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十大產業是哪些
十大產業是汽車業,鋼鐵業,紡織業,裝備製造業,船舶業,電子信息產業,輕工業,石化產業,有色金屬業,物流業。
目前我國著重發展這十大產業,從短期來看,這將有助於解決上述行業面臨的實際問題,緩解世界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從長遠來看,這將對中國工業技術的升級和產業結構的調整產生深遠的影響。
這十大產業代表著製造業的發展方向,將是未來一段時間我國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發揮產業政策導向和促進競爭功能,更好發揮國家產業投資引導基金作用,培育一批戰略性產業。
1、汽車產業
「十五」期間,中國汽車工業隨著政府技術標準的提高,不斷提高技術水平,減少排放。目前中國汽車工業已經生產出了達到歐4標準的發動機。今後政府有關部門將根據汽車工業技術水平的提高,適時推出更加嚴格的技術標准,減少排放,同時也可以促進節約能源、原材料。
北京市政府已經要求汽車企業,根據國務院的要求,2008年北京對輕型柴油車實施國Ⅳ排放標准。在此之前,北京暫不發展輕型柴油車。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汽車工業技術標准,也有利於中國汽車工業提高競爭力。
2、鋼鐵產業
《中國鋼鐵業》雜志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主管主辦,全國鋼鐵行業唯一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月刊。是國內唯一全面、綜合反映中國鋼鐵工業情況的專業期刊,是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刊。
3、紡織業
在中國是一個勞動密集程度高和對外依存度較大的產業。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和出口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的持續穩定增長對保證中國外匯儲備、國際收支平衡、人民幣匯率穩定、解決社會就業及紡織業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貳』 中國工業最發達的城市有哪些
目前我國有很多城市的工業都非常發達,比如上海,蘇州,深圳,廣州,東莞,佛山,重慶,成都,武漢這些城市的工業都是非常厲害的,而且各有優勢。
所以要說哪個城市最發達,這個沒法給出一個准確的定論。因為評價一個城市的工業是否發達,不能簡單的看這個城市的工業產值,還要從這個城市的工業效率,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以及科技發明等多個維度去綜合評估。
1、工業總產值排名。
工業總產值是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業產品總量,具體到每個城市的工業總產值,其反映的是一定時間內這個城市工業生產的總規模和總水平,包括在本市企業不再進行加工,經檢驗、包裝入庫(規定不需包裝的產品除外)的成品價值,對外加工費收入,自製半成品、在制產品期末期初差額價值。
一個城市的工業總產值越大,說明這個城市的工業規模越大,2018年我國工業總產值最大的幾個城市分別是上海、蘇州、深圳、天津和重慶,幾個城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基本都是接近3萬億或超過3萬億人民幣,比如2018年上海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4841.84億元,蘇州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31萬億元,而深圳早在2017年的時候規模以上工業產值也達到了30702.7億元。
2、工業增加值排名。
如果工業總產值反映的是一個城市工業的規模,那工業增加值更能反映一個城市工業的發展質量。工業增加值是工業企業全部生產活動的總成果扣除了在生產過程中消耗或轉移的物質產品和勞務價值後的余額,是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新增加的價值,工業增加值越多,說明工業的產出效率越高,對應的工業質量越高。
下圖是2018年我國部分城市的工業增加值排名情況,位居前5的分別是深圳、上海、蘇州、天津和重慶,雖然深圳的工業總產值比不上上海跟蘇州,但是工業增加值卻排名全國第一,這說明當前深圳的工業產出效率是非常高的。
從上圖可以看出,目前北京以232886件發明位居全國第一,深圳以121699件位居全國第2,上海以112851件發明位居全國第三,這個三個城市的發明專利都達到10萬件以上, 領先其他城市非常明顯。
結論
通過對比以上各項數據之後,我認為目前我國工業最發達的幾個城市分別是上海、深圳、蘇州、廣州和天津。
『叄』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工業取得成就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工業取得的成就是第一製造大國、完整的工業體系、創新驅動發展、兩化深度融合、中小企業蓬勃發展。
一、第一製造大國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0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超過美國,標志著自十九世紀中葉以來,經過一個半世紀後我國重新取得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的地位。
二、完整的工業體系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高度重視工業體系的建設,從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就把有限的資源重點投向了工業部門,為此後的工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經過70多年的發展,目前我國已經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形成了獨立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三、創新驅動發展
新中國成立以來,企業作為我國創新的主體,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在此推動下,我國技術創新水平不斷提高,成為促進我國持續快速發展的根本動力和源泉。
四、兩化深度融合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進一步加快,智能製造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製造業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
五、中小企業蓬勃發展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蓬勃發展,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在增加就業、穩定增長、促進創新方面發揮了獨特的重要作用,作為國民經濟生力軍的作用也日益凸顯。
『肆』 中國古代手工業中,除冶金、制瓷和絲織業外,還有哪些行業領先於世界
中國古代手工業中,在當時領先於世界發展水平的行業包括絲織業、制瓷業、冶金業、造紙業。
冶金業: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冶鐵的國家之一,利用水力鼓風冶鐵比歐洲早一千多年。
絲織業:商周已出現斜紋提花織物和刺綉,春秋戰國的紡織品纖維相當細密。
制瓷業:商和西周遺址里出現雹陵了原始瓷器,這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一次飛躍。
造紙業:西漢前期已有了紙拿大,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是書寫材料的一次偉大革命。魏晉南北朝紙張質量提高,逐漸取代簡族,成為最主要的書寫工具。
(4)中國有哪些工業發展的好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手工業特徵
1、生產部門不斷增多,分工日益細化。
2、產品種類齊全,生產技術不斷進步。
3、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明朝中後期工場消肆豎手工業出現。
4、官營手工業、民營手工業、家庭手工業三種形態並存。
5、布局隨著經濟重心南移而相應變化。
6、長期領先世界,產品不僅供國內消費還遠銷海外、享譽世界,廣受歡迎。
『伍』 全球10%的筆記本電腦是安徽生產,我國還有哪些地方屬於工業重要發展地
上海。作為中國最早、規模最大的工業城市,近年來,上海以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葯為三大主導產業,打造了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時尚消費品余圓昌六大新興重點產業,工業城市地位進一步鞏固。2021年,上海集成電路產業實現銷售收入2579億元,對全國集成電路銷售額的貢獻超過四分之一。
要知道的是看一個城市的工業實力,一般從工業增加值豎扒和工業產值兩個數據來看。工業總產值包括原材料轉移到產品上的價值,是工業企業的總產出,衡量整腔激體工業規模。增加值是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扣除生產過程中消耗或轉移的物質產品後的余額,是企業新創造的價值。在中國新工業建設初期,老一輩建設者以無私的熱情,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為新中國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為國家的穩定和發展作出了歷史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