、橄欖、青梅等一批傳統水果生產基地迅速發展。隨著生產供求關系的變化和外地水果市場的沖擊,生柑生產開始萎縮,生柑面積高峰時期13.3多平方千米(2萬多畝),到2005年只剩下3.3平方千米(4919畝)。1994年引進了台灣新世紀番石榴,推廣面積較大,產量和經濟效益比較理想。
1997年引導發展登塘萬畝荔枝基地。1998年連片開發文祠1.9平方千米(2800畝)山地建成創辦了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場,種植荔枝、龍眼、橄欖等水果,配套養豬、養魚,立體經營,發展生態農業,成為潮安縣起點高、規模大的水果基地。1998年,桑浦山腳開發潮州柑種植園2.7萬平方米(400多畝)。2002年,鐵鋪鎮建立台灣青棗生產基地1.3萬平方米(200多畝)。
(五)花卉基地
花卉基地主要分布在潮汕公路兩旁,金石、龍湖地段,2005年面積已經發展到6.7平方千米(1萬畝)。
金石翁厝村花卉專業村,家家戶戶懂得花卉種植技術,由於受土地資源的限制,翁厝村土地無法滿足村民生產的需要,許多農戶到周邊地區租地種植花卉,在翁厝村的輻射帶動下,金石、龍湖、沙溪等鎮涌現出許多種花專業戶,逐步形成萬畝花卉基地。
金石鎮是省級花卉專業鎮,是粵東最大的花卉生產基地,2013年金石鎮政府正規劃一個近萬畝的花卉種植交流基地。
(六)畜牧生產基地
畜牧業生產以生豬、家禽為主,生產模式逐步從家庭副業農戶小規模養殖向養殖大戶專業養殖轉變。2005年上市量5000頭以上的養豬場有文祠雄盛養豬場、文祠運生養豬場、文祠建成養豬場以及浮洋金勝養豬場。 潮安的工業生產,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潮安境內便有簡陋的陶器製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潮安的手工業、陶瓷業、建築業、工藝美術、食品、五金等行業,不斷發展起來,且依行業的地域分布,分別逐漸形成專業性的生產區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過扶持私營工業和手工業、合作化和公私合營企業的發展,1958—1960年「大躍進」和此後3年多的調整,工業系統出現較大變化。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潮安工業出現了歷史性的轉變,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技術水平有了較快的提高。1986—1991年,潮安工業進一步深化改革,市潮安工農制衣廠等一批骨幹企業或引進的先進生產線相繼擴建、組建、投產,工業生產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好勢頭。
潮安縣恢復建制後,工業生產進一步發展,逐步形成以食品、印刷包裝、五金不銹鋼、陶瓷、服裝、皮革製鞋等六大支柱產業為主的工業發展格局。
1992年,全縣鄉鎮工業企業產值23.23億元,上交稅金6118萬元,國有、集體工業企業產值2.22億元,稅金1088.52萬元。其中,陶瓷、服裝、食品三大行業總產值13.41億元。
2005年,全縣工業企業產值225.72億元(其中國有、集體工業企業產值3460萬元),上交稅金39743萬元(其中國有、集體工業企業上交稅金169.56萬元)。其中,陶瓷、服裝、食品三大行業的總產值為100.30億元。全縣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由1992年的35%增至2005年的45%,至2005年,全縣共認定省級以上重點高新技術企業19家。已擁有中國名牌產品2項,廣東省名牌產品14項,中國馳名商標1件,廣東省著名商標12件。鄉鎮地方經濟特色突出,庵埠鎮被授予「中國食品第一名鎮」稱號,彩塘鎮被授予「中國不銹鋼製品之鄉」稱號,古巷鎮被授予「中國衛生陶瓷重鎮」稱號,鳳凰鎮被授予「中國烏龍茶之鄉」稱號。 潮安外貿進出口除1999年外(1999年以後採用海關數據統計,當年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從1992—2005年,對外貿易保持逐年增長趨勢。
1992年9月以前,潮安沒有具有進出口權的地方性公司,對外貿易業務需到潮州市或周邊地區辦理。1992年9月,經省政府批准設立潮安縣進出口貿易公司,為全縣第一家從事綜合性進出口貿易的國有企業。
2005年,全縣外貿進出口總值46111萬美元,是1992年的12倍,年均增長21.1%;出口總值33669萬美元,是1992年的13倍,年均增長22.2%;進口總值12442萬美元,是1992年的9倍,年均增長18.8%。1992—2005年實際利用外資累計49949萬美元。

⑶ 工業洗地機大概多少錢一台

1、其實工業洗地機多少錢一台,這個問題是沒有一定的答案的,工業洗地機的價格會因為是進口洗地機和國產洗地機的品牌價格不同而變化,也會因為工業洗地機的使用配件和產品質量不同而影響,所以在價格方面就沒有一定的回答,大約幾千到幾萬不等;
2、工業洗地機的價格也會因為用戶使用的面積和使用清潔的環境而決定使用大型洗地機還是小型洗地機,小型工業洗地機較大型工業洗地機的價格便宜一些,洗地機的整體配置、清洗寬度、清潔效率、等因素也會影響工業洗地機的價格。

⑷ 潮汕三市的潮州市概況

潮州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潮州文化的重要發源地,素有海濱鄒魯、嶺海名邦、「嶺東首邑」之美譽,是潮州府治之所在地。秦漢時期這里稱南海郡揭陽縣。
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設置海陽縣,縣城既2014年的潮州市。東晉義熙九年(公元413年)建立義安郡,郡治便設在海陽縣。隋開皇十年全國廢郡設州,十一年義安始稱潮州,潮州州治仍在海陽縣城。
此後,這里一直是歷代州、路、府以至民國的專署一級行政機構的所在地,是粵東地區政治、經濟網站、文化中心。民國3年(1914年),海陽縣改稱潮安縣。解放後行政體制多變。1953年拆潮安縣城區建潮州市為省轄市。1955年粵東行署從潮州遷至汕頭。1958年潮州市改為縣級市,同年11月根據省府518號文件撤銷潮州市並入潮安縣。
1979年恢復市建制。1983年撤銷縣並入潮州市。
1989年1月潮州市恢復為省轄市。1990年由廣東省定為副地級市。1991年12月經國務院年批准,原潮州市升格為地級市,同時擴大區域,管轄新設立的湘橋區、楓溪區、新恢復的潮安區和原汕頭市管轄的饒平縣。 潮州自隋朝設置州郡建制,州治一直在海陽縣城(潮州府城),宋代所建的潮州城,西界西湖山,北倚金城山,東有韓山之勝,韓江穿流其間,形成三山一水護城郭的雄偉景觀。經歷代修建,潮州城基本保持歷史文化名城的優美風貌。
1986年,潮州被公布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後,市委市政府貫徹「建設新城區,保護古城區」的方針,制訂和實施《潮州市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潮州市名城保護建設規劃》。潮州升格和擴大區域後,城市規劃面積從原來的60平方公里,擴大至168平方公里。一方面,大力建設現代化新城區,新城區高樓大廈林立,黨政機關、金融、郵電、工商企業、文化教育等單位,陸續建於新城區,逐步完成政治經濟網站文化中心的轉移;配套齊備的住宅小區巍然郁起,為居民營造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2010年,城市建成區已由升格前的8平方公里,擴大到31.4平方公里。另一方面,做好名城保護工作,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濟橋和許駙馬府進行保護和修復,整修了古城牆、古塔、古祠、古民居等一批名勝景點,新建了泰佛殿、慧如公園、饒宗頤學術館、鳳凰洲公園、濱江長廊、開元寺大悲殿,擴建了開元廣場,整修了韓文公祠,使歷史文化名城更添秀色。同時,大力加強城市的道路、供水、供電、排污、衛生、綠化、燈飾等基礎設施建設,使市容市貌更加秀麗美觀。 潮州地處廣東省東部,西與福建接壤,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著名僑鄉,對外開放旅遊城市,素有「海濱鄒魯」、「嶺海名邦」之稱。全市總面積3614平方公里,總人口247萬人,旅居海外的潮籍僑胞、華人及港澳台同胞約230萬人。
潮州建制歷史悠久。自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設立海陽縣以來,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隋朝時撤郡設州,始稱「潮州」。新中國建立前,潮州均為歷代縣、郡、州、路、府的治所,位居粵東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長期的對外交往和中西文化交融,使本土的原生文化與周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互相交流滲透,形成了風格獨特的地域文化--潮人文化,擁有地方特色鮮明、結構完整、門類齊全、品位甚高的文化景觀。728處文物點以及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潮州大鑼鼓、潮州戲等眾多「潮」字品牌,構成潮州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自古就有「到廣不到潮,枉費走一遭」的美譽。
潮州民俗文化獨特。潮州方言、潮劇、潮州音樂、潮州大鑼鼓、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潮州民俗風情等,無不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蘊涵濃郁的中古遺風,潮州因而被漢學家譽為「中原文化的典櫥」。潮州工藝巧奪天工。潮綉是我國四大名綉中粵綉的重要一支,潮州木雕是中國兩大木雕體系之一,潮州的工藝陶瓷以「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細如絲,聲如罄」見長,潮州因而成為中國陶瓷出口的主要基地。
潮州文物古跡眾多。全市現有文物古跡728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市縣兩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5處,是粵東文物古跡薈萃之地。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始建於南宋、中國四大古橋之一、被譽為世界上第一座啟閉式石橋梁的廣濟橋,國內罕見的宋代建築府第許駙馬府,始建於唐代、堪稱粵東地區佛教活動中心的開元寺,集潮州木雕之大成的己略黃公祠,反映宋代潮州陶瓷業繁榮景象的筆架山宋窯遺址。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始建於宋代、我國現存歷史最久、保存最完整的紀念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的韓文公祠,始建於明代、全長2.6公里的古城牆,有與廣州越秀山鎮海樓齊名的明代建築廣濟城樓等。此外還有目前國內建築面積最大的泰式佛殿,有珍藏珍貴歷史文物的淡浮文物院等。「潮州八景」鳳凰時雨、湘橋春漲、鱷渡秋風、北閣佛燈、龍湫寶塔等景點,如珠散落於韓江兩岸,與2.6公里古城牆、濱江長廊和古城內保存完好的古民居群一起,構成潮州古城文化旅遊區的壯麗景象。
潮州自然風光秀美。古城區筆架山、金山、葫蘆山三山拱護,韓江繞古城而過,山光水色十分宜人。北部鳳凰山主峰海拔1497米,為粵東最高峰,是中國烏龍茶之鄉和少數民族畲族的發祥地,少數民族風情濃郁。山上有高10多米、覆蓋面積一畝多、年齡600多歲的宋茶樹王,山頂有面積60多畝的古火山口鳳凰天池,俗稱四腳魚的珍稀動物蠑螈在池中游弋。西部桑浦山麓有豐富的溫泉、礦泉,梅林湖畔的稻田裡有形態各異,形似山鷹、海狗、蟾蜍、百鳥求凰的古海蝕地貌,東部柘林灣有棲息數萬只黃嘴白鷺「白鷺天堂」,全國規模最大的海上網箱養殖基地「海上牧場」,碧水藍天的金獅灣海濱浴場,都是觀光休閑度假的旅遊勝地。
潮州旅遊設施配套。全市有旅行社17家,其中國際社4家(出國組團社2家)、國內社13家,經國家考核合格的專職導游員近200人,潮菜廚師逾千名,涉外酒店18家,客房2000多間。境內有汕汾高速公路、國道324線、廣梅汕鐵路通過,市內旅遊車、計程車、三輪車日夜穿梭提供全天候服務,交通方便快捷。網球網、保齡球、高爾夫球等娛樂健身場所應有盡有,滿足旅客的休閑娛樂需求。 潮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如下 :
全市常住人口為2669844人,人口密度為849人/平方公里,其中:
湘橋區常住人口為452472人,人口密度為2967人/平方公里、
潮安縣(含楓溪區)常住人口為1335398人,人口密度為1059人/平方公里、
饒平縣常住人口為881974人,人口密度為509人/平方公里。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為2669844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240220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67643人,增長11.14%。年平均增長率為1.06%。
二、家庭戶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591309戶,家庭戶人口為2436196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4.12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4.16人減少0.04人。
三、性別構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1355354人,佔50.77%;女性人口為1314490人,佔49.23%。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2.57上升為103.11。
四、年齡構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487909人,佔18.27%;15-64歲人口為1957396人,佔73.32%;65歲及以上人口為224539人,佔8.41%。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8.75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8.13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62個百分點。
五、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程度的人口為101526人;具有高中(含中專)程度的人口為343312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為1067615人;具有小學程度的人口為875935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程度的由1586人上升為3803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8379人上升為12859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9617人上升為39988人;具有小學程度的由44753人下降為32808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71810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減少25072人,文盲率由4.03%下降為2.69%,下降1.34個百分點。 2005年潮州市GDP增長12%。潮州市2005年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的發展趨勢,各項主要指標增勢良好。經初步核算,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8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4.31億元,增長0.3%;第二產業增加值153.6億元,增長16.1%;第三產業增加值101.2億元,增長10%。人均生產總值11564元,按2010年美元匯率折算,人均GDP為1433美元,比上年增加212美元。「十五」期間GDP年均增長10%,實現預期目標。
工業生產穩步增長,經濟效益有所改善。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1.5億元,增長19.7%,增速居全省各市第9位。經濟效益有所改善,工業經濟效益指數120.4%,比上年提高4.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總額13.6億元,增長11.6%。
特色工業發展較快,企業創新能力不斷提高。規模以上工業七大支柱行業增加值39.2億元,增長21.3%,所佔比重為63%。燃氣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7.1億元,增長10.3%。企業創新能力不斷提高,規模以上工業新產品產值63.6億元,增長22.3%。
固定資產投資近百億元,基本建設投資佔六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7.6億元,增長27.2%,其中50萬元以上項目投資額91.54億元,增長26.4%。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基本建設投資61.48億元,增長45.7%,所佔比重63%。工業投資59億元,同比增長54.7%。
對外貿易保持活躍,引資工作穩步進行。2005年,潮州市繼續拓展國際市場,擴大出口規模,對外貿易水平進一步提高,海關出口總額為14.8億美元,增長25.6%。對各主要市場出口形勢良好,其中,對歐盟出口已超越香港成為該市出口第一大市場,全年出口額為3億美元,增長61.4%,所佔比重為20%。全年新批外商投資項目62個,比2004年增加4個。合同利用外資1.2億美元,同比增長17%;實際利用外資0.6億美元,增長2.8%。
市場購銷兩旺,居民消費增幅提高。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3億元,增長12.7%。汽車、商品房等大宗消費增長較快,全年新注冊入戶的汽車8103輛,增長20.9%。旅遊市場保持活躍,全市旅遊收入23.8億元,增長15.1%。市區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8199元,增長10%。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851元,增長2.23%。
財政收入增勢良好,縣區財稅均衡發展。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6億元,增長21.3%。縣區財政收入全面增長,楓溪區、潮安縣增長近三成。全市各項稅收總額22.2億元,增長24.6%。
金融存款繼續增長,銀行信貸投放滯後。2005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為329億元,增長15.8%。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37.2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12.7%。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比為41.7%,遠低於全省的平均水平61.4%。
物價水平持續上升,人民生活逐步提高。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繼續溫和上漲,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2.7%。食品類、能源類價格的持續上漲,是拉動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升的主要因素。居民收入有所增長,城鎮職工平均工資10377元,增長13.5%。市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46元,增長7.13%。農民人均純收入4260元,增長3.3%。全市新增就業崗位28253個;國有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8480人;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達1580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68%,就業形勢保持相對穩定。

閱讀全文

與潮州工業產品多少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麗水哪裡汽車噴漆好 瀏覽:801
桃江有哪些工業區 瀏覽:182
下雨天的汽車如何過夜 瀏覽:452
寶馬5系發動機怠速抖動是什麼原因 瀏覽:129
寶馬三系風冷有什麼影響 瀏覽:262
天津有哪些工業濾布信息推薦 瀏覽:285
奧克斯工業落地扇價格多少 瀏覽:296
寶馬s系動力怎麼樣 瀏覽:951
奧迪加汽車電瓶怎麼樣 瀏覽:529
新寶馬gt630多少錢 瀏覽:293
金橋汽車站到平果多少錢 瀏覽:856
汽車飾品怎麼批發 瀏覽:29
寶馬3gt是什麼牌子火花塞省油 瀏覽:963
浙字汽車是哪裡的 瀏覽:939
寶馬油耗20是多少錢 瀏覽:726
貴州工業技術學院軍訓一共多少天 瀏覽:316
一般開汽車鎖多少錢 瀏覽:93
管工業的是什麼部門 瀏覽:136
九龍坡區工業有多少 瀏覽:132
奧迪店銷售賣一輛車提成多少 瀏覽: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