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探索時期取得了哪些經濟建設成就
1. 建成大中型項目五百多個,工農業總產值增長近60%;
2.武漢、包頭兩大鋼鐵基地;
3.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大港油田建設起來,石油工業發展迅速,到1965年,石油已經全部自給;
4.電力工業增長很快,十年中,農村用電量增長了近70倍;
5.新建鐵路八千多公里,建成蘭新、包蘭等鐵路;
6.尖端科技方面,成功試驗了第一個原子彈,研製成功了結晶牛胰島素;
7.涌現出了王進喜,雷鋒,焦裕祿,向秀麗等英雄模範人物。
B. 概述新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發展的基本進程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開始了中國現代工業的發展歷程,大致分為如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社會主義工業初步發展時期
新中國隊對原外資企業、國民政府經營企業、民間私營企業以及手工業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社會主義改造,並在蘇聯專家的援助下,興建了一批大型重工業企業,初步形成了門類比較齊全的現代工業基礎。大躍進時期"以鋼為綱"的方針造成了嚴重的社會經濟後果,但另一方面也留下了屬於那個時代特殊的工業景觀。
第二階段:社會主義工業曲折前進時期
文革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工業在動盪中曲折發展。處於備戰考慮在西南腹地新建重工業基地的"三線建設"運動,大大促進了西南地區的開發,形成了一批新興的工業城市。
第三階段,社會主義工業大發展時期
中國工業持續穩定發展,工業所有制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個體與私營工業、鄉鎮企業、外資企業的崛起,國有工業比重下降,開創了多元化工業經濟格局。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深入,傳統製造業在一定程度上活力降低,老工業基地產業轉型過程中涉及到大量工業用地重新利用。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首鋼搬遷都成為學術界和社會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
C. 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起點和當時取得重大成就是什麼
是第一個五年計劃。1、建成一大批現代化大型企業,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大幅度增加,建立了許多過去沒有的新工業部門。1953年底,鞍山鋼鐵公司軋鋼廠、無縫鋼管廠、煉鐵爐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新中國有了第一爐鐵水、第一根無縫鋼管。到1956年,中國第一個生產載重汽車的工廠——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生產出第一輛汽車「解放牌汽車」;中國第一個飛機製造廠試製成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中國第一個製造機床的工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1956年北京電子管廠建成;在齊齊哈爾的富拉爾基建成了――富拉爾基重工業基地。其中重型機械廠和特種鋼廠成為我國國防工業的重要基地。
2、建設了多條交通干線,改變了交通落後的局面。
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連接了長江南北的交通。寶成鐵路、鷹廈鐵路打破了四川、福建兩省不通火車的歷史。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國內地同邊疆的聯系,也便利了經濟文化的交流。
3、形成了以東北為中心的一批現代工業基地。
一五計劃以蘇聯幫助援建的156個重大工程為依託,形成了以鞍山鋼鐵公司為中心的東北工業基地,沿海地區原有的工業基地得到加強,華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業基地。