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宜賓與綿陽的差距
在鐵路運輸成為主要運輸方式之前,宜賓的地理位置比綿陽重要的多;在釀酒、造紙等手工業時代,宜賓的工業比綿陽更發達;隨著寶成鐵路的通車,三線建設的布局,軍轉民等幾個歷史機遇的降臨,綿陽全面超過了宜賓,也超過了南充、瀘州、內江、自貢等川內的老工業城市和地區經濟中心。綿陽的優勢在於:綿陽據成都距離更近,出川更便捷;成德綿一線是川內經濟最活躍的地區;綿陽的工業門類比宜賓齊全;綿陽享受了國家給與的更加優惠的政策;綿陽比宜賓有更多的國家國防科研院所;綿陽比宜賓有更多的大專院校;綿陽的氣候比宜賓涼快綿陽社會上更重視教育和培養人才
B. 工業時代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亘古,盤古開天劈地,女媧造人,誇父逐日,後裔射日,大禹治水,反正就在那時候左右吧
C. 工業文明時期在什麼什麼的地區興起了工業城市
工業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史的一個重要階段,可以分為五個階段:1、16世紀初到18世紀工業革命前,工業文明首先在西歐興起。2、工業革命開始以後到19世紀末,人類真正進入工業社會,同時工業文明從西歐擴散到全球。3、20世紀上半期,工業文明全面到來,社會出現了巨大的震盪,也進行了調整和探索。4、二戰後到70年代初,人類吸取了上一階段的經驗教訓,工業文明順利推進。5、20世紀70年代以來,工業文明深入發展。
(3)工業時代哪個城市擴展閱讀:21世紀的後工業化時代將進入可持續發展的循環經濟、生態經濟的高科技經濟模式。工業社會是唯一的一個依賴持續的經濟增長而生存的社會。財富的增長一旦停滯,工業社會就喪失了合法性。由財富的不斷增長所要求,工業社會離不開創新,創新是工業社會生死攸關的基礎。由創新所要求,工業社會中的知識增長也是無止境的。工業社會的陌生人之間需要持續、經常和直接地進行交流,為此需要共享一種無條件通用的標准語言,對它的理解不需要任何特殊的文化背景。他們還需要一種為使用汪手這種標准語所必需的、共困消嫌同的和世俗的文化,這樣才能使所有的人在面對面的短暫接觸中進行密切交流。這就要求創造一種標准語言並對所有社會成員橋缺進行這種標准語言的和其他為社會流動即多變的分工所必須的基礎性、通用性和標准化的知識的教育。
D. 景德鎮的變遷史,是從「瓷都」變為一個工業城嗎
雖然說江西人目前經常自嘲本省在國內“存在感不高”,但江西省內卻存在一個世界范圍內知名度極高的地方,這就是“瓷都”景德鎮,這里自宋代開始就是中國制瓷業最重要的中心,而瓷器在古代則是中國出口貿易的“拳頭產品”之一,深受海外市場歡迎,也因此,景德鎮的名氣也是享譽世界。
但是,今天江西的景德鎮其實和大家腦海中的景德鎮還是有相當的區別,首先,景德鎮現在並不是一個鎮,它是一個地級市;其次,目前景德鎮雖然也打“陶瓷文化”來開發旅遊,但景德鎮目前的主要經濟產值和財稅來源不是陶瓷產業,而來自其它工業。
從“鎮”到“市”,這不知道升了多少個等級,那麼古代的景德鎮到底是個怎樣的地方呢?
古代景德鎮——瓷都興起
制陶,這是人類社會最早的工業活動,景德鎮地區的制陶歷史相當久,從樂平地區考古發現的舊石器時代的陶片可以推斷至少有2萬年歷史,之後這一地區的手工業不斷發展,後來竟發展成有相當規模的陶瓷業,至於景德鎮何時有大規模製瓷業目前仍然沒有定論,目前考古發現也不多,僅僅在樂平發現有唐代窯業遺存,產品品質不高,但樂平目前雖在行政上屬於景德鎮,但實際是從上饒劃來的,是並不是傳統的景德鎮地區(珠山區、昌江區和浮梁縣),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不晚於宋代,景德鎮就開始成為知名的陶瓷生產基地了。
景德鎮是中國唯一的直升飛機生產基地,圖為景德鎮研製出來的直-8直升機
但是,對於“瓷都”這個稱號,景德鎮也是不希望他人染指的,2004年4月12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將“中國瓷都”的牌匾授給了廣東省的潮州市(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景德鎮陶瓷的產值與潮州相比,相差甚遠),景德鎮全市大震,當地律師團甚至要向授予牌匾的兩個協會討說法,當然,此事雖然不了了之,但景德鎮的“瓷都”之名,全國上下也都是認的,畢竟歷史文化上,這里影響實在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