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天水市哪裡工業區多

天水市哪裡工業區多

發布時間:2023-06-17 02:40:11

『壹』 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有多少個鄉鎮

截至2018年,麥積區轄3個街道、17個鎮,另轄一個經濟開發區,兩個高新區和三個工業區。區政府駐道北街道。

3個街道分別是:道北街道、北道埠街道、橋南街道。

17個鎮分別是:社棠鎮、甘泉鎮、渭南鎮、東岔鎮、花牛鎮、中灘鎮、新陽鎮、元龍鎮、伯陽鎮、麥積鎮、石佛鎮、利橋鎮、琥珀鎮、五龍鎮、黨川鎮、三岔鎮、馬跑泉鎮。

1個經濟開發區是:天水經濟開發區。

2個高新區分別是:天水高新技術工業園、天水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區。

3個工業園區分別是:天水市麥積區廿鋪工業示範區、天水市麥積區三陽工業示範區、天水市麥積區東柯河工業園區。

(1)天水市哪裡工業區多擴展閱讀:

1984年9月,天水市由原縣級市升為副地級市,劃原天水市5個鄉,7個辦事處設置秦城區,劃原天水縣馬跑泉,甘泉,麥積,二數辯十里鋪,社棠和北道鎮設置北道區(二區均為縣級建置,時稱區公署,為市政府的派出機構),其餘鄉仍組成天水縣,縣、區均隸天水市。

2005年1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北道區更名為麥積區,仍隸甘肅省天水市。

2015年10月9日,根據《甘肅省民政廳關於天水市秦州區齊壽鄉等22個鄉撤鄉改鎮的批復》(甘民復〔2015〕113號),麥積區利橋鄉、琥珀鄉改為利橋鎮、薯鎮缺琥珀鎮。2017年1月,麥積區五龍鄉、黨川鄉改為五龍鎮、旅談黨川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麥積區

『貳』 天水市天水鎮新工業區的未來規劃是什麼

《天水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2020年)》於2005開始修編,歷時五年多,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和《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實施以來,省政府在省屬十三個市州中審批通過的第一個城市總體規劃。

在這個勾勒10年後天水城市輪廓的規劃性文本中,除了城市發展目標、性質、規模及城市總體布局規劃等更加明確外,還提出了將天水機場搬遷至秦州區中梁山的計劃。此外,綜合功能完善的城市新區——三陽川地區的崛起也將成為市民期待的焦點。為了讓您了解其中的點滴變化,記者於近日前往市規劃局做了深入采訪,以對《天水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2020年)》進行一次系統解讀。

『藍圖展示』

三大目標鼓舞人心

城市發展總體目標:充分發揮區位優勢、交通優勢、產業優勢、資源優勢,以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為核心,強化隴東南地區中心城市的地位,成為隴東南地區製造業、服務業、物流業和旅遊集散的中心,並逐步確立在西北地區重要的樞紐城市地位。

經濟發展目標:年平均經濟增長速度為10%左右,2020年全市國民生產總值達到685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7000元以上。

社會發展目標:推進城鎮化進程,控制人口自然增長,2020年市域人口規模控制在400萬人以內,城鎮化水平達到45%,市區人口達80萬人。改善人民生活,加強文化事業建設,提高社會服務設施水平,提高教育質量,完善中心城市功能和城市布局,將天水中心城區建設成為經濟繁榮、設施完善、生活舒適、環境優美,具有地方特色的現代化城市。

『市域城鎮』

一心三軸兩區

在這個規劃中,市域城鎮體系目標更為明確,「一心、三軸、兩區」城鎮體系規劃空間結構確定。

市域城鎮體系的發展目標:完善渭河、隴海鐵路的城鎮發展主軸線,使其成為市域范圍內的經濟發展走廊。重點建設天水城區,在重點城鎮的質量和水平有了顯著提高的基礎上,促進小城鎮在區域內的合理布局與發展。加強區域基礎設施和重點鎮的建設,促進城鎮體系骨架的基本形成和整體競爭力的提高。

城鎮體系規劃空間結構:「一心、三軸、兩區」。「一心」為天水中心城區,主要包括中心城區(秦州區、麥積區),發揮產業聚集和輻射帶動功能,重點發展裝備製造業,以旅遊商貿、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三軸」為東西向主軸線——沿渭河河谷以及隴海蘭新線的城市發展軸線。南北向主軸線——經由秦安縣城—三陽川新區—市區—皂郊鎮—平南鎮—天水鎮—天水鎮沿天高速和G316市域南段的城市發展軸線。南北線副軸——天水—清水、張家川城鎮發展軸;「兩區」即渭河流域經濟區,清水—張家川經濟區,前者包括天水市區,以及城市西部和北部的秦安、甘谷、武山三縣,後者位於市域東北部,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區域單元。

『旅遊規劃』

四個板塊五大精品

旅遊發展可謂是我市發展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其總體目標的制定及四個旅遊板塊和五大旅遊精品的打造,讓我市未來的旅遊魅力獨具。

旅遊發展的總體目標:以歷史文化名城和麥積山風景名勝為龍頭,以古「絲綢之路」為主線,以「羲皇故里」為旅遊開發的主體形象

,把我市建設成為中國西部地區的旅遊名城。

旅遊發展的總體框架:以天水市為中心,以省道、國道連接主要景區,以點連線,以線連面,形成橫「Y」形旅遊開發網路體系。

其中,構建四個旅遊板塊,即東南名窟名山森林生態旅遊區,主要由麥積山風景名勝區和東岔游覽區組成;中部名城古韻美食購物旅遊區,范圍包括秦安縣全部、秦州區大部分地區、麥積區西北部及張家川龍山鎮西部街亭古戰場遺址區;西部佛教文化奇峰覽勝旅遊區,范圍包括甘谷、武山兩縣;東北區回鄉風情佳境尋幽旅遊區,包括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與清水縣。打造五大旅遊精品,即石窟藝術名山奇峰欣賞游、森林草原溫泉溪澗生態游、名吃美食特產購物消遣游、羲皇故里先民遺跡懷古游、古城古宅古剎古樹采風游。

『工業園區』

倉儲用地有保障

城市總體布局是規劃形成「一城三區、山水融合、組團發展」的布局結構。其工業園區、居住用地、倉儲用地是否有保障,可謂是重中之重。

居住用地布局:居住地主要分為秦州區居住組團、麥積區居住組團和秦州區與麥積區之間的居住組團,規劃居住總用地為2518.23公頃。規劃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佔地45%,主要為秦州區西十里區域、石馬坪區域,麥積道北等地區;普通商品房30%,主要在藉河以北;其他為高檔住房用地。

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布局:整合岷山廠用地,發展市級行政商務中心功能。麥積組團發展沿渭河南側地區,主要發展商貿、商業、旅遊接待功能,規劃總用地432.58公頃。規劃在潁川河集中布局教育教研中心,總用地為367.73公頃。規劃醫療衛生設施用地51公頃。

工業倉儲用地布局:整合現有工業開發區,集中發展社棠、東柯河、二十里鋪、暖和灣、西十里等工業組團。弱化社棠組團綜合功能,作為今後大型工業項目選址的主要地區,規劃建設社棠工業園區,作為未來天水市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倉儲用地集中布局在社棠、甘泉、西十里物流園區,遠期倉儲用地規劃為215.1公頃。

『三陽川』

將成城市新區

在空間資源極其有限的背景下,麥積區三陽川是天水未來城市空間拓展的必然選擇,也是城市空間功能提升的戰略性空間。在規劃中將三陽川作為綜合功能完善的城市新區,在功能上確定為高新科技農業示範基地、卦台山伏羲文化保護與旅遊服務區、隴東南交通樞紐與物流基地、環保型現代化製造業基地和生活功能完善的城市新區。通過對三陽川地區的開發,可完善城市總體格局,與秦州、麥積形成「一城三區、山水融合、組團發展」的布局結構。

『飛機場』

將遷至中梁山

天水機場佔地2080多畝,東西長達2800多米,影響麥積區二十里鋪近12平方公里的建設用地。搬遷機場是完善我市城市空間結構的必然選擇。新規劃確定在規劃期內,將二十里鋪機場搬遷至中梁山,初步選址佔地2平方公里(2560畝)。

新規劃中,還對城市規劃區空間管制分為「四區」,將歷史街區的保護范圍分為「三區」,對名城保護區的建築也作了相應規定。

10年磨一劍,相信《天水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2020年)》將為10年後的天水翻開更為精彩的一頁,期待10年後的天水更靚麗!

『叄』 誰能介紹一下天水的工業

科技創新 天水老工業基地活力之源

天水市科學技術局 2005-12-13

——魅力天水之創新城市

神舟六號飛天慶功大會上,天水天光半導體有限公司為神六飛船配套的10多個品種的集成電路產品圓滿完成了任務,受到了表彰。天水——昔日輝煌的老工業基地,如今再度引起人們的關注。
滴水見太陽,粒沙知潮汐。「十五」期間,在天水,像天光這樣敢為天下先,將成果做到西部第一、中國一流品牌的企業比比皆是。從這里誕生的「長城」電器、「石林」接觸器、「燎原」鑿岩機、 「星火」機床、「海林」軸承、「永紅」集成電路、「敦煌」油墨等一批品牌已經影響著中國,正在走向世界……
天水老工業基地重現活力的源頭在哪裡?來自蓬勃發展的科技事業,來自持續不斷的科技創新。5年來,以原始性創新、技術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為主的科技自主創新在各行各業喜結累累碩果。
機械行業——自主研製開發的具有原創性創新、亞洲最大、國際先進水平的數控剪切中心;國內領先水平的大型卧式和大型數控車床;國際先進水平微機控制電液伺服2000KN動靜三軸試驗機;獨立研製、自主開發,填補了國內空白的大口徑直縫埋弧焊管成套設備的研製成功。電器行業——自主研製開發的ZJ40DBS變頻電傳動鑽機電傳動系統榮獲200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自主研製開發ZN63-12、ZN65-12真空斷路器和XGN66高壓開關櫃、HXGN高壓環網櫃等具有自主產權系列產品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電子行業——三家電子企業研製的集成電路產品和測試儀器,用於「長二捆」火箭、「風雲一號」衛星、「神舟」號宇宙飛船等多項國家重點工程。半導體照明產業——研發的橙光LED發光二極體,填補了我省乃至西北地區沒有半導體照明產業的空白,該項目入選2005年國家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項目計劃,標志著天水市已向「照明革命」產業化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新材料產業——研製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鎂合金輪轂鑄造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已投入批量生產;內屏蔽數字信號電纜和高壓鎢基觸頭研製也取得了成功。這一切標志著天水在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和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為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的發展增添了後勁。
「十五」期間,天水市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可以概括為四句話:瞄準國家科技發展目標,立足天水科技優勢,整合區域科技力量,形成自主創新特色。五年來,天水把自主創新擺在全部科技工作中心位置,全市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日趨完善,到目前全市企業技術開發機構已達到 51 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省級行業工程技術中心和技術中心 11 家,國家級示範生產力促進中心1家,有120家企事業單位與150個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進行技術交流與合作,建立了長期地合作關系。全市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大幅增長,僅2005年專利申請量超過200件,比上年增長一倍多。「十五」期間已有授權專利310件,其中發明專利51件。
以科技項目建設為主的科研成就碩果累累。全市企業承擔實施科技項目591項,以科技三項費5087萬元的投入帶動科技項目投入總經費達10億元,其中國列和省列科技項目202項,4 個項目入選國家「863」計劃;取得科研成果 513項,國內先進水平以上的達302項,有52項科技成果獲得國家和省科技進步獎。
以科技人才建設為主的人才引進初見成效。通過院地院企合作,引進高科技人才56人,其中博士8人;高校科研院所為我市企業進行技術研究與開發的科技人才141人。院地院企合作已成為我市引進人才和引進智力的有效途徑。
以國家目標為主體的試點工作成效顯著。五年來,瞄準國家目標,立足天水的科技特色和優勢,積極承擔國家任務,有國家科教興市試點、國家技術創新區域試點、國家製造業信息化工程試點、國家科技特派員試點等4塊「國字型大小」牌子落戶天水市,2次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自主創新已成為上一個五年天水老工業基地重振雄風的靈魂,也必將成就下一個五年輝煌的動力。
「十一五」即將來臨,對於未來的五年,天水科技事業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發展藍圖?
在未來五年中,天水科技事業將按照「整合科技資源,提升創新能力,擴展示範基地,實現重點跨越,支撐全面發展,推進科教興市」的發展思路,把推動科技自主創新擺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將提高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作為推進結構調整和提高競爭力的中心環節,加快建設城市科技創新體系。
為了實現未來五年科技發展的任務,天水市確定了利用資源優勢和行業優勢,集中科技資源和力量,突出抓好並重點發展電子專項,先進裝備製造專項,智能電器專項,材料及新材料專項,生物醫葯專項,果品專項,畜牧專項,蔬菜和花卉專項,農產品精、深加工專項,農作物新品種選育專項等十大科技專項和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重點科技項目50項。
在此基礎上,將天水市建成西部先進裝備製造創新示範基地和西部智能電器及控制系統產業化創新示範基地,建成省級、國家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創新示範基地和省級新材料產業化創新示範基地,從而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能力,在半導體照明、先進裝備製造等重要領域實現自主創新的跨越式發展,提升天水競爭力,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肆』 西北地區工業基地

甘肅是我國的老工業基地,涵蓋石油化學工業、航空航天工業、核工業和有色冶金工業。西部大開發實施以來,甘肅工業發展較快,連續四年工業增長速度超過全國平均水平。2003年,全省實現工業增加值449.81億元,同比增長12.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389.81億元,同比增長13.02%。工業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進一步提高。

「工業強省」是甘肅加快發展的必然選擇

甘肅工業經濟雖然得到較快發展,但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經濟總量小、人均水平低、在全國位次靠後的狀況長期沒有得到根本改變,橫向比差距在不斷拉大。四年來全省GDP、工業增加值增速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但GDP佔全國的比重僅為1.1%左右,工業增加值佔全國的比重不足1%。從上述實際出發,甘肅省委省政府適時制定出「工業強省」戰略,並大力予以推行,旨在縮小差距,加快工業經濟的協調健康發展。

目前,甘肅工業結構呈現六大特點:以原材料工業為主的重型工業結構;以國有工業為主的所有制結構;以大中城市為中心的分布結構;資金密集型特徵比較明顯;以大型企業為骨乾的企業規模結構;產業布局呈現新的梯度格局。

針對這些特點,「工業強省」應強在哪裡?甘肅省經委黨組書記任繼東從三個方面做了詳細分析。

首先要使工業增加值在全省GDP中的比重不斷增加。長期以來,甘肅工業經濟佔GDP的比重呈現不斷下降趨勢,到2001年,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僅為33.18%。按照規劃,到「十五」末,全省工業增加值要達到550億元,年均增長10%以上,佔GDP的比重提高到36%—38%,工業經濟總量在全國的位次上移2-3位。

二是工業稅收在全省財政收入中的份額不斷增加。目前工業稅金佔全省大口徑財政收入的60%左右。要使工業稅金佔全省大口徑財政收入的份額逐步有所提高,並力爭使工業稅金增長的速度超過財政收入增長的速度。

三是通過工業的發展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發展,吸納更多的城鎮勞動力就業和提高就業人員的收入。甘肅省中小企業提供的就業已佔到全部工業企業提供就業的72%以上,近年來新增就業人口中80%以上在中小企業就業。

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盡管『九五』以來結構調整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甘肅工業結構特別是產業結構仍存在影響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主抓工業的甘肅省副省長楊志明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甘肅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具體有五個方面:一是傳統產業比重大,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滯後。二是主導產業不突出,對國民經濟的帶動作用不強。三是技術含量低,開發能力弱。四是以原材料、初級產品為主的產品結構。五是外向型經濟比重偏低。

楊志明說,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甘肅扭轉與全國差距不斷拉大趨勢進而縮小差距,實施追趕戰略的現實選擇。

對此,甘肅金川集團、蘭州石化等大型國企均做出了有益探索。

位於中國鎳都金昌的金川公司建立健全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企業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增強了企業發展的活力。金川公司宣傳部長李逢國介紹:在3年多的時間內,公司經濟總量顯著增長,鎳的年生產能力從4萬噸增長到7.5萬噸,銅的年生產能力從不足2萬噸增長到12.5萬噸,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銅生產企業。目前該公司積極推進與上海寶鋼等大企業的戰略合作,抓緊進行公司的整體改制,年內將完成股份公司的組建,力爭在2005年底或2006年上市。

有著中國石化行業老大哥之稱的中國蘭州化學工業公司和蘭州煉油化工總廠,拿出各自拳頭生產企業並入新組建的蘭州石化分公司,不僅使「主輔分離」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將蘭州石化分公司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推上甘肅工業六十強的首位寶座,還採取積極措施,保證了存續企業中近十萬名職工的正常生產和生活。

大中小企業協調發展是工業強甘的必由之路

「堅持大中小企業並重、協調健康發展,是加快甘肅工業強省的必由之路。」甘肅省經委黨組書記任繼東分析說,「如果我們不把大的做強做優,甘肅工業就沒有中流砥柱,就缺乏帶動力和影響力;如果不把小的做多做活,實際上就不可能在量的方面有大的增加,就不可能在就業和其他方面有大的貢獻。」

因此,任繼東認為,一方面要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努力將現有大企業不斷做大做強,切實提高在國內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另一方面,要扶持優強中小企業發展,對具備一定條件、產業和產品優勢明顯的企業,通過支持技術改造、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兼並聯合重組等手段和形式,促其加快發展,培育和組建大公司和企業集團,鼓勵中小企業成為大企業的搖籃和夥伴。這方面,天水市做的相當不錯。

天水市市委書記張津梁介紹說,天水工業緣於「三線」建設布局,1998年前仍有89%的企業屬於國有,1992年開始處於整體虧損狀態,改制任務相當艱巨。天水曾推行承包、股份合作,但均未有成果。從2002年始,他們認識到天水改制的重心在於「明晰產權」和「身份置換」,隨後以物化貨幣、減員分流,以法律形式確定職工身份的改制獲得了巨大成功。

截至2003年底,天水市縣區屬企業93%以上完成改制,其餘7%屬於公益性、服務性企業也逐步完成改制。2002年到2003年,天水所屬企業實現整體盈利,2003年工業增幅達17.4%,今年1到5月,增幅達19%,保持強勁增長。

由於「工業強省」戰略的有效實施,甘肅工業經濟運行由速度效益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呈現出速度快、效益好、質量高的新特點。今年前四個月,甘肅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49.64億元,同比增長19.45%,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3個百分點。

來自甘肅省政府的消息稱,該省工業增加值完成500億元、增長11.5%的年度目標,預計可以順利實現。 (楊毅 黃傑 程小旭)

中國經濟時報 2004年07月05日

閱讀全文

與天水市哪裡工業區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做工業園區地產招商專員怎麼樣 瀏覽:139
工業用地如何保建 瀏覽:618
桐柏縣工業區屬於哪個鎮 瀏覽:115
永州市工業製造怎麼樣 瀏覽:929
在中國開賓士s級超越多少 瀏覽:29
寶馬遠程升級應用怎麼連接 瀏覽:269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是哪個廠家出的 瀏覽:242
奧迪手扣怎麼開啟 瀏覽:624
蘇州工業園電費多少錢 瀏覽:702
如何查詢參與汽車搖號編碼 瀏覽:762
奧迪a和s怎麼分辨 瀏覽:955
寶馬丐版和高配有什麼區別 瀏覽:248
工業用地什麼是容積率 瀏覽:865
新款寶馬發動機為什麼不能鏜缸 瀏覽:132
奧迪油箱蓋怎麼貼改色 瀏覽:915
寶馬賽車多少錢 瀏覽:104
寶馬gps多少 瀏覽:279
寶馬貼黑色什麼膜 瀏覽:147
盛澤到溧水客運汽車要多久 瀏覽:259
工業生物除臭塔多少錢 瀏覽: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