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青海省西寧市什麼工業最發達
今年以來,西寧市圍繞項目建設、項目前期和招商引資等工作重點,積極採取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實,確保了工業項目工作進展順利。
今年全市計劃實施的投資額在 5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128項,計劃總投資129億元,年內計劃投資60億元。其中續建項目48項,新開項目80項; 經濟技術開發區實施的工業項目 50項,區縣實施的工業項目78項。
截止 9月底,全市累計完成工業投資23.1億元,完成年目標任務的46.2%;有118個工業項目開復工建設,23個項目竣工投產,其中投資3000萬元以上的項目8個,完成年目標的80%。預計到年底,雪牛保健公司牛羊畜產品深加工、牧羊仔公司5000噸胡蘿卜濃縮汁、程碑公司1200台石油機械減速機等30個項目將陸續竣工 投產,全年竣工項目可達 53個 。
一、經濟技術開發區項目進展情況。 截止 9月底經濟技術開發區完成工業投資8.8億元,有48個項目開復工建設,其中有10個項目已竣工。
東川工業園 累計入駐工業企業 97戶。國鑫鋁業2.8萬噸鋁加工、恆通公司5萬噸鋁塑復合管、裕泰公司5000桶綿羊腸衣、新能源公司1000噸單晶硅等22個項目開復工建設,累計完成工業投資5.4億元。其中,康師傅3萬噸礦物質水、旺旺公司休閑食品、珠峰葯業蟲草菌粉4個項目建成投產。
甘河工業園 累計 入駐工業企業 17戶。 物通公司 20萬噸高純硅鐵、鹽業公司4萬噸金屬鈉等5個項目開復工建設,累計完成工業投資1.3億元。其中,西部礦業5萬噸粗鉛、盛源公司1萬噸硫酸銅、利亞達公司4000噸硼酸鈣、西部化肥3萬噸礦物質飼料4個項目已建成投產。
生物科技產業園 累計 入駐工業企業 64戶。 青海明膠 3000噸明膠、伊佳公司二期、威思頓2萬噸變性澱粉等16個項目開復工建設,累計完成工業投資2.1億元。其中,清華博眾沙棘深加工、寧食集團土特產品精深加工、可可西里葯業gmp生產線等4個項目建成投產。
二、五區三縣項目進展情況 。 截止 9月底,五區三縣完成工業投資14.3億元,有70個項目開復工建設,其中有13個項目已竣工。雪舟三絨搬遷改造、嘉年公司山羊絨分梳、高原綠色6萬噸牛羊肉深加工、華鼎齒輪箱分公司螺旋傘齒輪、潔神公司2萬件曲軸、金溢公司3萬噸鋁型材、嘉瑞公司20萬噸鋁及鋁合金鑄錠、凱興公司鮮奶級酐酪素擴能改造、金源公司牛羊血提取免疫球蛋白、新路公司環衛設備擴能改造等57個項目進展情況良好。其中,橋電二期電解鋁項目、元朔公司1億塊粉煤灰磚、 華新公司 7.5萬噸中低微碳鉻鐵、 日月山陳醋公司 2萬噸陳醋、江河源農牧公司5萬噸飼料加工、正維公司10萬噸礦渣微細粉、晶珠藏葯雙紅活血膠囊等13個項目已竣工或投入試生產。
❷ 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區內園區
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物科技產業園於2002年4月經人民政府批准設立。區域規劃面積4.03平方公里,位於西寧市城北區,東依北川河,西靠大酉山,距離市中心6公里,距西寧鐵路北站4公里,距西寧機場20公里,寧張公路(227國道)和城市快速路(海湖路)從園區東西兩側穿過,交通十分便利。園區地理位置優越,地勢寬闊,植被條件好,空氣清新,適宜生物技術,中藏葯和綠色保健食品加工企業的潔凈生產。
生物科技產業園區以「七通一平」為主體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基本完成,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環境優美,政策優惠。生物科技產業園區將按照政府引導、市場機制、企業運作、產學研結合的模式,以體制創新、科技創新為動力,發揮集聚和帶動效應,以功能配套的基礎設施、清潔優美的自然環境、良好快捷的服務環境為平台,圍繞特色生物資源,加大開發力度,加快推進中藏葯企業重組整合,壯大和提升中藏葯產業的規模和優勢,做大做強生物技術產業,將園區建設成為集科學研究、開發、生產於一體的工業新區和我省重要的生物技術和農副產品加工基地。 西寧經濟開發區甘河工業園區,於2002年7月由省政府批准設立。位於西寧市湟中縣魯沙爾鎮,甘河由南向北縱貫全境,距離西寧市35公里、湟中縣城6公里,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
園區36公里的道路建成通車,鐵路運力達到1200萬噸,供電能力達96萬千伏安,園區供排水、防洪等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已經全面開工。園區依託青海礦產資源、電力資源及天然氣資源的優勢,按照特色資源與高新技術相結合的原則,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了有色金屬加工和天然氣化工產業的發展,已初步形成了有色金屬冶煉和加工等為主的材料工業集群。力爭通過幾年努力把甘河工業園區建成為西北乃至我國重要的鉛、鋅銅、鋁等有色金屬和鎳、銦、金銀等稀有金屬冶煉及延伸加工生產基地,成為基礎設施配套、服務功能完善、產業特色明顯、具有較大產業規模的新型工業園區。
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 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川工業園區,總規劃面積12.79平方公里。東起小峽口、西至青海民族學院、北起湟水河畔、南至南山腳下。坐落在青海省省會西寧市東部,距離火車站、貨運站4公里,距離西寧機場12公里,距離市中心8公里,高速公路、鐵路、城市主幹道均在園區周邊,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區內地勢平坦、面積開闊、環境優美,是青藏高原極具發展潛力、蘊涵巨大商機的地區之一。
園區內建成全長17公里的道路和供水、排水、供電、供氣等配套設施,基本做到了七通一平。區內還建成一座2.5萬平方米的會展中心,5.3萬平方米的中央商務廣場,7萬平方米的中小企業創業園,3萬平方米的農民安置新村以及部分配套商業、辦公、房地產項目。建立了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的政務、商務服務中心,項目入駐審批、土地審批手續、建設手續、工商注冊、稅務登記、優惠政策兌現以及技術改造、新產品、新技術申報均在園區管委會實行一條龍辦理,對批准入區的企業還實行稅收、土地、建設、綠化、消防、人防以及火車票、飛機票、貨物托運等代辦服務。 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川工業園區於2008年2月14日成立。南川工業園區遵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三為主二致力一促進」的辦區方針,在園區發展方向上致力於「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循環經濟、科技研發、自主創新、節能減排、生態文明」的新型工業化目標;在產業定位上,以打造「青海國際藏毯城」為核心任務,發展以藏毯為龍頭的牛羊毛絨產業集群,推進國際性藏毯生產經營集散基地建設,做大做強毛紡織產業規模;以承接上游甘河工業園區產業為紐帶,發展有色金屬精深加工產業;圍繞高新技術項目發展太陽能光伏、光熱產業;利用青海高原特色動植物資源,培育特色經濟和優勢產業。
園區已建成了南川河以西、奉青橋至園丁橋1平方公里區域內的道路、給排水、供電、天燃氣等基礎配套設施。「國家知名品牌」青海雪舟三絨集團以及青海藏羊集團公司、青海嘉年絨業有限公司、青海絨業集團、青海美亞生態發展有限公司、青海聖源機織地毯有限公司、青海絨毛生產基地、青海裕泰畜產品加工基地、青海藏派毛牛絨分梳基地已入駐,且大部分企業建成並投產。全部達產後預計實現工業產值40億元。建成了青海羊毛交易中心。園區內的鋁加工園、機械加工園、新材料加工園正在編制規劃。
❸ 西寧市有幾個工業園區每個工業園區主要產業是什麼
最先最大的是城東經濟開發區,各個產業都有,再下來是城南,也就幾家企業好像最多的是牛羊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