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工業革命將帶來哪些變化它對中國製造業帶來哪些挑戰和機遇
最近幾年,經常可以看到新聞報道上我國的高鐵,汽車,大飛機,手機等等產品有多麼大的進步。事實上,其中的很多關鍵零部件都是外包的。外包是一種速成方式,但中國企業的外包跟外企的外包有著本質區別。外企是把自己不屑於乾的流程外包給中國企業,而中國企業則是將自己不會乾的流程外包給外企。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國家30年前就享受過中國當今高速的發展速度,但由於沒有及時通過技術創新實現產業升級,至今還在充當發達國家製造基地的角色。
新的工業技術革命,會拉大我國和先進製造業國家的差距。
機遇也有很多。發達國家向更高端升級,留下的不屑於做的產業就是我們的市場。
挑戰嘛,太多了。現在的年輕人,熱衷於互聯網和金融行業,製造業少有人問津,吸引不到優秀的人才,製造業升級沒有人力資源基礎,向高端製造業發展無從談起。
Ⅱ 第四次工業革命標志是什麼
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繼蒸汽技術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電力技術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人工智慧,清潔能源,機器人技術,量子信息技術,虛擬現實以及生物技術為主的全新技術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強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轉變,目標是建立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的生產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傳統的行業界限將消失,並會產生各種新的活動領域和合作形式。創造新價值的過程正在發生改變,產業鏈分工將被重組。
第四次工業革命三大主題:
一是「智能工廠」,重點研究智能化生產系統及過程,以及網路化分布式生產設施的實現。
二是「智能生產」,主要涉及整個企業的生產物流管理、人機互動以及3D技術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等。該計劃將特別注重吸引中小企業參與,力圖使中小企業成為新一代智能化生產技術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時也成為先進工業生產技術的創造者和供應者。
三是「智能物流」,主要通過互聯網、物聯網、物流網,整合物流資源,充分發揮現有物流資源供應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則能夠快速獲得服務匹配,得到物流支持。
Ⅲ 四次新技術革命可以分為哪三個時代
第一次工業革命所開創的「蒸汽時代」(1760-1840年),標志著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的過渡,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偉大奇跡;
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入了「電氣時代」(1840-1950年),使得電力、鋼鐵、鐵路、化工、汽車等重工業興起,石油成為新能源,並促使交通的迅速發展,世界各國的交流更為頻繁,並逐漸形成一個全球化的國際政治、經濟體系;
第三次工業革命,開創了「信息時代」(1950-),全球信息和資源交流變得更為迅速,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被捲入到全球化進程之中,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進一步確立,人類文明的發達程度也達到空前的高度。
就在第三次工業革命方興未艾之際,我們悄然迎來了第四次工業革命——以人工智慧、物聯網、機器人技術、量子信息技術、虛擬現實以及生物技術等為主的全新技術革命,包括但不限於工業4.0側重的製造業革新。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是網路化、信息化與智能化的深度融合。它在提高生產力水平、豐富物質供給的同時,也會重塑人力與機器力結合的勞動形式和要求,在教育及產業政策方面增添新內容和新方法。
中國的產業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
為應對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國於2015年出台了「中國製造2025」戰略並明確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實現製造業信息化,在製造業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方面取得明顯進展。
首先,第四次工業革命催生了數據分析、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興行業,軟體、機器人、互聯網等行業也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數字技術與傳統製造技術相結合後,創造出了許多新產品與新服務。行業之間相互滲透、融合,以製造為主的企業進入到服務領域,從而轉型為提供解決方案的服務商,而信息企業則利用大數據技術進入到製造領域,進而開發出新產品。
比如,華為成為信息與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騰訊、網路投資開發電動汽車等。未來,這些行業勞動生產率相對更高,創造價值更多,收入增長相對更快,是推動製造業乃至整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數字技術也催生了數據分析工程師、機器人協調員、現場服務工程師等新職業,同時減少了傳統的機器操作工、物流運輸、設備維護等職業的需求。
Ⅳ 第四次工業革命五大領域是什麼
第四次工業革命五大領域介紹如下。
一、第一個方向:新材料,新的電子工業材料石墨烯。
美國特斯拉在他的實驗室現在有一款石墨烯電池,充電10分鍾,就可以讓家用轎車跑一千公里,技術特別棒,如果搞成熟了,它將取代石油,到時沙烏地阿拉伯恐怕就要破產了!但石墨烯太貴,經濟上沒有競爭力,如果工業界努力努力,終有一天石墨烯價格會下來,這樣還會全面取代硅晶代,所以這是一個方向。
二、第二個方向:基因工程,又稱體外DNA重組技術。
它是在基因分子水平上的人為的遺傳工程。既然稱為一門工程學科,就註定了它的誕生是多學科交叉、綜合和積累的產物,因而更多地表現為應用型技術手段。
三、第三個方向: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將引領一場比互聯網影響更為深遠的科技革命!人工智慧將顛覆現有的商業模式,不僅在高科技領域,任何企業都需要盡早引入「AI」的思維方式;人工智慧將部分取代人類的工作,程式化的、重復性的技能將失去價值。我們的工作必須具備足夠的深度,讓自己強大到不會輕易被機器撼動。
四、第四個方向:量子技術。
是一個與納米尺度相關的量子時代,在這樣一個全新的時代,我們將有能力開發出全新的材料和納米機器,而這些材料和機器不但能讓我們擁有超人的力量,還能夠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周圍的物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