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機電工業哪個城市發展好

機電工業哪個城市發展好

發布時間:2023-06-16 01:52:27

① 中國還有哪個城市是做機械工業的大城市

我國主要機械工業城市

據近幾年我國機械工業產值的統計,全國有18個機械工業集中城市,其機械工業產值均在所在城市工業總產值中居首位,這18個城市的機械工業產值之和占同年全國機械工業總產值的一半左右。其中產值位於前8的是:

(一)上海

上海是我國最大機械工業基地。雖然1949年前有一定歷史基礎,但其主要製造能力和設備,是40多年來改、擴、新建起來的。如今,上海機械工業在研究、規劃、設計、製造、引進消化吸收創新、協作配套等方面都堪稱全國之首。上海機械產品不僅行銷全國各地,而且部分產品在國際市場也有一定競爭能力。機械工業門類齊全,許多行業都擁有領頭企業和拳頭產品。主要代表性行業有工業設備、電器、電子、交通運輸設備等製造業。依託上海優勢區位,上海機械工業在我國四化建設中佔有特殊地位。

(二)北京

北京機械工業僅次於上海,位居全國第二位。目前,北京機械工業以工業設備、交通運輸機械和電子等產品的製造為主要行業,基本上形成了具有首都特色的技術密集型機械工業體系。但是,區位優勢仍然發揮不夠,結構調整任務還很大。北京作為全國首都,社會和經濟地位非同尋常,信息發達,科技力量雄厚,高技術工業已有一定基礎。因此,今後應堅持高、精、尖、新的發展方向。總之,要突出科技含量高的產業和行業,爭取在國內外佔有一席之地。

表6—5 中國機械工業集中城市

(三)天津

天津機械工業門類也比較齊全,主要部門是工業設備和農業機械、電器、電子等,已形成較強的綜合性機械工業基地。機械工業產值僅次上海,北京居全國第三位。天津是我國北方特別是華北的重要經濟中心,機械工業面向地域較廣,服務范圍較寬,應進一步強化綜合性基地作用,提高產品競爭能力,佔領國內和國際市場。

(四)沈陽

沈陽機械工業在全國居第四位,尤其機械工業產值在該城市全部工業總產值中則佔一半,比重較高,是名副其實的機械工業城市。東北是全國的重工業基地,沈陽機械工業充分反映了這一特色和優勢。主要部門是冶金礦山、機床等工礦設備、送變電和電力輔機設備以及交通運輸機械等。要加快技術改造,提高水平。

(五)廣州

1949年以來特別是近10多年來,廣州機械工業發展很快,尤其是輕型機械如日用機電產品發展更快,已打入國際市場,並有較好的信譽。同時,在引進消化吸收先進技術裝備方面起著重要的窗口作用。廣州毗鄰港澳,具有進一步擴大出口和引進的雙向優勢。

(六)重慶

重慶是我國內地主要是西南地區的重要機械工業基地。部門行業比較綜合齊全,主要行業是工業設備、交通運輸機械和電器等,儀錶行業比重在全國也是比較高的。隨著長江航運等條件的不斷改善,重慶機械工業基地建設環境將會更大改觀,未來在推進大西南的開發過程中,重慶機械工業擔負重要使命。

(七)南京

南京機械工業部門的行業結構雖也比較綜合,但是最突出的專業化部門是電子工業,除了新興城市深圳由於其特殊區位,電子工業的絕對產值和相對比重(指在該市全部工業比重)均居全國首位外,南京電子工業絕對產值和相對比重均僅次於深圳,而列居第二位,著名的熊貓集團蜚聲國內外。

(八)長春

長春是以汽車工業為主的機械工業城市,機械工業產值佔全市工業產值的60%。長春的汽車工業完全是在1949年後建設和發展起來的,是我國汽車工業的搖籃和基地。尤其是近年轎車工業的迅速開發,使長春這個機械工業基地地位日益趨前。汽車城是長春機械工業基地專業化的根本標志,也是長春市工業興旺發達的生命力所在。

② 中國四大工業基地中哪個電子行業最發達

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區(也就是常說的「長三角」),中心城市有上海、南京、杭州。
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津京唐工業區。中心城市是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島。
以重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遼中南工業區,中心城市有沈陽、大連、鞍山等。
(津京唐工業區、遼中南工業區和山東的煙台等又合稱為環渤海工業帶)
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珠江三角洲工業區,中心城市包括深圳、廣州。珠海、東莞。(泛珠三角還包括香港、澳門)
滬寧杭工業基地.全國最強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京津唐工業基地. 中國北方綜合性工業基地
遼中南重工業基地. 全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以輕工業為主的加工基地
珠江三角洲由於改革開放初期的優厚政策,大量電子電器加工組裝企業發展起來,由於交通上的便利,特別是據港澳台較近,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企業發展特別迅速,但是該地區的工業綜合實力不是很強。
滬寧杭即是長江三角洲地區,該地歷史上就是人口稠密,生產生活高度發展的地區,蘇南與浙北依託上海,這個中國的經濟首都,有著廣闊的市場與經濟腹地,交通也十分便利,較珠三角更接近北方地區,市場潛力很大。由於綜合實力較強,該地區的發展將使四地區中最快的。
京津唐工業基地在很大程度上依託的是北京的眾多高校,這是在技術上的獨特優勢,而且礦產豐富,有利於經濟發展。但是環境問題,特別是沙塵暴和缺水問題一直制約著發展。而人民收入普遍較低,則更是大的阻礙。
遼中南重工業基地,重工業較全面,但結構老化,管理落後,大企業一般歷史長,負擔重,不適合市場經濟的發展。該地區資源豐富,但天氣因素是巨大的制約因素。
所謂重工業就是生產生產資料的的工業,輕工業就是生產生活資料的工業,綜合型工業就是兩者協調發展。輕工業相對重工業更加與人民的生活密切相關
京津唐
地理區位優越。位於我國東部沿海地帶的北部,扼我國北方地區海上門戶,與日本、朝鮮和韓國等聯系便捷,擁有「亞歐大陸橋」東端的天津港、大連港,是我國華北、東北的經濟核心區,腹地范圍廣大,幾乎包括半個中國。

自然資源豐富。擁有探明儲量佔全國40%的鐵礦石和石油資源,以及大面積的沿海灘塗,自然條件優越。

農業生產穩固發達,基礎工業實力強大,工業體系門類齊全,特別是石油工業、煤化工業、冶金工業、海洋化工、機械電子工業等都很發達,是我國北方最大工業密集區。

文化科技發達,人力資源素質較高,研究開發潛力巨大。全國1/4的高等院校、1/4的研究與開發機構及情報文件機構、17%的國有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都集中在本區,尤其是京津地區是全國知識最密集的區域,能夠提供經濟發展所需的各類高級人才。
本區經濟發展所遇到的最大問題是水資源和能源緊缺,此外,國有大中型企業活力不足,產業結構轉換艱難也是區域經濟開發中出現的主要問題。今後要加強農業建設,發展節水型生態農業;發揮交通發達、科技人才集中和鋼鐵石油資源豐富的優勢,積極發展汽車、電子和高新技術產業,提高鋼鐵、石油化工、重型機械等優勢產業的技術水平和開發創新能力,加快產業結構向知識密集型產業方向發展;同時要加快基礎設施的建設,大力發展信息、金融、商貿、旅遊等第三產業。
珠三角
珠江三角洲位於廣東省中南部,具有平原廣闊、氣候溫和、河流縱橫等優越的自然條件,是我國人口、城鎮密集,經濟發達的地區之一,也是我國對外開放的前緣地帶。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珠江三角洲在原有的較好經濟基礎上, 1981~1995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遞增達18%,高於廣東14%和全國12%的增長速度,成為全國經濟增長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的地區。

本區位於我國東南沿海,同香港、澳門毗鄰,靠近東南亞,地理位置相當優越。這樣的區位條件使本區得以發揮勞力豐富、地價低廉的優勢,就近接受港澳產業的擴散,利用港澳貿易渠道轉口大量出口商品,參加廣泛的國際分工。

外商投資的熱點地區。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僑鄉,與港澳同胞、海外華僑有著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密切的血緣關系。改革開放的優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資,促進了本區的發展。1979~1995年珠江三角洲地區實際利用的外資額佔全國的16%,其中港澳資金佔77%。外資進入的同時還引進了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經濟管理方法,並對傳統工業進行技術改造,創辦了一批現代外資、合資企業,成為本區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

我國重要的輕工業基地。現在,這里已經已形成了以輕工業為主、重化工業較發達、工業門類較多、產品競爭能力較強的工業體系。家用電器、消費類電子、紡織服裝、食品飲料、醫葯、玩具、手錶、自行車、多種日用小商品等輕工業均居全國前列。尤其是電子工業的產值佔全國20%,已成為全國重要的新興電子工業基地。

但是,珠江三角洲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出現了盲目征地的現象,使耕地大量減少,造成了水土資源的緊張;同時也出現不重視農業的傾向,使基礎農業受到明顯削弱;此外,生態環境問題也不容忽視。因此,珠江三角洲在今後的發展中,可利用香港和澳門主權的回歸這一特殊的有利條件,在工業、金融、運輸、貿易、旅遊等方面進一步與港澳進行分工協作,互相補充。在改造、提高現有的家電、電子、輕紡、醫葯等支柱工業,發展新的支柱產業的同時,要切實加強耕地保護、加大農業投入,為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
長三角 (滬寧杭)
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指以上海為經濟中心,以滬寧杭為主體的一系列大中城市

地理位置優越,經濟腹地廣大。本區地處沿海中段和長江口,既可通過海運與東北、華北、華南乃至海外往來,又可通過內河航運與佔全國1/5陸地面積、1/3人口的長江流域內各省市相溝通,還可通過鐵路與中、西部地帶的各省市相聯系,經濟影響幾乎遍及全國。

工農業生產水平居全國領先地位,是我國經濟實力最強的經濟核心區,其面積僅佔全國的1%,人口佔全國的 6%,但國內生產總值佔全國的15%,在全國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一方面,本區自然條件豐腴,農業基礎好,是全國聞名的高產穩產農業區,總體農業生產水平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30%~50%;另一方面,本地區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有紡織、化纖、電氣、電子、機械、化學、黑色冶煉及壓延加工、交通運輸設備製造、金屬製品、食品、服裝加工等多種行業,很多行業在全國總產量中占很大比重,此外微電子與電子信息、精細化工、新材料、生物工程、機電一體化等高新技術產業已經具有一定基礎。

鄉鎮工業發展迅速。本區鄉、鎮、村及村以下工業產值約佔全國同一類型總數的40%,大部分縣以及縣級市的鄉鎮工業產值已超過整個工業的 1/2,大多數縣市的農村工農業產值中,工業已佔90%以上,可見鄉鎮工業已成為農村經濟的主要支柱。鄉村工業化的發展同時促進了鄉村城鎮化的發展,各種人口規模的城鎮等級齊全,使其成為我國城鎮化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但是目前本區的發展也存在著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土地資源緊缺;區域環境質量下降;能源和原材料不足等。因此,今後的主要發展方向是:加強農業發展,鞏固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大力進行對太湖的治理,保護環境;促進技術進步與技術創新,改造傳統產業,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發展金融、保險、外貿、商業等第三產業;借浦東新區的開發開放為契機,進一步明確上海作為長江三角洲的經濟核心地位和龍頭地位,調整上海的產業結構,帶動長江三角洲的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發展。

閱讀全文

與機電工業哪個城市發展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做工業園區地產招商專員怎麼樣 瀏覽:139
工業用地如何保建 瀏覽:618
桐柏縣工業區屬於哪個鎮 瀏覽:115
永州市工業製造怎麼樣 瀏覽:929
在中國開賓士s級超越多少 瀏覽:29
寶馬遠程升級應用怎麼連接 瀏覽:269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是哪個廠家出的 瀏覽:242
奧迪手扣怎麼開啟 瀏覽:624
蘇州工業園電費多少錢 瀏覽:702
如何查詢參與汽車搖號編碼 瀏覽:762
奧迪a和s怎麼分辨 瀏覽:955
寶馬丐版和高配有什麼區別 瀏覽:248
工業用地什麼是容積率 瀏覽:865
新款寶馬發動機為什麼不能鏜缸 瀏覽:132
奧迪油箱蓋怎麼貼改色 瀏覽:915
寶馬賽車多少錢 瀏覽:104
寶馬gps多少 瀏覽:279
寶馬貼黑色什麼膜 瀏覽:147
盛澤到溧水客運汽車要多久 瀏覽:259
工業生物除臭塔多少錢 瀏覽: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