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四大工業集中全國百分之多少工廠

四大工業集中全國百分之多少工廠

發布時間:2023-09-01 10:05:02

① 我國四大工業密集區

①滬寧杭地區:全國最大綜合性工業基地。
②遼中南地區:全國最大重工業基地。
③京津唐地區:北方最大綜合性工業基地。
④珠江三角洲地區: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② 中國四大工業區

四大工業區指的是中國遼中南工業基地、京津唐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各工業基地的發展各具特色。除四大傳統工業基地外,中國還有京津唐、滬寧杭、珠三角三大高新技術產業帶。

(2)四大工業集中全國百分之多少工廠擴展閱讀
由於改革開放初期的優厚政策,大量電子電器加工組裝企業發展起來,由於交通上的便利,特別是距港澳台及東南亞較近,多僑鄉,來料加工企業發展特別迅速,但是該地區的工業綜合實力不是很強。

遼中南工業基地豐富的煤、鐵、石油資源、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工業基礎為發展重工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其中鞍山——本溪的鋼鐵工業、沈陽、撫順的機械工業、大連的造船工業和撫順石油加工工業等一批工業企業,都是國家重工業的骨幹。

③ 我國四大工業基地是什麼


我國四大工業基地分別為中國遼中南工業基地、京津唐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這四個工業基地是新中國工業發展的搖籃,而且建國以後一直是我國工業的主導者。其中以上海為中心的滬寧杭工業基地佔據最重要的地位,工業總產值四大基地之首。
遼中南工業基地是我國最重要的經濟區和重工業基地之一,是我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也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是我國一個老工業基地,它位於渤海灣北環和黃海的西北岸,海岸線長2100公里。該地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工等重工業為主。
京津唐工業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為頂點的三角地帶),有鋼鐵、機械、化工、電子、紡織等工業,它是我國第二大綜合性工業基地;也是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含廣州、深圳、珠海、惠州、東莞、佛山、中山、江門等一系列工業城市),該地以服裝、電子、玩具、食品等輕工業為主。


④ 我國的四大工業基地分別是哪幾個

1、遼中南重工業基地

遼中南工業基地,是我國最重要的經濟區和重工業基地之一,是我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也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是我國一個老工業基地。遼中南工業基地位於渤海灣北環和黃海的西北岸,海岸線長2100公里。它包括了除朝陽市、阜新市區及阜新縣以外的遼寧省域,面積118501平方公里,人口約3500萬。

2、京津唐重工業基地

京津唐工業基地位於華北平原北部,瀕臨渤海,主要包括北京市念脊、天津市和河北省的唐山市。是我國四大工業基地之一,也是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京津冀城市群的概念逐漸取代了京津唐工業基地的提法。因此,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對唐山來說是一次新的機遇。

3、滬寧杭工業基地

滬寧杭工業基裂高鋒地位於上海、南京、杭州及其附近地區。范圍大致包括上海全市,江蘇省南京以東,揚州以南,主要是蘇南地區,浙江省北部的杭嘉湖和寧紹地區。這一地區也是我國三大城市群中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並在三大城市群中發展程度居於首位。肆晌

4、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位於廣東省中南部,具有平原廣闊、氣候溫和、河流縱橫等優越的自然條件,是我國人口、城鎮密集,經濟發達的地區之一,也是我國對外開放的前緣地帶。本區位於我國東南沿海,同香港、澳門毗鄰,靠近東南亞,同時是著名的僑鄉有利於吸引海外華人投資。

(4)四大工業集中全國百分之多少工廠擴展閱讀:

除四大傳統工業基地外,中國還有京津石、滬寧杭、珠三角三大高新技術產業帶。

沿海地區的主要城市一般經濟都比較發達,教育、科技人才集中,經過20年的發展,經濟上具有了相當的實力,傳統結構正面臨著根本性的轉變。這類地區選擇高新技術產業,是其結構轉變、增強效益的客觀需求。

我國目前有52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分布於全國大部分省市自治 區。高新技術開發區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加速高新技術成果的產業化進程,形成一定的高新技術產品的生產基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四大工業基地

⑤ 中國工業分布情況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展開後,戰區工廠內遷,連同大後方新設工廠,比較偏僻的西南地區逐漸成為民族資本工業的陣地,重慶成了後方工業中心。

其他如四川的成都、萬縣、瀘州、宜賓,雲南的昆明,貴州的貴陽,廣西的桂林、柳州,湖南的衡陽、祁陽、芷江、沅陵,陝西的西安、寶雞,甘肅的蘭州等城市都陸續發展成為後方的新工業區。

就資本狀況看,當時以四川和雲南的私營工廠規模較大,而湖南、廣西的工廠規模較小,總的說來都較戰前為弱。但由於國民黨政府推行錯誤政策,使一度興起的後方工業,到1943年便陷於停工關廠的困難境地,其後幾年中艱難竭蹶的情景更見嚴重。

(5)四大工業集中全國百分之多少工廠擴展閱讀:

一、中國工業發展歷程:

甲午戰爭後,民族矛盾日趨激化,抵制外貨,設廠自救的呼聲遍及全國。1895~1913年,中國近代民族工業進入初步發展時期,並且在1896~1898年和1905~1908年出現了兩次投資工業的熱潮。

這19年中國內新創辦的、資本在1萬元以上的工廠共有468家,平均每年增設24.6家,新投資總額達9822萬元,平均每年新投資為516.9萬元。值得指出的是,新投資本中80%以上屬於商辦企業,改變了甲午戰爭前以清政府投資為主的特點,民族資本成為本國工業資本的主體。

同時在工業企業的地區配置上,開始越出沿海、沿江口岸,逐漸向內地城市伸展。唯初步發展時期的工業主要是輕工業,重工業才見露頭,如創建於1889年的漢陽鐵廠,幾經改組,於1904年與大冶鐵礦、萍鄉煤礦合組為漢冶萍煤鐵廠礦有限公司,但1913年僅生產生鐵9.7萬噸、鋼4.2萬噸。

在民族工業稍見發展的時節,外資在華工業憑借特權有了更為迅速的增長。據統計,這一時期中,外國在華設立的資本在10萬元以上的工廠共達104家(其中以外國資本為主中外合辦的有18家),資本額4952萬元,為甲午戰爭前50年間投資總額的5倍以上。所以,在這段時間里,與外國在華工業投資激增速度相比較,本國工業仍處於劣勢地位。

1914年,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的主要參加者英、德、法等帝國主義國家轉入戰時經濟,放鬆了對遠東市場的追逐。中國民族工業遂獲得一個發展時機,從1914~1919年,新開設資本在1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包括礦場)共379家,資本額8580萬元,平均每年開設63家,新投資1430萬元。

二、工業地位

工業是唯一生產現代化勞動手段的部門,它決定著國民經濟現代化的速度、規模和水平,在當代世界各國國民經濟中起著主導作用。工業還為自身和國民經濟其他各個部門提供原材料、燃料和動力,為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提供工業消費品。

它還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國家經濟自主、政治獨立、國防現代化的根本保證。除此以外,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工業的發展還是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物質基礎,是逐步消除工農差別、城鄉差別、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差別,推動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前提條件。

工業是國民經濟中最重要的物質生產部門之一。工業生產主要是對自然資源以及原材料進行加工或裝配的過程。這是一個工資相對較高,但工作也比較艱苦的行業。對從事此行業的人要求有一定的體能和技能。

閱讀全文

與四大工業集中全國百分之多少工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業土地摘牌後如何取消 瀏覽:128
奧迪s4加油多少錢每月 瀏覽:549
寶馬1系斷電後怎麼掛空檔 瀏覽:841
奧迪原廠導航哪個品牌好 瀏覽:723
中國對手工業的改造有什麼方式 瀏覽:370
奧迪一缸發動機在哪裡 瀏覽:986
上海哪裡修補汽車玻璃 瀏覽:301
新寶馬x1是什麼系統 瀏覽:486
賓士c63跑車多少錢一輛 瀏覽:918
河南濟源是什麼工業為主 瀏覽:72
汽車什麼色防曬 瀏覽:20
寶馬x1貸款月供多少 瀏覽:503
汽車美容精洗輪胎用什麼鍍膜 瀏覽:501
濮陽市哪裡維修電動汽車 瀏覽:974
麗水哪裡汽車噴漆好 瀏覽:810
桃江有哪些工業區 瀏覽:188
下雨天的汽車如何過夜 瀏覽:462
寶馬5系發動機怠速抖動是什麼原因 瀏覽:139
寶馬三系風冷有什麼影響 瀏覽:270
天津有哪些工業濾布信息推薦 瀏覽: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