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法國工業革命一共用了多少年

法國工業革命一共用了多少年

發布時間:2023-08-29 06:13:46

A. 各國第一次工業革命時間。英國領先各國,而後的法國,德國,美國,日本各是在何時開始的

英國是1765年開始的;法國、美國幾乎同時,是18世紀末;德國是19世紀三十年代;日本是1868年(明治維新)以後

B. 法國工業革命

您好!法國的工業革命和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

一、工業革命的開始

18世紀晚期,法國開始從英國引進蒸汽機、珍妮紡紗機,出現了極個別的使用機器的工廠。但是,這種工業革命的萌芽狀態在封建統治下很難發展。法國大革命摧毀了封建制度,為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從而也奠定了工業革命的基礎。1825年英國取消禁止機器出口的法令後,大批機器輸入法國,提高了法國的工業技術水平。七月王朝時期,工業革命真正開始起飛,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紡織工業的發展最為突出,40年代末全國已有棉紡廠566家,紡紗機11.6萬台。工業中蒸汽機的使用更加廣泛了,從1830年的625台增加到了1848年的5212台。而且,每台蒸汽機的平均馬力降低了,從16馬力降至12.5馬力。說明蒸汽機已小型化,從主要應用於礦山抽水發展到輕紡工業也用作動力裝置。法國的鐵礦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洛林地區和阿摩利干丘陵區。1830年冶鐵業中使用的焦煤熔爐已有379座,1839年增至445座,是七月王朝時期的最高數字。整體來說,法國冶鐵業是發展較快的,生鐵產量從1818年的11萬噸增長到了1848年的40萬噸。法國煤礦資源貧乏,雖然在1828—1847年從年產量177萬噸增至515萬噸,但每年依靠進口的煤仍為二百幾十萬噸。在紡織業中,以水力裝置帶動工作機的企業,也明顯多於使用蒸汽機的企業。作為工業發展重要標志的鐵路,自1831年建成第一條後發展很慢。到1842年政府才通過修建全國鐵路的法令,逐漸修起了由巴黎通往各主要城市的鐵路。1848年開始的政治動盪又使工業革命的進程中斷了。

二、工業革命的特點

到第二帝國時代,法國的經濟才真正進入大踏步前進的階段。國家政治局勢的安定為工業高漲提供了有利的環境。拿破崙三世政府的經濟政策也順應了工業資本主義發展的潮流。政府支持大的合股公司的發展,1863年的法令規定,資金在2000萬法郎以內的公司可自由建立,不需申報、批准。這就為集資進行固定資本的更新創造了便利條件。為促進工商業發展,政府對重要工業部門減輕稅收並在商業中實行了商標制。1853—1856年減收產品稅的部門有煤、生鐵、鋼、機器製造、粗毛製品等行業。1857年的商標法則保護了優質產品和專利權。在工業發展的基礎上,帝國於60年代實行了自由貿易政策。1860年法國與英國簽訂了互相給予最惠國待遇十年的商約,隨後又與意、西、葡、比、奧、荷、普以及德意志關稅同盟諸國訂立了商約。1855年和1867年還先後兩次降低國內航運稅。政府十分重視修築鐵路、疏浚運河和加強城市建設。帝國將鐵路修築權承包給大公司,成效明顯。建成了以巴黎為中心,通往斯特拉斯堡、馬賽、波爾多、布列斯特等大城市的鐵路網。運河航道到1869年也有了4700公里。城市建設發展迅速,僅在巴黎就新建7.5萬座建築物和十餘座橋梁,建成了全市下水道工程。隨著工業發展,法國的金融業開始出現新變化,投資企業、干預企業、促使小企業合並為大企業的新型銀行發展起來,諸如動產信貸銀行、地產信貸銀行、巴黎貼現銀行、工商信貸銀行、里昂信貸銀行、通用銀行等。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於1865年下令允許銀行支票在全國合法流通,大大方便了資金的流通與周轉。此外,在農業上,帝國政府頒布了排水法、開墾法等法令,興修水利,拓墾荒地,提高技術,促進了發展。

在政策適當的環境下,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十分迅猛,增長率超過了19世紀的平均發展速度。1850—1870年,煤產量從不到450萬噸增至1333萬噸。1851—1870年,生鐵產量由44萬噸增至118萬噸,鋼軌由近3萬噸增至17萬噸以上。1850—1869年鋼產量從28萬噸增至101萬噸。1850—1870年蒸汽機從6.7萬馬力增至33.6萬馬力。20年內工業總產值增長兩倍,對外貿易額增長3倍。農業也開始由工業裝備起來,化肥、脫粒機、收割機、刈草機的使用日益普遍。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帝國時期農業人口由占總人口的61.5%降到49%。故而此時被稱為法國的「農業黃金時代」。第二帝國晚期,重工業、機器製造業的迅速發展和工業裝備農業的狀況表明,法國的工業革命已經完成。

不過,整體看來,法國的工業發展水平還是不高的,遠遠落後於英國。特別是小生產仍占絕對優勢。到1872年,全國平均每個企業僱傭的工人只有2.9人,即使在工業集中的巴黎,也不過為4人。就是說,使用機器生產的大工業企業為數是極少的。當然,大工業能量大,可以左右整個國民經濟。從生產力總量來說,法國當時仍是僅次於英國的世界第二工業大國。

造成法國經濟發展相對緩慢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地是歷史的傳統。在政治上,法國大革命留下的激進主義傳統,常常使社會矛盾的解決採用暴力的形式,政治局勢長期處在動盪不寧的狀態之中。英國式的漸進改革的方式在這里很難被採用。於是,生產的進程屢次中斷,投資心理難以形成。國際環境也常令人產生不安之感。同時,舊制度下小生產的傳統和大革命中雅各賓派的平均主義傾向,也給大工業的發展和集約式農場制的發展投下了陰影。正由於工業對農業的改造能力不強,進行農業投資的誘惑力很弱,使得小農分化過程相當緩慢,這又反過來影響了工業的發展。在經濟上,法國自16世紀以來形成的金融資本占優勢的傳統,並未由於大革命的洗禮而破除。金融家始終是社會上最富有的人。而且,越是缺少良好的投資環境,人們就越是不肯冒巨大的投資風險。因此,借貸業務很發達,企業投資卻很少。人們熱衷於坐收利息,不願投資辦廠,造成長期的工業資金短缺。法國一直擁有大量「過剩資本」,後來便走上了外流的道路,形成某種民族性的高利貸心理。嚴格說來,法國的這種狀況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完全扭轉過來,發展成為工業先進的大國。

C. 法國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時間

在1789年,法國爆發了大革命,廢除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特權,為資本主義工業化掃除了障礙。拿破崙當政後,十分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法國的工業革命(18世紀末19世紀初--19世紀中期)創造了條件。此後,德國、美國、日本等國也紛紛加入工業革命的行列,到19 世紀末,這些國家先後都完成了工業革命。

D. 工業革命詳細內容

工業革命有時又稱產業革命,指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即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是以機器生產逐步取代手工勞動,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革命,後來又空擴充到其他行業。這一演變過程叫做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有時又稱產業革命,指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即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是以機器生產逐步取代手工勞動,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革命,後來又空擴充到其他行業。這一演變過程叫做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所決定的。(1)資產階級革命廢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種種束縛,為工業革命創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2)消除農業中的封建制度和小農經濟,為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勞動力和國內市場;(表現在英國即圈地運動)(3)資本主義原始積累過程,提供了資本主義大工業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勞動力和巨額的貨幣資本(殖民);(4)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長期的發展,為大機器生產的出現准備了技術條件。
工業革命不僅是技術革命,也是一場社會革命,具體體現在:
1、工業革命引起生產組織形式的變化,使用機器為主的工廠取代了手工工廠。
2、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轉移。
3、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觀念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4、工業化和城市化也產生了新的社會問題。比如:貧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脹,住房擁擠,環境污染等弊端。
5、引起社會結構的改變。
6、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正是工業革命的直接產物。
工業革命使人類跨入了機器時代,帶來了生產力的巨大發展,以及社會階級結構的變化,形成了近代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大對立階級。拉大了東西方社會進步的距離,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西方國家,打開了亞、非、拉落後國家的大門,把個世界納入了資本主義的商品經濟體系

E. 第一次工業革命時間是多久

第一次工業革命在18世紀60年代從英國開始,一直持續到19世紀40年代。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以工作機的誕生開始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志的。這一次技術革命和與之相關的社會關系的變革,被稱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或者產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從社會關系來說,工業革命是依附於落後生產方式的自耕農階級消失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形成和壯大起來。

(5)法國工業革命一共用了多少年擴展閱讀:

工業革命首先出現於工廠手工業最為發達的棉紡織業。

18世紀末,工業革命逐漸從英國向西歐大陸和北美傳播。後來,又擴展到世界其他地區。法國是最早受到工業革命的影響國家之一。

19世紀中期前後,工業革命在西歐和北美轟轟烈烈地進行的同時,也在向世界其他地區不斷擴展,俄國、日本等國家也陸續開始了工業革命。

18世紀從英國發起的技術革命從生產領域產生變革,需要提供動力支持,蒸汽機的改良推動了機器的普及以及大工廠制的建立,從而推動了交通運輸領域的革新,這場技術發展史上的巨大革命,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

第一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地位。隨著資產階級力量的日益壯大,他們希望進一步加強自身的經濟和政治地位。

第一次工業革命在客觀上傳播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先進的生產經驗,同時,猛烈地沖擊著舊思想和舊制度,使全世界各國人民覺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第一次工業革命

F. 法國工業化的實現是什麼時候

19世紀20~60年代,法國工業生產中以機器為主體的工廠制度代替以手工技術為基礎的手工工場的一場變革。亦稱法國工業革命。法國產業革命的發生,是法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它既是工業生產技術上的革命,又是社會生產關系的巨大變革。 法國的產業革命,從波旁王朝復辟時期(1815~1830)的後半期開始,到路易·波拿巴(1778~1846)當權的第二帝國(1852~1870)末期基本完成,前後大約經歷了半個世紀。在此之前的拿破崙(1769~1821)統治時期是法國產業革命的准備時期,當時所實行的一系列經濟政策,推動了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為產業革命的發生提供了物質技術前提(見法國拿破崙時期的經濟政策。拿破崙政權覆滅之後,在波旁王朝復辟初期,法國政局還不夠穩定,經濟上還要恢復拿破崙戰爭所帶來的創傷。只是進入20年代以後,形勢逐漸好轉,法國才有可能開始進行產業革命。第一階段從20年代到40年代末,是法國產業革命的第一階段。這一時期各個生產部門,主要是紡織工業部門開始大量使用機器,到1848年,蒸汽機已經從1820年的65台增加到5000台。輕工業特別是棉紡織業的發展最為迅速,到40年代末,法國已有 566個棉紡織廠,共擁有11.6萬台紡紗機和350萬紗錠,年消耗棉花在6000萬公斤以上。同時,煤鐵生產由於更換設備和推廣了新技術,產量也有成倍的增加。交通運輸的發展也很迅速,自從1832年建成第一條全長39公里的里昂-聖艾蒂安鐵路之後,鐵路建設蓬勃興起,到40年代末已經完成了約3000公里的鐵路線,從而進一步推動了工業的高漲。第二階段50~60年代是法國產業革命的第二階段。這一時期法國國內局勢相對穩定,而且政權也由金融資產階級轉入到工商業資產階級手中,在政治上保證了國民經濟的繼續高漲,大大加快了工業發展的進程。這20年是法國國民經濟空前大發展的時期,特別是重工業的增長尤為迅速,煤和鐵的產量在此期間都提高了兩倍。鐵路的修建在政府的鼓勵和扶助下,更是形成了高潮。1870年法國鐵路總長度已達17924公里,基本上完成了各條主要的干線。這一時期輕工業的發展,也仍然保持著較高的速度。紡織工業進一步採用了新的技術裝備,機器生產普遍地代替了手工勞動,棉花的消費量增加了一倍,棉紡織品也開始大量運銷到國外市場。到60年代末,法國工業部門中使用的蒸汽機已有 2.9萬台,近代工廠也在各地普遍建立。工業總產值達到 120億法郎,20年間增加了兩倍。至此,產業革命基本完成,資本主義制度最終確立起來。

G. 兩次工業革命時間是多久

時間: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時間:18世紀60年代~19世紀40年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間:19世紀60年代後期。

第一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地位。隨著資產階級力量的日益壯大,他們希望進一步加強自身的經濟和政治地位。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生產力飛躍發展,使社會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形成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資本主義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

工業革命的意義:

科學技術得到飛速的發展,尤其是蒸汽機的發明,改變了以人力為主的勞動市場,使得工廠里不再需要大量的勞動工人。瓦特發明的蒸汽機,不僅為生產經營提供了充足的動力,也為其他科學家的發明創作打造了堅實的基礎。許多科學家依靠蒸汽機的原理發明了許多提高生產效率的機器,解放了勞動力。

革命帶給了世界各國之間更親密的聯系。第一個完成革命的國家是英國,它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當時的霸主。隨後法國也受到了影響,開始進行革命,成了世界第二的霸主。

H. 三次工業革命的時間及主要成就

1、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人類開始進入蒸汽時代)

成就:蒸汽機的改良推動了機器的普及以及大工廠制的建立,從而推動了交通運輸領域的革新。

2、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下半葉——20世紀初

成就:利用了電並發明了主要使用石油和汽油的內燃機、電燈、電車、電影放映機等相繼問世。

3、第三次工業革命:20世紀後半期,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成就:帶來基因組計劃、生物信息學的發展;創建系統生物科學與工程網(英文);2000年美國L.Hood、日本H.Kitano等建立系統生物學研究機構;2003年美國J.Keasling成立基於系統生物學的遺傳工程-合成生物學系;2005年法國F.Cambien和L. Tiret論述動脈硬化研究的系統遺傳學觀念等。

(8)法國工業革命一共用了多少年擴展閱讀:

工業革命帶來的整體影響:

1、工業革命引起生產組織形式的變化,使用機器為主的工廠製取代了

2、工業革命帶來了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轉移。

3、工業革命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觀念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4、但是,工業化和城市化也產生了新的社會問題。比如:貧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脹,住房擁擠,環境污染等弊端。

5、工業革命同時引起社會結構的改變。

6、從根本上說,後來出現的波瀾壯闊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正是工業革命的間接產物。

7、生產力飛躍。

8、出現了兩大直接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與工業無產階級。

閱讀全文

與法國工業革命一共用了多少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神木老汽車站怎麼走 瀏覽:141
寶馬3缸為什麼停產 瀏覽:199
在德國賓士價格多少 瀏覽:137
深圳市工業設計協會怎麼樣 瀏覽:980
賓士是哪個朝代的 瀏覽:388
仕泰隆工業博覽城和富士康哪個好 瀏覽:868
三棟數碼工業園哪裡有招聘市場 瀏覽:307
工業會計培訓哪個好 瀏覽:375
奧迪備胎怎麼卸 瀏覽:787
汽車天窗邊框裂縫如何修復 瀏覽:257
賓士b180霧燈罩怎麼拆 瀏覽:899
工業建築類新手會計如何做 瀏覽:390
工業互聯網工業雲項目怎麼樣 瀏覽:774
茂名到容縣汽車時刻表經過哪裡 瀏覽:855
奧迪a4氣氛燈怎麼調顏色 瀏覽:854
汽車機油日期是多久 瀏覽:214
什麼工業方法能製作氯 瀏覽:159
賽麟是什麼牌子汽車 瀏覽:236
工業用油使用比較多的工廠有哪些 瀏覽:886
寶馬七系機蓋拉線怎麼調 瀏覽: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