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大開門社區的工業園區在哪裡

大開門社區的工業園區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3-06-14 09:07:25

A. 杭州有哪些工業園區

1.杭州工業園區如下:

(1)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於1990年,1993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國家級開發區,是集工業園區、高教園區、出口加工區於一體的綜合性園區,也是杭州市三大副城之一,委託管理下沙和白楊兩個街道,轄區人口約45萬人。

(5)杭州出口加工區

杭州出口加工區,浙江杭州出口加工區是2000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中國大陸第一批出口加工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東部的國家級開發區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2001年5月18日經過國家八部委聯合驗收,正式封關運作,封關面積2.007KM2。

(1)大開門社區的工業園區在哪裡擴展閱讀:

1.杭州高新區(濱江):

由杭州國家高新區、杭州市濱江區兩區管理體制整合而成,總面積約92平方公里。高新區建於1990年,是國務院批準的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啟動區塊位於錢塘江北原文教區一帶,是高新區的發祥地,也是高新技術的創新源和中小科技型企業的大孵化器。

濱江區設立於1996年12月位於錢塘江南岸,下轄3個街道,現有51 個社區,常住人口32萬。2002年6月兩區管理體制調整,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既按開發區模式運作,又行使地方黨委、政府職能,開啟了建設發展的新時期。

建區以來,杭州高新區(濱江)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發揮體制、機制、管理、服務、區位等優勢,吸引創新資源,優化創新環境,不斷完善區域創新體系,加快培育內生增長和創新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經濟社會實現了快速健康發展。

根據2014年7月科技部公布的全國國家級高新區綜合排名,杭州高新區位列第五,躋身國家高新區第一方陣。

連續三年在浙江省工業強縣(市、區)綜合評價中排名第一,成為浙江省最重要的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技術創新示範基地、創新型人才培養基地、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和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

杭州高新區(濱江)全力打造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集聚區、示範區——「智慧e谷」。始終堅持把「高」和「新」作為產業發展方向。

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了從關鍵控制晶元設計,到感測器和終端設備製造,到網路通信設備、信息軟體開發、物聯網系統集成以及電子商務、金融服務、智慧醫療等運用,再到網路運營服務、大數據平台的全產業鏈和技術體系。

培育壯大了阿里巴巴、華三通信、海康威視、大華股份、中控集團、聚光科技等一大批骨幹企業,引領和帶動了杭州乃至浙江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

2.杭州:

簡稱「杭」,浙江省省會,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副省級市,是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環杭州灣大灣區城市、杭州都市圈城市 、中國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之一。

截至2017年,杭州下轄10個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16853.57平方千米(包含錢塘江水域面積,錢塘江河海分界線採用海鹽澉浦—餘姚西三閘連線) ,常住人口946.8萬人,城鎮化率76.8%。2017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832元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17億元,高新技術企業達2844家。

杭州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杭州得益於京杭運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發達的絲綢和糧食產業,歷史上曾是重要的商業集散中心。

後來依託滬杭鐵路等鐵路線路的通車以及上海在進出口貿易方面的帶動,輕工業發展迅速。新世紀以來,隨著阿里巴巴等高科技企業的帶動,互聯網經濟成為杭州新的經濟增長點。

杭州人文古跡眾多,西湖及其周邊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遺跡,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絲綢文化、茶文化,以及流傳下來的許多故事傳說成為杭州文化代表。

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2022年亞運會將在杭州舉辦。2018年1月,杭州入選首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排第7位。

3.位置境域:

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北部,浙江省北部,東臨杭州灣,與紹興市相接,西南與衢州市相接,北與湖州市、嘉興市毗鄰,西南與安徽省黃山市交界,西北與安徽省宣城市交接。

地理坐標為坐標為東經118°21′-120°30′,北緯29°11′-30°33′。市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20°12′,北緯30°16′。

杭州的城市原點(零公里標志)設在上城區紫薇園坐標原點。紫薇園坐標原點從1913年開始就作為杭州市的中心。城市內的建築、道路、水系及名勝古跡,都可根據該原點標出方位和與原點的距離。

4.水系分布:

杭州有著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環境。全市丘陵山地佔總面積的65.6%,平原佔26.4%,江、河、湖、水庫佔8%,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和以大涌潮聞名的錢塘江穿過。[26]

5.氣候特徵:

杭州處於亞熱帶季風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氣溫17.8℃,平均相對濕度70.3%,年降水量1454毫米,年日照時數1765小時。夏季氣候炎熱,濕潤,是新四大火爐之一。 相反,冬季寒冷,乾燥。春秋兩季氣候宜人,是觀光旅遊的黃金季節。

網路-杭州

B. 蘇州工業園區屬於哪裡

蘇州工業園區在哪裡?
地處蘇州城東金雞湖畔,行政區域面積288平方千米,下轄3個鎮,戶籍人口25萬。

蘇州是歷史文化名城,它緊鄰上海,依託浦東發展,一躍成為中國東部沿海的發達城市,是中國最有功響力的工業中心之一。

蘇州工業園區位於蘇州古城東側,通過周邊發達的高速公路、鐵路、水路及航空網與中國和世界的各主要城市相連。

機場:

上海虹橋機場(距蘇州80公里)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距蘇州舉差120公里)

南京國際機場(距蘇州200公里)

無錫碩放機場(距蘇州40公里)

蘇州光福機場(距蘇州10公里)(軍用)

海運港口:

上海港:距蘇州100公里;年吞吐量1.65億噸,104個萬噸級泊指答肢位

張家港:距蘇州96公里;綜合性港口,年吞吐量800萬噸,18個萬噸級泊位

太倉港:距蘇州70公里;石油港口,預計萬噸級泊位30個

常熟港:距蘇州60公里;化工港口,預計年吞吐量150萬噸,建有12萬標箱碼頭和30萬噸通用碼頭各1座。

公路:

蘇州市境內現有公路2052公里,密度為21.46公里/平方公里,蘇州溝通外地的公路有:

國道:

204國道(煙台--青島--蘇州--上海);

312國道(上海-蘇州-新疆);

318國道(上海--蘇州-- *** )

高速:

滬寧高速公路(上海--南京);

機場快速公路(蘇州--上海市、虹橋國際機場);

京蘇滬高速公路(北京--蘇州--上海);

蘇嘉杭高速公路(蘇州--嘉興--杭州);

鐵路:

京滬鐵路

ke./view/327355?fr=ala0_1#8
蘇州工業園區屬於哪個區
蘇州市下轄張家港市、常熟市、太倉市、崑山市、吳江市,吳中區、相城區、平江區、滄浪區、金閶區,以及蘇州工業園區和虎丘區(蘇州高新區)
蘇州工業園區屬於哪個省
在蘇州地圖的右邊,都是蘇州工業園區,最北邊是相城區,最南邊是吳中區,西邊是蘇州高新區,中間是蘇州古城區
蘇州工業園區是屬於哪個區?
蘇州工業園區是原來的幾個老區合並的,現在屬於國家級開發區。 郵編是215000
蘇州市工業園區屬於哪個區
蘇州市工業園區民政地理規劃屬於蘇州吳中區,行政和經濟管理是蘇州獨立的一個區。
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屬於哪個區
朋友蘇州市工業園區就是蘇州的一個區附:蘇州共轄12個區(縣級市),其中市轄區7個(金閶區、滄浪區、平江區、吳中區、相城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高新區【虎丘區】),代管5個縣級市(常熟市、張家港市、太倉市、崑山市、吳江市)

親,你好!以上回答來自問問團隊【江蘇衛視-單個兒】,如果有疑問可以追問,如果滿意記得選擇能解決+原創+五星評價,祝你生活愉快!
蘇州工業園區星湖街是屬於蘇州哪個區的?
屬於蘇州園區。
蘇州工業園區都包括哪些地方?
婁葑鎮跨塘鎮唯亭鎮勝浦鎮車坊、郭巷都有一部分劃到園區。 玲瓏灣、加成國際、中海星湖國際、中央景城、萬科金色家園、中海國際社區、楓情水岸花園、星海時代花園、順馳鳳凰城等等。
蘇州工業園區是屬於哪個區?
蘇州工業園區是原來的幾個老區合並的,現在屬於國家級開發區。 郵編是215000
蘇州工業園區具體在哪?它所在的地址是唯世哪個區的?
iuorjdthq41cl13ejkkn

C. 東莞有哪些工業

東莞工業園有君泰·正拓5G產業園、天寶工業園等。如需入駐產業園,推薦選擇君泰·正拓5G產業園。君泰·正拓5G產業園作為東莞市重大項目,以數智產業鏈製造節點為擔當,填補和提升松山湖生產功能,致力於打通松山湖科研與生產價值鏈兩端。

1、工業園區是劃定一定范圍的土地,並先行予以規劃,以專供工業設施設置、使用的地區。作為工業發展的一種有效手段,工業園區在降低基礎設施成本,刺激地區經濟發展,向社區提供各種效益的同時,也給人類的生存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因此,工業園區的規劃與建設必須改變過去單一的經濟目標,創造一種新的科學的生態理念,將生產與環保、生態與消費有機結合起來。
2、工業園的目標是在最小化參與企業的環境影響的同時提高其經濟效益。這類方法包括通過對園區內的基礎設施和園區企業(新加入企業和原有經過改造的企業)的綠色設計、清潔生產、污染預防、能源有效使用及企業內部合作。【點擊獲取更多詳情信息】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東莞工業園的相關信息,推薦選擇君泰·正拓5G產業園。君泰·正拓5G產業園旨在打造樣板園區,總建築面積約30萬平方米數智集成區,以「非傳統的超集工廠」為定位,以「工業4.0高標廠房新生態」為目標,以「提前10年洞悉企業未來生產需求」為理念,打造「松山湖智造1號位」生產型園區,規劃有超集工廠、產研大廈、工業總部、公寓配套四大產業載體。

D. 杭州仁和鎮工業園區有多少個

杭州仁和鎮工業園區有1個。
仁和街道,隸屬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地處餘杭區北碧兄部,東連塘棲鎮、崇賢街道,南、西南接良渚街慧豎道,西北、北與湖州市德清縣三合鄉、乾元鎮、雷甸鎮為鄰,總面積75.00平方千米。2011年末,仁和街道總人口65135人。
1950年10月,設立獐山、東塘、雲會3個鄉;2011年8月,改設仁和街道。[3]截至2020年6月,仁和街道轄2個社區、18個行政村,[4]街道辦事處駐獐山社區仁河大道1號。[3]2021年3月11日,仁和街道為新的餘杭區前慧大所轄。

E. 蘇州的工業園區,

園區是蘇州市的區,蘇州一共分為六個區。
吳江是縣級市,歸蘇州大市。
園區底邊的幾個鎮是沿襲以前(園區還是農田的時候),不是縣級市,就是單純的鎮,屬於園區,如婁封鎮,唯亭鎮,勝浦鎮等。
社區就是社區,就是有點類似於住宅小區。
湖西湖東是以金雞湖為界,沒聽過湖西或湖東社區的,應該還要分的細點。

F. 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工業園區的名字是什麼

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工業園區是深圳市的蛇口工業區,該工業園區是中央批準的第一個工業園區。

G. 蘇州工業園區的簡介包括其中央商貿區的發展狀況

蘇州工業園區是中新兩國政府間重要的合作項目,1994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同年5月實施啟動。園區地處蘇州城東金雞湖畔,行政區域面積288平方公里,下轄三個鎮,戶籍人口26萬,其中,中新合作開發區規劃面積70平方公里。我們的目標是:把蘇州工業園區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工業園區和現代化、園林化、國際化的新城區。
作為中新兩國政府間重要的合作項目,蘇州工業園區的開發建設一直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十二年來,在合作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園區的開發建設一直保持著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幅達40%左右,累計上交中央和省市各類稅收400多億元,創造就業崗位超過38萬個。2005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達580.7億元,比開發之初增長了50倍;地方一般預算收入41.5億元,增長200倍;進出口總額從開發之初的幾百萬美元增加到405億美元,其中出口192億美元,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城鎮職工和農村居民收入分別超過2.8萬元和1萬元,均增長了5倍左右。
今年以來,全區幹部群眾按照科學發展、率先發展、和諧發展要求,統籌推進製造業升級、服務業倍增、科技跨越與新農村建設等重點工作,區域經濟繼續保持又快又好發展勢頭。1-7月全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115億元,同比增長25%;實現地方一般預算收入34.5億元,增長31%;完成進出口總額277億美元,增長28.5%;新增注冊外資27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9.3億美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8億元,在較高平台上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目前,園區以占蘇州市4%左右的土地、人口和7%的工業用電量,創造了全市15%左右的GDP、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和固定資產投資,26%左右的注冊外資、到帳外資和30%左右的進出口總額。同時,每萬元GDP耗水5.8噸、耗能0.34噸標准煤,每度電產生GDP25元、工業產值90元,達到了90年代世界先進水平,初步走出了一條高產出、低能耗、無污染的新型工業化發展之路。其主要發展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產業結構更加優化。近年來,我們積極創新招商理念,更加註重引進項目的質量和成效,稅源型項目、研發型項目、生產性服務項目以及高科技項目明顯增多。目前,全區累計引進合同外資258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09.6億美元,注冊內資863億元,形成了內資外資雙輪驅動的發展格局。從地區結構看,來自歐美的項目佔49%,日韓佔18%,新加坡佔6%,港澳台地區佔22%。從投資規模看,投資上億美元項目超過60個,其中10億美元以上項目6個,區內項目平均投資額超3000萬美元,53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區內投資了85個項目。從產業層次看: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00家,尤其是在IC、TFT-LCD、汽車及航空零部件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園區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液晶面板出貨基地和晶元封裝測試基地,大型客車和晶元產能均居全國前三位。
2、創新能力日益增強。我們始終堅持把科技進步作為立區之基、強區之本,不斷加大對技術創新的扶持力度。(1)加快完善創新載體。先後組建了科發、創投、教投等國資創新投資主體,累計投入130餘億元,啟動建設了國際科技園(國家級軟體園)、獨墅湖高教區、生物納米園、創意產業園、中新科技城等各類科技創新載體200餘萬平方米,構建了市場招聘、獵頭招聘和上門招聘三大人才引進網路,引進中外一流高校10餘家、各類人才中介機構50多家。(2)加速集聚創新主體。先後建成了火炬計劃軟體產業基地、火炬計劃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園、國家動漫產業基地、中國軟體歐美出口工程試點基地等6個國家級產業基地,擁有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00家、獨立研發機構50多家,尤其是院省市共建的中科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機構正式落戶園區,標志著蘇州獨立的國家級研發機構實現零的突破。(3)持續優化創新氛圍。先後建設了集成電路設計、軟體評測和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等一批創新功能平台;設立了總額超過30億元的風險創投、人才培養、中小企業創業擔保以及IC設計、軟體研發、動漫產業與生物、納米等領域的發展專項基金。目前,園區以佔全國十萬分之三的土地,創造了全國約3%的IT產值和16%的IC產值,汽車零部件和軟體外包銷售收入分別佔到蘇州市的55%和90%,高新技術產業利稅總額佔全市比重超過三分之一。
3、三產發展後來居上。按照省市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指示精神,積極推進園區服務業發展「倍增計劃」,重點圍繞「金雞湖、獨墅湖和陽澄湖」做文章,先後投入200餘億元,興建了現代物流園、科技文化藝術中心、國際博覽中心等大型生產服務設施60多萬平方米,建成了左岸商業街、金雞湖商業廣場等各類商業載體50萬平方米;相繼引進沃爾瑪、家樂福、世紀聯華等10多個知名商業品牌,入駐了美國普羅斯、日本通運等20多家國際物流公司,集聚了香港匯豐、英國渣打等20多家中外資銀行以及普華永道、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等30多家知名專業機構,有力促進了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的加快升級,環金雞湖區域正在成為蘇州市新的現代商業文化中心。
4、城市功能持續提升。園區開發突出了「以人為本」理念,較好地體現了經濟發展、科技進步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形成了較強的綜合環境優勢。(1)堅持規劃先行。從開發伊始,園區就編制了具有前瞻性的總體規劃,先後制定和完善了300多項專業規劃,並確立了「先規劃後建設、先地下後地上」的科學開發程序和「執法從嚴」的規劃管理制度。(2)適度超前投入。先後投入300餘億元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按照「九通一平」標准,基本完成了70平方公里中新合作區主要基礎設施開發。(3)高標准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積極打造生態園林城區,大力實施綠化、亮化、美化工程,累計新增綠地1700萬平方米,綠地覆蓋率超過45%,為區內企業和居民提供了最佳的居住和創業環境。目前,中新合作區就業人口已超12萬人,居住人口近10萬人,其中外籍人士超過8000人。
5、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按照科學發展觀與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園區在加快發展的同時,更加註重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1)注重資源集約利用。積極探索「清淤、治水、取土、擴地」相結合的土地綜合開發利用新模式,率先取消農村宅基地審批,大力推廣「零土地」招商,鼓勵各類建築向高層發展,多年來共節約土地近20平方公里。2005年,在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5%的情況下,土地出讓面積減少30%,中新區每平方公里工業用地投資強度達到17億美元。(2)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牢固確立「綠色招商」理念,堅持環保部門「一票否決」制,努力從源頭控制污染項目進入。十多年來,因環保因素被否決的項目有200多個,累計合同外資超過11億美元。同時,率先在全國開展循環經濟和生態工業園創建試點,區域環境整體通過ISO14000認證。(3)注重和諧社會構建。堅持「以德治區」和「以人為本、重在建設」方針,通過「虛事實做」的形式,積極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統籌社會資源力量,綜合推進科教文衛、生態環保和扶貧幫困等各項實事工程,全面建立完善以鄰里中心為依託的社區管理和服務體系;積極創建「平安園區」,完善社會綜合治理網路,努力打造最佳人居和創業環境。
6、富民工程優先實施。我們始終將執政為民和富民優先作為黨委、政府的第一責任,不斷加大富民強區、城鄉統籌與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力度。(1)注重區鎮聯動開發。按照「城鄉一體化」要求,加快區鎮基礎設施對接。目前,90%農戶已遷入現代化居住小區,所轄三鎮綜合實力均居全市前列,婁葑還被評為全國千強鎮第四名。(2)加大就業創業扶持。重點實施「五個一工程」 (即建立一本IC卡就業管理台賬,強化一種技能培訓,騰出一批適應性崗位,培育一種創業致富光榮氛圍,探索一條股份合作、失地不失業的共同富裕新路子),努力形成「人人有技能、個個有就業、家家有股份」的致富基礎。目前,征地待安置勞動力中已有95%的人重新上崗就業,其中自主創業當老闆的超過5000人。(3)強化社會保障功能。建立了以預籌積累、個人賬戶為主,涵蓋醫療、住房、養老和失業救濟等各項社會保障的區域性公積金制度,健全完善了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農村合作醫療及大病統籌制度、征地農民保養和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對社會和農村弱勢群體,建立了貧困幫扶制度,對低保對象實現應保盡保。目前,企業參保率已達100%,各類參保人員超過24萬人,基本做到了「老有所養、貧有所濟、病有所醫、難有所助」。
7、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園區是改革開放的前哨陣地,我們在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的同時,高度重視黨的建設和隊伍建設。(1)加強了學習借鑒工作。累計派出1700多人次赴新加坡學習培訓,在規劃建設、經濟發展和公共行政管理方面認真借鑒新加坡經驗,先後編制實施了68項新的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確立了全新的「親商、富商」理念,建立了「精簡、統一、效能」的政府架構和對企業「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務體系,形成了科學規范的管理秩序和法治化環境。(2)加強了幹部隊伍建設。在幹部選拔和使用上,採用公開民主途徑,堅持全員招聘、績能考核、末位淘汰和動態管理。目前,管委會機關幹部平均年齡36歲,研究生、博士生、留學歸國人員和擁有高級職稱的佔30%以上。(3)加強了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針對開發區特點,我們特別重視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先後成立了園區外企黨委和私營個體經濟聯合黨委。目前,工委下設14個黨委、67個黨總支、304個基層黨支部,共有黨員1.2萬余名,基層黨組織建設基本實現了「全覆蓋」。(4)加強了勤政廉政建設。注重黨章學習,強化「八榮八恥」意識,堅持「以教倡廉,以制保廉,以俸養廉,以勤促廉」,標本兼治,著力治本。通過完善責任體系、健全監督網路,重點規范財務管理、政府采購、建築有形市場招投標等各項制度,提高了廉政建設系統程度

H. 蘇州工業園區包括哪些地方,具體的

蘇州工業園區地處蘇州城東金雞湖畔,行政區域面積288平方千米,戶籍人口25萬人。現轄4個街道:婁葑街道、斜塘街道、唯亭街道、勝浦街道。

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的合作項目,開創了中外經濟技術互利合作的新形式。於1994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同年5月實施啟動;位於江蘇省東南部,蘇州市區東部,東接崑山市,南連吳中區,西靠姑蘇區,北隔陽澄湖與常熟相望;行政區劃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區80平方公里。作為中新兩國政府間重要的合作項目,中新雙方建立了由兩國副總理擔任主席的中新聯合協調理事會。

1994年2月11日,國務院下達《關於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有關問題的批復》;2月26日,中新兩國政府在北京正式簽署了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的協議;同年5月12日,蘇州工業園區破土啟動。同年,將蘇州市郊區的婁葑鄉,吳縣的跨塘、斜塘、唯亭、勝浦四個鎮劃歸蘇州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轄,由蘇州市政府的派出機構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行使行政管理職能。

2002年2月23日,經報請省政府批准,蘇州市政府同意撤銷蘇州工業園區斜塘鎮,將其原轄區域並入蘇州工業園區婁葑鎮,實行鎮管村體制,鎮政府駐婁葑。區劃調整後,婁葑鎮行政區域面積90.84平方千米,總人口8.04萬,轄10個居委會、28個村委會。

2002年7月,將蘇州工業園區婁葑鎮東環路以西3個居委會劃歸平江區,東環路以西2個居委會劃歸滄浪區。2003年,將跨塘鎮臨湖村劃歸婁葑鎮管轄。

2003年,跨塘鎮轄橋北、新鎮2個居委會和蠡塘、婁江、婁東、婁中、湖濱、劍湖、古婁、上樓8個行政村。唯亭鎮轄唯亭、亭南、涇巷、東亭家園4個居委會和浦田、夷陵山、施家濱、懸珠、陽澄湖5個行政村。勝浦鎮轄勝浦鎮街道、金苑新村、吳淞新村、園東新村4個居委會和金港、金東、吳巷、勝巷、旺坊、南盛6個行政村。婁葑鎮轄新蘇、葑誼、葑塘、團結、星灣、獨墅湖、斜塘7個居委會,蘇安南、蘇安北、官瀆、東港家怡、東港家樂、金益、蓮香7個社區和板陽、洋涇、倪庄、金厙、群力、東旺港、華蓮、周葑、宅前、墩頭、斜浜、金田、東巷、盛墩、建國、聯合、南旺、南夏涇、姚東、西馬、田巷、南沙里、臨湖23個行政村。(村居名錄根據江蘇省2003年底村及村以上代碼整理)

2004年9月30日,江蘇省政府(蘇政復[2004]89號)批准同意將吳中區甪直鎮車坊居委會和朝前、橫港、李家、大倉、金園、鄂田、旺浜、華雲、車漁9個村劃歸蘇州市婁葑鎮管轄。調整後,婁葑鎮面積120.08平方千米,人口14.35萬人,轄20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

2004年末,婁葑鎮面積72.56平方千米,人口228728人。跨塘鎮面積33.59平方千米,人口39751人。唯亭鎮面積82.15平方千米,人口32171人。勝浦鎮面積16.20平方千米,人口49266人。(數據來源於《江蘇省統計年鑒》)

2005年,根據江蘇省政府《關於同意調整蘇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蘇政復[2005]33號),蘇州工業園區唯亭鎮和跨塘鎮實施合並設立唯亭鎮。調整後,唯亭鎮面積115.86平方千米,人口5.8萬人,轄11個居委會、11個村委會,鎮政府駐蠡塘路。

2009年末,婁葑鎮面積72.56平方千米、人口323310人,唯亭鎮面積115.74平方千米、人口202857人,勝浦鎮面積18平方千米、人口72910人。(數據來源於《江蘇省統計年鑒》)

2012年末,撤銷婁葑鎮,以星灣等36個居委會區域設立婁葑街道,以斜塘等38個居委會區域設立斜塘街道;撤銷唯亭鎮,設立唯亭街道;撤銷勝浦鎮,設立勝浦街道。

I. 蘇州工業園區街道如何劃分

截至2021年4月,蘇州工業園區下轄四個街道,分別為:婁葑街道、斜塘街道、唯亭街道、勝浦街道。

蘇州工業園區:

蘇州工業園區,隸屬於江蘇省蘇州市,於1994年2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設立,1994年5月實施啟動,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的重要合作項目,位於蘇州古城以東,北緯31°17′34.39″ ,東經120°39′28.33″,東臨崑山,西靠古城區,南接吳中區,北枕陽澄湖,面積278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4月,蘇州工業園區下轄四個街道、四個社區工作委員會 。

歷史沿革

1994年2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下發《關於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有關問題的批復》同意江蘇省蘇州市同新加坡有關方面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4月29日,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將婁葑鄉和跨塘鎮、斜塘鎮、唯亭鎮、勝浦鎮一鄉四鎮成建制劃歸蘇州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轄,由蘇州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籌)行使行政管理職能,蘇州工業園區行政區域基本形成。5月12日,蘇州工業園區建設正式啟動 。

2001年3月23日,蘇州工業園區加快開發建設動員大會召開,標志著蘇州工業園區二、三期開發正式啟動。

2006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中新合作區規劃面積擴大10平方公里 。

201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復同意蘇州工業園區建設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2015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復同意蘇州工業園區開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 。

2019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設立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其中蘇州片區(面積60.15平方公里)全部位於蘇州工業園區 。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蘇州工業園區

閱讀全文

與大開門社區的工業園區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賓士車尾標貼怎麼拆下來 瀏覽:411
賓士g500多久換代 瀏覽:371
汽車哪個是關雨刷的 瀏覽:706
汽車板金件怎麼判斷好壞 瀏覽:794
如何像修理廠推銷汽車配件 瀏覽:95
工業趴地扇怎麼組裝 瀏覽:259
新塘汽車城在哪裡買 瀏覽:350
土湖工業區是干什麼的工廠 瀏覽:921
奧迪q7保值率一般多少 瀏覽:337
汽車最後的電瓶怎麼充電 瀏覽:131
什麼叫工業電費 瀏覽:827
醫葯工業都包括什麼 瀏覽:462
汽車氯苯解壓後多久可以辦理過戶 瀏覽:998
奧迪a6l2021款如何逃生 瀏覽:979
英國工業大國有哪些汽車品牌 瀏覽:739
寶馬玻璃生產日期是多少 瀏覽:18
安徽萬象汽車怎麼樣 瀏覽:92
家鄉有哪些汽車 瀏覽:825
寶馬三系內飾有哪些顏色 瀏覽:705
佛山禪城區哪個鎮工業區多 瀏覽: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